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提升儿童朗读水平摘要:朗读,是把文字由无声化为有声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是重中之重,但低年级的孩子才开始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有感情地去朗读,唱读的情况很普遍,他们的朗读水平亟待提高,而陶行知教学理念对于提升儿童朗读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引导儿童会读、悦读。关键字:践行思想行知教育朗读水平正文: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它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怎样让儿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其语言的真,文字的美呢?为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谈谈自己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的几点感悟,与同行们共勉。创设情景,调动儿童朗读积极性,突出一个“趣”字。“解放儿童的双眼”,看一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动力。在朗读指导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挂图、视频、出示实物和老师的肢体语言等创设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教学《端午粽》一文中,首先我利用课件出示青青的箬竹叶,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接着出示白白的糯米,让孩子们继续想一想这两样东西能组成什么(此时,大部分孩子已经猜出是粽子了。)再出示端午节的宣传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孩子们在浓浓的求知欲中走进课文,朗读的兴趣也就来了,整堂课学习氛围很浓。在扎实地朗读课文中,达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解放儿童的双手”,画一画。在《雨后》一文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想象:广场上的这群孩子玩得多快乐?在充分调动孩子们回忆生活中玩水时高兴、兴奋的心情后,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描述自己曾经玩水时热闹的情景。紧接着,我让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画笔和纸,把广场上孩子们玩水时热闹的情景画下来,并配上自己能想到的或有感而发的描绘欢乐情景的几句话。在画与写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文本所传达的童心、童趣。此时,再让孩子走进文本,配乐朗读课文,学生们会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解放儿童的嘴”,演一演。对于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的课文,教师可以对某一情节设计表演,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这样会令孩子回味无穷,兴趣盎然。如我在教学《咕咚》一课时,首先,我指导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大叫”等词语体会动物们的害怕神态,营造紧张的气氛,再由学生从小组中推荐人选合作表演。表演后,根据文本语言,集体对表演进行评价,着重看谁能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演出来。通过人物表演中的逼真的神态、语言、动作,学生对狐假虎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时再让学生朗读课文,他们会情绪高涨,充分达到朗读的效果。把握文本,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突出一个“情”字。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是教育最好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本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能够引起儿童强烈且持久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在教学《母亲的恩情》时,首先我着重指导“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这一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情景,学生们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心情。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插图,想一想母亲在缝衣服时的心理活动,接着指导学生读好母亲对儿子的叮嘱及儿子对母亲感恩的句子。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母亲做过的让自己最感动的事情,体会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让孩子们能从整体上感知教材,理解词句背后传达的情感。同时,凭借儿童入情入境的心理感受,以情感人,激发美好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在教学《雨后》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小哥哥踩水的快乐,首先三、巧妙评价,促进学生在朗读中得到发展,突出一个“实”字。“爱满天下”,机智评价,维护幼小心灵。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亟待培养,时而添字或漏字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平常心对待,不要操之过急,打击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巧妙地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班级中总有孩子内向,读书怕出错,不敢发出声音,这时候,我就会说:“老师没听清,我把你的‘音量开关’调大一些(配合调节音量的动作),相信调整过后你的音量会大一些!”在教师期待的眼神中,他的声音渐渐变大,我及时表扬了他。老师一个小小的幽默,是对学生无形的关爱,让孩子不再胆怯。“教学做合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将课堂还给孩子,在评价时,我们可以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进生与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课堂上,让孩子对自己的朗读进行评价,朗读水平较高的孩子会说自己读得不错,接着让他说一说理由(声音响亮、不添字漏字等),其他学生也能学习到方法。如果这个孩子朗读水平较低,可以让他人评价,总结一下问题,避开问题,再试着重新读课文,这样进步就大了。如果长期能坚持下去,不断地学习、实践,最终会使得学生敢读、想读、悦读。边读边想,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突出一个“美”字。