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急诊问答_第1页
三基急诊问答_第2页
三基急诊问答_第3页
三基急诊问答_第4页
三基急诊问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生理学问答题1.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神经纤维和肌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其膜的静息电位约为-70〜-90mV。当它们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并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由原来的-70〜-90mV变为+20〜+40mV的水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样整个膜内外电位变化的幅度为90〜130mV,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上升支中零位线以上的部分,称为超射。但是,由刺激引起的这种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了膜内电位的下降,由正值的减小发展到膜内出现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这就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动作电位的特点:①有“全或无”现象。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刺激若达不到阈值,不会产生动作电位。刺激一旦达到阈值,就会爆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其大小和形状不再随着刺激的强弱和传导距离的远近而改变。②有不应期,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可能发生融合。2.调节血管舒缩活动的体液因素: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下,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在氨基肽酶A的作用下,成为血管紧张素III。血管紧张素I不具有活性。血管紧张素I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的生理效应,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之一。(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①肾上腺素可与a和B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肾上腺素使总外周阻力降低,脉搏压变大,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作用不能抵消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故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②去甲肾上腺主要与血管的Q]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片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但和血管平滑肌的B2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在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在肾集合管可促进水的重吸收,故又称为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相应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是已知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在完整机体中,血浆中血管升压素浓度升高时首先出现抗利尿效应;只有当其血浆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时,才引起血压升高。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细胞可以生成并释放若干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或收缩。①血管内皮生成的舒血管物质: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使血管舒张。内皮生成内皮舒张因子(EDRF),化学结构是一氧化氮(NO),可使血管平滑肌内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cGMP浓度升高,游离Ca2+的浓度降低,故血管舒张。②血管内皮生成的缩血管物质:血管内皮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缩血管物质,称为内皮缩血管因子(EDCF)。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激肽释放酶是体内的一类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底物激肽原分解为激肽。激肽具有舒血管活性,可参与血压和局部组织血流的调节。心房钠尿肽: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多肽。当心房壁受到牵拉时,可使心房肌细胞释放心房钠尿肽,其作用可使血管舒张。氧离曲线是反映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液O2张力(分压)的关系曲线。由于血红蛋白的变构效应,氧离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呈现“S”形。氧离曲线可分为3段:①曲线的上段坡度小,表明在这个范围内分压有较大的变化时,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当血氧分压下降到7.98kPa(60mmHg)时血氧饱和度仍能达到90%,它能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摄氧量。②曲线的中段坡度较大。在这个范围内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下降很多,因而能释放出大量的氧。③曲线下段的坡度为中等,下段的坡度比中段小,但比上段大。当组织活动增强时,对氧的利用加速,组织液的氧分压降低到1.99kPa(15mmHg),此时可促使氧合血红蛋白的进一步解离,以满足组织活动增强时对氧需要。4.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引起糖尿病。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酸。胰岛素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用于合成脂肪酸外,还可转化为a—磷酸甘油,脂肪酸与a—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中,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时,出现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强,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生成大量酮体,由于糖氧化过程发生障碍,不能很好处理酮体,以致引起酮血症与酸中毒。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其作用可在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上:①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②可使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加快,增加DNA和RNA的生成。③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另外,胰岛素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5.肾脏的泌尿功能在机体排泄功能中的作用:①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③保留体液中重要电解质。④排出过剩的电解质,尤其是氢离子。第二章病理生理学问答题1.简述水肿的发病机制。水肿的发病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④淋巴回流受阻。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引起钠、水潴留: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②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2.简述低张性缺氧的特点。