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_第1页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_第2页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_第3页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_第4页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三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21课】《孟子三章》习题及答案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三里之城:指城墙周长为三里。2.环:包围。3.池:城墙外围的水沟。4.兵革:指战争。5.委而去之:指放弃。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指人民不会因为领土的划分而产生隔阂。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指国家的稳固不是依靠地理上的障碍。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指国家的威望不是依靠战争的胜利。9.得道:指遵循正道。10.至:极致。11.亲戚:指亲属。12.畔:背叛。1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指君子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必要时才会使用武力。二、重点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3.虽然攻城方有环境的优势,但是不能取胜,因为攻守双方的地理条件不如守城方。4.兵器虽然坚利,粮食也不缺乏,但是如果放弃了人民的支持,就会失败。5.因此,人民不应该因为领土的划分而产生隔阂,国家的稳固也不是依靠地理上的障碍,国家的威望也不是依靠战争的胜利。6.遵循正道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支持,而背离正道的人会失去支持。7.当失去支持的时候,亲戚会背叛你;而得到支持的时候,天下会顺从你。8.君子会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必要时才会使用武力。三、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国家的稳固和威望不是依靠地理上的障碍和战争的胜利,而是依靠人民的支持和遵循正道。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地理条件不如守城一方。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放弃了人民的支持。3.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战必胜”的条件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必要时才会使用武力。四、课内简答题:1.“道”指的是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2.“三里”、“七里”强调防守一方在城墙周长和防御面积上占有优势。“环”说明进攻一方在包围和攻击方面占有优势。进攻方“环而攻之而不胜”证明了地理条件不如守城一方是导致失败的原因。3.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天时指的是自然环境和时机,地利指的是地理条件和防御设施,人和指的是军队的士气和民众的支持。三者相互作用,人和最为重要。4.这三个句子的修辞手法是排比。三个句子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重要性顺序排列的,从人民到国家再到天下。5.目的是强调人民的支持和遵循正道对于国家稳固的重要性,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过于依赖地理条件和战争的胜利。6.君子能够“战必胜”,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遵循正道,得到人民的支持,同时又有必要时使用武力。这样的做法能够提高士气,避免内部分裂,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7、孟子的写作目的是阐述如何在战争中取胜,但他强调的是人心的重要性,即“人和”比天时和地利更重要。8、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证明“人和”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启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团结一致是非常重要的。9、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说“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说明,在战争中,人心的稳定和团结比地理条件更重要。10、“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指人心的团结和稳定。另外,历史上有许多例子证明团结一致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比如楚汉之争和三国时期的联盟。答:秦王朝实行暴政,导致民不聊生,陈胜吴广等人发动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同时,长勺之战中取信于民也是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之一。答: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指人心所向和内部团结。例如,抗日战争、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抗击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事件都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真诚、诚实2、大丈夫: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汉3、天下熄:指天下安宁、没有战乱4、焉:指何处、在哪里5、丈夫之冠、冠:指丈夫的荣誉和地位6、父命之、命:指父亲的命令和要求7、戒:警惕、警戒8、女家、女:指女方家庭和女子9、夫子:指丈夫、丈夫的尊称10、正:正确、合适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指一个人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广阔的地方,担任天下最正义的职位,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12、与民由之、由:指要顺应民意、听从民声13、独行其道:指一个人独自走自己的路14、淫:放纵、放荡15、移:改变、转移16、屈:屈服、屈从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怒之下,让其他诸侯都感到害怕,安居之后,天下也变得稳定安宁了。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你还没有学好礼仪吧?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丈夫的荣誉和地位是由父亲传承下来的。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去女方家,一定要尊敬、警惕,不得违背丈夫的要求!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翻译:以顺应丈夫为正道,这是妻子的行为准则。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翻译:居住在天下最广阔的地方,担任天下最正义的职位,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翻译:如果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就要顺应民意;如果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就要独自走自己的路。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富贵不能放纵,贫贱不能改变,威武不能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三、理解性默写:1、全文的中心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大丈夫呢?儒家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体现孟子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3、文中体现“大道之行,为公天下”思想,与孟子的另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四、课内简答题: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孟轲,字子车,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孔子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孟子先生”。2、《孟子》是记录孟子思想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门徒编著。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公孙丑下》。3、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他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这些,但孟子认为他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没有真正地履行他的职责,没有以公天下为己任。4、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是指妻子要顺应丈夫的意愿,以顺应为正道;而“大丈夫之道”则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不被富贵、贫贱、威武所动摇。