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关于“系统”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因此蛋白质属于生命系统

B.一个新冠病毒就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C.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和被污染滋生的杂菌共同构成群落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法国的比夏通过显微镜观察,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B.英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荷兰著名磨镜师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等

D.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3.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B.脂肪是人和动物细胞内特有的储能物质,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C.多数糖类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2:1,称为“碳水化合物”

D.糖类和脂肪都能储能,质量相同的糖类和油脂,脂肪储存能量较多4.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B.作物秸秆充分晒干,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C.急性肠炎病人脱水时,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D.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5.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氨基酸的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越高

B.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而产生白色的絮状物

C.DNA和RNA的区别是所含碱基不同,DNA特有碱基T,RNA特有碱基U

D.DNA和RNA在相关水解酶的参与作用之下,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一共有8种6.谷胱甘肽(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三肽化合物,化学名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从图中结构式可知,GSH与其他肽及蛋白质有所不同,它的分子中有一特殊肽键,是由谷氨酸的γ-羧基(-COOH)与半胱氨酸的α-氨基-(-NH2)缩合而成的肽键。谷胱甘肽普遍存在于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因含有活泼的-SH而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和强化免疫能力等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谷胱甘肽分子的3种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B.多吃富含谷胱甘肽的食物一定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C.改变谷胱甘肽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则其功能也发生改变

D.谷胱甘肽中肽键形成过程与核糖体上肽键形成过程不同7.下列有关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检测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斐林试剂甲液和稀释5倍的斐林试剂乙液,可用于蛋白质检测

B.梨匀浆与斐林试剂作用能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含有葡萄糖

C.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组成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且都需要加热

D.脂肪鉴定时,实验材料选用花生油,染色剂选用苏丹Ⅲ染液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糖被分布于膜的内外两侧

B.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进行研究,提出膜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C.制备细胞膜一般不用鸡血,主要原因是鸡血中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少

D.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膜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9.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杆菌为需氧型生物,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能维持细胞形态,与细胞能量转换无关

D.核膜上有核孔,有利于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10.如图为四种细胞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判断C、D细胞为原核细胞的依据是有无细胞核

B.与B细胞相比,A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和液泡

C.若B能分泌抗体,则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了加工

D.A与B细胞的代谢中心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11.下列是有关细胞结构的观察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分别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

B.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C.观察叶绿体,常用藓类的小叶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上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D.观察经甲基绿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看到蓝绿色的线粒体12.如图1为伞藻嫁接实验,图2为伞藻核移植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研究的是生物体形态构建与细胞核的关系

B.图1再生出的伞帽①为伞形、伞帽②为菊花形

C.图2再生出的伞帽③与图1中伞帽②帽形相同

D.图2中无细胞核的甲伞藻将保持正常生命活动13.有研究发现,当细胞膜破损时,细胞外高浓度的Ca2+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触发细胞内溶酶体的胞吐作用,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通过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堵塞细胞膜表面破损的孔洞,从而恢复细胞膜的完整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Ca2+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B.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C.破损细胞内溶酶体合成的大量水解酶类,能吞噬消化破损的细胞膜

D.随着细胞外Ca2+不断进入破损细胞,破损的细胞膜孔洞将逐渐被修复14.下列对柱形图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示为组成活细胞的四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则元素d最可能表示O元素

B.若图示为四种不同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则细胞吸水能力大小为:a>b>c>d

C.若图示为四个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生态系统

D.若a、b、d为不同植物细胞液的浓度、c为KNO3溶液,则d细胞最先发生质壁分离15.如图所示: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乙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丙中半透膜取自甲,A侧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等量的1mol/L的乳酸溶液(呈分子状态),下列据图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在无氧条件下均不会受到影响

B.在图丙A、B侧分别加入50mg葡萄糖和乳酸,平衡时两侧液面等高

C.在图丙的半透膜中加入蛋白质①,则平衡时A液面与B液面齐平

D.图丁中信号分子①和受体②结合后,可直接激活细胞的特殊功能16.谚语“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告诉我们农作物需要合理灌溉。图1是胡萝卜在不同的O2浓度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图2是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1可以得出,胡萝卜对NO3−的需求量大于对K+的需求量