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都降低,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亦随之降低。动脉血和静脉血氧容量正常。如果由于慢性缺氧,可使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增多,氧容量增加。动脉血氧差接近正常。如果PaO2太低,动脉血与组织氧分压差明显变小,血氧弥散到组织内减少,可使动静脉血氧差降低。除血氧变化外,根据肺泡通气量,PaO2有不同的变化,例如:严重的肺气功能障碍,CO2排出少,PaCO2升高;如果过度换气,CO2排出多,则PaCO2降低。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心血管系统: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能产生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收缩力降低以及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酸中毒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最后可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其发生机制与酸中毒时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强,使抑制性神经介质Y—氨基丁酸生成增多,酸中毒还会影响氧化磷酸化,导致ATP生成减少,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4.试述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休克的病因。扩容:各种休克都存在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补充血容量可提高心输出量,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汪。扩容应及时,采取“需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充分扩容。同时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肺毛细管楔压,以判断补液情况。扩容还需根据血液流变学障碍的情况,选择输血、晶体液或胶体液。纠酸:休克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酸中毒,酸中毒时H+和Ca2+的竞争作用影响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的收缩力,应根据酸中毒的程度及时纠酸。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①扩血管药物的选择:对于低排高阻型休克,或使用血管收缩药物血管高度痉挛的患者以及休克晚期体内儿茶酚胺过多的病人,可使用血管扩张剂。②缩血管药物的选择:对于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以及高排低阻型休克,可使用缩血管药物5.简述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预防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治DIC的根本措施。如控制感染、清除坏死组织、纠正休克、恰当处置产科意外等。改善微循环:DIC常在微循环障碍的基础上发生,DIC发生后又可加重休克。有效改善微循环是中断恶性循环的极为重要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以增加微循环血流量,解除微血管痉挛,降低血黏度,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重建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DIC的发生首先是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后才是纤溶系统过度激活,使血液凝固性降低。故在治疗上应:①以抗凝为主,即使在后期纤溶为主QIC病人也不宜单独使用抗纤溶药,否则可导致病情恶化;②适时补充凝血物质和抗纤溶治疗。其他:①溶栓:链激酶、尿激酶溶解纤维蛋白微血栓,改善微循环。②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前列腺素E等。③中医中药:丹参、川芎等。第五章急诊医学基础问答题1.简述脑复苏的意义。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最终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必须重视以脑复苏为重点的长程生命支持。全身支持疗法:维持循环状态稳定,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和充分供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注意肾功能状态,预防感染、营养支持。脑保护:①改善脑组织的血液灌注;提高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压是改善脑组织血液灌注的关键。②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压。③亚低温治疗:目前多采用冰帽、大动脉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体温下降至33〜34°C左右,对于减轩脑缺血损伤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也较小。若体温下降后患者寒战.使耗氧量增加,可适当应用冬眠药物,但需注意防止血压降低和呼吸抑制。④高压氧治疗。⑤改善脑代谢药物:可选用细胞色素C、三磷酸酰酐(ATP)、胞二磷胆碱等。⑥保护脑细胞药物;可选用脑活素、纳络酮、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辅酶Q10,钙离子拮抗剂等。⑦莨菪类药物:可选用山莨菪碱、东莨菪碱。⑧铁螯合剂。简述休克(Shock)的定义和分类。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组织器官灌注量急剧减少,导致以组织细胞缺氧以及器官功能障碍为病理生理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休止的分类很多,最常用的是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丢失大量血液、血浆、水和电解质。感染性休克:包括内毒素休克和败血症休克(脓毒性休克)。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膜炎、败血症等。心源性休克: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严重瓣膜病变等。神经源性休克:如排尿性、咳嗽性晕厥、颅内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脊髓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过敏性休克:药物(如青霉素)、造影剂(如碘化物)、疫苗、血清制品、食物等。3.简述高钾血症的急救。血钾高于6mmol/L即表明处于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状态,必须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治疗原则和顺序如下:停止钾继续进入休内;逆转高钾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驱使钾由细胞外进人细胞内;清除体内过量的钾离子;处理原发疾病和改善肾功能。停止钾继续进入体内:停给一切带有钾的药物或液体,尽量不食含钾较高的食物。逆转高钾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血钾>6mmol/L时,需应用钙剂迅速对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首选钙剂为10%葡萄糖酸钙.首次10ml静注,1〜2min推毕,必要时重复给药.但以后每次静注时需:5〜6min,最多用药总量可达50ml。钙制剂给药应在数分钟内静脉注入,讼药持续作用时间小于1h。驱使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能达到此目的的最快方法是使细胞外液碱化.尤其对有酸化倾向的患者更是适应证,常用方法是用5%碳酸氢钠溶液50〜100ml或11.2%乳酸钠20ml静滴,注后数分钟即起效。作用持续约2h,必要时可重复给药。葡萄糖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达到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的目的,一般用50%葡荷糖液100ml加胰岛素15〜20U缓慢静滴(30〜60min内滴完),输后30min可起效,作用可持续数小时。清除体内过量的钾离子:轻症患者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在胃肠道内与钾交换,排出体内的钾。常用聚苯乙烯磺胺钠离子交换树脂20g加70%山梨醇10〜20ml口服,每日2〜3次,或50g加25%山梨醇]00〜200ml,保留灌肠,每日2〜3次。