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第六章集成运放_第1页
模电第六章集成运放_第2页
模电第六章集成运放_第3页
模电第六章集成运放_第4页
模电第六章集成运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电课件第六章集成运放第1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集成运算放大器——高增益的直接耦合的集成的多级放大器。一.什么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第六章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引言二、集成电路的分类数字集成电路:如74LS00······

模拟集成电路:如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集成稳压电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如A/D、D/A转换器···专用集成电路:如某些专用特殊功能的集成电路三、模拟集成电路的特点(P.227)1、元件对称性:常用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2、常用有源器件代替无源元件因为电阻电容占用硅片面积大且精度不高第2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极间耦合采用直接耦合方式4、采用复合管结构的电路作为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5、常用BJT的发射结代替电路中的二极管第3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6.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在集成电路中常用电流源代替电路中的各类电阻。如集电极负载电阻RC用电流源代替,称为有源负载;偏置电阻Rb用电流源代替,称为有源偏置;射极电阻Re用电流源代替,称为有源负载射极电流源等。因此电流源在集成电路中应用广泛。

一、镜像电流源电路∵IC2≈IREF,两边的电流象镜子一样对称,∴称为“镜像电流源”。从上式可知,β值越大,镜像效果越好,为提高镜像效果,要求IB尽可能小,使IREF尽可能等于IC1(=IC2)。改进电路如P.229图6.1.2所示。第4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改进型镜像电流源电路图:二、微电流源因两管特性基本一致,△VBE=VBE1-VBE2很小,故IE2很小,只有μA级。其作用是:电源VCC波动或温度变化引起电路参数变化,但△VBE相对变化量小,IE2变化也小,达到稳定电路的作用。P.230图6.1.4多路微电流源第5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例1多路比例电流源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各三极管的参数

、VBE数值相同,求各电流源IC1、IC2及IC3与基准电流源IREF的关系式。解:由于图中各三极管的基极连在一起,故:可见,改变RE1、RE2和RE3的大小,即可获得不同数值的输出电流。多路电流源在集成电路中应用很广,它能同时给多个放大电路提供偏置电流。第6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三、电流源用作有源负载举例:P.2316.1.3定性分析图中所示电路,说明T1、T2在电路中的作用。T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T2:为T1射极恒流源。第7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6.2差分式放大电路功能: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差.在电路完全对称的情况下,有:vo=AVd(vi1-vi2)式中:AVd—差分式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它表示对两个信号之差的放大能力。差模信号:两输入端对地的输入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时,称差模输入,即vid1=-vid2,差模输入信号为:vi

d=vid1-vid2=2vid1=-2vi

d2。共模信号:加在差放两输入端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即

vic=vic1=vic2。一般加在两输入端的信号是任意的,但都可以分解为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即:vi1=vid1+vic1

,vi2=vid2+vic2,如下图所示的零漂:当ui=0,u0≠0时,相当于拆算到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压。即为共模输入信号。第8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设ui1=10mvui2=6mv分解:

ui1=8+2ui2=8-2共模分量:Uic1=uic2=8mv差模分量:Uid1=2mvuid2=-2mv所以,任意两个输入信号都可分解为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其中,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之差,即:vi

d=vid1-vid2=vi1-vi2,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的算术平均值:vic=(vi1+vi2)/2。当用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共同表示输入信号时,有:差放的输出电压:vo=AVdvid+AVcvic

式中:AVd—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表示对差模信号的放大力;

AVc—为共模电压放大倍数,表示对共模信号的放大能力。第9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差动放大电路一般有两个输入端:双端输入——从两输入端同时加信号。单端输入——仅从一个输入端对地加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可以有两个输出端。双端输出——从C1

和C2输出。单端输出——从C1或C2

对地输出。8/22/2023第10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6.2.1差动放大电路一.结构:对称性结构即:

1=

2=

UBE1=UBE2=UBE

rbe1=rbe2=rbe

RC1=RC2=RCRb1=Rb2=Rb第11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静态分析静态时,vi1=vi2=0,电路对称,VBE1=VBE2=VBE,RC1=RC2=RC,所以,vE=-VBE,VCE1=VCE2=VC1-VE=VCC-IC1RC+VBE

输出电压:Vo=VC1-VC2=0。2.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零漂现象:输入ui=0时,,输出有缓慢变化的电压产生。产生零漂的原因: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当温度变化使第一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发生微小变化时,这种变化量会被后面的电路逐级放大,最终在输出端产生较大的电压漂移。因而零点漂移也叫温漂。第12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特点:1变法缓慢2)漂移信号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能逐级放大差放对零漂抑制作用原理:因电路对称,

IC1=

IC2

VC1=

VC2

所以:VC=(VC1+

VC1)-(VC2+

VC2)=VC1-VC2

3.差模特性差放输入为差模信号,即vi1=vi

d1,vi2=vi

d2=-vid1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A)差模信号的交流通路:第13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由于vi1=-vi2

