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二章_第1页
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二章_第2页
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二章_第3页
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二章_第4页
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腐蚀与防护第二章第1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金属高温腐蚀基本概念

金属的高温腐蚀

金属在高温下与环境中的氧、硫、氮、碳等发生反应导致金属的变质或破坏的过程。广义概念:金属失电子氧化过程

硫化、卤化、氮化、碳化、液态金属腐蚀、混合气体氧化、水蒸气加速氧化、热腐蚀。狭义概念:金属与环境中的氧反应形成氧化物的过程。第2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研究金属高温腐蚀的重要性

涉及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高科技和工业领域化工高温过程:合成氨、炼油、煤化工金属加工:碳氮共渗、盐浴处理燃烧过程:汽轮机的工作温度:300℃→630~650℃

现代超音速飞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1150℃

核反应堆高温过程:低温堆(300℃

)高温堆(800℃

航天高温过程:飞行器再入、发动机喷管第3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金属高温腐蚀的分类根据腐蚀介质的状态分为三类:

高温气态腐蚀

高温液态腐蚀

高温固体介质腐蚀第4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温气体腐蚀

介质单质气体分子:O2、H2、N2、F2、Cl2…非金属化合物气态分子:H2O、CO2、SO2、H2S、CO…金属氧化物气态分子:MoO3、V2O5…金属盐气态分子NaCl、NaSO4…

特点初期为化学腐蚀,后期为电化学腐蚀第5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温液体腐蚀

介质

单质气体分子:O2、H2、N2、F2、Cl2…液态溶盐-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碱…低熔点的金属氧化物-V2O5…液态金属:Pb、Sn、Bi、Hg…

特点

电化学腐蚀(溶盐腐蚀)物理溶解作用(熔融金属的腐蚀)第6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温固体腐蚀

介质高温下腐蚀性动态固态金属

液态金属拉丝:熔融金属对喷嘴的腐蚀高温下腐蚀性非金属颗粒

高温冲蚀、磨损燃煤锅炉的粉煤灰对炉壁及管道的腐蚀固体发动机Al2O3对喷管和发射装置的冲蚀第7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

金属在高温环境中是否腐蚀?•

可能生成何种腐蚀产物?•

金属高温腐蚀的动力学过程比较缓慢,体系多近似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热力学是研究金属高温腐蚀的重要工具•

金属在高温下工作的环境日趋复杂化:•

单一气体的氧化•

多元气体的腐蚀(如O2-S2、H2-H2O、CO-CO2等)•

多相环境的腐蚀(如固相腐蚀产物-液相熔盐-气相)第8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一、金属高温氧化的可能性

金属氧化的化学反应式

Me(s)+O2(g)=MeO2(s)(2-1)根据范托霍夫(Van’tHoff)等温方程式,在温度T时上述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为

(2-2)其中K为反应平衡常数,第9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Q为逸度商(活度商、分压商),、分别为MeO2、Me在T平衡时的活度,为T平衡时MeO2的分解压;、分别为MeO2、Me的活度,为气相中的O2分压。由于固体的活度为1,则(2-3)第10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进一步约解,则(2-4)由此可以判断金属氧化的可能性若PO2>P’O2,则ΔG>0,氧化物分解若P’O2=P’O2,则ΔG=0,氧化反应平衡若P’O2<P’O2,则ΔG<0,金属被氧化第11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二、金属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1.ΔGθ—T平衡图

ΔGθ:金属氧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ΔGθ=RTlnPo2(2-5)

已知T时的ΔGθ,

Po2,与P’o2比较,氧化反应的方向。

第12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ΔGθ—T平衡图

1944年Ellingham一些氧化物的ΔGθ—T图

1948年Richardson和Jeffes添加了pO2、pCO/pCO2、pH2/pH2O三个辅助坐标

直接读出在给定温度(T)下,金属氧化反应的ΔGθ值第13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ΔGθ—T平衡图

