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读懂古诗词(一)——关注显性信息关键信息方法一方法二关注显性信息(标题
作者
小序
注释)揣摩细节信息(抓意象、品情语、推难字、通典故、析结构)读懂古诗词古典诗歌作品大多用形象抒情、言理,因而比较含蓄,但也有一些相当直白的显性信息。想一想,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哪里呢?关注显性信息1标题作者序跋注释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举例题目蕴含信息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竹里馆》《黄鹤楼》往往是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昔盛今衰、历史沧桑、世事变迁、人事飘零或登临揽胜、即景抒怀(壮志未酬,人生渺小,青春蹉跎)。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石灰吟》《海棠》《子规》《未展芭蕉》《流莺》往往是咏物诗,托物言志(赞美,讽刺)。或单纯写景、摹写物态。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是一首诗歌的眼睛,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标题类型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是一首诗歌的眼睛,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类型举例题目蕴含信息以人物为标题《山中寡妇》《卖炭翁》《里中女》《贫女》《赠妓云英》《蚕妇》《陶者》《伤田家》《西施》《王昭君》《息夫人》《贾生》《渔翁》《剑客》(1)如果是下层人民:同情悲悯,关注民生、底层。(2)如果是历史名人:怀念景仰或寄予同情,怀古。(3)如果是朋友同事:关心挂念,勉励祝福。(4)如果是晚辈学生:激励勉励,寄寓希望。与节日有关的诗歌标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寒食寄京师诸兄弟》《邯郸冬至夜思家》《正月十五日夜》《立秋前一日览镜》《除夜作》《十五夜望月》《小寒食舟中作》《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清明》《社日》往往是表现节日风俗、诗人处境、思家念亲、羁旅漂泊、伶仃孤苦。标题类型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如《初夏江村》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如《赠汪伦》③暗含情感,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如《秋思》④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如《李凭箜篌引》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是一首诗歌的眼睛,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标题蕴含的信息《画眉鸟》《画眉禽》①交代诗歌写作对象:画眉鸟;②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练习】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奉和”表明了诗歌是和朋友的唱和之作,“奉”为敬辞;②“袭美”交代了写作对象;③“见寄”,寄给“我”,交代了写作缘由,此诗是作者收到朋友来信后的酬和之作;④“次韵”表明是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心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④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百亩蕙:《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练习】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白下驿饯唐少府》①表明了诗歌题材及主要内容:送别饯行;②交代了分别之地:白下驿;③交代了送别对象:唐少府。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练习】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注〕驿:即驿站,旧时供来往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员中途换马或暂住的地方。白下驿,在江宁县(今南京市)白下门外。饯:设酒食送行。少府:县尉的别称。(2021·新高考Ⅱ卷)《示儿子》示:指教导。《礼记·檀弓下》:“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桓宽《盐铁论·本议》:“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示儿子:指教导儿子,告诫儿子。诗题释意:教导、告诫儿孙们。①交代了诗歌的特定读者;②暗示诗歌题材:说理诗。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练习】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示儿子陆
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2020·全国卷Ⅲ)《苦笋》①暗示了诗的题材:托物抒怀诗;②交代了写作的主要内容,借歌咏苦笋告诉人们做人应高风亮节,刚正不阿。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练习】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春日忆李白》①交代了写作时间(春日);②揭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和线索(忆);③交代了“忆”的对象(李白,大诗人兼好友)。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练习】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春日忆李白【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残春旅舍》①交代了时间(残春)、地点(旅舍);②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残)。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练习】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闽地时而作,当时唐朝已亡,旨在行发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开笔处写出了一个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再加上诗人他乡为客,提于旅馆之中,于是使诗人忆起阔别久远的帝京——长安。《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①交代了写作时间(“秋夕”,深秋的夜晚);②交代了写作的主要内容(岑参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之兴,发慨叹之辞);③交代了写作目的(“献兵部李侍郎”,向兵部李侍郎献诗,以求获得官职的升迁)。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唐代岑参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练习】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题都具有以上功能,不要让下面这些标题引入歧途。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提示:不要被标题误导!如“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诗歌的类型——古体诗;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不反映词作的具体内容;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曲”“关山月”“青楼曲”等。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含山店梦觉作》韦庄《春日秦国怀古》周朴《咏山泉》储光羲《晓至湖上》历鹗《清明》黄庭坚《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月》杜甫【练习】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羁旅票泊,孤独思乡凄凉败落,吊古伤今恬淡出俗,高洁自清清新宜人,恬淡闲适凄凉哀伤关心朋友、志趣高雅、风流俊逸感时伤逝,思佳念亲一
读标题关注显性信息1《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劳停驿》欧阳修《月圆》杜甫《雨过至城西苏家》黄庭坚《秋夜纪怀》陆游《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醉翁操》苏轼《桃夭》诗经《残春旅舍》韩偓【练习】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美好祝愿孤寂,羁旅伤感思家念亲,渴望圆圆喜悦,恬淡闲适凄清,爱国情怀品行高雅,赞美、祝福、闲适怀念、赞美女子美貌,新婚祝福孤寂愁苦示例:向子諲(yīn)的《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小序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二
读小序关注显性信息1“有怀京师上元”交代了诗歌的写作缘由。据此,可知:这是一首怀旧之作,词人通过怀念过去“京师上元”时节热闹繁华的景象,抒写自己的故国之思及内心之愁。小序内容: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表明诗歌的写作缘由概括诗作的主要内容透露诗人的思想情感二
