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1页
四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2页
四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3页
四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4页
四年级文言文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文言文练习相见欢李煜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种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盍:何不。若:你。垣墉:泛称墙。病于:病,有害。于,比。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猫善捕鼠及鸡(猫不仅善于捕捉老鼠,而且还能抓住鸡)弗食鸡则已耳(如果没有鸡,就不会吃鸡,也不会有饥荒)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其子担心这个问题,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把猫送回去呢?”“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猫不仅能够捕捉老鼠,还能够捕捉鸡。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在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问题。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些景象无不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文抒情做好铺垫。身为亡国之君、苟延残喘的囚徒,李煜在下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别具一格。前人常用“丝”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李煜则用“丝”来比喻“离愁”,更加新颖。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人心中的离愁别绪,是对过去荣华富贵、故国家园、帝王江山的思念、悔恨和痛苦,而这些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不堪回首。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李煜身为亡国之君,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他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难以理解。他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李煜在这首词中将情景和感情融合在一起,表达了沉郁的情感。上半部分通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添上了铺垫,下半部分则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真挚的感情。此外,词人运用了声韵变化,使声音和情感融为一体。下半部分的两个仄声韵“断”和“乱”插在平韵中间,强调了顿挫的语气,似乎断了又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上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情感。树林中的红花已凋谢,只开了几天,离去得太匆忙了。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花儿怎能经得起凄风寒雨的摧残呢?漫天飘落的红花被雨水淋湿,就像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和泪水混合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不知何时能再次相见。生命中总有太多令人悲愤的事情,就像那东流的江水,永远不停止,永无止境。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在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被俘后所作。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北上,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被囚禁了两年多。他的囚禁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他在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中写道,“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铚《默记》卷下)。这首词就是在他身为阶下囚的时期写的。南唐后主的词作都是短小精悍的小令,易于理解。他所依靠的不是虚假的装扮和雕琢,而是强烈直爽的情感。他的笔法也是自然流畅的,不需要费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认为他的“随手”是任意胡写,那就是一个笑话。例如,首句中出现了“林花”,但不清楚是哪种花,直到后面说是“春林之红花”,才知道是春天的红花,已经凋谢了。这表明所谓的“随手”“直写”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一定的艺术修饰。调和艺术和自然,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达到完美。学习之事,必须仔细思考,以免误认为古人都是浅薄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和别人有所益处。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三字句和叠句的技巧,前两句换用了暗韵和仄韵,最后一句则回归原韵。特别是“胭脂泪”三个字,非常哀艳动人,让人想起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这也是南唐后主所熟读的。但是,如果后主也用“胭脂湿”三个字,那就显得很笨拙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将杜甫的句子消化、提炼,只用了“泪”一字代替了“湿”,使整幅诗呈现出更加生动的色彩。“醉”字也是非常神奇的,但它并不是为了谐音而加入的。这里的“醉”并不是指陶醉,而是指悲伤凄惜到了让人心如迷醉的地步。最后一句则运用了叠字衔联法,前后呼应,增强了感染力。顾随先生认为后主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恰似”有些浅显,不如用“自是”来表达更加深刻。这样一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意境就更加深远了。总之,学文者应该自己去领会其中的美意,珍惜青春,不要让时光流逝,要像无情的东流一样淘尽悲伤。雨声潺潺地传来,春天的气息渐渐消逝。薄薄的锦被无法抵御五更时的严寒。只有在梦中忘却自己是囚禁的客人,才能享受短暂的快乐。站在高楼上,独自凭栏,眺望远方的夕阳。回忆起曾经拥有的美好江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离别容易,再相见却艰难。像流逝的江水和凋落的红花,春天一去不复返,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这首词最初是唐教坊曲,被称为《浪淘沙令》或《卖花声》等。唐代多采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则将其改编成长短句的双调。这首别格的词曲,后来被柳永、周邦彦演绎成长调的《浪淘沙漫》。“潺潺”形容雨声,“阑珊”则表示衰败。罗衾是一种绸被子。“不耐”指无法承受。身为客人意味着被囚禁在汴京,无法自由。一晌指片刻,贪欢则是指迷恋梦中的快乐。凭栏则是靠在栏杆上。江山指南唐的山水风光。据《西清话》所说,这首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常怀念故国,思念散落的嫔妾,郁郁不得志。他曾写下长短句,如“帘外雨潺潺”,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和无尽的悲伤。从这首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可以感受到这位亡国之君对故土的无尽思念,这是一首宛转凄苦的哀歌。上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梦醒,再写梦中。开头描述五更时梦醒,薄薄的锦被挡不住清晨的严寒。帘外是不断潺潺的春雨,和孤独凄凉的残春。这种境况让他倍感凄苦。接下来的“梦里”两句,回忆起梦中的情景。他仿佛忘记了自己是被囚禁的客人,仍在故国宫殿中,沉迷于片刻的快乐。然而醒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他倍感痛苦。下片的三句呼应了上片的情感。他说“独自莫凭栏”,因为凭栏却看不到“无限江山”,这引发了他的“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的句子,曹丕的《燕歌行》也有“别日何易会日难”的句子。然而,作者所说的“别”,不仅仅是指亲友之间的别离,更主要的是与故国“无限江山”的分别。至于“见时难”,则指亡国之后再也无法见到故土,这是一种悲哀的感受。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的叹息,也暗示了词人一生的终结。这首词情感真挚、动人心弦,深刻地表达出词人对国家灭亡和自身囚困的悲痛之情,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亡国之君的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述,李煜的词作神秀非凡。在他创作的过程中,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