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体观与防病治病-r_第1页
中医整体观与防病治病-r_第2页
中医整体观与防病治病-r_第3页
中医整体观与防病治病-r_第4页
中医整体观与防病治病-r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羊城学堂系列讲座中医整体观与防病治病用现代生物学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的、讲究整体、注重变化为特色的治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性趋势。卫生部长的讲话中医与现代医学现代医学中医强调"阴阳平衡"强调"天人合一"强调"辨证施治"复方理论系统生物学健康环境因素药物遗传学各种疗法的综合使用现代医学在专业化还原的策略下分工越来越细,致使整个医疗系统和疾病治疗的实施过程逐渐趋于"破碎化"。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如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医的优势病案举例1涉及: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

消化科、呼吸科、眼科、外科或骨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眼底病变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病糖尿病并发症胃轻瘫糖尿病坏疽病案举例2涉及:传染科、内分泌科、外科、妇科甲状腺囊肿乳腺增生肝病盆腔炎病案举例3涉及:内分泌科、妇科、心内科、消化内科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脂肪肝性肝炎糖尿病血脂异常多囊卵巢代谢综合症一.中

观《周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一.中

观宇宙是个整体不可分“宇”(无限的空间)和“宙”(无限的时间)不可分宇宙是有层次的人与不同层次的宇宙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人体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开放的耗散结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一.中

观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从这一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人与自然界、社会(即外在环境)也保持着统一的整体关系。中医学的整体观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

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天人合一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

自然界对生理的影响季节气候对气血津液脉象影响春温阳气发泄多汗少尿夏热气血趋表脉多浮大秋凉阳气收敛多尿少汗冬寒气血趋里脉多浮小昼日晨昏:阳气呈生、隆、虚、收的变化平旦收日中长日西收夜半藏地方区域东南气候湿热西北气候燥寒人体腠理稀疏致密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

自然界对病理的影响季节性多发病春多温病夏多泄泻秋多疟疾冬多伤寒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地方区域:地方不同多发病一般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

自然界与疾病防治养生防病“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避其毒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治疗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子午流注针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西北燥寒----少用寒凉之品东南湿热----少用辛热之品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形体和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形体状况可以影响精神状态,精神意识的改变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到形体。形神合一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

形神体观含义: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观点。物质基础精是构成形体的最基本物质精是化气生神的物质基础气是化生神的基本物质三宝神为主宰气为动力精为基础形与神形为神舍藏之处,有形才有神,形健则神旺。形是神的体现,神主宰形体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形与神俱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脏与脏之间的整体联系脏与腑之间的整体联系腑与腑之间的整体联系心的主导作用脏腑相关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全身内外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脏腑有病,会影响官窍功能;通过外在的变化,可以观察脏腑的状态。内外合一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

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哕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二.中医整体观运用思路

内外合一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以经络为联系内脏脾——胃肝——胆心——小肠精、气、血、津液为构成人体和维持各种生理机能的物质基础有诸内必形诸外肺——大肠肾——膀胱体表舌、面、脉等目、爪、筋等口、唇、肉等鼻、毛、皮等耳、发、骨等三.中

诊病

《十问歌》对局部的症状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通过寒热、饮食、二便、睡眠、精神状况、舌象、脉象等,以了解全身的情况,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等对疾病有无影响。对丰富的真实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整体审查三.中

诊病通过望、闻、间、切四诊从不同的角度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四诊合参三.中

诊病“有诸内,必形诸于外”,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异常表现,由表及里推断和了解内脏之病变,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现象,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司内揣外四.中

防病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内经素问》五.中

治病(1)“证”概念的整体观“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揭示了病变的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辨证论治是对疾病当前本质特性的整体、全面把握。辨证论治五.中

治病(2)辨证方法《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体系《外感热病篇》: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温病条辨》:三焦辨证体系八纲辨证体系气血津液辨证体系辨证论治五.中

治病“未病先防”,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某些预防措施避免其发生。“既病防变”,在发病之初,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加重趋势和已经萌芽的先兆症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以阻止或扭转病情的发展和转变,促使疾病朝痊愈方向转化。治未病五.中

治病注重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调节。以人为本五.中

治病针灸、推拿、药物、熏洗、食疗、运动(五禽戏,太级拳)、情志调养。综合治疗六.中

用药植物、动物、矿物以脏补脏。取材天然六.中

用药组方原则“君、臣、佐、使”君药:针对病因或疾病本质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协助君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药物。佐药:治疗兼证,或监制君药,以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

