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1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2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3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4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1项目概况(3)

1.1.1项目概述(3)

1.1.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3)

1.1.3系统建设原则(5)

1.1.4建设内容(6)

1.1.5系统总体架构要求(6)

1.2业务应用系统需求(7)

1.2.1建设目标(7)

1.2.2建设原则(8)

1.2.3遵循原则(8)

1.2.4网格化管理模式(9)

1.2.5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要求(9)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概述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专业名称叫“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这缘于2024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这种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再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名牌、井盖、垃圾站、城市雕塑等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后,定位在每个大致1万平方米的单元网格中。手持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监督员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单元内巡查,发觉问题或接到居民举报即可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监督中心利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处置和对城市监督员的科学管理。

“数字城管”业务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终端(终端应用软件)和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管理和预警的整体业务解决方案。

1.1.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1.

2.1指导思想

1、整个系统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遵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规范,以及数字城管总体规划,并结合城市化进程的实际状况,在借鉴全国其他城市胜利建设阅历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

2、信息化作为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部门监督协调、规范运作、各司其职、市民广泛参加、各尽其能、相互协作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高标准设计,分步骤实施。

高标准设计:一是指根据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二是指根据数字城市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目前应用在城管,将来随时可应用在交通、治安联防等各方面;三是指根据市区两

级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搭建,建立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区内各委办局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结合“权力阳光工程”机制,实现行政管理、行政惩罚、行政征收及非行政许可类的行政服务项目与本项目的建设共享机制。

分步骤实施:一是指在应用上先基本功能,再逐步到全面功能,先数字城管再逐步到数字城市;二是指在成效上先解决街道急需解决和在职权范围能够解决的,再逐步到群众盼望解决的问题;三是指管理范围上先在重点地段、重点片区实施,再逐步在全街、全区铺开。

4、系统要具有适应性、敏捷性和可扩充性。

目前区街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处理问题的权限、实施的地域等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而要使系统一步到位,必需事先考虑到这些可变因素,可随时启用、屏蔽这些功能,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5、系统在规划上要具有前瞻性。

数字城管将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将来将在数字城管系统的基础上,以较少投入建设区电子政务平台,最终实现“数字城管”远景目标。

因此,数字城管系统在硬件和网络环境的规划上应有充分的冗余,在软件系统上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平滑地向“数字城管”过渡。

1.1.

2.2建设目标

依据建设部标准,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为支撑,以协同应用为主导,以“执政为民”为目的,建胜利能完善、高效有用、高度集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综合城市平台。”

详细目标包括:

1、建立数字城管系统的软硬件运行平台,完成并整合数字城管系统的各个分子系统;

2、在系统运行平台上部署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软件,完成数字城管系统的整体实施和集成。

3、建设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实现全区城管部门的考核和督察。

5、建设监督平台和指挥平台,统一建设数据交换平台。

6、整合现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和充分应用,改善城市管理协调联动不足的现状,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城市运行的效率,增加城市对突发的各种大事应急的力量。

1.1.3系统建设原则

1.标准化原则

本项目将遵循建设部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规范和计算机系统建设的国家标准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2.先进性原则

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国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胜利阅历,同时注意考虑同类系统的建设教训,在技术上,要采纳国际上先进的且成熟的技术,支持国际SOA体系架构,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数字化城管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在注意系统的有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纳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

3.平安性原则

由于整个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大多属于政府的内部资料,这些数据的平安性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应遵循平安性的原则。

系统应供应平安手段防止任意对象的非法侵入、攻击,避开操作人员的越级操作。系统要充分考虑主机层、数据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各个层面的平安隐患和稳定性。

4.可扩充性原则

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进展,系统的计算机设备和应用系统都应具有特别好的扩充性,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展,主要设备应能平滑升级,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

5.稳定性原则

一般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本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牢靠性和容错性原则

本系统设计应确保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在系统软硬件的选型和配置、数据的平安性和完整性、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都要实行必要的措施。防止由内在因素和危机环境造成的错误和灾难性故障,供应必要的在线恢复机制,确保系统长时间平安稳定运行。本方案供应的设计应具有高度的牢靠性和容错性。关键组件和部件均有足够的冗余备份措施。

7.开放性原则

以面对服务的理念构架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实现服务的封装、重用,同时

实现与目前已有电子政务系统,如OA、行政审批系统等无缝对接,并与市级数字城管平台对接。充分利用已有服务,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陆以及资源共享。

8.经济性原则

满意系统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已有的设备、软件和数据资源,并做好与现有数据资源已建成系统的接口,将数字化城管系统纳入到整体框架之中。

1.1.4建设内容

此次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是系统软硬件运行平台的建设,包括硬件、软件、通信和网络环境的建设;城市管理业务系统的集成联调等内容。

