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1/107目录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测量

第2节运动描述

第3节运动快慢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产生与传输

第2节声音特性

第3节声利用

第4节噪声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3节汽化和液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直线传输

第2节光反射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4节光折射

第5节光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第2节生活中透镜

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4节眼睛和眼镜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第2节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密度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2/107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测量第2节运动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总目录3/107第1节长度和时间测量长度单位长度测量时间测量误差总目录章目录4/107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另外尚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符号及进率。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um=109nm,。尚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单位。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5/1072、长度测量测长度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尚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工具测量前首先要观测刻度尺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会选)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假如零刻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刻度线做起点(会放)。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会读)。统计成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会记)。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6/107特殊长度测量办法测量细铜丝直径、一张纸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测地图上两点间距离,园柱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测操场跑道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测硬币、球、园柱直径圆锥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7/1073、时间测量时间测量工具:钟表、秒表(试验室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秒(s)。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 1min=60s 1h=60min=3600s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8/1074、误差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差异叫误差。减小误差办法:①数次测量求平均值;②用更精密仪器;③改善测量办法。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是能够避免。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9/107第2节运动描述机械运动参照物总目录章目录10/107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现象,除了机械运动,运动尚有多种形式,如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运动,电磁运动,生机盎然生命活动……。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11/1072、参照物定义:为了描述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而选作标准那个物体叫做参照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一般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方便而定。选择不一样参照物来观测同一种物体结论也许不一样。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位置变化了,则被研究物体是运动;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则被研究物体是静止。物体运动与静止是相正确。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12/107第3节运动快慢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总目录章目录13/1071、速度

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14/1072、匀速直线运动

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15/107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总目录章目录16/107有关速度常见计算题

例题例题总目录章目录17/107有关速度常见计算题

例题例题例题总目录章目录18/107过桥问题一列队长360m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速度;(2)这列军队所有在大桥上行走时间。长130米列车,以16米/秒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种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总目录章目录题型归纳19/107追赶问题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正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速度。两列平行轨道上,同向行驶着甲、乙两辆列车,两车相距300m,甲车长150m,乙车长100m,甲车速度为54km/h,乙车以72km/h速度向甲车驶去。问乙车需多长时间才能完全超出甲车?总目录章目录题型归纳20/107求平均速度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马路上以20米/秒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马路上行驶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平均速度。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在高速马路上往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达到A地时,车内钟表显示为10:15,达到B地时,钟表显示为10:45.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时间?(2)轿车从A地到B地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总目录章目录题型归纳21/107顺行、逆行问题两码头相距144km,水流速度为10.8km/h,某轮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8km/h,则轮船在两码头间来回一次需多长时间?人站在开动自动扶梯上,1min就能够上到楼;若自动扶梯不动,沿着扶梯走上楼需要3min时间。假如沿着开动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多长时间?总目录章目录题型归纳22/107导火线(抢时间)问题工程上常用爆破办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安全地带?总目录章目录题型归纳23/107交通标志、计程车票在马路旁,我们经常看到下列图所示交通标志牌,(1)请说出A,B两牌含义;(2)在遵守交通规则情况下,汽车到长江大桥最将近多长时间?右图是小红同窗乘出租车达到目标地时车费发票,求:(1)该出租车行驶时间是多少秒?(2)出租车行驶平均速度多大?40长江桥16kmAB

TAXI

车票发票车号A-88888日期14-08-08上车9:00下车9:08单价2.40元里程6.0公里金额14.40元总目录章目录题型归纳24/107列车时刻表总目录章目录题型归纳25/107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产生与传输第2节声音特性第3节声利用第4节噪声危害和控制总目录26/107第1节声音产生与传输声音产生声音传输声速回声总目录章目录27/1071、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振动停顿,发声停顿;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由于本来发出声音仍在继续传输);声音振动可统计下来,并可重新还原(唱片制作、播放)。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28/1072、声音传输声音传输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输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声音以波(声波)形式传输;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29/1073、声速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速度为340m/s。声音在固体中传输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地最远,如铁轨传声)。影响声速原因: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30/1074、回声