如离子交换树脂效果不好,可进行进析治疗(腹透或血透)。处理原发疾病和改善肾功能。简述休克的治疗措施。体克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措施。一般措施:患者宜平卧位或头稍高以利于呼吸,下肢抬高15°—20°;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患者安静。积极处理病因:根据不同病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补充血容量:休克的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故补充血容量是休克复苏的重要措施。应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晶体液和胶体液,并采用合适的比例进行充分的扩容。①晶体液:目前多主张大量晶体液复苏,因为晶体液扩容同时能补充组织间液而提高复苏率。②高晶一高胶液:由于大量补充等渗晶体液可引起组织水肿及肺水肿;大量补充胶体液则可影响凝血机制。高溜溶液复苏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高渗盐液配伍胶体有较好的复苏效果。临床上用7.5%的氯化钠溶液配6%—12%右旋糖酐一70作为休克的早期治疗,剂量4ml/kg,称为小剂量高晶—高胶复苏。纠酸:应根据血气分析监测,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提高血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和组织缺氧情况。①缩血管药物:a间羟胺:对休克患者特别是外周血管阻力过低的患者,使用间羟胺后可使心输出量增加,较少引起心律失常,无中枢兴奋作用,由于收缩肾血管作用轻。较少引起少尿。10〜4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b去甲肾上腺素:是强血管收缩药,应用于外周阻力过低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2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4〜8Ug/min。c肾上腺素:对a、B受体无选择性,可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肾上腺素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兴奋性而引起心律失常.对休克不利。但对于感染性休克特别是多巴胺疗效不佳者有较好作用。4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②扩血管药物:a山茛菪碱,是M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在扩容基础上使用叮以消除血管痉挛,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休克早期,0.5mg/kg休克晚期,1mg/kg稀释后静注或静滴,必要时15〜30min复。b酚妥拉明:为a-受体阻滞剂,可阻断休克时交感神经亢进引起的血管痉挛,使血管扩张,组织灌注增加,改善微循环。2.5〜5mg稀释后以0.3mg/min静滴。c酚苄明:作用同酚妥拉明,0.5〜1.0mg/kg稀释后缓慢静滴。d己酮可可碱;为甲基黄嘌吟衍生物,有研究表明其能扩张血臂,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能减少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降解:能促进心肌肌浆网释放Ca2+及细胞膜Ca2+通道开放,使胞外Ca2-内流,心肌收缩力增强。该药应在充分扩容的情况下使用,0.1〜0.4g/d静滴。(6)其他药物:①多巴胺:小剂量1〜5Ug/(kg・min),激动DA受体,扩张内脏血管,外周阻力降低,增加肾脏血流量;中等剂量5〜10Ug/(kg・min),主要激动心脏片一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10一20Ug/(kg・min),激动a—受体,血管收缩,升高血压。一般情况下,多巴胺宜小剂量宜同时扩容,防止内脏血管舒张而造成血压进一步下降;但在血压急剧下降时,应用大剂量以激动a—受体,使血压升高。②多巴酚丁胺:为选择性B1—受体激动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用量2.5〜10ug/(kg・min)。②纳洛酮:可阻断中枢和外周的阿片类受体.解除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的抑制:可兴奋中枢和外周的文感——肾上腺髓质及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可直接作用于心肌拮抗内源性阿片肽的抑制作用,提高心肌收缩力;能稳定溶酶体膜。首次用2mg.继以2mg/h静滴。其他如抗氧自由基药物、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休克细胞因子拮抗剂等有望用于休克的治疗。急诊危重患者的代谢特点有哪些?急诊危重病患者均存在应激代谢.表现为持续的高代谢和高分解,能量消耗剧增和迅速发展的营养不良。其代谢特点为: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坟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脂肪分解代谢加速:血中甘油三酯升高,产生脂肪酸和甘油可直接氧化供能,同时还产生酮体作为能源。能量消耗增加。其他代谢变化:休克时体内儿茶酚胺、促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这是机体应激的代偿性反应;感染性休克时,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6等增加。MODS临床特点有哪些?(1)有明确诱发因素。MODS往往发生于创伤、感染、手术后。MODS的发生存在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机体遭受严重打击;二是治疗措施积极,早期复苏成功出现并发症使器官功能受损。表现为高动力型循环“高排低阻型”。出现高分解代谢,代谢率可达正常的1.5倍,即使在静息状态代谢率也增高。这种高代谢往往无法通过补给外源性营养物质来纠正,称“自噬性”代谢。组织细胞缺氧。高代谢和高动力循环造成氧供和氧需不平衡,机体组织细胞处于缺氧状态,临床表现为氧供依赖和高乳酸性酸中毒。来势凶猛,病情发展快,常规器官功能支持。第六章危重病监测问答题简述中心静脉置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中心静脉置管的适应证:①休克,包括失血性、感染性休克。②心功能不全或心衰的危重患者。③手术中需要进行控制性降压的患者。④长时间不能进食需深静脉营养的患者。⑤需长期多次静脉取血化验者。中心静脉置管的禁忌证:①有严重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应避免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②局部感染患者。③血、气胸患者应避免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漂浮导管可获得的临床信息有哪些?(1)直接获得的信息:包括肺动脉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平均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右心房内压(PAP)、右心室内压(RVP)、心输出量(CO),—些特殊的漂浮导管还可连续监测混合静脉血饱和度。(2)间接获得的信息:包括心指数(CI),体肺循环(TPR、PVR),左右心室做功指数(SWILV、SWIRV),每搏指数(SI),混合静脉血气.全身氧供、氧耗及氧摄取率,肺内或心内分流等。简述格拉斯哥计分方法。格拉斯哥计分方法日前较为流行。它是根据病人眼睛、语言以及运动对刺激的不同反应打分,从而对病人的意识状态进行判断。此方法简单、可靠,容易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便于观察记录与实际诊疗上的应用。该方法计分范围为3〜15分,>8分的病人预后较好,8分以下的预后较差,<5分者死亡率极高。因此,针对不同的病人,在治疗上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简述特殊的意识状态。特殊的意识状态有以下几种:去皮质状态:表示大脑脚以上内囊或皮质的损害,其特点主要是双上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僵硬,双下肢过伸直开稍内旋,可有视、听反射,有时睁眼。去大脑状态:表示中脑受损,其特点为病人全身肌张力增高,尤以伸肌为著,上肢过仲僵直,双手旋前,下肢过伸、内收,并稍内旋,头后仰,严重时呈角弓反张。无动性缄默状态:上要指自中脑至间脑的上行激活系统的部分性破坏所引起的缄默不语、四肢不动的一种特殊意识障碍。持续性植物状态:持续性植物状态常见于心脏停跳所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缺乏高级精神活动而长期存活的一种状态。谵妄状态:表现为意识障碍伴知觉障碍,注意力丧失与精神活动性兴奋,病人常烦躁不安,活动增高,对所有的刺激反应增强,且多不正常。简述脑死亡。脑死亡又称不可逆性昏迷或过度昏迷。