B.图1中影响A和C、C和D吸收速率差异的因素都是载体和能量

C.图2说明水稻向营养液中排出Ca2+和Mg2+,番茄吸收大量SiO44−

D.图1中,17.如图为某研究人员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所绘制,λ=某一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表明2015~2017年间,种群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2017~2022年,该种群的数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下降

C.2020年该种群的数量为该环境对这个种群的最大容纳量

D.该柱状图是一种数学模型,能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18.秧藕养鱼是一种池塘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鲢鱼,中层主要是以水生植物为食的草鱼,底层主要是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青鱼。某秧藕养鱼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图,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机物的不断输入

B.植食性鱼类到肉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c/b×100%

C.若种植的莲藕数量过多,会造成鲢鱼减产

D.鱼类的立体放养使池塘群落具有合理的垂直结构19.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既能保护环境,还可重新利用废物。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涉及多种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垃圾分类处理站所有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起构成生态系统

B.分解垃圾的不同微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竞争、互利共生等关系

C.垃圾分类粉碎后,再用相应的微生物处理,分解速度可加快

D.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回收的油脂,不可以重新供人们食用20.如图为某乡村生态农业的示意图,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示意图中通过蚯蚓分解处理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B.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农田、果园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蚯蚓取食后的粪便和食物残渣

D.人、禽畜、蚯蚓和农田、果园中的植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21.下列有关发酵技术主要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面包制作: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遇热膨胀致面包酥软

B.果醋制作:醋酸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将糖或酒精转化为醋酸

C.腐乳制作:毛霉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等促进豆腐中相关物质水解

D.泡菜制作: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后者使泡菜具有特别风味22.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用的乳酸菌,其结构和功能主要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

B.泡菜中含有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亚硝酸盐,新鲜蔬菜中不含亚硝酸盐

C.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D.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23.蓝莓果实中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下图是获取蓝莓花青素、蓝莓果汁、蓝莓酒和蓝莓醋的简易流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防止杂菌污染,蓝莓汁与果胶酶混合后,需要立即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B.酿制蓝莓酒时,将酵母菌加入装有蓝莓汁的发酵罐中后,应立即密封装置

C.蓝莓酒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变酸,酒的表面因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菌膜

D.在无氧条件下,蓝莓酒发酵旺盛,同时也有利于醋酸菌将蓝莓酒发酵成蓝莓醋24.下列关于酶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叙述中,正确的是()A.酵母细胞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酶只能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

B.制作凝胶珠时,如果海藻酸钠浓度偏低,会导致固定的酵母细胞偏少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使用,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无影响

D.酵母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各种反应物都可以用固定化细胞技术25.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层析柱中最先洗脱的是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蛋白质

B.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中,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不同蛋白质的电荷差异

C.红细胞的洗涤过程中,需要重复加蒸馏水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

D.离心后层析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可除去分子量较小的杂质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6.我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美誉,共有竹70余属、1200余种,2200万公顷。有许多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赞美诗句,骨气、坚韧、高雅之寓意。用途广,涉及医药、化妆品、建筑、欣赏、食品等多种行业,冷箭竹等还是国宝大熊猫的食物。生活中常见的竹编、竹筒鸡、竹笋等家喻户晓。竹叶也可清热解毒、生津利尿,防治心血管疾病。新鲜幼嫩的竹叶提取物香豆素和黄酮类均系芳香族化合物,具良好抗自由基能力,可抗衰老,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可降血脂、胆固醇,可抗菌、消炎和抗病毒,有效保护人体健康。衰老脱落的竹叶也带来环境污染。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常用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与微波和超声波提取法等。

①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______。

②萃取法作溶剂的有机物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

(2)衰老竹叶的主要成分中,最难以降解的是纤维素,纤维素的降解需要纤维素酶,一般认为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其中两种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需要的酶是______。