ΔGθ值愈负,则该金属的氧化物愈稳定判断高温腐蚀热力学倾向

判断金属氧化物在标准状态下的稳定性

预示一种金属还原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可能性

位于图下方的金属可以还原上方金属的氧化物

C可以还原Fe的氧化物但不能还原Al的氧化物

“选择性氧化”——合金表面氧化物的组成

合金氧化膜主要由图下方合金元素的氧化物所组成第14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ΔGθ—T平衡图

各直线:相变熔化、沸腾、升华和晶型转变在相变温度处,特别是沸点处,直线发生明显的转折

——体系在相变时熵发生了变化

直线的斜率:-ΔSΘ氧化反应熵值变化;氧是气体,其熵值比凝聚相大

ΔSΘ一般为负值,从而直线斜率为正值温度越高,氧化物的稳定性越小。第15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ΔGθ—T平衡图

两条特殊直线

–CO2的直线几乎与横坐标平行,表明CO2的稳定性几乎不依赖于温度

–CO的直线斜率为负,CO的稳定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周围的几条直线,O点、H点和C点第16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ΔGθ—T图使用说明例:由ΔG0-T图比较Al和Fe在600℃下发生氧化的可能性,并判断一种金属还原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可能性。解:从图上读出600℃时ΔG0值均小于零,即均可被氧化ΔG0600℃(Al→Al2O3)=-928kJ<0ΔG0600℃(Fe→FeO)=-417kJ<0ΔG0600℃(FeO+Al→Al2O3+Fe)=-511kJ<0•铝对氧的亲和力更大,铝比铁的氧化倾向更大•氧化物膜中FeO有可能被铝还原第17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ΔGθ—T图使用说明例:在980℃时,铜和铁在20%H2-80%H2O气体中被腐蚀的可能性?解:980℃处作垂线,分别与2Fe+O2=2FeO线和4Cu+O2=2Cu2O相交。从H点分别与相应的交点连线,并延长交于pH2/pH2O轴。对于铁,H2/H2O约为2对于铜,H2/H2O约为10-8~10-4所以铁在此混合气体中可能被氧化(H2O→H2),而混合气体中只要有0.1%的H2就足以使铜免于氧化第18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基础二、金属氧化物的高温稳定性ΔGθ—T平衡图金属氧化物的蒸汽压

蒸汽压越低,稳定性越高金属氧化物的熔点

熔点越高,稳定性越高熔点低于金属本身时,不但失去保护作用,而且加速腐蚀第19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一、金属氧化膜的形成氧化过程取决于:(1)界面反应速度(2)物质通过氧化膜的扩散速度第20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二、金属氧化膜的生长◆氧化过程中金属离子或氧离子扩散形式a.金属离子单向向外扩散,在氧化膜气体界面上进行反应,如铜的氧化过程

b.氧化膜界面上进行反应,如钛、锆等金属的氧化过程

c.

金属离子向外扩散,氧向内扩散,两个方向的扩散同时进行,两者在氧化膜中相遇并进行反应,如钴的氧化第21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二、金属氧化膜的生长◆反应物质传输途径(1)通过晶格扩散(2)通过晶界扩散(3)同时通过晶格和晶界扩散第22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二、金属氧化膜的生长◆内生氧化过程第23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三、氧化膜的P-B比(Pilling和Bedworth)◆氧化膜的内应力 ★氧化反应机制,包括溶解在金属中的氧的作用 ★氧化物与金属的体积比 ★氧化物的生长机制 ★样品的几何形状等◆P-B比(毕林-彼得沃尔斯原理)金属氧化膜的体积VMO与所消耗金属的体积VM之比第24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

PB=VMO/VM

PB比>1:氧化膜中受到压应力,可能生成保护性氧化膜

PB比<l:氧化膜中受到拉应力,无法生成保护性氧化膜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PB<l,氧化膜发生开裂,呈线性氧化规律PB比>>1:膜脆易破裂,丧失保护性,难熔金属氧化膜:WO3,MOO3