感知语言美,培养美感,在朗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课文中,有表现美的课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让孩子边读边想,“解放儿童的大脑”,在情景中入情入境地读:自然美祖国壮丽秀美,我们的儿童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但是要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力,就要精心培养。而书面语言是描绘美的手段,也是提高儿童美感的最直观的手段。我们看《葡萄沟》中写葡萄的这一段:“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美丽极了。”这段话语言文字极为优美,教学本段时,首先我通过动作的演示(手不断地向上向外伸展,配合简笔画),让学生感受到葡萄长势之美。接着通过范读声音的高低以及语速的变化,让孩子们感觉到葡萄沟的葡萄数量多,颜色美的特点。绿绿的叶子,五光十色的葡萄,真是美丽极了,接着请同学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在变换方式不断地朗读中,文章语言的意境之美必能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再如我教学《荷叶圆圆》一课的片段。师: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呢?生:我喜欢小水珠,因为我觉得小水珠真美啊。师:好,现在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学生读)师:字正腔圆,如果能够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谁愿意再挑战一下?(生配上动作读)师:在这里用了两个动词,谁能把它们找出来?生:是“眨”和“躺”。师:你瞧,小水珠躺在荷叶上,风来了,小水珠就随着风左一摇,右一摆。你们觉得舒服吗?生:舒服。师:此时此刻,你感觉到荷叶就是你的——生:摇篮。师:多可爱的小水珠啊!现在请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我们就是那一颗颗亮亮的小水珠,躺在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上。风姐姐轻轻地一吹,我们就随着风左一摇,右一摆,很快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可爱的“小水珠们”,这种感觉舒服吗?生:舒服极了。(生闭上眼,身体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起来了)师:现在请你们睁开眼,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这段话。生:配乐齐读。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已经浑然一体,师生共同置身于文本优美的环境中,与作者进行对话,体会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孩子们的审美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社会美对于英雄人物或者社会生活来说,也需要从形象入手,品味精神美、品质美、社会生活的本质美,这种美是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朱德的扁担》一文中,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同甘共苦之情呢?首先课件出示红军战士挑粮的情景图片,让学生先说一说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食的。那么书中又是怎样写的呢?课件出示“他穿着草鞋……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敌人打仗。”先让学生想象战士们是如何劝朱德同志不要这么辛苦再挑粮的,让学生体会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担忧和心疼,学生试读,读出担忧和心疼。然而朱德同志却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仅仅一个细微的细节描写,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同甘共苦、心系大家的革命伟人形象。这样,通过插图与朗读的结合,把人物的精神美、品质美、心灵美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受到美好心灵的滋润,培养了儿童的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们的朗读水平。艺术美文本中少不了艺术手法的润色,通过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富有韵味。比如说《望庐山瀑布》中,全诗紧扣“望”字,突出了庐山瀑布的动态之美。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日照香炉生紫烟”,诗人借助一个“生”字来渲染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美景。“遥看瀑布挂前川”中一个“挂”字又化动为静,写出了远观时瀑布飞泻而下的形象。“飞流直下三千尺”中,一个“飞”字又把瀑布倾斜而下的动态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细细品味诗中的用词,感受艺术手法所带来的神奇效果,加之有节奏、有感情、想象着朗读,山之高耸、瀑布飞泻的壮观景象就呼之欲出了。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感悟美、欣赏美、品味美,这样他们就会把优美的文章读出“味”来,读出“美”来。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提升儿童朗读水平的过程中,注重并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不仅能为儿童打下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儿童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接受道德情操的熏陶,真乃功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信息窗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 2025年借调合同三方协议
-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4份)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合计3份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含答案
- 2023年网络及通信协议处理软件资金需求报告
- 2025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食品防护评估表
- 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整理
- (74)-17.3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浅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诊断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 国际贸易地理全套课件
- 家校共育-助孩子成长-家长会课件
- 叉形件工艺及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 GB/T 5916-2008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用)试题及答案
- GB/T 23723.1-2009起重机安全使用第1部分: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