(3)某研究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从污水厂的污泥、土壤、猪粪、鸡粪、商品菌液、鬼伞(一种经选育无毒可食用蘑菇)中分离出能降解竹叶的菌种,通过降解得到腐熟的堆肥产品,作为土壤改良剂、有机肥和栽培基质利用。下图为不同环境中微生物对竹叶的降解效果。

①研究小组所用土壤样品最可能取自______。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从______分离出的菌种降解竹叶效果最好。

②生产实践中除集中处理竹叶之外,为使竹林中竹叶不至于大量堆积,可在竹林中种植______,既能达到快速降解竹叶的目的,还可提高经济效益。三、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27.“结构决定功能”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生命观,如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及细胞吞噬、消化处理细菌的局部示过程,图2表示胰岛B细胞中线粒体参与胰岛素的分泌调节的简易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细胞中大量的囊泡,COPⅠ、COPⅡ也属于囊泡(参与介导蛋白质在A、B之间的运输),它们都属于生物膜系统,其理由是______。

(2)图1中______过程会导致细胞膜面积减小。该过程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3)研究发现图2中葡萄糖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与ATP/ADP相关。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能引起胰岛B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胰岛B细胞内ATP/ADP的比值上升,最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①在此过程中葡萄糖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信息分子,其理由是______。

②有研究者为了进一步证明线粒体在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破坏了胰岛B细胞中的线粒体,发现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请结合图解分析其作用机理是______。28.2020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遂宁昔日乱石头之洲变成今日美丽的世界荷花博览园——圣莲岛(位于涪江中心,岛中有湖),面积1.52km2,619亩湿地。800多个品种的荷花和睡莲,200多种水生植物,数十种亚热带植物、水生动物和鸟禽类等,是赏荷休闲的好去处。荷花属于睡莲科莲属,荷花的花和叶高挺出水面,莲子、莲蓬、莲藕可食用,茎可入药,睡莲属于睡莲科睡莲属,睡莲的花叶大多浮出水面,高挺一点的接近水面,花朵可以泡茶或制作香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昔日乱石头之洲变成世界荷花博览园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______。湿地的荷花、睡莲、美人蕉能分泌萜类、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生长,鲜花能吸引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对圣莲岛湖泊生物的调查构建了如下食物网。

①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该食物网中鲫鱼和小虾之间的关系为______,属于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

②圣莲岛在节假日期间,游客相对较多,带来不少生活垃圾等对湖泊造成轻度污染,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______,很快就能消除,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

(3)该兴趣小组还计划对圣莲岛湖泊四周土壤小动物类型进行丰富度调查,丰富度是指______。29.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更加讲究食品的色香味形。酱油是中国传统的液体调味品。制作时用大豆、脱脂大豆、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其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能促进食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小麦、麦麸为米曲霉大量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和______,也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选填“自养需氧”、“自养厌氧”、“自养兼性厌氧”、“异养兼性厌氧”)

(2)大豆、小麦、麦麸粉碎要适度,颗粒太细,润水后容易结块,蒸料时会产生夹心,导致制曲通风不畅不利于米曲霉生长。颗粒太粗,会减少米曲霉生长繁殖的总面积。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不断搅拌,主要目的是______(答出两点),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酶类。这些酶能将发酵池中的多种有机物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成______和脂肪酸。淀粉酶系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在乳酸菌参与下葡萄糖生成______,不仅可以增加风味,还可以与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的______、发酵池中的食盐共同起到抑制杂菌的作用。

(3)酱油的制作是米曲霉、乳酸菌、酵母菌等代谢类型不同的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避免其它杂菌污染,保证产品质量,有人提出可在发酵池中加入抗生素,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______。30.炎热的夏季,原生态果汁饮料是健康饮品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某饮料厂生产的果汁口感不错,因澄清度不够,浑浊甚至沉淀而被消费者怀疑为过期产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技术人员确认果汁为新生产的,影响果汁澄清度的是植物的______及______,其主要成分之一果胶,果胶不溶于水,果胶不仅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利用果胶酶可以将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______,从而解决浑浊的问题。