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31/107第2节声音特性声音三要素超声波与次声波总目录章目录32/1071、声音三要素要素描述对象决定原因人耳感觉代表声音音调声音高低频率(振动快慢)尖锐、刺耳蚊子叫声、女子声音响度声音强弱振幅(振动幅度)、人距发声体远近响度,震耳欲聋青蛙叫声、牛叫声、男子声音音色声音特色发声体材料、构造能区分出某些人声音,能辨别出不一样乐器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33/1072、超声波与次声波

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34/107第3节声利用声与信息: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用超声波来回声定位,辨路捕食。利用声呐(超声波)探测海洋深度和鱼群;倒车雷达(超声波)。利用地震发出次声波,确定发生方位和强度超声波测速仪医生借助B超(超声波)取得体内器官信息。根据音调挑西瓜,根据音色挑瓷器(如碗)。声与能量清洗精密机械粉碎体内结石制成超声波加湿器总目录章目录35/107第4节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及其危害噪声控制总目录章目录36/1071、噪声及其危害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理解)噪声定义:(1)从物理角度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声音叫噪声。(2)从环境保护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声音产生干扰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等级:表达声音强弱单位是分贝。符号dB。0dB人耳刚能听到最薄弱声音≤50dB休息和睡眠不能超出强度30~40dB较为抱负安静环境≤70dB工作学习不能超出强度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37/1072、噪声控制控制噪声途径:避免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削弱)阻断噪声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削弱)避免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削弱)例:安装消声器,晚间严禁施工,严禁鸣笛是在声源处削弱噪声,植树造林,使用真空夹层玻璃,修隔声墙是在传输过程中削弱用手指堵住耳朵,带上耳罩在人耳处削弱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38/107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常见物态变化总目录39/107第1节温度摄氏温度温度计温度计使用总目录章目录40/1071、摄氏温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摄氏温度要求: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要求为0℃,沸水温度要求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提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摄氏温度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人正常体温是:37℃左右(口腔温度)。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41/107分类试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量程-21℃~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酒精(水银凝固点高,低于-39℃时无法工作)水银特殊构造没有玻璃泡上方一段细小缩口使用措施使用时不能甩,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2、温度计测量温度工具是:温度计工作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面有盛水银、有盛煤油、有盛酒精;内有粗细均匀细玻璃管,在外面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42/1073、温度计使用使用前:观测它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温度;并认清温度计分度值,方便精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43/107第2节熔化和凝固物态变化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晶体熔化、凝固曲线图总目录章目录44/1071、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三种状态。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叫做物态变化。伴随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之间变化。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45/1072、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时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固体根据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可分为晶体(有熔点,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多种金属)和非晶体(无熔点,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晶体熔化时温度叫熔点,凝固时温度叫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主线区分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吸热且温度不停升高;晶体熔化条件:(1)温度达成熔点;(2)继续吸热;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达成凝固点;(2)继续放热。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下一种:晶体熔化、凝固曲线图46/107晶体熔化、凝固曲线图熔化时间凝固时间熔点(凝固点)温度/T(℃)时间/t(min)固液共存状态液态固态开始熔化熔化结束开始凝固凝固结束停顿加热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47/107第3节汽化和液化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吸取热量,能减少周围环境温度,两种形式蒸发任何温度液体表面迟缓⑴液体温度高低;⑵液体表面积大小;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沸腾达成沸点,继续吸热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步进行。剧烈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液化:由气体变为液体,放出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两种方式减少温度压缩体积:如液化石油气总目录章目录48/107第4节升华和凝华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吸放热吸热放热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烟雾;用干冰降雨;雪人逐渐变小;碘受热升华为紫色碘蒸气上午起来,窗户上冰花;雾凇树枝上“雾凇”霜形成;雪主要形成过程灯泡用久了,灯泡壁会变黑:钨升华成钨蒸气后,又在灯光壁上遇冷凝华成固态钨形成。总目录章目录下一种:常见物态变化49/107常见物态变化洒在地上水变干了是蒸发(汽化);碘变为碘蒸气是升华,冷却后又变为碘粒是凝华;冰冻衣服干了是升华;北方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凝华;衣柜里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雾、露形成是液化现象;早上打霜是凝华;雪形成主要是凝华;白炽灯灯丝变细是升华;舞台上雾景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雾;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空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水。冬天口中呼出“白气”是口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夏天上午自来水管外在“冒汗”是液化;游泳上岸后以为冷是由于蒸发吸热致冷。烧红铁放进水里“哧”一声见一股“白烟”上升,发生物态变化有先汽化、后液化。装冰琪淋杯底附着一层水珠是液化现象。北方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不致因菜窖温度过低而冻坏菜。擦酒精以为凉爽是由于蒸发吸热;吃冰棒凉爽是由于熔化吸热;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放入空气中示数为先下降后上升;对着干燥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示数不减少。总目录章目录50/107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直线传输第2节光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折射第5节光色散

