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侵权损失赔偿的完全赔偿原则之检讨
赔偿损害责任是我国第一部刑事责任法第15条第6条所界定的责任。许多学者主张,财产损失赔偿,应以完全赔偿为原则。1999年6月21日,沈阳某餐饮公司的司机卢某酒后驾驶餐饮公司董事长于某的汽车,撞断沈阳故宫的文物下马碑。沈阳故宫向肇事司机和车主请求赔偿。经评估,该文物价值为人民币2000万元至3000万元,2005年,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肇事司机承担80%即1600万元的赔偿责任,但卢某已经死亡,且无个人财产,故其民事责任归于消灭;车主于某因管理不当,承担5%即100万元的赔偿责任。2012年,朱某驾驶广本雅阁轿车不慎与另一辆劳斯莱斯轿车发生轻微擦碰,最终确定劳斯莱斯轿车修理费高达35万元,朱某被迫在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险之外,承担18.8万元的个人责任。在上述案件中,责任人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固无争议。但是,其造成的损害数额巨大,全部赔偿是否公平,存在争议。一、公平裁量原则“公平裁量”的规定大陆法系国家损害赔偿的原则各不相同,有的国家偏重于“完全赔偿原则”,还有许多国家采用“公平裁量原则”,也有国家采取折衷态度。下文对法国、德国、瑞士、荷兰、葡萄牙、奥地利、土耳其、日本等八国的损害赔偿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侵权法财产损失赔偿制度提供借鉴。(一)第二,立法和判例使用“完全赔偿原则”法国法上的侵权赔偿责任,以“完全赔偿原则”为出发点。然而,法国的学理上,一直存在突破“完全赔偿原则”的建议。例如参议院法律委员会2009年的一项报告即建议承认受害人防止损失扩大的一般性义务,并建议按照行为人的过错引进一般性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蛋壳脑袋”类型的案件,一些法国学者也对判例固守的“完全赔偿原则”提出质疑。总之,在法国法上,侵权责任适用“完全赔偿原则”,法国最高法院在判例中相当严格的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二).民法上的损害赔偿制度《德国民法典》第249条第1款规定了“完全赔偿原则”,或称“全有或全无原则”,然而,在德国实务中,“完全赔偿原则”经常导致不公平的结果。在德国联邦最高法院1974年的“共同购买彩票案”中,五个人约定每周每人提供10马克资金,委托其中一人购买彩票;某一周受托人忘记购买彩票,致使错过了10550马克的大奖。故其他三人提起诉讼,请求受托人向每位原告支付2110马克的赔偿。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该案中,重点考察五个人之间的无偿委托关系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法院认为,“如果认为合伙买彩票的当事人之间存在法律关系,则将产生不寻常的损害赔偿风险……这种情况下,损害赔偿将危及受托人的生存基础”,因而否认当事人之间存在法律关系,并驳回原告的请求。虽然该案并非侵权法的问题,但同样体现了“全部赔偿原则”过于僵化的弊端。笔者认为,本案实质上是德国法上“全部赔偿原则”带来的困境:由于损害数额显著过高,法院只能想尽办法否定赔偿请求权。如果放弃僵化的“全部赔偿原则”,则可不必拘泥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考虑当事人的过错等情节,依照公平合理的原则确定赔偿的数额即可。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德国保险合同法》改革,改变了过去保险合同法上比较僵化的“全有或全无原则”。在旧法中,如果投保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某些义务,保险人无需支付保险金。然而,“这样的规定虽然相对简单……但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过错的微小差异———越过了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之间的界限———即导致完全不同的法律后果,前者可以得到全部的保险金,而后者则免除保险金给付义务”。笔者认为,上述改革理由,在德国民法上的损害赔偿制度中同样存在:我们同样可以说,现行损害赔偿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有必要改变目前“完全赔偿原则”这样过于僵化的规定。在德国法上,“完全赔偿原则”是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但这项过于僵化的原则,在某些实务案例中导致不公平的结果,法院有时不得不借助一些过于牵强的理由达到结果的公平。(三)保险赔偿与“公平裁量原则”对于侵权责任,1881年《瑞士债法典》未采用“完全赔偿原则”,而是采用了“公平裁量原则”,该法典第51条第1款规定:“法官应当考虑有关情况和过错的程度,确定损害的种类和范围。”这样的规定,乃是基于日耳曼法上的赎金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过错”这一考虑要素。由此可见,在瑞士法上,侵权责任“不适用‘完全赔偿’这样僵化的规则……法院可以判令全部赔偿,也可以判令部分赔偿”。瑞士学者RolandBrehm认为,采用“公平裁量原则”的理由是:“赔偿责任以过错为归责原则时,‘有过错’和‘无过错’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特别是,法院很难确定究竟是无过错还是一般过失。