其标准各家不一,大致可归纳为下述几点:①无自主活动;②对外界反应消失;③呼吸停止;④脑干反射活动消失,瞳孔散大;⑤脑电活动消失,呈病理性电静息状态,即等电位型脑电改变;⑥以上各条件持续30min以上脑电活动消失系指在10uV/mm的增益电极间距至少10cm、电极间电阻在100〜10000Q更少记录30分,而又排除/低温和麻醉药物等影响因素后,脑电图呈等电位线型(平坦直线型)的图形。记录中给予声音刺激及捏夹或针刺皮肤均不引起脑电反应,在24〜72h内重复描记而结果相同者,基本可确定为脑死亡。在对病人施行脑电监护过程中,如发现脑死亡征象,应放弃继续抢救,反之,则应尽全力抢救。第七章环境和中毒急诊问答题1.试述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急性中毒总的治疗原则为:清除未吸收的毒物;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除;尽快足量使用特异性解毒药;积极对症治疗。清除未吸收的毒物:①经消化道吸收者可应用活性炭、催吐、洗胃、导泻。②经皮肤黏膜吸收者应立即除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③经呼吸道进入者,立即将炳人脱离有毒环境,高流量吸氧,积极排除呼吸道内残留的毒气。加快已吸收的毒物排除:①吸氧、高压氧;②利尿;③改变尿液酸碱性;④透析疗法、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⑤换血疗法。尽快足量使用特异性解毒药。积极对症治疗。2.试述中暑的治疗原则。中暑的治疗原则:撤离高温环境。降温治疗:降温是治疗的根本,必须争取时间尽快使体温降至38°C(肛温)左右。可采取:①环境降温;②体表降温;③体内中心降温;④药物降温等措施。对症治疗:包括维持呼吸功能、循环功能,防治脑水肿、肾脏损害、肝功能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护理等综合治疗。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要点:有吞服或接触有机磷农药史。呕吐物或呼出气带有蒜臭味。有瞳孔缩小、大汗淋漓、腺体分泌增多、肌纤维颤动、意识障碍等表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原则:迅速清除毒物:包括皮肤、毛发的清洗,洗胃,导泻等。胆碱酯酶复活剂应用:及早、足量、反复应用。阿托品应用:注意达到阿托品化的剂量个体差异,并与阿托品中毒鉴别。对症治疗:对症治疗重点是密切观察监护心肺功能和阿托品治疗后反应,适时纠正呼吸衰竭。3.试述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清除未吸收的毒物;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除;尽快足量使用特异性解毒药;积极对症治疗。清除未吸收的毒物:①经消化道吸收者可应用活性炭、催吐、洗胃、导泻。②经皮肤黏膜吸收者应立即除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③经呼吸道进入者,立即将炳人脱离有毒环境,高流量吸氧,积极排除呼吸道内残留的毒气。加快已吸收的毒物排除:①吸氧、高压氧;②利尿;③改变尿液酸碱性;④透析疗法、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⑤换血疗法。尽快足量使用特异性解毒药。积极对症治疗。第八章创伤急诊问答题1.简述APACHEII评分方法及其应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APACHEII)APACHEII是用于评定加强监护病房(ICU)病人病情,并据以预测预后的一种通用评分方法,近年来亦用于评估创伤伤情。对每个创伤病人预定12项急性生理学参数,包括体温、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H、血钾浓度、血钠浓度、血肌酐浓度、血细胞压积、血白细胞计数和Glasgow评分,以及年龄和慢性健康状态,据此计算出APACHEI分值。2.简述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方法。.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ComaScale,GCS)对伤者的睁眼、言语和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记分,以总分表示意识状态的级别:最高15分,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示意识障碍程度越严重,11分以下为昏迷。3.简述颅底骨折的治疗方法。颅底骨折属内开放性骨折,临床治疗主要针对颅底、颅内严重并发性损伤与控制感染。①耳鼻出血和脑脊液漏者应保持头高位(30。〜60°)使引流通畅,严禁堵塞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②严禁作腰穿,防止污染液体逆流颅内。③如脑脊液漏超过一个月不愈合者可采用手术修补漏口。④常规应用抗生素与TAT。⑤对颅神经损伤后的治疗,除视神经、面神经可考虑手术治疗外,其他神经一般采用保守疗法。⑥对继发性颅内血肿与血管损伤应尽早给予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简述颅内血肿可以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①伤后神志清楚或意识障碍不明显,GCS三11分。②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生命体征平稳者。③头颅CT检查血肿量,硬脑膜外W15ml。硬脑膜下W30ml,颅后窝WlOml。④脑深部或多发性小灶急性血肿,可先选用非手术治疗。⑤中线结构移位在10mm以内者。⑥颅内压(1CP)在20mmHg以下的隐匿性颅内血肿,不伴有脑挫裂伤和脑受压者。试述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1)现场急救:主要是控制伤口出血和防止伤口感染,用消毒敷料包扎伤口,切忌在现场拔出致伤物,以免引起大出血,有休克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对昏迷病人应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发生窒息。创口处理原则: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及时彻底清创,一般要求尽量在6h内完成,如伤后应用抗生素治疗,可延长时限到4〜11ho清创时应严格按清创程序进行,包括清除颅内异物、碎化的脑组织,彻底止血等,并尽可能一期缝合硬脑膜,变开放伤口为闭合。对已感染的伤口处理原则是先控制感染、换药,对引流不畅者可行扩大伤口引流手术,清除浅层异物、碎骨片,待伤口愈合或感染控制后再行深部处理,对累及静脉窦的创伤和钢针、钉、锥等损伤,必须认真对待,不得贸然拔出致伤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术后处理:应加强观察与护理,给予抗感染、抗脑水肿、抗癫痫治疗与支持治疗试述开放性气胸引起纵隔摆动的病理生理。开放性气胸引起纵隔摆动的病理生理:开放性气胸可使胸腔负压消失,伤侧肺萎缩。吸气时胸廓扩大,健侧肺吸人外界空气,同时伤侧肺内的残余气体也被吸人健侧肺;呼气时,健侧肺的空气不仅排出体外,亦部分排至伤侧肺内,因而健侧肺吸人的空气中有含氧量很低的伤侧肺内气体,如此一呼一吸,含氧量低的气体反复进入健侧肺内,加重缺氧。与此同时,由于伤员呼吸困难,代偿性加强呼吸肌的收缩,使胸廓扩大,以致胸膜腔负压显著增加。因此,当吸气时使纵隔移向健侧,健侧肺的膨胀也受限制;呼气时,伤侧胸膜腔内气体从伤口逸出,纵隔也随着向伤侧移动,一呼一吸之间,发生纵隔摆动。试述张力性气胸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1)张力性气胸的诊断要点:张力性气胸时伤员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和低血压,甚至发生休克和呼吸衰竭,气管向健侧移位,同时伤侧常伴有大量气胸和严重的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开放性气胸伤员有严重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并可闻及胸壁伤口有空气进出的吸吮声。张力性气胸的治疗原则:当发生张力性气胸时,必须迅速排气减压,现场抢救或需后送的伤员宜用活瓣排气法。张力性气胸伤员均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必要时可加负压吸引:若经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后,仍有大量漏气和肺不张,疑有严重肺、气管、支气管或食管裂伤,或有胸壁活瓣样伤口,则应尽早作剖胸探查或胸壁清创术。试述进行性血胸的诊断依据。进行性血胸的诊断依据有:胸腔引流血量每小时超过250ml,持续3h;或每小时超过150ml,持续6ho休克逐渐加重或经抗休克治疗后一度好转,但不久又出现休克,并无腹腔脏器伤。胸腔内抽出的血液很快凝固。胸腔积血抽尽后,不久又出现中等量血胸。胸腔穿刺抽不出血液,但临床征象加重,X线检查见肺部阴影逐渐增大,血液在胸腔内很快凝固。腹部实质性器官和空腔器官创伤各自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实质性器官(肝、脾、胰、肾或大血管)创伤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内(或腹膜后)出血。病人出现贫血和休克症状。腹痛呈持续性,腹痛时可伴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但不如空腔脏器破裂时严重,体征明显处常是创伤所在:肝脾破裂疼痛可向肩部放射,头低位症状更明显;肝脾包膜下破裂或系膜、网膜内出血可出现包块。