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1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2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3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4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第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011.山东卷)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解析:答案C.表条件,那么。

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D、取独;的。第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11.天津卷)10.下面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官于是者,其文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其于是书也有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D.今则有两序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参考答案】AA项,连词,表示递进;连词,表示让步。B项,介词,引出对象C项,句中语气词D项,连词,表转折第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部分代词等。考纲划定了18个,其中“而、乃、为、因、以、于、则、之”等,是历年试卷中常考的。考查这些虚词,不是要求去死板记忆,而是考查考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第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言虚词有三个特点:一是一词多类,如代词“之”就有代词、助词、连词等用法;二是一类多义,同样是作为代词的“之”,有时可作人称代词(我、你、他),也可作指示代词(这、这个、这种),还作助词;三是可以连用,最常见的是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焉耳矣”。第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虚词的“意义”主要指它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词,或该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大部分助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只有极少数助词在文言中起一些结构上的作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没有意义。虚词的“用法”主要指是什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第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命题趋势

第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06至11年已考虚词归纳常考型:于(4次)、其(3次)、而(3次)、以(3次)、焉(2次)已考型(1次):

乃、与、所、为、因、也、且、之、乎未考型

年份考查虚词2006也、其、而、于2007乎、且、以、焉2008其、乃、于、与2009以、而、为、之2010其、而、焉、于2011所、因、以、于第1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言虚词的特点1、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2、词量不大,但词频很高3、意义虚化,但功能强大4、古今形同,但差异巨大第1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考虚词考题的特点着眼常见,突出重点立足文中,考测理解既考用法,又考意义学考兼顾,注重迁移不重思维,只重结果第1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言虚词复习要旨须有重点

须分虚实

须熟例句

须善比较

须察语境第1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言虚词复习要旨须有重点考测频率高古今差异大中学教材有自己不熟悉平时常弄错第1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而、乎、何、其、且、所为、焉、也、以、若、因于、与、乃、则、者、之考纲规定必考的18虚词而、乎、何、其、且、所为、焉、也、以、若、因于、与、乃、则、者、之第1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8个虚实一体的文言词语乃:判断词“是”

以:动词“认为”若:动词“如同”

所:名词“处所”

之:动词“前往”

因:动词“沿袭”为:多义动词

与:多义动词第1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言虚词复习要旨须熟例句考学兼顾新旧沟通熟记课文温故知新第1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言虚词复习要旨须察语境须看位置须看搭配须看成分须看句式须看关系

须看组合

第1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儿寒乎?欲食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须看位置第1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3、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5、因其无备,卒然击之6、因击沛公于座,杀之须看搭配第2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宋何罪之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臣请入,与之同命须看成分第2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故曰弊在赂秦也!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须看句式第2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敛资财以送其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须看关系第2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嬴闻如姬为人所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夫晋,何厌之有?须看组合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嬴闻如姬为人所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夫晋,何厌之有?第2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第2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第2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小练习:指出下列“也”的用法意义:(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金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4)斯诚后死者之羞也()(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判断表肯定表疑问表感叹表停顿第2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考生在解答虚词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课内句没有把握,甚至连课内句来自何处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准确分析了。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熟记课内古文名篇名句,认真归纳课内含有规定的虚词且意义和用法不会产生争议的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是知道课内的,却不知道运用迁移法灵活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做题时,运用有关语法知识和文言常识,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能力。

第2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一、牢记典型,辨析易混

近5年高考虚词题的题干设问完全一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虚词的用法灵活多变,甚至变幻莫测,出题者巧妙地从对比角度设题,降低了难度,而又切合虚词本身的特点。从这里,我们也得到有益的启示,复习阶段要把虚词易混用法一一辨析清楚,这正是要考的出题点。如“而”字,作连词时,可表示转折、并列、承接、修饰、假设等关系,极易混淆,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区分,把课本中最典型的例句深深刻在脑海中,作为对比的模本。下面我们举例说明:第3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两个“而”字毫无疑问都是连词,第(1)句表转折关系,第(2)句表面看是表转折,其实不然,“今是”不一定意味着“昨非”,两者之间无转折的意思,应该是并列关系。(3)汝初闻言而怒。(4)客逾庖而宴。

