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达标选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达标选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达标选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达标选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达标选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达标选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达标选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一、选择题。

1、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2、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有新物质生成B.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

C.有能量变化D.发光、放热

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和实验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

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其味道

C、为了方便操作,直接手拿试管进行加热

D、酒精灯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焚烧垃圾发电B.铁质栏杆刷“银粉”(铝粉)

C.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D.苹果削皮后一段时间变为褐色

5、对碳酸氢铵的认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A.取用少量碳酸氢铵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固体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

B.加热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施用碳酸氢铵后应立即用土掩埋,防止暴晒

D.为防止碳酸氢铵受潮,应放在阳光下保存

6、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两者没有关系

7、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

A、向左盘中添加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D、调节螺母

8、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为实验B.②为猜想假设

C.①为观察D.③为设计实验

9、黑糊糊的石油可以变成多种面料的衣物。下面提出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石油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

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

D.通过什么方法可将地下的石油开采出来

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保护气

B.空气本来是纯净物,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11、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图示正确的是()

A.装满酒精B.点燃酒精灯

C.用酒精灯加热D.熄灭酒精灯

1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B.菜刀生锈C.铁丝弯曲D.冰雪融化

13、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

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

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14、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净的空气B.水C.过氧化氢溶液D.稀有气体

15、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是()

A.量筒B.漏斗C.烧杯D.水槽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铜丝折弯C.汽油挥发D.蜡烛燃烧

二、填空题

17、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_。

(3)粮食问题: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

18、下列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用序号回答: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1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底套入(选填“底”、“口”)。

(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4)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预热,再加热。

20、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________、②________。

21、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他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学习化学,既可提炼出自然界里________的物质,还可制造出自然界里________的物质。

22、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上述描述中:是物理变化,是物理性质;是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三、阅读题。

23、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材料一: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

材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

材料三: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

(1)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

(2)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所以不可能是燃素。

(3)“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可多选)

选项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

A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

B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因为氢气是燃素

C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因为木炭富含燃素

D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

E燃素(氢气)与脱燃素气(氧气)结合成为水因为水是一种元素

四、实验题。

24、为探究空气的组成,黄萌萌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其目的是。

(2)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这个实验过程中,如图能正确表示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

(3)黄萌萌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只需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填“1”、“2”、“3”或“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只需写一条)。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达标选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一、选择题。

1、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答案】C

2、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有新物质生成B.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

C.有能量变化D.发光、放热

【答案】A

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和实验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

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其味道

C、为了方便操作,直接手拿试管进行加热

D、酒精灯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D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焚烧垃圾发电B.铁质栏杆刷“银粉”(铝粉)

C.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D.苹果削皮后一段时间变为褐色

【答案】C

5、对碳酸氢铵的认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A.取用少量碳酸氢铵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固体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

B.加热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施用碳酸氢铵后应立即用土掩埋,防止暴晒

D.为防止碳酸氢铵受潮,应放在阳光下保存

【答案】D

6、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两者没有关系

【答案】C

7、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

A、向左盘中添加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D、调节螺母

【答案】A

8、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为实验B.②为猜想假设

C.①为观察D.③为设计实验

【答案】A

9、黑糊糊的石油可以变成多种面料的衣物。下面提出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石油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

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

D.通过什么方法可将地下的石油开采出来

【答案】D

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保护气

B.空气本来是纯净物,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答案】B

11、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图示正确的是()

A.装满酒精B.点燃酒精灯

C.用酒精灯加热D.熄灭酒精灯

【答案】C

1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B.菜刀生锈C.铁丝弯曲D.冰雪融化

【答案】B

13、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

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

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B

14、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净的空气B.水C.过氧化氢溶液D.稀有气体

【答案】B

15、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是()

A.量筒B.漏斗C.烧杯D.水槽

【答案】B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铜丝折弯C.汽油挥发D.蜡烛燃烧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

(2)能源问题:________。

(3)粮食问题:________。

(4)环境问题:________。

【答案】(1)②⑤;(2)④;(3)①⑥;(4)③⑦⑧⑨

18、下列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用序号回答: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①②④,③⑤⑥

1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底套入(选填“底”、“口”)。

(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4)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预热,再加热。

【答案】(1)底;(2)灯帽;(3)1/3;(4)预热。

20、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________、②________。

【答案】供给呼吸;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他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学习化学,既可提炼出自然界里________的物质,还可制造出自然界里________的物质。

【答案】实验;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存在;不存在

22、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上述描述中:是物理变化,是物理性质;是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答案】③④;⑥⑧;②⑤;①⑦。

三、阅读题。

23、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材料一: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

材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

材料三: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