移动性浊音虽是腹内出血的依据,但出现较晚,对早期诊断帮助不大。肾创伤时出现血尿。空腔脏器(胃肠道、胆道、尿道)创伤的临床表现: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破裂时,漏出胃液、胆汁,对腹膜产生强烈刺激,可引起腹膜刺激征。下消化道破裂时,漏出液引起腹膜刺激征较轻,腹膜炎体征出现较缓,但腹腔污染较上消化道破裂为重,随着腹膜炎的发展,出现感染和中毒症状,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反应,同时腹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胃肠道破裂后可有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者可出现右上腹、右腰部疼痛和压痛及阴茎勃起异常等表现。胃、十二指肠创伤可有呕血,直肠损伤常出现新鲜血便。昏迷者不能表达腹部症状;腹部创伤合并严重颅脑伤、胸部伤、脊柱骨折等可能掩盖腹部的症状和体征而延误诊断处理。10.试述腹部创伤的治疗原则。腹部创伤的治疗原则:腹部创伤是否需行剖腹探查,这是处理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关键在于手术探查的时机。及时剖腹探查往往可挽救伤员,延误手术时机,则常危及伤员的生命。但要努力提高手术阳性率,降低阴性率。因此必须掌握剖腹探查的适应证:腹部贯通伤伴有内脏脱出者,或6〜11h内伤口有肠液、胆汁、粪便溢出者,立即行剖腹探查术。腹部贯通伤无内脏脱出或无异常溢液者,超出4〜11h而一般情况良好者,可暂时严密观察;否则仍需剖腹探查。钝性腹部伤,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者,应抓紧时间剖腹探查。有休克表现的伤员,在纠正休克后有明显腹部阳性体征者,应立即剖腹探查;在减慢或停止输液后,伤员的血压下降不能稳定时,应在积极除外合并伤、输液、输血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受伤时间在72h以上,有弥漫性腹膜炎而炎症无局限倾向者,仍以手术探查为宜。11.四肢骨折常见表现有哪些?四肢骨折常见表现有:疼痛、压痛与传导痛:一般伤员都能明确指出骨折疼痛的部位,在骨折部位有局限性压痛,如叩击伤肢远端,可引起骨折处疼痛。畸形:是骨折诊断的主要体征之一,常见的骨折移位引起伤肢畸形者,有骨折缩短移位、旋转移位、成角移位及分离移位等,都是诊断骨折的重要依据。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检查或搬动伤员移动伤肢时,可发现在伤肢的非关节部位发生异常活动,或触到骨折端互相触撞产生的骨摩擦音,均是诊断骨折的重要体征之一,即可确定骨折的诊断。但因此两项检查均可引起伤员痛苦,增加骨折处周围软组织损伤,故不论骨折诊断明确与否,都不能故意或粗暴地作此种检查。局部肿胀及淤斑:伤后早期出现伤肢肿胀。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泡,甚至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形成筋膜间隙综合征和缺血性挛缩。功能障碍:为伤肢向任何方向活动均受限制,且与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有密切关系,一般不完全骨折、嵌插骨折及压缩骨折功能障碍较轻,甚至伤肢还能活动工作,应注意检查,以免漏诊。12.按脊髓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不同,脊椎骨折或脱位可分为哪几类?脊椎骨折或脱位分类:脊髓完全性损伤:在损伤早期就发生损伤节段以下的感觉、运动和反射消失,并伴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发生尿潴留。脊髓休克期过后,损伤平面以下由于失去中枢神经支配而表现功能释放,肢体瘫痪由松弛状态变为痉挛状态。感觉和运动无恢复,腱反射亢进。脊髓前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和浅感觉、主要是痛温觉丧失,深感觉正常,有括约肌障碍,这种损伤的临床表现称为脊髓前部损伤综合征。脊髓中央损伤:多见于颈椎。通常由于颈椎过伸牵拉损伤所致。当颈部骤然后伸,造成颈椎骨折脱位,瞬间又可复位。黄韧带前凸挤压脊髓,椎动脉遭到过伸位牵拉,并导致颈脊髓挫伤,脊髓内出血,颈脊髓水肿或供血不足。临床表现称为“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其特点为:四肢有不同程度瘫痪,上肢重于下肢,远侧重于近侧,可有肢体末端自发性疼痛以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其发生特点与锥体束内支配手和臂部的纤维比支配下肢的纤维更靠近脊髓中心部分,损伤后中心部分出血或水肿压迫锥体束,而由于靠内侧的纤维受压迫较重,故上肢症状重于下肢。脊髓后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有时出现锥体束征,但肢体运动功能可不受影响,临床称为“脊髓后部损伤综合征”。脊髓半侧损伤:其临床表现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为上运动神经原性瘫痪和深感觉丧失,对侧肢体痛觉、温觉丧失。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为非典型表现。神经根损伤:可发生于任何脊髓节段的神经根。但最多见的是马尾神经根损伤。表现根性麻木和疼痛,尽管神经根耐受压迫能力较强,但时间过久也会变性不能恢复。13.试述肾损伤的临床表现。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损伤程度和有无合并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休克、血尿、腰痛、肿块和伤侧腹壁强直。休克:肾外伤者可有不同程度休克,它的发生与损伤类型、出血量及有无其他脏器合并伤直接相关。血尿:血尿是肾外伤常见症状,在轻度损伤时可能是仅有的唯一症状;它可在伤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在严重休克病例,往往需要在抗休克后血压恢复正常方能看到,其发生率约70%〜100%,肾血管损伤者有30%病例可无血尿;如输尿管被血块阻塞或伴有输尿管断裂者均可无血尿出现。因此血尿程度与伤情有时并不一致。疼痛:腰部或腹部损伤时可有疼痛出现,它可局限于一侧,往往在同侧腰或上腹部有伤痕存在,局部触痛较为明显。如输尿管被血块阻塞亦可有绞痛出现,另外腹膜后出血流人腹腔时则有“急腹症”所表现的全腹痛及肌紧张。肿块:腰部肿块为肾周围血肿和尿外渗所致。如肿块不断扩大、血红蛋白不断下降,表明有持续性出血,应引起注意。腹壁强直:伤侧腰部有明显的肌肉痉挛和压痛。尿液外渗时这些征象更为显著。(6)实验室与特殊检查:B超、尿路平片(KUB)、排泄性尿路造影(IVU)和CT扫描等对肾脏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KUB可见肾脏阴影增大,或肾影移位,腰大肌阴影消失,脊柱向伤侧弯曲等。IVU能确定肾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并可了解对侧肾功能情况。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诊断也有一定帮助。尿常规检查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发现。14.试述多发伤的处理原则。多发伤的处理原则:现场急救:现场急救人员必须迅速到达现场,除去正在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因素。现场急救的关键是开放气道、心肺脑复苏、包扎止血、抗休克、骨折固定及安全地运送,使病人能活着到达医院。生命支持:在急诊抢救室对多发伤伤员首先进行生命支持,由一组训练有素和协调一致的医护人员进行诊治。①呼吸道管理:多发伤伤员最紧迫的症状是窒息,如不及时解除,将迅速致命。在急诊室,建立人工气道最可靠的方法是气管插管,它能完全控制气道、防止误吸、保证供氧及便于给药。疑有颈椎骨折病人,不能颈部过伸,紧急情况下可行环甲膜穿刺术,然后行气管切开术。②心肺脑复苏:对于多发伤病人如伴有胸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心脏填塞、心肌破裂,可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③抗休克治疗:多发伤病人到急诊室时大多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进一步处理:当伤员的生命体征稳定或基本稳定后,应进一步处理各系统脏器的损伤。①颅脑损伤的处理;②胸部损伤的处理;③腹部损伤的处理;④四肢骨盆、脊柱损伤的处理。多发伤的手术处理顺序及一期手术治疗:多发伤病人一般具有两个以上需要手术的部位,顺序选择合理与否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成立一个创伤抢救小组,由高年资急诊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组织协调脑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骨科等专科医师,根据对病人生命威胁程度决定手术顺序。多发伤抢救手术的原则是在充分复苏的前提下,用最简单的手术方式,最快的速度修补损伤的脏器,减轻伤员的负担,降低手术危险性,挽救伤员生命。