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沧海教案_第1页
2023年观沧海教案_第2页
2023年观沧海教案_第3页
2023年观沧海教案_第4页
2023年观沧海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观沧海教案观沧海教案1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概,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本节课将支配一课时,以“一诗四读法”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建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实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纳视频、音乐、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本课遵循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探讨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实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习新课──拓展研讨──小结作业。

教学进程老师活动及目标学生活动及目标导入新课

(7分钟)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作者简介

(1分钟)课件展示有关曹操的资料,引导学生记重点。记录曹操的身份及作品。背景介绍

(1分钟)

课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两次作战线路,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曹操接连取胜,因此在等山观海,棉队洪波涌起的大海时,才会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美的诗篇。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为理解整首诗做铺垫。

学习课文(一诗四读法)

一、朗读

(5分钟)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及相关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体会朗诵时的感情。观赏课文朗诵并体会读诗的感情。2、展示全诗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及语调、情感。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配乐齐读课文。二、译读

(7分钟)明确译读要求,点拨学生译读中的疑难点。按座位依次,同桌之间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可提疑问)三、背读

(8分钟)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加强背诵的效果。(板书见后)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竞赛。三、背读

(8分钟)

明确说读要求,即要把诗意扩绽开来。举例子示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以说成是“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咆哮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选择最观赏的一句话来说,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竞赛,看哪组说得最好。拓展研讨一、比较阅读

(6分钟)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诗《龟虽寿》的视频,请学生体会出与本课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观赏《龟虽寿》的视频,男同学读《龟》一诗,女同学读《观》一诗,然后分组探讨两诗的相同点。二、形象探讨

(2分钟)

提出历史上的曹操与电视上的形象有异同。发表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可选择任一观点发言)

小结作业

(2分钟)小结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回家以本诗内容画一幅画,要表达出诗的意境。明确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观沧海教案2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诗的内容,领悟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会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一点诗的韵律学问。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中作者所创建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悟。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其中有许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溢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仔细学习和努力驾驭肯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日,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悟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说明?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调,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老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状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说明?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依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推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屹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气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绽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改变,表现了大海的宏伟气概。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特别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细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似乎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绚丽的银河,似乎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妙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绽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概宏伟,胸襟开阔。依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作者不由自主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殊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丽,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喜闻乐见的名句。

说明:最终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实景是一幅漂亮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事实上在讴歌祖国的壮美河山。祖国壮美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剧烈愿望。虚景描写事实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小结,朗读、背诵

⑴老师小结。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作,通过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⑵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三、开展探讨性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1.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吗?结合曹操的生平,谈谈你受到的启发和教化

点拨: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相比,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主要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丽,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曹操胸有大志,终成一代枭雄。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树立远大志向,将来报效祖国。

2.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干脆写情的诗句,而是情寓于景中。请在课外找出二、三首类似的古诗或诗句,按如下要求加以学习。

⑴读一读读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些都是既写景又抒情的诗句。

⑵说一说说说这些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⑶比一比把这些诗和《观沧海》比较一下,看看其中有无虚景。

⑷背一背背诵这几首诗。

四、说板书设计:

我采纳表格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请看:

登山观海实景虚景

景物特点景物特点

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祖国山河漂亮多姿,生气勃勃日、月、星辰、银河、大海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和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借实景、虚景抒发诗人统一中国的志向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一是用表格显得一目了然;二是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五、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思索:

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化,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化的典范作品。

观沧海教案3

一、导入(3分钟)

1、当冰山带着眩目的荣耀,慢慢溶化,/你开阔的前额便从无边的浩淼中升起。/在这个漂泊的世界里,心像铁锚一样下沉,思索却升上浪巅,额际的皱纹,与海平线震颤,起伏。/我望见曾经雕塑过你风暴和巨浪的指纹,读海的语言,风的语言,水鸟的语言。/大海以幽深和苦涩日夜洗涤,摇撼。/生命渐渐冷却,旋涡陡然转动,雄鹰守侯崖岸,/听,大海的呢喃!(音乐:海浪声音起)

2、1800年前,一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边,凝神静想,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年后的今日,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密语心田。

3、今日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4、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曹操?

二、通读(11分钟)

5、通读:

⑴读读诗题,读读诗。(齐读、自读)

⑵背背诗。(自背、查背、背给同桌听、查背3~4人、齐备)

⑶看看字怎样写。写诗。(黑板上8个竖线,7个人一人一句)(订正)

⑷吟诵。

一起读,带着感情。(在背景音乐下朗读,3~5个人)

说说读诗后的感受:印象,感觉,评价,体会,感悟都可以。(3~4个人)

6、小结:叙事、写景、感慨。

在作者的笔下,海水是多么的美呀!它摇曳不定,波浪滔天,苍苍茫茫,一片浑然。

三、解疑(20分钟)

7、学生们有不会或不懂的吗?(在前面作好标记)

(重点解决的问题:生词。翻译。)

8、连起来读,自己说说意思。(同桌互动)

9、小结: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首山水诗。大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绘声绘色,有形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宏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概,给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担心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总结:作者宏观纵览,所见者大。海水、川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板书)

视野宽敞、粗线勾画。

真可谓:巨眼睥睨万物,胸中自有天下。

总结:“澹澹”蕴涵了动荡不息的力。

“耸峙”蕴涵了挺立不摇的力。

“丛生”蕴涵了竞争不伏的力。

“丰茂”蕴涵了旺盛不息的力。

“日月之行,星汉绚丽”更蕴涵着宇宙造化的热情奋勉的伟力。

这一切,都仿佛跃动迸发于浩淼无涯的沧海之中。不,是跃动迸发于作者广袤的胸怀之中。

四、体悟(10分钟)

10、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方式来谈谈感受、收获。比如:可以画简笔画、写解说词、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