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学public finance6税收原理_第1页
讲稿学public finance6税收原理_第2页
讲稿学public finance6税收原理_第3页
讲稿学public finance6税收原理_第4页
讲稿学public finance6税收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税收原理一、税收的属性和特点(一)税收的基本属性–(the

nature

of

taxation)(二)税收的“三性”–(the

“three

features”

of

taxation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马克思–西方经济学:“利益交换说”(Benefit-——溯源于托马斯•Exchange-Theory)霍布斯(T.Hobbes)“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负有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享有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负有纳税的义务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当代西方税收理论约翰•洛克托马斯•霍布斯:(二)、税收的“三性”1.

税收的强制性2.

税收的无偿性3.

税收的固定性(一).税收要素1

.

课税权主体(

subject

oftaxation)一般是中央或地方政府二、税收要素和税收分类2.纳税人或纳税主体(tax

payer)注意区分自然人纳税人(包括自然人个人和自 然人企业)和法人纳税人注意区分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 税人承担无限的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承担 有限的纳税义务注意区分纳税人与负税人:在存在税负转嫁的 前提下,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3.课税对象或征税对象(object

of

taxation)是指课税的客体,即对什么东西征税

一般是所得、商品和财产,我国还有特定目的和行为,是划分税种的主要依据注意与税源、税目的区别税率起征点与免征额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附加、加成和减免关于税率

是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形式主要有:比例税率(ProportionalTaxRate):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

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

超额累进和超率累进定额(固定)税率(Unit

Tax)

:从量税注意区别累进税率与累进税税率的划分——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O税率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税级税率(%)适用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25000以下2025000250005000500025001~5000030500002500015000750050001~75000407500025000300001000075001~1000005010000025000500001250010000010000050000350002011年最新个税税率表土地增值税税率表土地增值税税率表级数土地增值税税率表税率(%)1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302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但未超过扣除项40目金额100%的部分3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但未超过扣除项50目金额200%的部分4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60(二).税收分类按管理权限分类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按课税对象的性质所得税:综合所得税和分类所得税商品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财产税:持有和转让按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不能转嫁间接税:可以转嫁按计税依据分类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按比例课征

从量税:根据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为计税依据,按确定的单位税额计征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税收包含在价格里面

价外税:价外计税,价税分离(我国的增值税,美国的消费税)附:中国税收体系概况一、商品流转税系:增值税、消费税、营 业税、关税二、所得税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财产税及行为税系: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 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契税、土地增 值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 车辆购置税、屠宰税(取消)、筵席税、 船舶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停 征)、印花税。第三节

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一)税收原则的提出亚当.斯密公平、确实、便利、经济(最少征收)瓦格纳财政收入原则(充分有弹性);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普遍和平等);税务行政原则(确实、便利、节省)(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二、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一)税收的公平原则(二)税收的效率原则受益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能力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便原则(一).税收的公平原则1.公平的含义:纵向公平:境遇不同的人交不同的税.横向公平:境遇相同的人交相同的税.受益的公平原则(benefit

principle)——各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的公共服务中得到的利益相一致。横向公平:受益相同的人承担相同的税负纵向公平:受益较多的人承担较多的税负——贯彻受益原则的手段:收费或价格问题:如何确认个人从政府提供的公 共服务中所得到的利益?——受益原则维护的是规则公平,它无助于实现结果公平。

——难以实施。(无法确认个人的受益量)——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收费的替代办法。能力公平原则(ability

principle)——根据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各人应承担的税收。横向公平:能力相同的人承担相同的税负纵向公平:能力较强的人承担较多的税负——但如何衡量个人的能力呢?A.以各人的收入作为衡量指标——收入越多能力越强问题:以什么作为收入指标?收入的统计口径如何确定?是单个人的收入还是家庭平均收入?是纯收入还是扣除某些支出后的净收入?是货币收入还是经济收入?B.以消费为衡量指标

——谁消费多、谁的负担能力大问题:结果可能是以商品税作为主体税种,而商品税具有累退性,这违背公平原则C.以财产为衡量指标问题:不利于鼓励投资与储蓄,最终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以上观点缺陷:定性而不定量

——回避了一个问题:不同境遇的人所交纳的税应如何不同?政府应该做什么?在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建立社会福利制 度是政府首当其中的职责。当然,这种社会福利制度是否对每个人都 公平则另当别论了。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按照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有一个靠其抚养的配偶的工人在退休

