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色_第1页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色_第2页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色

德米蒂德米蒂肖斯塔科维奇是前苏联的一位著名的前苏联艺术家和作曲家。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数百首优秀的音乐,《第二钢琴交响曲》是他的典范。这部作品写于1957年肖斯塔科维奇儿子生日那天,是一部融入了古典和现代音乐元素的继往开来之作,时至今日仍被学界认为是近现代钢琴曲的经典。深入细致地对这部作品展开研究,对我们的演奏和创作实践均大有裨益。一、音乐源于艺术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便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表现出了对音乐艺术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热爱钢琴的母亲影响之下,肖斯塔科维奇9岁便开始学钢琴。两年之后,肖斯塔科维奇便能熟练弹奏巴赫《十二平均律》中的所有曲子。1917年,11岁的肖斯塔科维奇受到“二月革命”的感召,初次尝试创作,写下了《自由颂》《追忆为革命献身者的葬仪进行曲》等作品,展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1919年,年仅13岁的肖斯塔科维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非常著名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正式开始了音乐理论的学习。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格拉祖诺夫、施坦伯格等著名音乐家,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音乐创作技法有了系统的了解。1925年,肖斯塔科维奇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成毕业,其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在列宁格勒首演,并获得圆满成功,自此一举成名。此后的他以创作为主要事业,先后写下了歌剧《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管弦乐《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一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其创作水平和写作风格随着这些作品的诞生日渐纯熟。50年代以后,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更加注重刻画英雄人物的精神,许多著名的声乐套曲、交响乐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本文论述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也是创作于这一时期。60年代以后,肖斯塔科维奇的身体每况愈下,但是他仍坚持创作,直到1975年8月9日与世长辞。二、第一乐章:缓慢的奏鸣曲式《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元素丰富,曲风明快轻松,规整而不失个性,极富艺术价值。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均采用了结构大胆的奏鸣曲形式,第二乐章则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散步曲式,从总体上形成了“快—慢—快”的古典协奏曲制式。从乐章风格特色上来讲,第一乐章采用了富有进行曲特点的节奏;第二乐章是古老庄重的萨拉班德舞曲和类似夜曲的优雅曲调穿插;第三乐章则是富有加洛普舞曲特点的节奏和《哈农钢琴练指法》元素的完美融合。下面笔者就以上述风格总述为指导,选取节奏、旋律、曲式三个角度对本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分析。(一)行曲节奏的运用《第二钢琴协奏曲》虽然在总体结构上较为简洁,但在节奏元素的安排上却非常丰富,每个乐章都采用单独节奏设计。首先来看第一乐章。在第一乐章中,肖斯塔科维奇采用了富有进行曲特点的节奏展开写作。进行曲作为16世纪西方战乐,其节奏往往为偶数拍子,即2/4、4/4、6/8等,因此通常呈现出鲜明、规整的听觉效果。进行曲节奏风格大致有两类,即行军进行曲节奏和战斗进行曲节奏,在《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肖斯塔科维奇主要运用了行军进行曲节奏。以第一乐章连接部主题为例,肖斯塔科维奇以小军鼓敲击出4/4拍的节奏,再配合Allegro的速度,使整段音乐充满了激昂的动力性。在第二乐章中,肖斯塔科维奇采用了极富地方风情的萨拉班德舞曲节奏。这一节奏通常搭配Andante速度以4/3拍子出现,其特点是带有浓厚的浪漫夜曲风味,能够使钢琴声部变得更为婉转动听。以第二乐章主部为例,肖斯塔科维奇加入了XX·X│XXO和X·XXXXX│XXXO两种萨拉班德舞曲节奏,半音化的三拍子有效稳定了旋律情绪,使乐章呈现出一种坚定感和庄重感。在第三乐章中,肖斯塔科维奇加入了加洛普舞曲节奏。这种节奏起源于德国的二拍子快速轮舞,具有欢快、跳跃的特点。以第三乐章呈示部为例,作曲家将XXXXX∣XXXXX的4/2拍子加洛普舞曲节奏加入其中,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同Allegro速度相结合,呈现出一种“疾驰、飞奔”的音效,动力十足。(二)《d》第一乐章呈示部与哈农钢琴的结合在旋律写作方面,肖斯塔科维奇坚持着自己旋律线条简洁鲜明的一贯风格,同时借鉴了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欧洲舞曲、流行市民音乐等多种旋律素材,刻画出了一种少年般天真、明朗的音乐曲调。具体来讲,《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创作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清晰简洁的旋律主线。肖斯塔科维奇认为这种旋律写法音乐形象更为鲜明,更为深入人心,也更易被听者铭记。这一旋律特点在前两个乐章中尤为突出,肖斯塔科维奇在前两个乐章中没有大量使用音符,也没有运用丰富的多声部,而是选择了相隔八度的单音来展开旋律写作,这种乐思将孩子们纯真、活泼的形象勾画了出来,音乐主题立刻鲜明起来。二是肖斯塔科维奇式八度运用。这种八度是肖斯塔科维奇特有的乐句写作手法,它具体是指在两个旋律相近的声部中相隔至少一个八度进行旋律装饰,如此能有效丰富旋律的调式调性,使其适合营造各种音乐情绪。以第一乐章呈示部副部主题为例,作曲家加入了多个肖斯塔科维奇式八度,这有效增强了旋律的抒情性,同时又不影响作品进行曲的激昂气氛。三是哈农钢琴练指法素材的运用。肖斯塔科维奇认为哈农钢琴练指法中的素材能够使旋律动机在多调上不停转换,使音乐产生不断前进和起伏的感觉。以第三乐章展开部为例,他在此处加入了长达22节的哈农钢琴练指法素材——低音区相隔小六度的“哈农”素材有效制造了旋律的阶梯感,使作品更富层次效果。(三)第三乐章曲式结构的安排在《第二钢琴协奏曲》中,肖斯塔科维奇整体上采用了巴洛克时期较为传统的“快—慢—快”的协奏曲结构。下面笔者就以乐章为单位具体分析其曲式的创作特征。在第一乐章,肖斯塔科维奇采用了古典奏鸣曲曲式的基础框架,同时在内部作了细微改动,使乐曲呈现出一种灵动、活泼的效果。如他在主部F大调上加入了六小节木管型俏皮乐句,打破了古典奏鸣曲稳定的格局,使音乐充满了欢愉、滑稽的味道。在第二乐章的曲式安排上,肖斯塔科维奇为了使之与第一乐章、第三乐章形成对比,选用了三部曲式结构。在呈示段,肖斯塔科维奇选择了萨拉班德舞曲主题,乐段风格沉稳、激昂;中段旋律放缓进入c小调,乐段色彩也相对较暗;进入再现段,副部主题在C大调上呈现,再次回到呈示部的曲风。整个三部曲式的安排回环往复、简明清晰,令人印象深刻。最后来看第三乐章。在第三乐章中,肖斯塔科维奇仍选择了奏鸣曲式,这次旋律在F大调上展开。作曲家巧妙地将第二乐章最后一小节做加速处理,使之顺利成为第三乐章的引子,实现了乐章衔接处的起承作用。整个奏鸣曲式按照F大调—C大调—F大调的方式进行,肖斯塔科维奇在曲式的每一部分加入了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用以区别曲式层次,同时调节内部情绪,使之呈现出了百变的效果。以F大调部分为例,军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