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涤纶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1页
我国涤纶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2页
我国涤纶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3页
我国涤纶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4页
我国涤纶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涤纶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自1953年工业化以来,作为主要纺织原料,丝绸作为主要纺织原料,极大地缓解了自然纤维的不足,基本解决了食品和棉花之间的矛盾。2013年之前,丝绸业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国涤纶工业也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目前,涤纶产品的生命周期已进入了成熟期。1中国表面活性剂市场发展取得了巨大进展1.1涤纶产能发展现状过去30多年,我国涤纶产品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由表1可知:1980—2000年,我国涤纶产能年均增长约17%。2000年以来,我国涤纶产能年均增长约13%,其中,涤纶长、短丝产能年均增长分别约为13.5%和10.5%。截至2012年底,我国涤纶产能约4031万t(含回料纺),约占亚洲的75%和世界的近70%,分别比2000年提高36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在产能迅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品种优化,涤纶品种从最初的以短纤为主发展到以长丝为主,装饰用、产业用比例也正在逐步扩大。目前,我国涤纶大类品种齐全,包括长丝、短纤、工业丝和中空纤维。2012年,我国涤纶长丝产能约2720万t,短纤产能约1310万t,工业丝产能约134万t。工业丝产能占世界的比例从2009年的45%在产能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技术进步。中国熔体直纺涤纶长丝装备技术在近十年发展迅速,主辅流程装备技术具有国际领先优势在产能迅速增长的同时,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追求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降低成本,开发产品。1990年,我国涤纶产量101.4万t1.2涤纶产品质量高品质差别化产品比例不断上升,差别化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产量持续增加。新增项目的品种方案定位进一步差别化,一些过去仅在小线以及切片纺装置上生产的品种不断被移植到连续化生产的大线上,如吴江盛虹的20万t/a直纺全消光长丝、吴江恒力20万t/a直纺超细旦长丝、张家港欣欣化纤4万t/a直纺阳离子长丝等。涤纶产品的内在品质也在不断提升。现场管理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优等品率稳步提高,质量的波动范围严格受控,企业间品质差距在缩小,名牌产品群在扩大,各类规格产品都有一些质量领先的标杆企业。随着品质的提升,我国涤纶的进口量不断下降,出口量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进口涤纶103.6万t,出口涤纶2.1万t,进口约为出口的50倍。到2012年,我国进口涤纶23.8万t,出口涤纶达到176.6万t,进口不到出口的1/7。1.3民营企业规模的扩我国涤纶工业诞生于国有企业,壮大于民营企业。20世纪70年代,我国相继引进上海石化、辽阳石化、天津石化和仪征化纤等聚酯、涤纶生产线,这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当时市场的绝对主力。1995年前后,民营企业逐渐涉足涤纶行业。2002年,国有和民营企业聚酯产能的比例分别约占45%和38%。2002年前后,随着聚酯技术的国产化,民营企业产能比重迅速扩大。2012年,民营企业的比重上升到90%左右,已经成为涤纶市场新的绝对主力。民营企业的壮大过程也是我国涤纶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涤纶工业也成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涤纶行业民营化增强了市场活力,提升了运行效率,促进了产品创新和成本降低。2目前,中国的装饰行业存在一些问题2.1扩能继续提质增长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长期低负荷运行。2010年以来,我国涤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特别是长丝设备,受制造周期限制供不应求。2011—2012年,我国聚酯产能连续2年均扩能500万t左右,预计2013年聚酯扩能仍不低于500万t左右。这些新增聚酯产能下游80%以上直接或间接配套涤纶长短丝。由于近年需求增长放缓至8%~9%左右,行业运行负荷从高位回落,目前平均负荷运行在75%~80%左右。尽管供应已严重过剩,但新增产能也不能长期不投入商业运行,市场份额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一个新项目、每一套新装置投产都会对市场产生明显冲击。新产能一般会采用牺牲效益,甚至不惜巨亏促销,争取产品顺利投放市场,其产品定价一般比市场上相同规格品种低100元/t以上,从而拉动产品价格下行。2.2差别化产品供应能力下降由于供应过剩,市场充满现货,工厂竞相推销,客户压价采购,常规品种价格多数时间运行在盈亏平衡边缘。2012年,涤纶POY267dtex/48f产品平均吨现金流100~200元,FDY167dtex/96f产品平均吨现金流0~100元,涤纶短纤棉型1.56dtex×38mm产品平均吨现金流约50元。2013年1—5月份,上述产品平均吨现金流多下降了100元,部分品种生产持续损失现金流。多数差别化品种盈利也不高。许多差别化品种从切片纺走向熔体直纺,差别化品种的供应能力随之大增,如直纺全消光长丝、阳离子长丝、超细旦长丝、有光缝纫线型短纤等。POY167dtex/72f与常规的267dtex/48f价差从前些年较高的1500元/t下降到500元/t左右,FDY83dtex/36f与常规FDY167dtex/96f价差从前些年较高的2000元/t下降到500元/t左右,有光缝纫线型短纤与常规棉型1.56dtex×38mm价差从前些年较高的1000元/t下降到500元/t以下。