读小序关注显性信息1“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古人写诗,是为表达心志,抒发情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忠实记录。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通过诗,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理想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遭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审美情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时代特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么反过来,知人论世也有利于我们去理解作品。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古人写诗,是为表达心志,抒发情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忠实记录。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作者被贬谪、被排挤时所作作者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游学宦游作者是南宋诗人(或前朝灭亡,仕于新朝)作者是辛弃疾、陆游、岳飞、陈亮、陈与、顾炎武、文天祥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立志报国;对朝廷不满,愤懑;寄情山水羁旅愁思,思乡怀人收复失地,思念故国,亡国之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壮志难酬,感时伤怀借助我们对诗人生平际遇和思想性格的了解如:陶渊明
淡泊名利
诗风恬淡;杜
甫
忧国忧民
诗风沉郁;李
白
傲岸不群
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
国难当头,忧心如焚、诗风慷慨悲壮。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知人论世“3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知人论世“3注意”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悲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璨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舒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作者时代和遭遇感情表现作者被贬谪、被排挤时所作主要感情有:①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立志报国;②对朝廷不满、愤懑;③寄情山水。作者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游学宦游主要感情有: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作者是南宋诗人(或前朝灭亡,仕于新朝)主要感情有:收复失地、志存恢复、思念故国、亡国之痛。作者是爱国诗人如:辛弃疾、陆游、岳飞、陈亮、陈与义、顾炎武、文天祥主要感情有: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国恨家仇,感时伤世,壮志难酬。如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时代主要诗人和风格特点初唐时期诗歌初唐前期,宫廷诗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初唐四杰登上诗坛,诗人力反齐梁宫廷诗风,主张诗歌要有风骨兴寄,抒情刚健有力。其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盛唐时期诗歌盛唐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高昂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中唐时期诗歌情感基调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审美情趣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然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这一时期诗人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异常突出。其代表诗人有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孟郊、李贺、刘禹锡等。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时代主要诗人和风格特点晚唐时期诗歌晚唐诗感时伤怀,个性鲜明,散发出秋华的晚香。情感内涵上,转入日常生活;艺术内涵上,追求语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锻炼。主要代表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偓等。北宋时期诗歌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是继承与创新并存,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趋于通俗化。其代表诗人有柳永、王禹偁、钱惟演、林逋、欧阳修、梅尧臣、晏殊、晏几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南宋时期诗歌这一时期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呼声,诗(词)风也随之一变。其代表诗人有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戴复古、刘克庄、姜夔、辛弃疾、赵师秀、文天祥等。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三
识作者关注显性信息1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并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注释包含了诗歌的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通过注释挖掘诗中的隐含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提供写作背景,暗示主旨;介绍作者或当时处境,暗示思想感情、写作风格,以及情感背后的深层原因;解释重点词语,暗示诗意内涵或典故含意;链接他人评价,暗示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四
读注释关注显性信息1想一想:注释会包含哪些内容呢?典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注释“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提供了写作背景,暗示主旨: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意境分析题题型二四
读注释例如,2020年新课标Ⅲ卷《苦笋》的注释,解释重点词语,暗示诗意内涵或典故含意。“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结合诗歌主要写作对象,可推知作者对苦笋的态度正如同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苦笋与魏征在形象上亦有相似之处。别人眼中的苦涩、无礼,在诗人及唐太宗眼中却是可喜、妩媚。典例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四
读注释关注显性信息1
【解析】注释①可以看出,本诗是作者作为前任写给沈康这个新任常州知州的,一般而言,前任除了告知继任者常州的民生现状和自然条件外,还有前任对继任者的多种复杂情绪,如考虑到常州百姓的贫苦生活,希望沈康能够凭借其卓越才能把常州治理好;最后就是直抒自己对常州的情感,有对自身治理常州不尽如人意的失落与惆怅,还有对常州秀美风光的喜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建筑工程廉政承诺及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车辆转租及广告合作合同
- 2025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度肉类及禽蛋大宗采购与食品安全保证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技术研发合同正规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冲孔桩机操作员岗位技能提升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转让合同(含品牌授权)中英文
- 二零二五年夫妻自愿离婚协议及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合同
- 2025年度酒水电商平台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电网建设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文
-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天津市和平区五十五中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实践分享
- 新疆阿魏野生抚育种植技术规范-公示稿
- 汽车4S店安全教育培训
- 2025-2030中国有机硅胶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中医体质养生之养生保健操课件
- 露天矿山事故警示教育
- 采购专业知识培训
- 光荣院院务管理制度
- 建材批发公司章程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