(2)果胶酶大量存在于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也广泛存在于细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细胞中。欲筛选出能大量产生果胶酶的细菌,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与筛选。

①配制培养基时,为避免杂菌的污染,实验室通常用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②筛选菌种时,可从腐烂的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取样,其原因是______。

③筛选菌种的培养基配制时,对碳源的要求是______。

(3)据了解该饮料厂产品问题主要是工作人员使用果胶酶用量不当,果胶酶的用量除与果汁量有关外,主要影响因素还有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解:A、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蛋白质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B错误;

C、生态系统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C错误;

D、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许多杂菌,属于培养基的全部生物,它们共同构成群落,D正确。

故选:D。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本题考查生物课本中有关“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解:A、法国的比夏经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A错误;

B、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错误;

C、荷兰著名磨镜师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等,C正确;

D、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但并没有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也没有进一步考虑生物体结构的一致性,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错误。

故选:C。

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3、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胆固醇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

B、动植物细胞都含有脂肪,只是植物体内的脂肪成液态,动物体内成固态,因此脂肪不是人和动物细胞内特有的储能物质,B错误;

C、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多数糖类分子中氢氧原子之比是2:1,因而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C正确;

D、糖类和脂肪都能储能,都是储能物质,与糖类相比,油脂H多O少,储存能量较多,D正确。

故选:B。

1、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2、脂质主要是由C、H、O

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解:A、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强,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弱,A错误;

B、晒干的过程中,种子只是失去了自由水,剩余的物质中有结合水、有机物、无机盐等,B错误;

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消化液,包括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同时补充能量,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C正确;

D、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过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D错误。

故选:C。

细胞内的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主要是自由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本题主要考查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答案】D

【解析】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A错误;

B、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导致盐析,但蛋白质空间结构没有改变,B错误;

C、DNA和RNA的区别是所含碱基和五碳糖不同,DNA特有碱基T,RNA特有碱基U,DNA含有脱氧核糖,RNA含有核糖,C错误;

D、DNA和RNA在相关水解酶的参与作用之下,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核糖、脱氧核糖、磷酸和五种含氮碱基(A、T、C、G、U),一共有8种,D正确。

故选:D。

蛋白质的盐析: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就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这是在食盐的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兑水稀释后,絮状物消失。在上述过程中,蛋白质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本题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非必需氨基酸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也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组成谷胱甘肽的3种氨基酸都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属于非必需氨基酸,A错误;

B、食物中的谷胱甘肽一般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要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因此多吃富含谷胱甘肽的食物不一定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B错误;

C、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若改变谷胱甘肽中氨基酸排序,则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改变后的物质的功能可能与谷胱甘肽不同,C正确;

D、谷胱甘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故推测谷胱甘肽中肽键形成过程与核糖体上肽键形成过程相同,D错误。

故选:C。

1、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2、非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可以合成或从其他氨基酸转化得到,不一定要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本题考查了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的额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斐林试剂甲夜和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0.1g/mlNaOH溶液,斐林试剂乙液是0.05g/mlCuSO4,稀释5倍浓度为0.01g/ml,与双缩脲试剂B液相同,所以斐林试剂甲液和稀释5倍的斐林试剂乙液,可用于蛋白质检测,A正确;

B、梨匀浆与斐林试剂作用能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含有还原糖,B错误;

C、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组成不同,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将甲液和乙液混合,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C错误;

D、花生油成黄色,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黄色,所以脂肪鉴定时,实验材料如果选用花生油,染色剂不能选用苏丹Ⅲ染液,D错误。

故选:A。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本题考查有机物检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糖被只分布于膜的外侧,A错误;

B、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错误;

C、制备细胞膜一般不用鸡血,主要原因是鸡血中红细胞含有复杂的细胞器膜和核膜,C错误;

D、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不是静止的,D正确。

故选:D。

制备细胞膜一般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本题考查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细胞膜结构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错误;

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

C、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可以维持细胞形态,与细胞运动、分裂、细胞能量转换等有关,C错误;

