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朗读诗歌感受诗意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满芳草。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情深义厚却两地分离,在忧伤中度过老年直至去世。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为什么忧伤?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芙蓉无法送达思乡不能返乡同心却要离居个人原因

《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热。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争斗不息。《古诗十九首》产生背景社会原因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往往远走他乡落魄江湖,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

《古诗十九首》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你知道吗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直抒胸臆既然表现了主旨,那么这是什么抒情手法手法呢?手法?天地之间一声浩叹,感情汹涌而来,强烈动人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或氛围?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表达出诗人轻松欢快的心情,侧面烘托主人公高雅的情怀,纯洁、美好的感情。以乐景衬哀情什么修辞?设问自问自答,语气舒缓。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远道”透露了作者的情绪变化与转折,由欢欣转为失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陆凯(南北朝)《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等等。采摘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与祝福。“还顾”“望”,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旧乡”所见之景,山长水阔道阻且长,归乡无望。“长路漫浩浩”情景交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哀景衬哀情(借景抒情)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马茂元先生说:“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是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家室的离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诗歌呈现了两个同时显现的画面: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孤独凄清;一边是丈夫远望长路漫漫、云烟缥缈,忧虑愁苦!

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诗歌内涵丰富,

令人回味无穷。对写法“对写法”的特点: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术效果。自己分明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也在思念自己,这样就使表达的感情丰富而深刻、委婉而含蓄。虚实结合(想象)实写女子思夫虚写丈夫思妻使诗歌内涵丰富,表情达意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对写法”又谓之“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使“主客移位”,从客位落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这种

“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这是一首缠绵悱恻的诗,这是一曲婉转动人的歌,这是一副凄美绝伦的画。

每一个有美好心灵的人都会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深切感受这首诗穿越千年的无穷魅力。

《涉江采芙蓉》以其多样而独特的手法,让游子与思妇对唱表白,唱出了他们的思念与惆怅、他们的遗憾与悲伤,唱出了乱离之人的共同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除夜》高适《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对写法发端于《诗经》,后世继承此写法的代表诗歌还有很多,你能说说吗?重难点突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说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

温故知新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故乡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拓展阅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6分)作者既写自己的孤单,又描写了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用对写(主客移位、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思家”的。举一反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①庾开府指庾信,鲍参军指鲍照,两人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颈联看似平淡,实则意蕴丰富,历来为人称赏。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颈联虚实结合。实写杜甫在渭北独对春天的树思念李白,虚写李白在江东远望日暮之云思念自己。这两句时空重叠,两位诗坛巨匠一个遥望江东一个远眺渭北,景中有人,蕴含着双方深重的离情。高考链接颈联意象罗列,以白描手法简笔勾勒,意象丰富,画面感极强,言简义丰耐人寻味。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1)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3分)答: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3分)答: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高考链接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节选)……世界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