时,其配偶有资格享受这位挣钱养家者的养老金的50%。这样一来,一个从未在家庭以外参加过工作并从未缴纳过社会保障税的靠人抚养的

配偶,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享受社会保障养老金的资格。如果到了退

休年龄,这个家庭总共可获取的养老金是未婚人士所获得总额的150%。不仅如此,当这位工人去世后,其遗属还可以继续领取该退休工人的

全部养老金。看来,这是婚姻的收益,它造成了在许多方面的有失公平的情况:首先,是降低了那些自己缴纳社会保障税的职业妇女的工作回报。对两个具有相同的终身年收入(60000)的家庭而言,如果其中的一个家庭,丈夫是唯一的挣钱养家者,挣得全部的这60000元;另一个家庭,收入是由政府和妻子均等地挣得的(各30000元),并假定他们的工作年限也相同,如果按照法定的年龄退休,那么他们领取的养老金有何差异呢?有人经过精确的测算,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单职工家庭每年领取的养老金为37500,而双职工家庭获得的年金额则是34000!事实上,双职工家庭承受了在现行制度下对于增加一个人的终身劳动的负奖励!典型的1+1<1啊。其次,进一步的问题还出在如果有死亡发生的情况下。如果这两个家庭的丈夫都于开始领取养老金的那一年死亡,那么,双职工的女方只有资格领取本属于她自己的那部分养老金——17000元;而另一家的那个从未参加过工作或支付过社会保障税的靠别人养活的配偶有资格获得的养老金却是

25000(继承亡故丈夫的那部分养老金直至自己亡故为止!)。事实上,这一制度对靠人抚养的配偶要比对自己工作的配偶要等为优待!果真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啊!再次,如果这个一家之主的丈夫曾经离异,那会引起更荒唐的情形。现行

的社会保障规章制度还向离异的靠人抚养的配偶提供婚姻收益和遗嘱收益,当然只要她同退休者的婚姻维持在10年以上。如果那个工人再婚,其前妻依然有资格获得这些收益(工人年金的50%),而如果她再婚,则得不到这些收益。试想,如果这个65岁的工人23岁结婚,等他到了退休年纪,他正好和4任妻子分别维持了四段10年以上的婚姻,而和她离异的这些前妻又恰好都没有再婚,那么,社会保险向这个工人支付的年金加上她的四位前妻每人应领取的他自身收益的50%,一共是这个以退休的工人应得年薪的3倍!而这些都是由纳税人们来埋单的!幸好美国的法律规定一夫多妻制是违法的!当然,另一件幸事是:在美国,以离异而告终的婚姻的平均持续时间恰好就是我们中国的七年之痒的时间;美国社会保障的另一件幸事则是:很少有妇女离婚后一直茕茕竭力,孤然一身,更多的人是刚逃出地狱,又挺进围城。不管立法者是否意识到,在美国,社会保障法事实上是在鼓励“一夫多 妻”。Ridiculous2、税收的效率原则总量适度充分:税收能为政府的有效规模提供充裕的资金有弹性:税收收入能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充分原则。税收的充分性,是指税收应当能 够为政府活动提供充实的资金,保证政府提 供公共服务的需要。E点所代表的

EF数量的税收,就满足了充分原则。税收的充分原则税收的充分原则AB公共产品私人产品GEDHFB1Ou1u2u3C税收的弹性原则公共产品私人产品Oi3Ni2Mt1i1t2t3E1E2E3弹性原则,税收能够随着政府支出需要的变动而变动。征收成本最小税收成本有:征管成本(administration

cost)和缴纳成本(compliance

cost)节约:征管成本

便利:尽量方便纳税人综上所述:–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普遍征税: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纳税,即一视 同仁;平等征税:多得者多征,少得者少征.–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征税本身的效率,征收费用小,征收方法便利;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应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促进 经济增长.–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

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①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

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②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

置的决定因素.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税收中性中性税收(总额税):一视同仁,减少税收的效率损失,如所得税、人头税校正性税收(一些商品税):通过区别对待的税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excessburden

or

dead

burden):即税收的效率损失税收的替代效应导致税收的超额负担收入效应(eeffect):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因个人收入发生变化而对福利水平的影响替代效应(substitutioneffect):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PFEDGHQOBCS+TSD税收的超额负担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研究的意义:

——分析税收对谁有利即:政府的收入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种 税收政策

一.有关概念和定义人和负税人,纳税税负转税人移着点,税体税担负转嫁(taxshifting):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负归宿(taxincidence):税负转嫁的最终归现了税收负担的最终分布.负转嫁的程度:完全转嫁,不完全转嫁,自己承纳税无法显示该图片。二、税负转嫁的主要形式:前转(顺转):转移给买方(通过提高价格)如:向化妆品生产企业征税转嫁给消费者;向利息征税转嫁给债务人等后转(逆转):转移给卖方(通过降低价格)如:向批发商或商家征税转嫁给生产商或供货商等混转(散转):兼有前转和后转的特点如:对糖商零售商征税,糖商可一部分转嫁给消费者,一部分转嫁给生产商或批发商.税收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Tax):又称资本还原.主要特征是:向资产的收益征税,在这项资产出售时,买主会将此后应纳的税款折现,从所购资产的价格中一次性扣除,此后,名义上虽由买主按期纳税,而实际上税款已由卖主负担了.以土地或其他能产生长久收入的资产较为显著.nTiPV

i

1

(1

r)i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规律产品、服务、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市场结构(竞争、垄断)税收的具体形式(从价还是从量)政府能受到多少税收?在政府制定税收政策的时候,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种税 收能获得多少税收收入.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预计征税之后 课税产品或要素的提供数量和价格是多少,这就必须分析课 税产品的需求弹性.例如,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于1990年8月印发了一个报告,为 国会税收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该报告分析和预测了三种税 收建议可能获得的税收收入.一是将烟草税从每包16美分提高到32美分,二是将汽油税从每加仑9美分提高到21美分,三是对含酒精的饮料每盎司纯酒精的税收提高到25美分.分析报告的结论是三种调整预计可能带来的税收收入分别为28亿、72亿和121亿美圆.国会预算办公室是依据对三种产品需求弹性的调查结果提出这一结论的.据调查,烟草的需求弹性在0.36~0.72之间,啤酒、葡萄酒以及蒸馏酒精饮料分别为

0.28~0.72,0.68~1.0和0.57~1.0.汽油的需求弹性则为0.18.相对而言,课税后汽油的消费量减少得较少,烟草次之,酒精饮料的消费变化可能最大.但报告也指出,尽管汽油税短期的需求弹性较低,但长期弹性可能在0.7~1.0之间,因为税收引起销售价格的上升会改变人们的用车习惯.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汽油税带来的税收收入不会像短期那样乐观.税负转嫁与供求弹性的关系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转嫁困难.需求弹性主要取决于:替代品的数目和相近似程度: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性程度:商品的供给弹性主要取决于边际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情况:弹性对税收归宿的影响:若供求弹性不等,则更多地由弹性相对较小一方负担PP1P*P2Q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消费者负担多,生产者负担少PP1P*P2Q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生产者负担多,消费者负担少结论:买方与卖方承担的税负比例为需求 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弹性之比可以推论:当供求弹性相等时,双方承担的税负相等当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曲线斜率无穷大),卖方承担全部税负;当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曲线斜率为零),买方承担全部税负当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斜率无穷大),买方承担全部税负;当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曲线斜率为零),卖方承担全部税负案例研究:卷烟厂缘何成为纳税大户?——析论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一、基本情况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2005年的纳税百强企业,名列冠亚军的虽然是石油集团,但烟草行业却占据35家,几乎将近“半壁江山”。纳税百强企业去年共缴税约人民币(下同)1800亿元,其中35家卷烟厂所缴付的税金,总共是750亿元,单是获得

季军的玉溪红塔烟草集团,就交了近100亿元的税。据了解,中国的烟民人数,保守估计达3亿多,是世界第一的抽烟大国。截止2005年,中国共有卷烟企业123家。共上缴税收2400亿。案例评析从统计数据看,卷烟厂的确提供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对卷烟课征重税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中国的卷烟销售税收率为55%,卷烟税负是十分沉重的。对卷烟征收的税收大多为流转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却是容易转嫁的。从理论上说,转嫁的途径既可以是提高卷烟的销售价格,又可以是压低烟叶的采购价格。——从税负转嫁与归宿原理来看,主要转嫁途径是哪一条呢?主要是谁承担了烟草税?烟草企业是纳税英雄吗?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 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 嫁;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 较难转嫁;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我国的税负转嫁(一)我国税制是以商品课税为主题的,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二)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三)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四)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五)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六)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四、税收负担分析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直接经济利益,从而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的数量关系,通常用税收负担率这一相对量来表示。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的核心问题,也是建立税收制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1