营养支持:创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大量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如不能及时纠正,病人易发生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创伤后的营养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讲,消化道功能正常者,以口服为主;昏迷病人或不愿进食的病人,可用鼻饲或造瘘;不能从消化道进食者,可采用短期全胃肠外营养。防止感染:严重创伤使各种防御功能下降,创口污染严重,易发生感染。因此,早期局部创口处理要彻底,选用适当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第九章烧伤问答题1.简述烧伤的临床分期。.烧伤的临床分期:休克期:大面积烧伤后48h以内,除早期可因疼痛发生休克外,主要是因大量血浆样体液从创面渗出及渗出到细胞间隙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体液从创面渗出以伤后6〜8h最快。36〜48h达到高峰。此期临床表现为烧伤局部或全身反应性水肿,创面上有大量的体液渗出,尿少,心率快,血压降低,手足发凉,口渴,烦躁不安等,可出现血红蛋白尿。感染期:烧伤后皮肤屏障作用被破坏,细菌容易在创面繁殖而引起严重感染,为烧伤创面未愈之前始终存在的问题。当烧伤后经过48h,体液渗出开始转为吸收,伤后3〜7天水肿逐渐消退,尿量增多。此阶段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也被回吸收,临床表现为高热、烦躁不安、谵妄等中毒等症状,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修复期:伤后5〜8天开始直到痊愈,修复的过程与烧伤的深度、伤员的全身情况以及创面感染的控制有密切关系。浅II度烧伤如无感染,2周左右愈合,不留瘢痕;深II度烧伤3〜4周愈合,先结薄痂,脱痂后由残留上皮增生或创缘上皮爬行而愈合,留有瘢痕;III度烧伤,3〜5周后焦痂脱落,基底肉芽组织逐渐生长瘢痕愈合,遗留瘢痕,易成畸形和功能障碍。烧伤时大量蛋白质损耗,创面处理不当、反复感染以及全身情况较差者,都能延迟创面的修复。第十章非创伤急诊问答题1.简述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主要有:首先终止心动过速,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则减慢心室率为主要的治疗目的。凡是合并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进行直流电同步转复,迅速终止心动过速,复律电量100J左右。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选用下列治疗措施:①刺激迷走神经:a.按压眼球;b.按摩颈动脉;c.Valsalva动作;d.刺激咽反射;e•倒立。②药物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静脉使用:a.三磷酸腺苷(ATP);b.普罗帕酮(心律平);c.胺碘酮;d.升压药物。用药过程中,应严密临护心律、血压变化,心动过速转复后应立即停止注射。食道凋搏超速抑制。射频导管消融术:现已成为根治阵发性室上速的首选措施。简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适应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适应证: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复发。内科治疗后全身中毒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进行性心功能不全,传导阻滞,瓣膜功能失常。继发于瓣膜关闭不全,特别是主动脉瓣穿孔者的难治性心力衰竭。人工瓣膜感染有瓣周缝线松脱或瓣膜功能障碍者。霉菌性心内膜炎,内科治疗效果较差,应早期采取手术换瓣。反复的栓塞,特别是动脉栓塞,可切除赘生物,预防栓塞。简述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要点和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要点:有基本病因及诱因。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和体征。x线检查间质性肺水肿期:肺野透亮度下降呈云雾状,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肺门边缘轮廓不清,有KerleyB线或A线。肺泡内肺水肿期:典型者表现为两肺门大片蝴蝶形云雾状阴影,向周围肺野呈放射状分布。大多数表现为肺野广泛分布大小不等点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可融合为大片,也可呈栗粒状阴影。少数为大叶性或局限性高密度阴影。血流动力学监测PCWP为25〜35mmHg,CL2.2〜2.5L/(min・m2),提示肺水肿;PCWP>18mmHg,CI<2.0L/(min・m2),提示心源性休克,预后不良。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基础心脏病改变。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治疗:首要目标是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缓解肺淤血,改善和维持组织的充分供氧。体位: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增加肺容量和肺活量,减少回心血量。吸氧和消除气道泡沫:氧流量4〜6/min,常加用除泡剂或加压给氧,使用人工呼吸机,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给氧。吸入二甲基硅油消泡剂,或将氧气先通过50%〜70%乙醇湿化瓶后吸入。吗啡:也可用哌替啶肌内注射。快速利尿:呋噻米(速尿)静脉注射。血管扩张剂:常用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洋地黄制剂: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诱发者。常用毛花苷c或毒毛花苷K。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或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洋地黄制剂应禁用或慎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血压时,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力农、米力农缓慢静脉注射。氨茶碱:为早期有效的辅助性治疗药物.亦可在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不易鉴别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简述II型呼吸衰竭的治疗。II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情危重严重排痰障碍者可采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吸引痰液或经纤支镜吸痰。氧疗:对于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主张采用低浓度持续给氧,吸氧浓度肺血栓栓塞症维持在25%〜32%,氧流量为1〜2L/mino使PaO2提高到60mmHg或SaO2在90%以上。呼吸兴奋剂:用于COPD有明显嗜睡等意识障碍者。机械通气: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如合并存在下列情况时,宜尽早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①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②气道分泌物多且有排痰障碍;③有较大的呕吐误吸的可能性,如球麻痹或腹胀呕吐者;④全身状态较差,疲乏明显者;⑤严重低氧血症或(和)co2潴留,达危及生命的程度(如PaO2W45mmHg,PaCO2±70mmHg);⑥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者。近年采用面罩或鼻罩,在呼吸衰竭未发展到危重阶段尽早应用无创通气支持(如双气道正压通气,BiPAP)。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治疗:需要使用广谱高效的杭菌药物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等。合并症的防治。(8)营养支持。5.在临床工作中,哪种情况下需高度怀疑肺梗塞?在临床工作中,以下情况需高度怀疑肺梗塞:对存在有形成栓子的原发病或高危因素的病例,需有较强的诊断意识。突然发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和休克等。或伴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的下肢肿胀、疼痛等对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心电图呈右心负荷增大或(和)呈典型的SiQmTm者。x线胸片有片状阴影或呈楔形阴影者,动脉血气分析为PaO2降低和PaCO2降低者可以初步疑诊肺血栓栓塞症。