总目录51/107第1节光直线传输光源光直线传输光传输速度总目录章目录52/1071、光源光源:能发光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按不一样类型分类可分为: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自然光源(萤火虫、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篝火、蜡烛、油灯、电灯、火把);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53/1072、光直线传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输;光直线传输应用:小孔成像①、激光准直、手影、影子形成、日食和月食②、整队集合、射击瞄准、坐井观天③、一叶障目、无影灯小孔成像:像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像是倒立实像(树荫下光斑是太阳实像)。日食、月食:要求懂得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光路图3、光线:建立抱负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常用办法之一(模型法)。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54/1073、光传输速度

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55/107第2节光反射光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利用光反射定律作图总目录章目录56/1071、光反射定律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本来介质现象叫光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下一种:利用光反射定律作图57/107利用光反射定律作图30°30°60°完成反射光路画出平面镜位置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58/107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杂乱无章,向各个方向都有产生成果人在反射光线范围内,看到物体很亮,不在反射光线范围内,看到物体很暗使人能从各个不一样方向看到物体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反射定律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59/107第3节平面镜成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应用球面镜总目录章目录60/107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次数蜡烛到平面镜距离/cm蜡烛像到平面镜距离/cm蜡烛像与蜡烛大小关系123…玻璃板要竖直在桌面上(或纸面上)选两只同样大小蜡烛是研究像与物体大小关系;尺用来探究像、物到镜面距离关系。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目标是便于确定像位置:两支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关系.直尺作用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61/1072、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像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也可表述为: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有关镜面向称。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像是正立、等大虚像。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62/1073、平面镜应用平面镜应用:成像,变化光传输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典型习题:1.6m高同窗站在镜前2m处,平面镜中他像高____m,像离他人有____m,他远离镜子时,镜中像_____(“变小、不变、变大”)。潜望镜、牙科医生检查口腔用反光镜是平面镜。从平面镜中读时间。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下一种:球面镜63/107球面镜凹面镜定义: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面镜①定义:用球面外表面做反射面。②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象是缩小虚像③应用:汽车后视镜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64/107第4节光折射光折射定律生活中折射现象光折射作图题总目录章目录65/1071、光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传输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折射。光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种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斜射时,总是空气中角大(两种介质相比,在哪种介质中传输速度快,哪种介质中角就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传输方向不变化;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光射到两介质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步发生;光折射中光路是可逆。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66/1072、生活中折射现象看到鱼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插鱼时要朝看“鱼”下方;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某些;水中人看岸上“景物”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星斗”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斜放在水中筷子仿佛向上弯折了;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仿佛错位了;综上所述,所有情况下,看到“物体”都是物体虚像,比真实物体位置偏高。⑦