税收负担的度量1.微观税收负担概念:是指纳税人个体所承受的税收负担。度量指标主要有:企业税收负担率,个人税收负担率。企业税收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同期企业纯收入(即利润)总额的比例。个人税收负担率,是指个人缴纳的各种税收的总和占个人收入总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如下:2.宏观税收负担概念:指纳税人总体所承受的税收负担,也可看作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度量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下,主要

有国内生产总值(GDP)税收负担率;计算公式为:附: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达37636亿元,较上年增长21.9%,增收6770亿元。据此计算,我国2006年宏观税负为18%,仍低于发展中国家3个百分点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2个百分点一定时期的税收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100%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福布斯》公布的2007年世界各国赋税痛苦指数排行前十,2006,2008,2009中国均排列第二案例: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大小的争议国家税务总局认为,我国宏观税负与国际水平比较属于较低水平。(依据如上)。但从企业微观层面上看,普遍反映微观税负偏重不少观点认为中国目前宏观税负已超标,面临着巨大的减税压力。早在2005年7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就曾做过一个全球税负调查,以税负痛苦指数作为衡量各国是否有利于吸引资本和人才的标志。该指数的计算方式是把一国主要税种的最高边际法定税率直接加总而得,中国该项指数高达160,仅低于法国位居全球第二,按此结论,中国的税负甚至远远高于传统北欧高福利国家。案例评析:“宏观税负”指标不可比!国外政府财政收入中,非常大一部分是社会保障税。以美国为例,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收入18699亿美元。其中,社会保障税(个人、公司)高达7511亿美元。而我国这项则不属

于税收收入,不纳入预算内。我国预算外、制度外收入的存在,使得表面上宏观税负水平失真,实际负担要原高于表面数字。财政收入(亿元),138,771.152000,17.0%2001,22.3%2002,15.4%2004,

21.6%2005,19.9%2003,14.9%2006,22.5%2007,

32.4%2008,19.5%2009,

11.7%2011,25.0%2010,21.3%2012,12.9%2013,10.2%财政收入增速,2014,

7.4%0.0%5.0%10.0%15.0%20.0%25.0%30.0%35.0%0.0020,000.0040,000.0060,000.0080,000.00100,000.00120,000.00140,000.00160,000.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图3 2000年以来财政收入(亿元)及增速我们在开展研究时所采用的“宏观税负”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的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所取得的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根据政府所取得收入的口径不同,通常有大、中、小三个口径的宏观税负衡量指标。小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指税收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中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指包括税收收入在内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指政府全部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其中政府全部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财政收入、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以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名义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的没有纳入预算内和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即它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的总和。三个口径宏观税负的差别较大1994-2004

年我国不同口径的宏观税负情况

单位:亿元;%年份GDP税收收入预算收入政府收入小口径宏观税负中口径宏观税负大口径宏观税负199446759.45126.885218.109589.8310.9611.1620.51199558478.16038.046242.2011736.8110.3310.6720.07199667884.66909.827407.9914927.6710.1810.9121.99199774462.68234.048651.1415537.7111.0611.6220.86199878345.29262.809875.9517265.1911.8212.6122.04199982067.510682.5811444.0819793.1113.0213.9424.12200089468.112581.5113395.2322828.9814.0614.9725.52200197314.815301.3816386.0427007.4715.7216.8427.752002105172.317636.4518903.6430834.6516.7717.9729.322003117251.920017.3121715.2533079.5117.0718.5228.21200413651525718.0026356.0040298.2218.8419.3129.52注:政府收入数据包括财政收入、预算外收入、企业亏损补贴、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和估算的制度外收入。2.2

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财政职能的实现问题,既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与发展。税收负担水平是通过税制确定的。具体体现为最优税率的确定政府财政、城镇居民、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宏观税收负担通常用该国税收总量占GDP的比例来衡量。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究竟有怎样的关系,这一比例高些还是低些有利于经济增长?对这个问题很多经济学家进行了研究。Plosser比较了24个OECD国家1960—1989年人均真实增长率和对收入和利润征收的税收占GDP的比例,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是-0.52,提高平均税率0.05个百分点会使经济增长率降低0.4个百分点,前世界银行工业部顾问KeithUarsden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世界上10组20个样本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税收负担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那些在效率税制下,使公民承担较低平均税负的国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