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京剧趣谈一、说教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二、说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3.想象京剧的艺术特色。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四、说教法: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议论”的方法。五、说学法: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悟”“勾”等学法。六、说教学程序:(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趣谈”是什么意思?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3.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重点讲读,体会写法。1.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主要表现在: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3.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使用,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五、出示要求,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要求:自读《亮相》一部分课文,看看作者讲出了京剧的什么艺术特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说员,要向外宾们介绍京剧的这种艺术特色,想一想,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来讲呢?2.提示学生注意讲出以下两点:(1)双方交战正激烈时,演员的动作忽然停止。此时无声胜有声。(2)双方交战,一方败阵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耍“杂技”,凸显人物英雄气概。3.学生当解说员,模拟场景练习解说。4.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京剧艺术特色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25少年闰土(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教学重点)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幅呈现生活瞬间的画面。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3.体会“我”记忆中的和刚刚相识时的闰土的形象。教学过程Ⅰ出示照片,介绍鲁迅1.课件出示鲁迅的照片。师: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让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他是谁呢?他就是鲁迅。2.课件出示单元的篇首页。认真阅读篇首页,圈出关键信息,并用自己的话介绍鲁迅。关键信息:原名、主要作品、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杂文。师:本单元,我们将一起走近这位伟人,去触摸他伟大的心灵,去感悟他高尚的品质,去欣赏他经典的作品。(板书:少年闰土)3.课件出示课文相关的资料简介。Ⅱ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正月里供祖像”中的“正”是多音字,当表示“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时,读一声,如“正月”;当表示其他意思的时候读四声,如“正好、正确”等。3.重点指导书写:厨、毡、窜。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他和我仿佛年纪。(仿佛:这里指差不多。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和我年纪差不多)(2)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愿心:心愿,心里的愿望)(3)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无端:没有来由状如:形状像)(4)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素:从来如许:这样单:只)5.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件和闰土相关的事。作者记忆中的闰土;初次和闰土见面的场景;闰土给“我”讲新鲜事;闰土离开了“我”。Ⅲ品读第1自然段,认识记忆中的闰土1.默读课文,思考:闰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出场的?闰土是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样的环境中出场的。2.闰土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场的呢?闰土项戴银圈,手拿钢叉在西瓜地里刺猹。3.你从这一形象中体会到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闰土是一个勤劳、勇敢、活泼的孩子。Ⅳ品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初识闰土1.默读课文,思考:从这几段文字的描述中获得了哪些和闰土相关的信息?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预设: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闰土的身份:他是一个农村少年。闰土的态度:他不怕“我”,见到“我”很高兴。4.说说你在读了这几段文字之后对闰土的印象。预设:闰土是一个健康、质朴的农村孩子。5.“银项圈”这个饰品在文中的什么地方还出现过?(第1自然段)Ⅴ熟读课文,尝试背诵1.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完成下面各题。(1)圈出这一自然段中写到的景物。(天空、圆月、沙地、西瓜)(2)画出这一自然段中描写闰土形象的语句。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2.本段描写的闰土的形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项戴银圈)3.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画本段的关键词。天空、圆月、沙地、西瓜、少年、银圈、钢叉、猹4.尝试运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5.课堂小结:我们边读课文边思考,借助资料和文中的词句了解了作者记忆中的闰土和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的形象。那么闰土在作者的心中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印象呢?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吧。6.当堂检测:建议使用小册子“随堂练”中的基础练习的内容。7.课后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生词。(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3)建议完成第1课时的练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3.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幅呈现生活瞬间的画面。教学过程Ⅰ巩固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生字、生词。2.每小组抽取一份,师生合作评改。3.回顾记忆中的闰土和初次相识的闰土。(1)作者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健康活泼、勤劳勇敢)(2)作者与闰土初次相识的时候,闰土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朴实、害羞)师:作者和闰土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少年闰土》吧。Ⅱ品读第6~18自然段,认识知道新鲜事的闰土1.学生自由朗读第6~18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1)联系课文理解“新鲜事”的意思。(2)闰土给作者讲了哪些新鲜事?(3)在作者的心里此时的闰土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1)“新鲜事”的意思是很新奇的事,是作者从来没听过的事。