PB比引起的生长应力还与氧化膜的生长机制有关

新的氧化物在金属/氧化膜界面生成,PB比可以产生生长应力

新的氧化物在氧化膜/气相界面生成,不能因PB比产生生长应力第25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第26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氧化膜真正具有保护作用的充分条件

保护性好的氧化膜P-B比稍大于1,如Al(1.28)、Ti(1.95)

PB比大于1是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1)膜要致密、连续、无孔洞,晶体缺陷少;(2)稳定性好,蒸气压低,熔点高;(3)膜与基体的附着力强,不易脱落;(4)生长内应力小;(5)与金属基体具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6)膜的自愈能力强。第27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金属氧化膜四、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纯金属氧化物 ★六方、立方密排 ★四面体间隙、八面体间隙◆合金氧化物

★固溶体型 ★尖晶石型第28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3氧化膜离子缺陷一、理想配比离子晶体 肖特基缺陷、弗兰克缺陷二、非理想配比离子晶体 ★n型半导体:金属离子过剩,氧离子不足 ★p型半导体:金属离子不足,氧离子过剩第29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3氧化膜离子缺陷★n型半导体:金属离子过剩,电子导电•ZnO、CdO、BeO、V2O5、MoO3、WO3 •氧化时,间隙离子和间隙电子向氧化物和氧气的界面迁移★p型半导体:金属离子不足,空穴导电•NiO•

电子空位和阳离子空位向内,金属离子和电子向外迁移第30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高温氧化动力学一、高温氧化速度的测量方法

重量、容量、压力计等二、恒温氧化动力学规律研究氧化动力学最基本的方法——

测定氧化过程的恒温动力学曲线(ΔW-t曲线)——

氧化过程的速度限制性环节、氧化膜的保护性、反应的速度常数、过程的能量变化——

典型的金属氧化动力学曲线有线性规律、抛物线规律、立方规律、对数及反对数规律第31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高温氧化动力学第32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高温氧化动力学氧化动力学的直线规律–金属氧化时不能生成保护性的氧化膜–在反应期间形成气相或液相产物–氧化速度=形成氧化物的反应速度–氧化速度恒定不变第33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高温氧化动力学氧化动力学的抛物线规律–多数金属和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规律–表面形成致密的、较厚的氧化膜–氧化速度与膜的厚度成反比第34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高温氧化动力学氧化动力学的立方规律氧化动力学的对数与反对数规律•均在氧化膜相当薄时才出现–意味着氧化过程受到的阻滞远大于抛物线规律第35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高温氧化动力学三、高温氧化理论—Wagner理论,

厚氧化膜生长动力学计算抛物线规律中常数K的公式:第36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高温氧化动力学•Wagner金属氧化理论假设(1)氧化物是单相,且密实、完整,与基体间有良好的粘附性;(2)氧化膜内离子、电子、离子空位、电子空位的迁移都是由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提供驱动力,而且晶格扩散是整个氧化反应的速度控制因素;(3)氧化膜内保持电中性;(4)电子、离子穿透氧化膜运动,彼此独立迁移;(5)氧化反应机制遵循抛物线规律;(6K)值与氧压无关。第37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4高温氧化动力学等效原电池第38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影响金属氧化的因素一、合金元素对氧化速度的影响(1)合金元素对金属过剩型氧化膜氧化速度的影响

n型半导体氧化速度受间隙金属离子的数目支配,如ZnO的增长速度符合质量作用定律(2)合金元素对金属不足型氧化膜氧化速度的影响

p型半导体氧化物导电性受电子空位支配,而氧化速度受离子空位支配。第39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影响金属氧化的因素二、温度对氧化速度的影响 由G0-T图知道,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氧化的热力学倾向减小,但绝大多数金属在由仍为负值。另外,在高温下反应物质的扩散速度加快,氧化层出现的孔洞、裂缝等也加速了氧的渗透,因此大多数金属在高温下总的趋势是氧化,而且氧化速度大大增加。第40页,课件共4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影响金属氧化的因素三、气体介质对氧化速度的影响(1)单一气体介质铁在水蒸气中比在氧、空气中的氧化要严重得多(2)混合气体介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