不少差别化品种与常规品种价差仅与两者成本差基本相当。2.3企业亏损分析涤纶产品持续亏损直接导致涤纶生产企业严重亏损。2010—2012年,涤纶行业的企业平均资产从3.3亿元增加至4.3亿元,增加28.4%;企业平均主营收入从4.5亿元增加到5.6亿元,增加23.0%;但企业平均利润从2010年的2781.5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1640.4万元,减少41.0%;净资产收益率从22.57%下降到9.92%;毛利率从8.74%下降到6.29%;利润率从6.15%下降到2.95%;行业亏损面从9.43%逐步增长到25.92%,即1/4以上的企业陷入亏损。2013年以来涤纶企业经营更加困难。2013年1—3月份,涤纶行业毛利率为5.17%,利润率仅为1.29%,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到32.72%,即1/3的涤纶企业在亏损。由于进入统计的一些涤纶企业有不少非涤纶业务,若剔除这些非涤纶业务的盈利,实际亏损数字可能还要大一些。预计涤纶行业的困难局面将持续到2015年。3我国涤纶行业的新发展梦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过去的黄金十年,我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涤纶大国,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数量到质量、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是涤纶行业新发展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3.1市场高速增长期过去10年乃至30年,中国涤纶产品供需增长率年均达到13%左右,支撑这一高发展速度的关键原因是我国GDP的高速增长带动人均消费上升,加入WTO的利好带动出口加速,人口基数的增长带来新增消费等。今后我国涤纶市场高速发展难以持续,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内在主要因素: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转型,GDP持续高速发展不是追求目标;二是我国人均收入将进入中等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提出更高质量的需求,对提升纺织品服装消费量的贡献将减弱;三是人口增长贡献下降,我国人口每年仍净增1%或1000多万,但我国正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人均消费力会下降。外部主要因素:一是促进出口增长的国际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2010—2015年,我国涤纶需求预计年均增长8%~9%。2015—2020年,我国涤纶需求年均增长将下降到6%~7%。3.2涤纶工业的升级发展迅速,在不断升级下游纺织服装产业逐渐外移是大势所趋,低端产品来自境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012年,我国进口中低端纱线152.6万t,同比大涨69%;2013年1—4月,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51%。经验表明,纺织产业的转移过程首先从低端开始,逐步发展到中高端;从下游开始,逐步发展到中上游。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我国中低端生产企业将被迫升级转型或破产倒闭。因此,我国涤纶工业不能再走简单重复发展之路,涤纶生产企业必须积极顺应市场变化,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档次,增加高端产出,多为中高端纺织品服装提供优质原料。当前,在新项目投资上要慎之又慎,宁愿错失机会,决不盲目发展。国内纺织服装需求和出口也呼唤升级换代产品。我国人均收入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纺织服装需求也将同步升级,需要原料的同步升级。目前我国涤纶及下游面料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升级发展的空间还较大。从2009年的面料进出口差异来看,面料的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5.5倍,但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低40%以上,其中,价格差异最大的是化纤面料。3.3纺织染整加工产品的开发(1)加强产品创新开发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分工研发体系:一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更新完善高等教育相关专业教材体系,培养出更多知识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专业人才,但我国已“11年没出过一本化纤新教材(2)利用产业链优势,上下游联动开发。市场对差别化纤维的需求逐步增加,涤纶生产企业要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理念,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具体做法: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产品,着力开发有需求的新产品,开发产品要紧跟国际服饰流行趋势,更进一步创造服饰时尚;二是走上下游结合的链式发展之路,从原料到终端产品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纺织染一体化共同发展,尤其是加强与面料企业合作开发,不因后续的纺织染整加工出现瓶颈就阻碍一些涤纶品种的发展,如超细纤维与专用分散染料的联合开发(3)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分析查找企业自身的及可以合作的资源优势,明确产品开发的方向重点:一是开发上游,研究前道共聚替代,后道共混,提升涤纶改性的持久性,如阻燃涤纶等;二是热心开发民用小众产品、需求较好的品种,包括高吸湿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