(2)闰土给作者讲的新鲜事有: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壳、看瓜刺猹、沙地观鱼。(3)此时的闰土在作者心中的形象是见多识广。4.我们在朗读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语段的时候,该用怎样的语气呢?朗读指导:(1)朗读第7自然段的时候,关注动词,重读“扫、支”等动词。“只一拉”要读得稍快,读出动作的轻巧敏捷。用心满意足的语气读“什么都有”,读出孩子内心的满足。(2)朗读第10自然段的时候,要读得欢快热情,读出在海边拾贝壳的乐趣。(3)朗读第12自然段的时候,要读好拟声词和动词。拟声词要读得轻一些,动词要读得短促,读出月夜看瓜刺猹的紧张、刺激而又神秘的画面感。师:试想一下,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在广阔的沙地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里拿着钢叉,与伶俐的猹斗智斗勇。这对于一个生活在“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有诱惑力。并且这一件事讲得比较详细,因此作者对这件事印象最深。难怪在多年以后当他回忆起闰土的时候,眼前浮现出月夜刺猹的画面。让我们再一起背诵第1自然段,感受“月夜刺猹”这个画面吧。(4)第16自然段写的是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羡慕,因为自己不能享受这样的生活,所以心里充满了失落。因此朗读最后一句时,要读出作者心中的失落感。(5)第17自然段写的是闰土给作者讲沙地观鱼的趣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所以要读得语调高昂,语气兴奋,读出闰土在玩耍时的开心。(6)朗读第18自然段时,第一个字“阿”要拖长音,用赞叹的语气来读。本段最后一句语速稍缓,语调低沉,读出作者心中的失落感。5.品读课文第6~18自然段,思考:你怎样理解第18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预设:“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表明“我们”整天生活在院子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眼界狭窄。这与闰土的见多识广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出作者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Ⅲ自读第19自然段,体会难舍难分的情谊过渡:闰土在作者家待一个忙月,时间到了,会跟着他父亲离开的。那么在闰土离开的时候,他们都做了些什么?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19自然段吧。1.自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在分别的时候,他们都做了什么事?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呢?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预设:在和闰土分别的时候,作者急得大哭,闰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急得大哭、躲、哭、不肯出门”这些字词让我体会到了作者和闰土之间的深厚感情。5.分别后他们又做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分别后,闰土托他的父亲带给作者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作者也曾送闰土一两次东西。我从中体会到了两个人之间的真挚感情。6.作者最遗憾的是什么呢?此时的他对闰土抱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呢?预设:作者最遗憾的是再也没有和闰土见面。作者对闰土有深切的怀念之情。Ⅳ小组交流,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师:闰土的心里装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而当时的作者呢?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这些句子,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吧。1.课件出示课后第3题的句子。2.自读句子,独立思考。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以前不知道猹是什么东西,现在作者仍然不知道猹是什么东西,可是闰土却知道。这一对比凸显了闰土的见多识广。(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的生活,每天只是生活在四角高墙的院子里,所以不了解闰土给作者讲的这些新鲜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闰土的羡慕与钦佩之情。(3)“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写的是作者和往常的那些只生活在四面高墙的院子里的朋友不知道闰土给作者讲的这些新鲜事,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出作者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之情。5.师总结:闰土见多识广,生活经验丰富,而作者却很少见识到外面的世界。通过这些句子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郁闷、无奈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以及他对闰土的羡慕与敬佩之情。【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语句,在理解这些句子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主旨,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办法。Ⅴ积累表达,描写生活瞬间1.回顾第1自然段。师:课文通过记忆中闰土看瓜刺猹、与闰土初次相识和闰土给作者讲新鲜事等给我们刻画了闰土这个形象。那么闰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整体认识一下这位少年吧。师:第1自然段写的是作者记忆中的闰土。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勤劳、勇敢、活泼的闰土形象。朗读指导:读前半部分时,语气舒缓,读出环境的宁静、美好,读后半部分时,语气活泼,重读描写闰土动作的词语,读出闰土的勤劳、勇敢、活泼。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的大脑中是否浮现出一个勇敢的少年形象呢?你能仿照这种写法来描绘一幅呈现生活瞬间的画面吗?下面就请你试一试吧。2.仿写语段。(1)按一定的顺序写出当时的环境;(2)细致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等;(3)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照片,仔细观察照片并回顾这一精彩瞬间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运用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写一写这一精彩瞬间。3.尝试仿写。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光源材料与工艺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防爆装置制造考核试卷
- 物联网数据标准化与互操作性考核试卷
- 户外设施使用协议
- 海底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考核试卷
- 漆器制作与工匠技艺比赛的组织考核试卷
- 经济型酒店品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考核试卷
- 小学生寒假防溺水安全教育
- 电池微型化与集成技术考核试卷
- 磷酸铁锂电池制造的新发展考核试卷
- 2024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钢结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 JJF 2221-2025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华为手机协议合同
-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公司两班倒管理制度
- 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025年春)教材变化详细解读
- 鸡头黄精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