1、软硬件及网络环境建设:配置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要求数字城管

与整个硬件平台形成统一的体系架构,实现各系统的互连互通。

2、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对城管人员进行培训,并保证系统运行过程

中的维护和升级服务。

3、完成万米单元网格划分、责任网格划分、地理编码普查、基础数据建库,并按建设

部部版标准完成城市部件采集,并按三种规格完成矢量地图制作。

4、无线监管数据采集设备建设:建立基于运用无线网络,对现场信息进行采集和传送

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城市监督管理的移动办公。

5、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建设:区级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建设,完成区级城市

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的机房建设、硬件及网络设备的配置和集成、系统软件的配置等。

6、平安保障体系建设:从管理制度、软硬件环境等方面实行综合防范措施,保障信息

平台、基础数据和信息内容的整体平安。

1.1.5系统总体架构要求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网络建设应实现从区、街道到社区的多级网络。网络建设应充分立足于现有基础资源,进行扩充、改造和完善。本项目网络建设详细包括改造现有网络的网络架构和平安措施,新建数字化城管指挥监督中心网络,调整改造电子政务网络配置,利用现有的网络环境,为各委办局供应数字化城管应用服务。

数字化城管系统要作为整体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总体架构参

考框架如下图所示:

1.2业务应用系统需求

1.2.1建设目标

“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基于电子政务专用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集成基础地理、单元网格、部件和大事、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网格化监督和管理。同时,需要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与市级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

搭建区级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采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消失的问题能够准时发觉、准时处理、准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

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准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条块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明确条块责任,对政府专业部门供应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增加社区民主自治功能;发挥公共服务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市民参加城市管理的乐观性,公共服务企业可利用城市管理平台直接处理市民通过各种方式提出的上报、投诉;实现责权利相协调的城市管理体系。

1.2.2建设原则

统一标准:软件技术、硬件设备、单元网格划分标准、城市管理部件、大事编码及考核标准、数据格式、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接口、符号显示、业务操作流程和问题处置流程等均采纳国家建设部统一标准,实现区属专业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并保证各级平台的对接。

整合资源:本着节俭、务实、精简、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城市管理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已有的人员、设备、信息等进行整合,在原有基础上乐观改造,创新进展。

职责明确:通过整合流程,明确政府专业部门、街道(地区)办事处和公共服务企业在城市管理中各自所担当的职责,以规范化方式削减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

责任到人:由一个城管中队管理若干平方公里缩小到每名城市管理监督员监控几个万米网格,责任进一步细化到人,实现主动式、精细化的管理。

条块结合:在区内发生的城市部件问题原则上由政府相关专业部门处理,大事问题由城管执法部门或所在街道办事处负责协调解决。

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差异,确定不同的重点管理对象:在解决本辖区内的城市管理突出问题上取得创新和实效。

全民参加:充分发挥各类协管员、社区干部、居民骨干、志愿者的社会监督作用,并动员群众广泛参加城市管理,利用城管热线反映城市管理问题。

1.2.3遵循原则

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管理部件和大事分类编码2024版》、《单元网格划分编码与划分规章》、《地理编码规章》。

1.2.4网格化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运用空间网格技术,在管理模式上形成区、街道、社区、单元网格四个层次,实现分级、分层管理。以社区为单位,每个社区城管监督员负责对所分管的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依据城市进展的客观要求和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整合政府职能,组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是城市管理问题信息的集散中心、监控中心和评价中心,通过城市管理监督员的问题信息报告,随时把握城市管理现状、消失的问题和处理状况,对全区的城市管理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是城市管理的指挥调度派遣中心,依据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传送的信息,统筹协调调度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准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1.2.5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要求

1.2.5.1网格化数字城管管理系统

1.2.5.1.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要求:

1.无线传输功能,利用无线通信网向监督中心报告城市管理的现场相关信息:包括文

字、声音和图片,也可传送经纬度信息;

2.能接收并回复监督中心发出的问题任务指令,记录最近上报的问题和任务信息,并

标记报送状态;

3.能够利用无线LBS定位系统或GPS导航定位系统进行位置定位,为监督中心供应

监督员所在位置及其移动轨迹数据;

4.能够利用无线通信网进行数据通信,短消息通信;

a)为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供应地理编码查询、数据同步、无线定位、信息通知服务。

1.2.5.1.2协同工作子系统

协同工作子系统应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包括图片、文字、表单、业务数据管理一体化,实现基于工作流的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实现城管执法局基于工作流的广告审批、临时摊点审批、渣土审批和其他帮助办公功能等办公自动

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良好的扩展性和免维护性。

系统主要功能要求:

1.具备城市管理问题查询功能;

2.实现问题信息、地理信息关联和一体化管理功能;

3.与无线网实现信息实时传递和在线通信功能;

4.基础信息、地理编码信息、单元网格信息、部件信息、问题信息等地图显示、查询、

量算、统计功能;

