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感想
中国的哲学思想自古以来就存在。中国古语说:“知(智)人则哲。”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寓言故事,如《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等。在古希腊,哲学也与智慧相连,哲学一词在古希腊、英、俄等外文中,都有爱智慧的意思。所以从文字上看,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在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给笔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对学生的帮助很大。下面就是笔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导一个高二女生心理健康的例子。这位女生经班主任介绍找到笔者,听了她的倾诉,笔者了解到,她到我校就读之前,已转了三次学,也就是说高一到高二的四个学期,每个学期都转学,转学原因是不适应甚至是害怕周围的同学。原来,在高一第一个学期时,班里选班干,她没有给某个男生投票。事后那个男生恼羞成怒,就散播她和某某男生谈恋爱的谣言,还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女色狼”。开始她还起来争辩、论理,但后来她的辩解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谣言越传越广,用她的话说就是“好像全校的人都知道了,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那外号更是深深刺伤了她的自尊心。她感觉到周围的压力很大,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连上课、走路甚至睡觉,都觉得周围的人在议论她,都在用嘲笑的眼光看着她,她走路连头都不敢抬,吃不香、睡不着、学不下,由于太压抑,于是第二学期就转学了。本以为换了新环境情况会好,因为别人不知道她的外号。但有一次在楼梯上,几个别班男生和她擦肩而过时,她听到有个人小声地说了一句什么“色狼”,自认为就是在说她,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从此,每当看到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说话,她都认为是在谈论她,她简直就像被人当众脱去衣服一样,无地自容。她非常紧张害怕、痛苦愤怒,无奈下又转学了,但到新校后发现结果还是一样,最后转到了我校。在过后的几次交谈中,她还谈到了她的一次校外经历。那是在外地的一个车站,因为她心情不好,离校出走几天,当她准备搭车回校时,突然有一个男青年过来认她作老乡,对她非常热情;孤独的她在外地碰到一个老乡,心里非常高兴;一阵交谈后,那老乡热情地帮她买车票,但男子拿钱后却一去不复返;等了很久的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这事又刺痛她那颗善良的心,她认为再无法去相信别人了。种种经历在她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个世界一片黑暗,男生没一个是好人;她还说有时会有一种冲动:当时如果手上有炸药或枪支什么的,可能会对对周围的一些人进行极端报复。除了和这位女生进行多次交谈外,笔者还从她的班主任、同班同学和她的同乡那里了解到,她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很不好。她观点偏激,容易激动,容纳不了别人的意见,却一定要别人接受她的意见,甚至还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唯有我才能真正看清这个世界”的自傲心理,周围的同学都受不了。有一次,她放学回到宿舍,几同学自顾埋头吃饭,她就当场讥讽她们冷酷无情,自私自利,只懂得自己吃饱,不会关心别人,然后阐明她的观点: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天下没一个好人。害得她宿舍的同学从此不敢在她面前吃东西,也不敢当她的面开玩笑,怕一不小心又惹恼了她,搞得整个宿舍很沉闷。经过多次与交谈,笔者觉得这个学生表面自傲但内心非常脆弱,多疑,看问题太片面、得出的观点偏激。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引用发她的暴力行为,可以说她的心理障碍非常严重,若不及时引导,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高二学生已学习《哲学常识》,对当中的原理也有了初步的或较深的理解,于是笔者就用《哲学常识》中的一些原理、方法论,对她的一些观点、行为进行分析和辩驳,再建议她把哲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笔者先帮助她制定一个自我心理调整计划:第一步:学会倾诉,把压在心里的不满情绪,通过向别人倾诉或写日记等方式发泄出来,减轻心理压力,放松心情;第二步:有针对性地列出几个哲学常识的原理,给她拿回去慢慢理解,目的在于让原理渗透到她的心里;第三步:结合哲学常识的原理和她一起分析她的一些观点和做法,指出她的错误,让她明白错在哪、为什么错、该怎么做;第四步:让她慢慢学会遇事先冷静下来,再试着按哲学原理去做,或者事后再用原理去衡量是否正确;第五步:学会微笑、谦让,试着去理解别人,接受别人,最后敞开心扉,走入同学们中间。计划定好后,笔者和她一起分析她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一)针对她“世界一片黑暗,男生没一个是好人”的观点,指出她看问题以偏概全,犯了片面性错误,这样只会让自己走向极端而无法自拔;然后引导她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来看问题,把问题一分为二,然后再分清主流和支流,这样才能看到光明,看到希望。首先,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才能全面看清问题。人要一分为二,人有好人也有坏人,好人和坏人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有坏人,那肯定有好人,如果没有好人,那就无所谓坏人了,因为好坏要有对比才能判断出来,没有好人来对比衡量,也就不知道谁是坏人了。其次,社会上虽有坏人,但这是支流,好人比坏人多,这是主流。我们必须要分清主流支流,要不然车站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来骗她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来骗她呢?还有,同一个人,也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一个人,肯定有他的缺点和优点,在和别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多看到他的优点,要容忍他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这样,人才能变得豁达大度,才能接受别人。其实,在接受别人时,自己也会被别人接受的。这样才有利于搞好人际关系。(二)针对她“几个人聚在一起就是在议论她”的观点,运用哲学辩证唯物论中“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原理来启发她。先讲《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让她知道人会有这么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如果认为某个人像什么,那么就会越想越觉得像,最后好像是成了真的了。其实,这是从个人的主观出发,不符合实际。人有言论自由,有交友自由,平时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说说笑笑,那是很正常的事,而谈论的内容也可以包括很多。如果都是在谈论你,那么人们的生活不是太单调太枯燥了吗?如果真是在谈论自己,那么又能怎么样?事实总是事实,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烦恼担忧也没用。