或协同君臣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使药:直达发病部位的药物,或起调和作用的药物。复方配伍六.中

用药复方构成:“药有个性之长,方有合群之妙”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配伍:相须、相使、相杀,相反作用方式:多成份、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

协调作用。整体调节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就成因而言,糖尿病患者多有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患者体形肥胖,平时易上火,牙龈肿痛、溃烂,便秘、口臭。病多起于痰湿、肝郁两端。饮食不洁、多食肥甘厚味、烟酒过度,损伤脾胃,或情志不舒,忧思伤脾,水谷不为精微,反为痰湿,困阻肌肤;痰湿郁久则化火,或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炼生痰热,致血糖、脂、尿酸增高,形体肥胖。代谢综合症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

临床实证居多,治疗重在清热化痰化湿,或疏肝解郁为主。常用甘露消毒丹、柴胡陷胸汤、三仁汤为基本方。同时注意调畅情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多动少食,清淡饮食,戒烟少酒,持之以恒,方可获得良好效果。代谢综合症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慢性并发症合并中风、冠心病、糖尿病足—大血管病变合并肾病、眼底病、心肌病—微血管病变合并周围神经及内脏植物神经病变—营养血管病变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病理基础,活血化瘀是其主要治法。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中医病机示意图痰湿肝郁阴阳俱虚气阴不足血脉不利虚中夹实郁久化热,津伤气耗脏腑失养,体用渐衰脏腑衰竭,功能失调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病情发展至慢性并发症阶段,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衰损,痰湿水饮瘀阻成为其共同病机。临床上慢性并发症可单一出现,也可合并出现。由于

所病脏腑不同,活血化瘀药使用有益气活血、滋阴养

血活血和温阳利水活血之别。慢性并发症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赤芍等;

肢体麻木——桂枝、鸡血藤;糖尿病肾病——益母草、白茅根;糖尿病心脏病——丹参、三七;糖尿病脑病——全蝎、地龙等虫类活血品。慢性并发症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在强调活血化瘀前提下,其治疗应注意依据病位差异、气血阴阳不同辨证用方。冠心病--参麦散合瓜蒌薤白桂枝汤痰热甚者--合用小陷胸汤心衰--加用苓桂术甘汤或参苓白术散中风--补阳还五汤或六味地黄汤合用抵挡汤肾衰者--真武汤、附子汤或附桂八味丸合用平肝熄风之品视网膜病变--杞菊地黄丸合用明目之品慢性并发症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糖尿病患者因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卫外不固,易遭邪袭。继之出现血糖波动,致病情反复。治疗应本着先表后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治新病,后治痼疾的原则。应激状态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感冒风寒——桂枝汤、麻黄汤风热——银翘散、桑菊饮正虚外感——小柴胡汤口腔溃烂——玉女煎、白虎加人参汤尿路感染——八正散、导赤散,五苓散,猪苓汤皮肤感染——五味消毒饮肠道感染——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应激状态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肺部感染——苇茎汤、止嗽散失眠——柴胡加龙牡汤营卫不合者,予桂枝汤

肝阴不足,予酸枣仁汤皮肤骚痒——消风散合清营汤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急性外伤则需立即住院,及时处理。待应激状态解除,血糖逐渐

复常,病情趋于稳定。应激状态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由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糖尿病患者常同时兼夹多种疾病,或糖尿病由药物所致、或因更年期血糖增高,或兼有甲亢、肝病、肿瘤等,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在遵循糖尿病辨治原则的同时,仍宜谨守病机,注重整体调节,兼顾兼夹病的处理。兼夹病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合并甲亢:白虎加人参汤、杞菊地黄汤、消瘰丸合并肝病:四逆散、一贯煎、茵陈蒿汤、柴胡剂合并肿瘤:黄芪、人参、山慈菇、浙贝、半边莲药物引起的糖尿病:权衡原药物利弊,或停服,或减量,中医随证治之更年期血糖增高: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汤,或佐以柴芍六君汤之类兼夹病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初发期——病多在胃、肠、胆、膀胱腑,中医治疗重在清胃养阴,

如白虎加人参汤;或清热化湿,如甘露消毒丹、三仁

汤之类。

中期——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上,或虽为初次发现血糖高,但症状

已存在多年。病多由腑传脏,虚实夹杂,治疗宜扶正祛

邪并用,或先祛邪后扶正。病程与体质七.中医整体观与糖尿病诊治后期——病程多在10年以上,往往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