前者将驳回原告的请求,后者则给予原告完全的保护,这样苛刻的选择,是违反公平的。因此,法律规定,法院必须在过错和损害赔偿的数额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认定或否认存在相当因果关系时,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如果(因果)关系比较远,处于模棱两可的状况,减轻赔偿责任也是正当的。如果损害是轻微过失造成的,责任人应当得到关照”。在违约责任中,“公平裁量原则”同样适用。总之,在瑞士法上,损害赔偿责任不适用“完全赔偿原则”,而是采用“公平裁量原则”。在侵权责任中,过错程度是裁量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在违约责任中,合同的性质则是裁量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无论哪种情况下,法院均可借助公平裁量,做出合理的判决结果。(四)荷兰法上赔偿责任的例外虽然荷兰民法上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完全赔偿原则”为出发点。总之,在荷兰法上,赔偿责任仍然以“完全赔偿原则”为出发点,但为了个案公平,存在适用范围相当广泛的例外条款。当完全赔偿不能实现公平结果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借此判令部分赔偿。(五)过失致过错致受害人保护1966年《葡萄牙民法典》很大程度上参照了《德国民法典》及德国判例和学说。然而,葡萄牙侵权法的损害赔偿并未采纳“全有或全无原则”,而是采纳“公平裁量原则”。《葡萄牙民法典》第494条规定:“由于过失而承担责任的,只要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和受害人的经济状况以及其他情况属于正当,则可以根据公平原则,确定一个低于损害的赔偿数额。”也就是说,首先以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为依据,区分故意和过失,在故意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全额赔偿,而在过失的情况下,可以减轻赔偿责任。根据《葡萄牙民法典》第499条的规定,“公平裁量原则”适用于整个侵权法,它不仅适用于过错责任,也适用于风险责任。总之,在葡萄牙侵权法上,损害赔偿的范围适用《葡萄牙民法典》第494条规定的“公平裁量原则”。(六)损害赔偿的补偿功能1811年《奥地利民法典》的侵权责任,规定了“分级赔偿”制度,目前奥地利学界提出的损害赔偿法修改建议,同样强调损害赔偿的补偿功能,主张取消《奥地利民法典》第1324条规定的“分级赔偿”制度。总之,奥地利侵权法延续了《普鲁士普通邦法》的“分级赔偿”制度,以过错程度确定是否赔偿可得利益。虽然目前改革方向是取消“分级赔偿”制度,但并非完全走向“完全赔偿原则”,奥地利学者仍然建议从公平原则出发,在法律中设置减轻责任的一般性规定。(七)国外对侵权责任的规定土耳其的民法几乎完整的继受了瑞士法。在侵权赔偿责任方面,《土耳其债法典》第51条第1款直接继受《瑞士民法典》第43条第1款:“法官应当考虑有关情况和过错的程度,确定损害的种类和范围。”对此,土耳其学者指出,“让一个故意实施侵权行为的人和一个出于轻微过失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承担同样的赔偿责任,不能认为是公平的处理结果”。总之,土耳其民法几乎全面继受瑞士民法,对侵权责任的赔偿也和瑞士民法基本一致,采用“公平裁量原则”。过错程度是确定赔偿责任的主要考虑因素,此外也会考虑因果关系的程度等其他因素。(八)加害行为的损害责任日本法上损害赔偿范围,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但是,实务中,面对个案中的不公平问题,日本判例则需要以其他方式实现结果的公正。“对被害人的加害行为实施之前,被害人已经存在的疾病也是导致损害发生的原因,此种情形下,考虑到受害人疾病的情况和程度,判令加害人赔偿全部损害有失公平时,法院应当考虑被害人的病情,类推适用《民法典》第722条第2款的规定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总之,在日本法上,“完全赔偿原则”同样是损害赔偿的主要原则。但是,在实务中,《日本民法典》第722条第2款的类推适用相当广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完全赔偿原则”过于僵化的问题。(九)“完全赔偿”的三种典型原则综上所述,关于侵权责任的“完全赔偿原则”,上述八个国家的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实务中基本坚持“完全赔偿原则”,但学理上也有以其他方式突破“完全赔偿”的僵化原则、实现个案公平的观点。法国和德国属于此类。第二类,法律明文规定,侵权赔偿责任不适用“完全赔偿原则”,而适用“公平裁量原则”,法院应当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特别是过错程度,公平确定赔偿的数额。瑞士、葡萄牙、土耳其属于此类。第三类,侵权赔偿责任虽然以“完全赔偿原则”为基础,但存在广泛适用的一般性规则,实务中经常突破“完全赔偿原则”,以实现个案公平。荷兰、日本属于此类。奥地利损害赔偿法的改革,也采用了这种思路。二、我国侵权法赔偿原则的学术探讨(一)完全赔偿原则”的缺陷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案例,反映了中国侵权法上“完全赔偿原则”过分僵化的缺陷。