所以必须克服这种主观猜疑,实事求是,做到这一点,会让自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三)针对“别人在自顾吃饭就是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观点,笔者就用《哲学常识》价值观中的“人的利益有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维护自己合法利益是正当的,而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那才是自私自利”这个原理来开导她,让她明白,个人的吃穿住行是生存的基本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在行使这个权利的时候,只要不损害到他人的利益,那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怎能叫“自私自利”?再从卫生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这么做,如果几个人吃饭时,非得这个喂你一口,那个也喂她一口,一旦某人有传染病,大家不是都感染上了吗?(四)针对她“有时冲动地想用极端手段报复别人”的想法,笔者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普遍性”和“一定的原因肯定会引起—定的后果,人们可以根据原因预见后果的”因果关系等原理,帮她分析后果,如果她真地这么做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会毁了自己的一生,还会害了他人及其亲人,同样也会让自己的亲人受到伤害,这是可以预见到的结果。因此,不论受到多大的打击,都不应该这么做,凡事都要为自己、为别人想—想,避免轻率行为,否则会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果。(五)用唯物辩证法中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理,开导她既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还要搞好和同学们的人际关系。自己的心态是内因,与同学的关系是外因。自己调整好了心态,放下心理包袱,才能有轻松的心情学习;同时也要搞好和周围同学的关系,和同学的关系不好,不是和这个闹矛盾,就是生那个人的气,整天为这些事情烦心,情绪不稳定,哪还有心思学习?只有处理好了这问题,才能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动力。(六)用唯物辩证法中“办事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同时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才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些原理来开导她,帮她分析,让她明白,她之所以转了几个学校,主要就是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绩,将来考上高一级的学校。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这是主要矛盾;而和同学们的关系则是次要矛盾。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才有利于解决问题,所以必须先定下心来,把全部精力放到学习上,尽量让自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其次就是适当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主动去尊重、关心、团结同学,同学关系搞好了,才能安心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七)用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鼓励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自己。不管环境如何,事物总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高二学生,思想等各方面已趋成熟,想问题、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看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她已不是从前的她了,走出过去的阴影,回到充满阳光的生活中来,和同学们一起,为了美好的未来去奋斗,高高兴兴走过自己的花季年华,为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这样,生活才更有意义。听完笔者分析后,该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可笑,认为老师所讲有道理,表示要按老师的指导去做”。但短时间内把心态调整好,并非易事。隔不了几天,学生又愁眉苦脸地来找笔者,说是无法忍受某某同学了,或者说又和某某闹僵了。笔者又用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的原理来开导她,鼓励她要有耐心和恒心,这事是急不来的,毕竟以前的观点在头脑里已存在那么久了,要一下子消除干净是不可能的,要慢慢来,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一切会好起来的。经过笔者两个多月不断地开导、鼓励,那学生的心情慢慢好起来了,每次见到她,总是一脸灿烂的微笑,同学们也说她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爱说爱笑了。她的成绩更是提高得很快。有一次她来找笔者,说她不久前偶然在另一个学校碰见那个给她安“女色狼”外号的男生,那男生非常热情地叫她老乡、老同学,当时她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就气愤地质问他当年为什么给她安那样一个外号,给她造成那么大的伤害?那个男生竟然问是什么外号,说对此事已没印象了,并向她表示歉意。她当时觉得自己真是幼稚可笑,这几年来竟然为了一个外号,背着沉重的包袱,四处躲避,痛苦地生活着,把自己封闭起来,倍受煎熬,苦苦挣扎,非常不值得。她还说她很喜欢哲学,因为是哲学帮她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帮她甩掉了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思想包袱,使她学会如何做人,让她也能和别人一样,快快乐乐地生活、学习。她相信,以后哲学还会指引着她走完今后的人生之路。她表示,虽然她报考理科,但她还是会继续学好哲学的。2005年高考,她的成绩不错,被一个外省的院校录取了。除了以上这个例子外,笔者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5篇)
- 2025年重庆市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莆田学院《数据结构(Jav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商务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学院《土地测量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科技职业学院《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预算管理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通风空调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XX森林康养度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防御应对讲座培训课件ppt
- 小学奥数七大模块思维导图课件
- 火力发电厂OVATION 与西门子控制系统之间通讯实现
- 2022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 我长大以后【经典绘本】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闸阀
- 中国湿疹诊疗指南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数字化项目工作量度量规范应用指南(2020版)
- 电子商务文案写作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JJF 1445-2014落锤式冲击试验机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