5.工作表单填写、查询、打印功能;

6.业务信息统计和查询功能;

7.向监督员发送任务提示的功能;

8.不同工作流,不同工作任务的访问权限掌握功能;

9.权限的临时授权和授权回收功能;

10.支持自定义的工作日历;

11.支持超时检测,自动提升,具有和业务应用功能集成的力量;

1.实现帮助办公功能,具备日程管理、点到点消息(包括网络和无线)、电子地图(包

括搜寻、漫游)等功能。

1.2.5.1.3综合评价子系统

为了保证新模式下城市管理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就要建立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系统,通过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系统主要功能要求:

1.具备区域横向纵向评价功能,以单元网格、社区、街道、行政区等区域为划分标准,

按不同周期统计各单元区域的评价分值,生成评价结果,并在地图中直观显示;

2.具备问题类型的横向纵向评价功能,按肯定周期统计各种问题类型的处理评价分

值,生成评价结果,并直观显示;

3.具备对不同岗位和部门的综合评价功能,对指挥中心、街道社区、职能部门和监督

员进行岗位评价,按肯定周期生成评价结果,并直观显示;

4.具备对城管问题的排名分析,为每周重点整治工作供应决策数据。

1.2.5.1.4系统维护子系统

系统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监控管理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进行编码管理,进行系统运行参数设定,并能够便利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系统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便利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管理变化的需求。

系统主要功能要求:

1.实现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对包括全部系统使用人员在内的用户、部门、角色及其工

作权限进行维护;

2.具备基于工作表单和业务应用的工作流定义功能,实现工作流任务、节点、流向中

对表单、应用等对应操作的配置和管理,以适应业务管理过程中工作流程、参加部

门人员、业务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变化;

3.能够对定义好的流程和表单进行不停机热部署。同时具备对同一流程进行部署版本

掌握力量;

4.具备工作表单定义功能,实现工作表单名称、字段、样式等编辑和管理,以适应业

务过程中工作表单的变化要求;

5.具备对基于专业法律文书、地图等背景图配置管理功能;

6.具备不同城市管理问题和不同处理方式的处理承办时限的配置管理功能;

7.具备对各种国家标准的编码体系管理力量;

8.具备对系统应用缺省值、选项数据、简语、内容模板的管理力量。

1.2.5.2法律法规管理子系统

开发智能化案件处理系统,是为了满意行政执法的工作需要,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降低编制各类法律文书的错误率和办案成本。

1.2.5.2.1各种适用法律法规数据管理子系统

主要功能要求包括:

1.维护管理国家、省市政府颁发的全部与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

2.能够并根据不同的案由和违法行为进行分类管理;

3.能够关联建设部颁发的部件大事问题标准以及其他违法行为,并能够在类型和数量

两个方向上扩展定义,以适应本单位的执法特点;

4.能够敏捷定义、修改和配置各类法律文书;

5.具备从案件受理、审核、立案、处理到执行的全程管理力量。

1.2.5.2.2法律文书自动检索子系统

主要功能要求包括:

1.能够依据不同案情和违反行为,根据关键字自主检索法律文书;

1.能够依据不同案情和违反行为,依托法律数据库和其他案例参考,自动检索出违反

的法律条款,和惩罚依据;

1.2.5.2.3报表统计子系统

主要功能要求包括:能够对执法大队的办案效率、执行惩罚的结果等进行统计。

1.2.5.3城管信息发布平台

1.2.5.3.1前台网站子系统

前台主要为公众供应互联网发布服务,网站的风格要体现数字城管的特点,同时包括:

1.城管动态:包括城管新闻、宣扬、重大大事发布等等;

2.政务公开:各类业务的办事流程、工作方案、相关表格下载;

3.案件公示:对办结的特殊是要进行听证的典型案件进行公示;

4.网上投诉:受理公众对市容问题的投诉,以及投诉的处理结果;

5.网上受理:受理公众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的业务询问、表单填写;

6.数字地图服务;

1.2.5.3.2后台内容管理子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

1.我定义和维护;

2.具备对我内容,包括图片、文字、版式的编辑功能;

3.具备对发布内容进行撰稿、审校和发布等编务管理;

4.具备向内网的数字城管进行平安数据交换的力量,包括案件公示、网上投诉、网上

受理等数据。

1.2.5.4基于GIS的城管实时监控展现平台

西安市等是我国闻名的人文历史景观古都,常常有国际友人参观、国家领导人考察,市容局担当了重要接待和平安保障工作;在日常城市管理工作中,常常有突发大事、专项行动等工作需要城市管理各部门协同作战;在“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期,为了保障游客的平安、维护城市干净,更是全员出动,精细调度。因此,城管应急联动指挥是数字城管的重要建设内容,为处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大接待任务、专治行动、突发大事处理、重点时期保障发挥重大作用。

目前尚未建设区政府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城管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