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蒹葭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蒹葭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蒹葭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蒹葭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蒹葭第1页地位《蒹葭》是《诗经》中体现“朦胧美”名篇,在《秦风》中独标一格,是中国第一首朦胧诗。《诗经》中意象绝大多数都是零散,不能成为独立审美对象。《蒹葭》艺术技巧成熟,圆融,是《国风》乃至《诗经》中唯一具有完整,统一意象群作品,能够上升到意境和格调高度。是中国第一篇成熟抒情作品。它艺术手法连同诗中那些意象及由此形成悠远意境已经成为古典美代名词。至今,并长期地拥有蓬勃生命力。因此《蒹葭》在《诗经》中拥有不可撼动地位。第2页一、朗读蒹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第3页诗意粗解我昨晚一夜没有睡觉,清晨往河边去散步。水边芦草仍然还是青青地,草上白露已经凝成秋霜了。我爱人明明是站在河那边,我想从上渡头去赶他,路难走又太远了,我想从下渡头去赶他,她又仿佛站在河水当中同样。啊,我追逐只是一种幻影呀!

(郭沫若)第4页二、比读

同为《诗经》,与《关雎》重章叠句形式对比,《蒹葭》又有什么自己特点?第5页三、品读

《蒹葭》中“变”与“不变”第6页

变化首章“苍苍”,次章“萋萋”,末章“采采”,写出芦苇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而从声情上愈转低沉,哀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为霜”、“未晞”、“未已”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轨迹,暗示追求时间漫长与追求者执着。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方”、“湄”、“涘”三字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候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变换,描述出了追求道路上曲折。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隽永淳厚意味。第7页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但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艺术效果,并且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情绪推向高潮。第8页

不变“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目标未变决心未变第9页

四、赏读歌曲观赏《在水一方》你以为她和他,谁演绎更能体现出《蒹葭》精神内涵?第10页在水一方歌曲观赏第11页

五、追读“伊人”究竟是谁?指仅仅是一位美丽女子吗?第12页本诗之主题历来众说纷坛。有人以为是爱情诗,有人以为是明智诗,有人以为是怀人诗,有人以为是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但有一点能够肯定,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着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因此我们偏向以为这是一首爱情诗,讲了一种主人公苦苦追寻伊人而不得爱情故事。主旨多样性第13页特点写作特点赋中见兴,勾勒景物重章叠句,回环复沓语言朴素,生动活泼艺术特点意境朦胧,含蕴不尽重章叠句,深化意境事实虚化,意象空灵第14页手法1.“兴”,即起兴,渲染场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