D、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错误。

故选:B。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掌握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判断C细菌、D蓝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依据是它们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B、与B动物细胞相比,A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B错误;

C、抗体是分泌蛋白,B分泌抗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C正确;

D、AB的代谢中心是细胞质基质,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C。

A是植物细胞结构,B是动物细胞结构,C是细菌,D是蓝细菌。

本题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甲基绿和吡罗红应该先混合,再使用,A错误;

B、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B正确;

C、观察叶绿体,常用藓类的小叶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C错误;

D、健那绿染液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D错误。

故选: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是甲基绿与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染成绿色,RNA与吡罗红反应呈红色,对细胞进行染色后根据颜色分布判断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和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呈现绿色,影响观察,因此实验时常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用植物叶肉细胞。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等相关实验,要求考生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使用的化学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结果和结论,相关知识点只有考试记住即可正确作答,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2.【答案】A

【解析】解:A、该实验通过伞藻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目的是是研究生物体形态建成与细胞核的关系,A正确;

B、伞帽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决定的,图1中①、②的帽形不会因嫁接而改变,因此图1再生出的伞帽①为菊花形、②为伞形,B错误;

C、伞帽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决定的,图2伞帽③为菊花形,图l伞帽②为伞形,二者帽形不同,C错误;

D、图2中移去细胞核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D错误。

故选:A。

1、细胞核是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分析图1: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伞型的假根上,应长出伞型的伞帽,伞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应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

3、分析图2:图乙为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型伞藻的细胞核移到去掉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③处应该会长出菊花形帽。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理解,题目难度适中。

13.【答案】D

【解析】解:A、当细胞膜破损时,细胞外高浓度的Ca2+通过细胞膜上破损的孔洞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物质的扩散作用,A错误;

B、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与细胞膜相融合的基础是二者具有相似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特性,都具有流动性,而流动性属于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因此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B错误;

C、溶酶体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不是溶酶体合成,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细胞外高浓度的钙离子迅速通过细胞膜上破碎的孔洞进入细胞质中,使得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触发溶酶体的胞吐作用,携带溶酶体膜的囊泡通过与破损的细胞膜融合,堵塞细胞膜表面破损的孔洞,从而恢复细胞膜的完整性,故有助于囊泡的形成和破损细胞膜的修复,D正确。

故选:D。

1、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含有少量的糖类;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溶酶体结构和作用:

(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

(2)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4.【答案】A

【解析】解: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则元素d最可能表示O元素,A正确;

B、细胞液的浓度越大,吸水能力越强,因此细胞吸水能力大小为:a<b<c<d,B错误;

C、若图示为四个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物种数量越少恢复了稳定性越强,故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生态系统,C错误;

D、若a、b、d为不同植物细胞液的浓度、c为KNO3溶液,d细胞吸水,a细胞最先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故选:A。

质壁分离是植物生活细胞所具有的一种特性(细胞体积大,成熟的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时,细胞液的水分就会穿过原生质层向细胞外渗出,液泡的体积缩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而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所以在细胞壁停止收缩后,原生质体继续收缩,这样细胞膜与细胞壁就会逐渐分开,原生质体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里就充满了外界浓度较高的溶液。

本题考查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质壁分离实验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5.【答案】A

【解析】解:A、图乙中,葡萄糖以协助扩散形式跨膜运输,不消耗能量,乳酸以主动运输形式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红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故葡萄糖和乳酸的运输在无氧条件下均不会受到影响,A正确;

B、葡萄糖和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A、B侧分别加入等质量的50mg葡萄糖和乳酸后,两侧摩尔浓度不同,平衡时两侧液面高度也不相等,B错误;

C、蛋白质①是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在图丙的半透膜中加入蛋白质①,则葡萄糖向B侧运输,导致A侧溶液浓度下降,B侧溶液浓度上升,水分子由A侧扩散到B侧多于从B侧扩散到A侧,所以平衡时A液面低于B液面,C错误;

