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1页
11《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2页
11《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3页
11《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4页
11《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第1页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路上,碰见一种七岁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种问题是:“鹅叫声为何大?”他答道:“鹅脖子长,因此叫声大。”孩子说:“青蛙脖子很短,为何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能够做我老师啊!你能猜出故事中老师是谁吗?第2页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文化巨人。同窗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尚有哪些理解呢?第3页走近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历史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主要思想是“仁”,他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圣人”。他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第4页孔庙祭祀孔子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坟场山东曲阜“三孔”第5页理解《论语》《论语》是儒家典型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统计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第6页检查预习笃论语愠说三省罔殆箪肱lúnyuèyùnxǐngwǎngdāndàigōngdǔ逾矩吾yújǔwú第7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对语调,并试着划分朗读节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第8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第9页疏通文意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重点字词:(1)子:古代对男子尊称,这里指孔子。(2)时:按时。(3)说:同“悦”,快乐。(4)愠:气愤,恼怒。(5)君子:指有才德人。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理解:主要讲了学习办法、学习乐趣和个人涵养。第10页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重点字词:(1)三省(xǐng):数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数次。(2)忠:竭尽自己心力。(3)信:诚信。(4)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知识。固定句式:“不……乎?”译作“是不是……呢?”理解:主要讲了提升品德涵养基本办法。第11页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重点字词:(1)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惑:困惑,疑惑。(3)天命:上天意旨。(4)耳顺:能听得进不一样意见。(5)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理解: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涵养过程。第12页第四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重点字词:(1)温:温习,复习。(2)故:学过知识。

(3)以:凭借。(4)为:做,当。理解:讲学习办法,强调温故知新。第13页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词:(1)则:连词,相称于“就”。(2)罔:困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3)殆(dài):疑惑。理解:讲学习办法,论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强调要学思结合。第14页第六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重点字词:1.回: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2.箪(dān):古代盛饭用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3.堪:能忍受。理解:赞美颜回安贫乐道高贵品质。第15页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重点字词:(1)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2)者:代词,……人。(3)好:爱慕,爱好。(4)乐: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以......为快乐。理解:讲爱好对于学问和事业主要性。第16页第八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点字词:(1)饭:名词用作动词,吃。(2)疏食:粗粮。(3)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4)曲肱:弯着胳膊。肱,这里指胳膊。(5)于:介词,对,对于。理解:讲道德涵养,孔子提倡“安贫乐道”。第17页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重点字词:(1)行:走路。(2)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善者:好方面,长处。理解:谈学习态度,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不但要学习他人长处,还要以他人短处来反省自己。第18页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重点字词:(1)川:河流。(2)逝:往、拜别。(3)斯:代词,这,指河水。(4)舍:舍弃,放弃。理解:孔子感慨时光流逝,劝人要爱惜时间。第19页第十一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重点字词:(1)三军:指军队。(2)匹夫:指平民中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理解:说明志向确实立和坚守是非常主要。第20页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重点字词:(1)笃:坚定。(2)切:恳切。(3)仁:仁德。理解:讲学习办法。第21页归纳总结用课文中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办法、学习态度和道德涵养方面都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体会。第22页学习办法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23页学习态度1.知之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