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老子》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2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2.能力目标:了解老子阐述道理的言说方式,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3.素质目标: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4.思政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老子学说辩证认识事物、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2.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教学难点:1.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2.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五、教学准备课本、PPT、练习册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早晚读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5分钟一提起道家,同学们可能会觉得道家思想是玄而又玄的学说,难于理解。但其实,我们看看下面一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就明白道家的一些思想认识,至今还活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出自《老子》的成语上善若水祸福相倚大器晚成虚怀若谷绝圣弃智自知之明功成不居大智若愚宠辱若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庄子》的成语越俎代庖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贻笑大方沉鱼落雁失之交臂邯郸学步庄周梦蝶这些凝练精辟的语言,如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所以,老子、庄子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和两位思想大师已经有认识上的相通与默契。充分诵读10分钟我们在朗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时,大家是否发现这一章的规律呢?

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教师范读。教师以全情投入的朗读感染学生。教师领读。进一步明确字音、句读,传达文言语感。学生个别朗读。教师借此了解学情,可做个别指导。

5、师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出自己的风格。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是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同时,二者又可以转化。这种关系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疏通词句10分钟①辐:是指车轮上的车条。三十辐,是一个车轮上车条(辐条)的数目(见图示)。②毂ɡǔ:“毂”是什么?就是车轮的中心部位,中间有圆孔来安装车轴。毂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③无:指车毂的中空处。这一章的三个“无”,都是“中空”“空无”的意思。④埏埴(shān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⑤户牖(yǒu):指门窗。古代的车轮都是用木头做的,由四部分组成,轮、辐、毂、轴。这四个字都是“车”字旁,其中“轮”是最外面的部分,“轴”是最里面的部分,就是轴心。“毂”是套在车轴上的部分。“辐”是连接轮毂的木条。朗读第十一章,注意读准字音。解释文中主要的疑难词句事物之所以有用而能给人以便利,都是借助了“无”才发挥了它们的价值和作用。所以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探究章旨10分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看到眼前事物“实”和“有”的部分及其作用,而忽略事物另一面“空”和“无”所起的作用,只会利用事物“有”的部分,却不知道这“有”的功用正是“无”造就而成的。站在历史的角度,在那样一个矛盾冲突尖锐、人心汲汲于功利的社会中,老子独具慧眼,见人所不见,提醒世人要重视那些通常被人们忽略的一面,这为当时的世人指出了另一种看待事物的视角与方法,对社会和人生都具有启发意义。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一般的世俗常见有何不同?老子关于“有无相生”的观点,从历史角度看有什么意义和影响?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这些解读,能够帮助同学们从历史角度来初步认识老子关于有和无、关于“无为”思想意义和影响。老子让人们明白了有无相生、对立统一的道理,这是道家非常重要的思想。经典之用5分钟现在有些人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在意“有”,去占有,去拥有,去享有,而恰恰忘记了“无”的作用。各种欲念把心都装满了,所以生活会很焦虑,很痛苦。人的一生不能一直都想“有”,还一定要有“无”。如果换个角度把心放空,去掉杂念私欲,做什么事情都刻意给自己的心灵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出“无”。之后这样参考示例1:一个人如果不给自己留出空间,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比如学习与休息,我们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学习吗?这样做一周不到就会崩溃。所以,我们白天学习,晚上休息。睡觉休息恰恰是积蓄力量,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学习。读书也是如此。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请大家讨论交流、互相分享。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没有多余的有形物质,人生会变得更轻松美好。如果囫囵吞枣不假思索地读书,把头脑塞得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下思考空间和消化吸收的余地,读书的效果如何能好?课后:『练习一』翻译下列语句1、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2、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4、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练习二』背诵《老子》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练习三』思考: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七、教学反思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