“完全赔偿原则”在学理上看似是非常严谨的,但这样“全有或全无”的结果,在实务中许多案例都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二)一些新的“完全赔偿原则”计划的审查1.损害价值的可预见性有学者主张,类推适用《中国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将“可预见性”原则而引入侵权责任,可解决轻微过失造成巨额损害的问题。然而,这种观点仍有很大缺陷:首先,《中国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的“可预见性”,系继受《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4条而来。其次,即使不采用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4条一样的解释,直接将“损害价值的可预见性”作为侵权赔偿标准,依然存在疑问。沈阳故宫附近文物众多;街上豪车固然是少数,但人们也时不时的会遇到。也就是说,疏忽造成巨额损失在抽象的意义上是可以预见到的。这两个案件的全额赔偿之所以受到不公平的质疑,真正原因乃是过错程度与损害价值的不成比例。因此,“可预见性”未涉及案件的根本问题。再次,《中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的“可预见性”,是以违约方订立合同的时间为准;然而,侵权责任法上,加害人和受害人之前通常并没有法律关系,直到侵权行为发生的那一刻才发生联系。即使在侵权责任法中考虑“可预见性”的问题,也不能与合同法进行类比。最后,“可预见性”仍然是一项可以客观判断的标准,实际上没有彻底摆脱“全有或全无原则”的窠臼,比如不慎损毁了价值数千万的文物或豪车,当事人能够预见就必须承担全部责任,不能预见则无需承担责任。这样的处理方式,仍然无法解决具体个案中的不公平问题。因此,在侵权法引入“可预见性”的规定,并不能解决“完全赔偿原则”的缺陷。2.受害人之过错程度“受害人过错”,即《中国侵权责任法》第26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将“受害人过错”这项减轻责任事由,扩大解释为“受害人的原因”,似乎也是限制“完全赔偿原则”的一项解决方案。此种方案,为日本学理和实务广泛采纳。笔者认为,在侵权责任中,一概不考虑受害人方面的原因,有时无法得到公平的结果。特别是在极端情形下,加害人的行为仅仅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放置一个稻草的人承担压垮骆驼的全部责任,特别是当他只有轻微过失的时候,是明显不公平的。然而,即使类推适用《中国侵权责任法》第26条“受害人过错”的规定,仍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案例,仍然不能通过类推适用《中国侵权责任法》第26条来解决。妥善保管的文物放置于故宫附近,价格昂贵的车辆行驶于街头,都是正当的保管和使用,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受害人的原因”造成了损害。总之,类推适用《中国侵权责任法》第26条“受害人过错”的规定,对于“完全赔偿原则”缺陷之弥补,作用相当有限。笔者认为,如果能找到一般性的解决方案,就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小部分案件,突破现有成文法的文意做“类推适用”。3.生计酌减制度的设计方案针对中国实务中的“轻微过失负担巨额赔偿”的案件,也有学者提出设置“生计酌减”制度,笔者认为,设置生计酌减制度,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同时考虑赔偿义务人和赔偿权利人的生存状况,是合理的。总之,在同时考虑加害人和受害人经济状况的前提下,“生计酌减”制度值得赞同,但作用仍然极其有限。(三)中国侵权责任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在比较法讨论中,笔者发现,“完全赔偿原则”并非唯一的解决方案,“公平裁量原则”是损害赔偿法的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公平裁量原则”考虑个案的具体情况,有利于个案公正,自不待言。粗看起来,采用“公平裁量原则”似乎会引发对法官裁量度过大的疑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壁球场暖气安装施工合同
- 建筑维修安全施工合同
- 知识产权侵权处理规定
- 仓储用房租赁权转让合同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学摸底考试卷(深圳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
- 建筑工程保修期服务承诺书
- 实验室保安聘用合同范例
- 制作合同范例格式
- 数据清理服务合同模板
- PCB外包劳务合同范例
- gsv反恐风险评估表
- 中央空调技术协议
- Excel表智能手工钢筋抽料表(傻瓜式)
-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职业生涯规划书
- 幼儿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策略课件
- 储罐施工方案33
- 消毒供应中心技能考核操作评分标准
- 莲藕的贮藏保鲜技术
- 油气地质储量计算及评价
- 【2023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论文)2800字】
- 村卫生室2023年度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