D、由图丁可知,信号分子①和受体②结合后,可直接激活酶,酶进而激活细胞的特殊功能,D错误。

故选:A。

1、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无需能量和载体蛋白;

2、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无需能量;

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4、胞吞、胞吐:需要能量,一般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探究膜的透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6.【答案】D

【解析】解:A、图1是胡萝卜在不同的O2浓度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速率,虽然氧气浓度相同情况下,NO3−吸收速率大于K+吸收速率,但不能说明胡萝卜对NO3−的需求量大于对K+的需求量,A错误;

B、A和C氧气浓度相同,吸收速率存在差异,其影响因素是载体的数量;C和D吸收同一离子(载体数量相同),氧气浓度不同,吸收速率存在差异,其影响因素是能量,B错误;

C、图2中培养液中的离子都会被水稻吸收,而不是排出,只是吸收水的速率与吸收离子的速率不同,而导致培养液中有些离子浓度升高,而有些离子浓度降低,C错误;

D、图1中,B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受氧气浓度影响,而保持不变,说明B点时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再是O2的浓度,可能是载体的数量,D正确。

故选:D。

分析图2可知,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多,造成培养液中Ca2+、Mg2+

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44−17.【答案】D

【解析】解:A、2015~2017年间,λ保持不变,但是λ>1,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

B、2017~2022年,λ始终大于1,所以种群数量增加,B错误;

C、2020年,λ大于1,种群数量还在继续增加,没有达到环境容纳量,C错误;

D、λ=1,种群数量不变,λ>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减少,该柱状图是一种数学模型,能直观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D正确。

故选:D。

λ=某一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λ=1,种群数量不变,λ>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减少。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8.【答案】B

【解析】解:A、该生态系统不断有鱼输出,带着能量,因此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机物的不断输入,A正确;

B、植食性鱼类到肉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c/(m+b)×100%,即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B错误;

C、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鲢鱼,若种植的莲藕数量过多,能量更多地储存在莲藕中,会造成鲢鱼减产,C正确;

D、鱼类的立体放养使池塘群落具有合理的垂直结构,即充分利用了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和资源,D正确。

故选B。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9.【答案】A

【解析】解:A、群落是指某时间某区域内所有的生物的总称,据此可知,垃圾分类处理站中所有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起构成群落,A错误;

B、垃圾中含有有机物,且多数微生物为异养微生物,据此可推测,分解垃圾的不同微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也可能存在互利共生等关系,B正确;

C、垃圾分类粉碎后,能增加微生物与这些垃圾的接触面积,因此,再用相应的微生物处理,分解速度可加快,C正确;

D、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回收的油脂,不可以重新供人们食用,因为其中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同时重复利用的油脂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威胁,D正确。

故选:A。

1、群落是指某时间某区域内所有的生物的总称。

2、互利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3、竞争: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0.【答案】B

【解析】解: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

B、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B正确;

C、农田、果园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错误;

D、果园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D错误。

故选:B。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农业的一条基本原理。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足迹、碳循环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1.【答案】A

【解析】解:A、面包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CO2遇热膨胀,使面包变得蓬松,A错误;

B、果醋制作: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正确;

C、腐乳制作主要利用的是毛霉,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D、泡菜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其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乳酸使蔬菜具有特别风味,D正确。

故选:A。

1、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2、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制作面包、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原理及其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2.【答案】D

【解析】解:A、制作泡菜用的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细胞核,A错误;

B、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新鲜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因此制作泡菜必须要选用新鲜的蔬菜,B错误;

C、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C错误;

D、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D正确。

故选:D。

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泡菜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3.【答案】C

【解析】解:A、蓝莓汁中有天然的菌种,不能高温灭菌,高温灭菌也会破坏果胶酶的活性,A错误;

B、酿制蓝莓酒时,将酵母菌加入装有蓝莓汁的发酵罐中后,应先通气再密封装置,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迅速繁殖,B错误;

C、在蓝莓酒的制作过程中,如果蓝莓酒暴露在空气中,醋酸菌就会大量繁殖,进而在蓝莓酒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导致蓝莓酒逐渐变酸,C正确;