海市蜃楼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下一种:光折射作图题67/107光折射作图题注意:①光在两种介质中角哪个大;②对有下边缘介质要发生两次折射;③发生折射时,也会发生反射;④看清题意,光线究竟是从哪种介质到哪种介质。此图与《学习检测》上不一样。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68/107第5节光色散色散、色光混合看不见光物体颜色总目录章目录69/1071、色散、色光混合太阳光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色散;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彩虹是光色散现象(是由光折射形成)。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不发光物体颜色:透明物体颜色由它透过色光决定;不透明体颜色由它反射色光决定。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下一种:物体颜色70/107物体颜色发光物体颜色(光源):由发出光颜色决定。不发光物体颜色:透明物体颜色:由它透过色光决定;不透明体颜色:由它反射色光决定。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71/1072、看不见光1、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夜视仪)(2)红外线穿透云雾本事强;(遥控探测)(3)红外线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紫外线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2)紫外线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取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3)荧光作用;(验钞)(4)地球上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72/107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光学元件成像情况小结总目录73/107第1节透镜基本概念透镜对光作用总目录章目录74/1071、基本概念透镜种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镜头、投影仪镜头、放大镜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透镜。如:近视镜片;基本概念:FFFF焦点虚焦点焦距f焦距f总目录节目录章目录75/1072、透镜对光作用凸透镜使光会聚凹透镜使光发散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②通过光心、③从焦点射来(凸透镜)或射向虚焦点(凹透镜)总目录节目录章目录76/107第2节生活中透镜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实像和虚像区分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像,而是由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像。实像既可用光屏承接,又可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而只能用眼睛看到。实像总是倒立,虚像总是正立。总目录章目录77/107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操作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深入结识总目录章目录78/1071、试验操作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注意事项:试验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大体在同一高度上,方便烛焰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试验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也许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地方,光具座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总目录节目录章目录79/107物体位置成像特点像位置原理图实际应用正倒大小虚实FF2f2fu>2f倒立缩小实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测焦距f<u<2f倒立放大实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放大镜2f2fFF2f2fFF2f2fFF2f2fFFf<v<2fv=2fv>2f2、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目录节目录章目录下一种:凸透镜成像规律深入结识80/107凸透镜成像规律深入结识

总目录节目录章目录81/107第4节眼睛和眼镜眼睛远视眼与近视眼眼镜度数总目录章目录82/1071、眼睛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光线通过晶状体等一种综合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视神经细胞受到光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能够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晶状体相称于凸透镜,视网膜相称于光屏(胶卷);总目录节目录章目录83/1072、远视眼与近视眼形成原因成像位置矫正方式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视网膜前面利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背面利用凹透镜矫正总目录节目录章目录下一种:眼镜度数84/107眼镜度数

总目录节目录章目录85/107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幻灯机放大实像缩小实像照相机放大镜放大虚像放大镜放大虚像总目录章目录下一种:光学元件成像情况小结86/107光学元件成像情况小结成实像光学元件有:照相机、投影仪、小孔成像;成虚像光学元件有:平面镜、放大镜、凸凹面镜。利用光反射成像有:平面镜、水下倒影、所有面镜;利用光折射成像有:所有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近视镜、老花镜。总目录章目录87/107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质量与密度典型计算题总目录88/107第1节质量质量质量测量天平使用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89/1071、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质量。符号是:m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1t=103kg1g=10-3kg1mg=10-6kg质量理解:物体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因此质量是物体本身一种属性。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90/1072、质量测量测量工具:试验室常用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日常生活中常用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91/1073、天平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拔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整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使天平横梁平衡;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读数:被测物体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正确刻度值整顿好器材注意事项: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出天平称量(量程,量大测量质量)。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注:失重时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92/107第2节密度

总目录章目录93/107第3节测量物质密度量筒使用测固体密度测液体密度总目录章目录94/1071、量筒使用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使用办法:①“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1mL=1cm3

]、量程、分度值。②“放”:放在水平台上。③“读”:若量筒里液面是凹形,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底部相平。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95/1072、测固体密度

质量m/g放入前水体积V1/cm3放入后总体积V2/cm3体积V/cm3密度(g/cm3)总目录章目录节目录96/107测物体体积一般办法形状不规则物体体积可自沉于水中物体: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V1;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计算出物体体积V=V2-V1不能沉于水中物体: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重物(铁块、石块或其他重物))形状规则物体体积:利用几何办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