IB1=-

IB2,

IC1=-

IC2

VE=(

IE1+

IE2)r0

=0所以r0对差模信号相当于交流短路.RL:因为RL两端的电压:vC1=-vC2,所以RL中点电位为零,相当于接地,各三极管所带负载为RL的一半,即RL/2。B)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单边等效电路如图若负载开路,即RL=

则:所以,双端输出时,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单边等效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第14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C)差模输入电阻为两个单边等效电路的输入电阻之和,即:Rid=Rid1+Rid2=2Rid1=2rbe

D)差模输出电阻双端输出时:即:Rod=2Rod1=2RC

2)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即:从T1管取输出….反相输出单端输出时,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单边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一半。第15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从T2管取输出….同相输出输入电阻Ri:与输出方式无关,Ri=2rbe

输出电阻Ro:Rod=Rod1=RC

3)单端输入:vi1=vid,vi2=0,可分解为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单端输入时与双端输入完全相同的特性。第16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归纳:①差放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AVd、Rid、Rod)只与输出方式有关,与输入方式无关。②双端输出时,AVd=AVd1,Rod=2Rod1;单端输出时,AVd=AVd1/2,Rod=Rod1。③输入电阻Rid与输入、输出方式都无关Rid=2Rid1。4、共模特性1)共模信号的交流通路:r0

:i0=iE1+iE2=2iE1,

vE=i0r0=2iE1

r0

=iE1

(2r0

)RL

:电路对称vC1=vC2流过RL的共模信号电流为零.RL对共模信号相当于开路。得交流通路:作业:P.269-T6.1.2,T6.2.2第17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双端输出:因电路的对称:voc=voc1-voc2

0单端输出:一般:(1+

)·2r0>>rbe,

>>1,3)共模输入电阻:4)共模输出电阻:双端输出时:ROC=2Roc1=2RC

单端输出时:ROC=Roc1=RC

第18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5)共模抑制比KCMR:也用分贝(dB)数来表示:

定义:P.236,KCMR=|AVd/AVC|,它是衡量放大器对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的大小。要求KCMR越大越好。集成运放的KCMR至少>70dB(103)。

双端输出时KCMR可认为等于无穷大,单端输出时共模抑制比:第19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6)、如何提高共模抑制比KCMR1、简单差放存在的问题①差分电路两边的元器件参数、性能不可能完全一致;②双端输出时,AVC→0,才能使KCMR→∞;如是单端输出,AVC1=RL,/(2RE),而工程上又往往要求输出信号有一端接地,即采用是单端输出,简单的差放不能使KCMR→∞;2、解决的办法:只有加大RE。RE称为射极等效电阻。①在两个差分管的射极处加接“长尾电阻”

Re。当然,Re越大越好。(如P.271—T6.2.5、6.2.6)②Re太大,不便集成,采用恒流源代替Re。(如P.271—T6.2.3、6.2.7)第20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例1:电路如右图所示,已知,

1=

2=50,VCC=VEE=15V,RC=RL=10K

,RE=20K

,RB=5.1K

,求:(1)静态工作点。(2)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Vd、差模输入电阻Rid及输出电阻Rod;(3)当RL接在T1的集电极与地之间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Vd、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Vc及共模抑制比KCMR。(4)vi1=5mV,vi2=1mV时,求T1管输出时的输出电压vo1

解:1.静态分析确定静态工作点:静态时vi1=vi2=0,由基极回路可列出:因:VEE>>VBE,(1+

)RE>>RB,所以:第21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②画出单边差模信号微变等效电路如图:双端输出时:③单端输出时:第22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画出单边共模信号微变等效电路如图所示:④当vi1=5mV,vi2=1mV时,第23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例2:P.271

6.2.3电路如图题6.2.3所示,Re1=Re2=100Ω,BJT的β=100,VBE=0.6V,求:(1)Q点(IB1、IC1、VCE1);(2)当ui1=0.01V、ui2=-0.01V时,求输出电压uO=uO1-uO2的值;(3)当C1、C2间接入负载电阻RL=5.6kΩ时,求uO的值;(4)求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Rid、共模输入电阻Ric和输出电阻Ro。

解:(1)求Q点:IC1=IC2≈IO/2=2÷2=1mAIB1=IB2=IC/β=1mA/100=10μA静态时:Vi1=Vi2=0;VB1=0;VBE1=-0.6V,VCE1=VCC-IC1·RC1-VBE1=5V(2)求输出电压VOrbe=200+(1+β)×26/IEQ≈2.8kΩuO=AVD·uid=AVD(ui1-ui2)≈-0.87V

(3)求uO

uO=AVD·uid=Aid(ui1-ui2)=-0.29V

第24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求Rid、RiC、RO

Rid=2[rbe+(1+β)Re1]=2[2.8+(1+100)×0.1]=25.8kΩRiC=[rbe+(1+β)Re1+2(1+β)ro]/2≈2ro(1+β)/2=ro(1+β)=100×(1+100)≈10MΩRO=2RC=2×5.6=11.2kΩ第25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6.3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一.

集成运放的总体结构第26页,课件共3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

简单的集成运放

原理电路:第27页,课件共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