常规行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应用中D-二聚体对急性肺梗塞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若其含量低于500Ug/L,可基本除外急性肺梗塞。据此以辅助诊断或作出可能的排除诊断。超声检查示肺动脉高压、右室高负荷和肺原性心脏病,或发现肺动脉近端的血栓、右房或右室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证据则更有助于诊断。6.简述危重型哮喘的治疗原则。危重型哮喘的治疗原则: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各种诱发因素。氧疗:吸氧浓度3〜5L/min,吸氧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湿化。(3)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补液量为2500〜3000ml左右。若有代谢性酸中毒pH降至7.20以下,可适当补充5%碳酸氢钠溶液,低血钾紊乱最常见也很重要,应予纠正。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困难:①糖皮质激素:是最为有效的抗炎药。多主张给大剂量激素。通常认为第一天静脉应用氢化可的松400〜1500mg,或相当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尽量短程使用,在症状控制后3〜5天内停用。并注意防止激素副作用。②B2受体兴奋剂: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静脉或皮下注射、经与呼吸机相连的管道给药。②氨茶碱的使用。控制感染:参考血常规、痰细菌培养结果,主张静脉给予厂谱抗生素。促进祛痰。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重症哮喘患者经积极的药物治疗,仍有部分患者无效,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此类患者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一般认为当哮喘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为机械通气的话应证:①呼吸骤停;②呼吸衰竭;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率成人>140次/分,儿童>180次/分或有低血压:④严重意识障碍,谵妄或昏迷;⑤进行性高碳酸血症伴酸中毒PaC02>6.67kPa(50mmHg)、PHv7.25、顽固性低氧血症PaO2<8kPa(60mmHg)。7.简述肝性脑病的治疗。肝性脑病的治疗:消除诱因:如调整饮食,慎用镇静剂,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止血及导泻清除肠道积血等。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促进血氨的代谢:给予乳果糖,每日30〜60g,每日3次,可降低肠道pH,酸性的肠道环境可减少氨的产生及吸收;口服抗菌素,如新霉素,2〜8g/d,分4次服用;或用甲硝唑,0.6〜0.8g/d,分3次或4次服用;静注L-鸟氨酸-L-门冬氨酸,促进鸟氨酸循环,降低血氨,每日静脉注射20g。纠正氨基酸代谢的不平衡:静脉给予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族氨基酸进入大脑,减少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用法为支链氨基酸,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减少或拮抗假神经递质:氟马西尼可拮抗内源性苯二氮所致神经抑制,用量为0.5〜lmg静脉注射,或lmg/h持续静脉滴注。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脑水肿、保护脑细胞功能。人工肝。肝细胞移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诊断急性胰腺炎时,如何判断是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有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体征可有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v-Turner征、Cullen征。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0mmol/L以下),血糖>11.2mmol/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急性肾衰竭临床病程可分为三期:(1)少尿期:①尿量减少:患者突然或逐渐出现少尿(<400ml/d),尿量少于100ml/d为无尿。但也有些患者可没有少尿,尿量在400ml/d以上,少尿期持续时间一般为7〜14天。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③循环系统症状:多因尿少和未控制饮水,以致体液过多,出现高血压及心力衰竭、肺水肿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及心包炎等。④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意识障碍、躁动、谵妄、抽搐、昏迷等脑病症状。⑤感染是急性肾衰竭另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⑥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表现为:a.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因为肾脏排酸能力减低,同时又因急性肾衰竭常合并高分解代谢状态,使酸性产物明显增多;b.高钾血症,除肾排泄钾减少外,酸中毒、组织分解过快也是主要原因;c.低钠、低钙、高磷血症。(2)多尿期:进行性尿量增多是肾功能开始恢复的标志.每日尿量可进行性增加,此时肾功能并未立即恢复,可有多尿表现,每日尿量可达3000〜5000ml,继而再恢复正常。多尿期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易发生感染、心血管并发症等,持续时间1〜3周。恢复期:肾小管细胞再生、修复,肾小管完整性恢复。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回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少数患者可最终遗留不同程度的肾赃结构和功能缺陷。9.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试述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原则。.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包括以下方面:纠正可逆的病因,预防额外的损伤:急性肾衰竭首先要纠正可逆的病因,对于各种严重外伤、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应进行治疗,如输血,等渗盐水扩容,处理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感染等。应停用影响肾灌注或肾毒性的药物。应用小剂量多巴胺(每分钟0.5〜2ug/kg)可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浆流量以增加尿量,应用利尿药可能会增加尿量,从而有助于清除体内过多的液体。维持体液平衡:每日补液量应为显性失液量加上非显性失液量减去内生水量。每日大致的进液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计算。饮食和营养:急性肾衰竭患者每日所需能量应为每公斤体重147KJ(35kcal)。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应;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为0.8g/(kg・d),对于有高分解代谢或营养不良以及接受透析的患者的蛋白质摄人量可放宽。尽可能地减少钠、钾、氯的摄入量。不能口服的患者需静脉营养补充必需氨基酸及葡萄糖。高钾血症:血钾超过6.5mmol/L,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增宽等明显的变化时,应予以紧急处理,包括:①钙剂(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ml)稀释后静脉缓慢(5min)注射;②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静滴,以纠正酸中毒并同时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流动;③50%葡萄糖溶液50ml加普通胰岛素10U缓慢地静脉注射,可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于向细胞内移动;④口服离子交换(降钾)树脂(15〜30g,每日3次)。以上措施无效、或为高分解代谢型ATN的咼钾血症患者,进彳丁透析治疗。代谢性酸中毒:HcO3低于15mmol/L,可选用5%碳酸氢钠溶液100〜250ml静滴。对于严重酸中毒患者,应立即开始透析。