D、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无氧条件下,不利于醋酸菌将蓝莓酒发酵成蓝莓醋,D错误。

故选:C。

果醋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将乙醇先转化为乙醛,在进一步转化为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必须生活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且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C。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B

【解析】解:A、细胞体积较大,不容易被吸附或结合,所以采用包埋法固定,而酶体积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A错误;

B、制作凝胶珠时,如果海藻酸钠浓度偏低,导致颜色过浅、呈白色,固定的酵母细胞偏少,B正确;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使用,但每次使用时都会与反应物产生某些反应,从而导致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影响酶的活性,C错误;

D、酵母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但不是所有的反应物都可以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例如反应物体积过大,不能进入包埋材料,D错误。

故选:B。

酵母细胞的固定多采用包埋法;用干酵母和海藻酸钠制备同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为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的)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酶的特性以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5.【答案】D

【解析】解:A、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内部故移动速度较快,先洗脱出来,A错误;

B、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B错误;

C、血红蛋白提取实验中,需要加入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蛋白,不能用蒸馏水洗涤,否则会导致细胞破裂,C错误;

D、离心后层析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可除去分子量较小的杂质,D正确。

故选:D。

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本题主要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6.【答案】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水油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水层和油层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葡萄糖苷酶

竹林中竹叶腐烂最明显处的土壤

鸡粪

鬼伞

【解析】解:(1)①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材料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②萃取法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2)葡萄糖苷酶能催化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

(3)①结合曲线可知,土壤中纤维素降解明显,因此最可能取自竹林中竹叶腐烂最明显处的土壤;鸡粪降解导致竹叶中的纤维素含量最低,效果最好。

②鬼伞是一种经选育无毒可食用蘑菇,降解纤维素效果好,可在竹林中种植。

故答案为:

(1)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水油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水层和油层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2)葡萄糖苷酶

(3)竹林中竹叶腐烂最明显处的土壤

鸡粪

鬼伞

萃取分离物质的操作步骤是:把用来萃取(提取)溶质的溶剂加入到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后,立即充分振荡,使溶质充分转溶到加入的溶剂中,然后静置分液漏斗。待液体分层后,再进行分液,如要获得溶质,可把溶剂蒸馏除去,就能得到纯净的溶质。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答案】囊泡COPⅠ和COPⅡ分别来自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而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细胞吞噬细菌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不是

葡萄糖不是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而是直接参与了细胞代谢

线粒体被破坏,ATP合成减少(或ATP/ADP的比值下降),K+外流增加,Ca2+内流减少,Ca2+促进胰岛素分泌能力减弱,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解析】解:(1)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COPⅠ、COPⅡ分别来自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都属于囊泡(有膜结构),而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属于生物膜系统,所以COPⅠ、COPⅡ也是生物膜系统。

(2)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是通过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会导致细胞膜面积减小,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①图2过程中可以看出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经过分解产生的ATP增多,在该过程中葡萄糖不是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而是直接参与了细胞代谢,所以不是信息分子。

②根据图示和题干信息“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能引起胰岛B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胰岛B细胞内ATP/ADP的比值上升,最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以发现,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通过氧化分解,使ATP/ADP的值增加,导致ATP敏感K+通道关闭,细胞内钾离子增多,刺激L型钙离子通道,导致该通道打开,而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如果线粒体受损,则ATP合成减少(或ATP/ADP的比值下降),K+外流增加,Ca2+内流减少,Ca2+促进胰岛素分泌能力减弱,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故答案为:(1)囊泡COPⅠ和COPⅡ分别来自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而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2)细胞吞噬细菌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不是

葡萄糖不是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而是直接参与了细胞代谢

线粒体被破坏,ATP合成减少(或ATP/ADP的比值下降),K+外流增加,Ca2+内流减少,Ca2+促进胰岛素分泌能力减弱,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2、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细胞内ATP浓度增加,进而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

本题考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属于分析和理解层次。

28.【答案】次生演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