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成功之道赢缩为宝(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成功之道赢缩为宝(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成功之道赢缩为宝(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成功之道,赢缩为宝(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逆节萌生,天地未形,先为之政①,其事乃不成。天因人,圣人因天。天时不作勿为客②,人事不起勿为始。人先生之,天地刑之,圣人成之,则与天同极。未得天极,则隐于德;已得天极,则致其力。既成其功,顺守其从,人不能代。成功之道,赢缩为宝。毋亡③天极,究数而止。事若未成,毋改其形,毋失其始,静民观时,待令而起。故曰:修阴阳之从,而道天地之常。赢赢缩缩,因而为当;死死生生④,因天地之形。天地之形,圣人成之。小取者小利,大取者大利,尽行之者有天下。贤者诚信以仁之,其所处者,柔安静乐,行德而不争。故贤者柔节先定行于不敢而立于不能守弱节而坚处之。故不犯天时,不乱民功,秉时养人,先德后刑,顺于天,微度人。(节选自《管子·势》)材料二: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预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违之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⑤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时诸将会议,或曰:“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节选自《百战奇略》)【注】①政:通“征”,征伐、征讨。②客:起兵伐人者谓之客。③亡:通“忘”。④死生:犹隐显也。⑤枰:棋盘。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贤者柔A节先定B行于不敢C而立D于不能E守F弱G节而坚H处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阳,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或指星相、占卜的方术等。B.秉,文中指秉顺、遵循,与成语“秉烛夜游”中的“秉”意思相同。C.适,文中指适逢、恰逢,与《屈原列传》中“适长沙”的“适”意思不同。D.敛手,指拱手、两手抱拳,表态度恭敬,也可用于指缩手,表不敢妄动。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如果不合天的准则,就应当退隐而修德,一旦合乎了天的准则,也就成功了,这时候要顺着事理情势而持守业绩。B.取得成功,需遵循天地间的规律,能伸能屈并掌握适当的度;如果不成功,未必是最初的常态或基础的问题,可待天命起事。C.对于伐吴一事,杜预认为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分之一二,其结局最差不过没有成功而已。D.杜预在指挥作战时注意出击敌人要害之地,瓦解敌人的斗志,而且坚持利用有利态势,一鼓作气击破敌人,平定了吴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违之耳。译文:(2)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译文:14.从吴国角度看,晋武帝答应提前实施灭吴行动的原因有哪些?(3分)【答案解析】10.BC

E(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11.B12.A13.(l)只是因为灭吴之计不是出于他们的谋划,胜利后的功绩也不能归于他们本身,且又都羞于承认自己原来意见的错误,所以他们的主张与帝意相违背。(关键词“直”“违”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2)如今正值酷暑,大雨刚开始降下,疫病将要流行,我们应当等到冬季到来,再大举进攻。(关键词“水潦”“伺”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14.①伐吴之事已逐渐外露,吴国如果想出对策,会使伐吴局面被动。②吴王荒淫暴虐,滥杀贤能之人,对其立即征讨,将不会花费很多代价。(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叛逆的念头或行为开始发生,天地都没有什么征兆,就先去征讨,事情就不会成功。天根据人的善恶予以祸福,圣人根据天的征兆而采取行动。敌方没有天时之灾,不可轻易进攻,没有人事之祸也不可开始宣战。首先是人事的祸乱发生,然后天地表现出惩罚的征兆,最后由圣人通过征伐来完成,这就与天的准则一致。不合于天的准则,就应当退隐而修德;已合于天的准则,则发挥自己的实力。功成以后,就顺守其功业,没有人能取而代之。成功之道,贵在能伸能屈。不可忘记天的准则,尽天数就应停止。举事如果不成,既不要改变常态,也无须毁弃最初的基础,休养民力观测时机,等待天命起事。所以说,要遵循阴阳运行规律,而履行天地的常规。伸伸屈屈,要根据时机运用恰当;隐隐显显,要根据天地的征兆行事。天地显示征兆,圣人完成征伐之事,这样就谋取小事有小利,谋取大事有大利,全面谋取者则据有天下。贤者对人总是诚信仁爱,他平时自处,总是柔安静乐,实行德政而不与人争。所以贤者都柔和克制而率先保持镇定,行事立足于不敢,建功立足于不能,奉守谦弱的品格而始终坚持着。所以,他能做到不违背天时,不打乱民功,行时政顺养国人,先用恩德后用刑杀,既顺于天道,又揣度人心行事。材料二:大凡作战,所说的“势”,就是乘势而上。晋武帝司马炎秘密制定了一个灭亡吴国的计划,但朝臣讨论时,多数人的主张与帝意相违,唯有羊祜、杜预和张华的看法与武帝意图相合。羊祜病重时,曾向武帝举荐杜预代替自己的职务。等到羊祜死后,晋武帝便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杜预向晋武帝请示大举伐吴的日期。武帝回复说等到明年再考虑大举攻吴之事。杜预再次上表说:“凡事都应该分析比较它的利害得失,现在攻吴之举,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分之一二,其结局最差不过没有成功而已。朝臣们说吴国败亡的形势还没有到来,只是因为灭吴之计不是出于他们的谋划,胜利后的功绩也不能归于他们本身,且又都羞于承认自己原来意见的错误,所以他们的主张与帝意相违背。自入秋以来,伐吴之事已经逐渐外露。倘若中途停止,吴国皇帝孙皓因担心被伐而想出对策,那么明年伐吴的计划或许就落空了。”当时晋武帝与张华在下围棋,恰逢杜预的奏表送到。张华立即推开棋盘拱手向武帝说:”陛下英明伟大,国家富饶,兵力强大。吴王孙皓荒淫暴虑,滥杀贤能之人,现在立即出兵进攻他,将不费多大代价就可以平定吴国。”晋武帝听后,就批准了杜预的建议。杜预沿途多插旗帜,点火于巴山之上,出击其要害之地,从心理上瓦解敌人的斗志。在晋军众将举行会议时,有人提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