··第3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第(3)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第(4)句就有疑惑,好像也是表承接的连词。承接有时间上的,有逻辑上的。第(3)句属前一种情况,“闻言”先发生,接着“怒”这种行为再发生;而“逾庖”是表示去“宴”的行为方式,所以应是修饰关系。(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解析】这两个“而”字,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复习时找找规律,就会发现,它们的位置很特别,都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把这两个例句牢牢记住,考试时就不难辨别了。第3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第3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一词多类,分清用法

一个虚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之”: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⑤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其中例①是实词;②~⑤作虚词时,各有其不同的用法。“之”作代词时,“其”、“此”、“彼”、“尔”等皆可。一词多类多用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哉等。

第3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同类异形,注重积累

如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它们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它们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将它们译为:吗、呢、了、啊、吧。

第3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四、总结技巧,理性上升

1.词性界定法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比如“之”有三种词性:

(1)作代词,有第一、第三人称两种。

(2)作助词,一般有六种用法:一是定语的标志,译为“的”,如“前车不忘,后车之(的)师”;二是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3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公输》);四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五是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六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久之,目似瞑”(《狼》)。以上一至五是结构助词,通过分析虚词的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第3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如“乎”:

(1)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或反问,常用在句末,可译“吗”“呢”,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②表感叹,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多为感叹号。可译为“啊”“呀”等,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③位于形容词后,作词尾,如“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第3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作介词: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3.语境推断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以”前有动词“驾”“举”,后又有“属”,动作具有连贯性。因此,句中的“以”应为连词。又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第4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4.结构分析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那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第4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5.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或固定词组的标志词,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是以=以是”,译为“因为这”;“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第4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五、归纳整理,辨析异同

1.“以”作连词、介词的辨别①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⑤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⑦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第4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①表并列,②表承接,③表目的,④表修饰,除⑤表原因外,其他都可以换成“而”,因此都是连词。⑥⑦表凭借的方法,前者“用、拿”,后者“把”,均为介词。【解题指津】除去表原因,解释为“因为”的“以”之外,凡是能用“而”替换的都是连词,否则是介词。第4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以”与“因”作介词、连词、动词的辨别

(1)以①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②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③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促织》)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第4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①句的“以”与后面的名词性短语“沛公言”结合,②句的“以”与后面的代词“之”结合,分别构成介宾短语,可见两个“以”都用作介词。③④句的“以”与后面的动词“啄”、“入”结合,且处于两个动词的中间,起连接作用,故为连词。【解题指津】“以”后面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它是介词。如“以”处在两个动词的中间,这两个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等有时间上或动作上的先后,那它就是连词。第4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因

①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②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雁荡山》)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第4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①②句“因”的后面分别是名词“河”、代词“之”,它们在句中表凭借,是介词;③④句“因”的后面分别是动词“造”、“喜”,在句中理解为连词的“因为”。【解题指津】“因”在句中用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时,“它”是介词;如果“因”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就是连词。因为介词常与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等构成介宾短语,而连词是不能的。第4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3.连词“而”“以”表承接、修饰关系的辨别

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②(屈原)投汨罗江以死(《屈原列传》)③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④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第4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①“夺”与“杀”,②“投”与“死”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系。③“终日”与“思”,④“欣欣”与“向荣”是同时发生的行为动作,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为“地”“着”,也可不译。【解题指津】“而”用于两个动词的中间,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连接时,它为承接或顺承关系;如用于时间词、副词、形容词之后,前面的时间词、副词、形容词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构成偏正关系时,它为修饰关系。第5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4.“者”作代词、助词的辨别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

··第5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6.“相”和“见”的辨别虚词词性类别解释举例相副词表示共同共同、一起(其妻与其妾)相泣于庭中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