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因为景春没有真正地履行他的职责,没有以公天下为己任,只是追求自己的富贵和享乐。对于我来说,大丈夫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正义感的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不仅追求自己的利益,更要考虑到公共利益。6、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政治上不是以公天下为己任,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行事。7、孟子认为真正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8、孟子认为真正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要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9、“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答: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的品德和原则,不因富贵而放纵自己,不因贫贱而放弃自己的尊严,不因威武而屈服于权力。这个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中的领导者和公民都有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准则,不轻易妥协,不失去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险的时刻,我们要勇敢地挺身而出,不惧牺牲,成为真正的大丈夫。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舜是一个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据说他是在农田里干活时被发现的,因此“舜发于畎亩之中”是说他出身卑微。2、亩是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3、傅说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智士,他曾被任命为国家的重要官员,但因为他的忠诚和正直而被贬职。举是指提拔、举荐。版筑是指城墙。筑是指建造、修建。4、管夷吾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将,他曾经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终却被国家误解、流放。士是指士人、有才学的人。5、饿其体肤指的是让自己饱受饥饿和疲劳的折磨。6、空乏其身是指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处于极度空虚和疲惫的状态。7、行拂乱其所为是指让自己的行为受到干扰和打乱,从而考验自己的心志。拂是指干扰、打扰。乱是指混乱、打乱。8、动心忍性是指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9、曾益是指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10、恒过是指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11、衡于虑是指要在深思熟虑之后采取行动。衡是指权衡、考虑。12、作是指要付诸实践,实现自己的理想。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指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征是指表达、显示。发是指发声、表达。喻是指比喻、说明。14、入是指在国家内部,不能让法家的思想干扰和破坏国家的发展。15、法家拂士是指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能会对国家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16、出是指在国家外部,要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应对外部的威胁和挑战。17、敌国是指国家面临的外部敌对势力。敌是指敌对、敌人。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指只有在经历过困难和磨难之后,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安乐和幸福。二、重点句子翻译:1、因此,如果上天要赋予一个人重要的责任,必须先让他经历苦难和磨难,锻炼他的意志和身体,让他忍受饥饿和疲劳的折磨,让他的行为受到干扰和打乱,从而考验他的心志和毅力,只有这样,他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做到自己原本不能做到的事情。2、人经常会犯错误,只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在内心深处坚定,思虑成熟之后,才能付诸实践;只有通过言行举止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才能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3、如果一个人在国家内部不能遵守法律,容忍法家思想的干扰和破坏,那么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如果一个国家在外部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应对外部的威胁和挑战,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生存。4、只有经历过困难和磨难之后,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安乐和幸福。三、理解性默写:1、全文的中心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联系全文,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选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经历苦难和磨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付诸实践,做到自己原本不能做到的事情。5、选文中用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这六个人物及事例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孙叔敖举于江湖、管仲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颜渊跃于溪、韩愈跃于檀溪。四、课内阅读简答题:1、第1段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答:第1段用了排比修辞,通过反复列举苦难和磨难的内容,强调了造就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答:这六个历史人物都是通过经历苦难和磨难,才成为了真正的大丈夫。作者想通过这些事例,说明只有经历过困难和磨难,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3、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第一段运用了事例论证的方式,通过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的事例,来证明经历苦难和磨难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4、第1段与第2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答:第1段和第2段都是在阐述人才的成长过程,第1段强调了造就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2段则进一步说明了如何成为真正的人才。5、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答: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心志、身体、行为等多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可以提高他的能力和素质,让他成为真正的人才。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答: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经历苦难和磨难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答:这段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造就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8、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答:孟子认为人只有经历过苦难和磨难,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同时,人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付诸实践,做到自己原本不能做到的事情。9、在当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只沉迷于享受,而应该有更多的忧患意识。10、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艰苦的环境考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一个人的心态和态度,只有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3、如果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贤士来辅佐君王,外部又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面临覆灭的危险。4、只有经历过忧患的人才能明白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