感染: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药物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以扩血管为主,使用减轻前负荷的药物。容量负荷过重的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是尽早进彳透析治疗。透析疗法:急性肾衰竭的透析治疗可选择间歇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包括连续性动一静脉血液滤过(CAVH)和单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等,适用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能保证静脉内高营养。多尿的治疗:多尿开始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尚未恢复,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仍较差,治疗仍应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防止各种并发症。已施彳透析的患者,仍应继续透析,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可逐渐增加,并逐渐减少透析次数直至停止透析。恢复期的治疗: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试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发病年龄多为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妇女,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体格检查未发现全身性疾病及生殖道器质性疾病。辅助检查:①诊断性刮宫:可排除子宫内膜的病变并达到止血目的。②宫腔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宫腔内病变。③基础体温测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多为单相型,提示无排卵。④孕激素测定:血中孕激素或尿中孕二醇呈低水平,提示无排卵。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原则:诊断性刮宫: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出血多者首选诊刮,能迅速止血,又能明确诊断。性激素止血:对出血多的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h内见效,24〜48h内出血基本停止。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孕激素或雄激素止血,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大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止血。出血停止后将激素剂量逐渐减少直至维持量。其他止血药物:止血芳酸、止血环酸、氨甲环酸、氨基己酸等药物可减少出血量,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出血量不多者可口服止血药物。其他治疗:包括纠正贫血(输血、补充铁剂)、抗生素预防感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营养等。调整周期: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一般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孕激素或雄激素调整周期。试述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停经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出血多则可致失血性休克。查体可见贫血貌、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宫颈有抬举痛、子宫稍增大、有压痛并有漂浮感,患侧附件部位可扪及包块,有压痛。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辅助检查: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B超检查见宫腔内空虚而宫旁出现低回声包块,有内出血时可见盆腹腔游离液性暗区。腹腔镜可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可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一般作患侧输卵管切除术。(2)非手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内出血少,血HCG值<2000U/L者可考虑保守治疗。多采用甲氨蝶呤肌注并配合杀胚胎中药口服。13.试述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原则。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原则:高胆红素血症治疗:①光照疗法:总胆红素>205umol/L,已明确为新生儿溶血病尤其是Rh溶血病,换血准备期间及换血前后均应进行光疗。②白蛋白或血浆:血浆10ml/(kg•次)或白蛋白1g/(kg・次),以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连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③纠正酸中毒: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注;有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④肝酶诱导剂:常口服苯巴比妥或尼可刹米。阻止溶血:①激素:应用地塞米松或甲基泼尼松龙静脉。②应用丙种球蛋白。交换输血:可移去抗体和致缎红细胞,减少溶血,并可换出大量胆红素,预防核黄疸,并部分纠正贫血。14.试述暴发型脑脊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暴发型脑脊髓膜炎的诊断要点:有明确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①休克型:起病急,高热寒战,严重者体温不升,伴头痛、呕吐及全身严重中毒症状,精神萎靡及烦躁不安。全身皮肤黏膜淤点、淤斑,可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出现循环衰竭表现,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②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除高热、头痛、呕吐外,意识障碍加深.并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反复惊厥,锥体束征阳性。血压上升,心率减慢,瞳孔忽大忽小或一大一小,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均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③混合型:以上两型临床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病情极严重,病死率高。实验室检查:①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20X1O9/L以上,中性粒细胞亦明显增高。②脑脊液检查:颅压升高,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计数升高(1000X106/L以上),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氧化物明显减低。③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方法。a.涂片:在皮肤淤点处刺破,挤出少量组织液做涂片及染色,细菌阳性率60%〜80%。b.细菌培养:取血和脑脊液检测,阳性率较低。暴发型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原则:休克型:①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青霉素每日(20〜40)万U/kg,静脉给药。②迅速纠正休克:在纠正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若休克仍无明显好转,应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山莨宕碱、多巴胺等。③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应用,一般不超过3天,减轻毒血症,稳定溶酶体,有利于纠正休克。④抗DIC治疗:如皮肤淤点、淤斑不断增加,且融合成片,并有血小板明显减少者,应及早应用肝素治疗。高凝状态纠正后,应输入新鲜血、血浆及应用维生素K,以补充被消耗的凝血因子。①保护重要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