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主题班会让手机带回家商丘市睢阳区宋集镇一中以上现象你熟悉吗?手机,我们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了?你是否想过,作为学生,手机对我们的作用有多大,手机对我们又有多少危害?中学生带手机之弊及案例分析
马风曾是一重点高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上学期还被评为了三好学生。新学期开始后,读高二的马风像变了个人似的,听课不认真,有时还低下头。作业凑合、应付,甚至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一次老师上课时,发现马风低着头没听课。老师悄悄地来到他的身旁,发现他正拿着手机玩游戏,马风全神贯注地玩着,老师到了他身旁他竟没有发现。老师拿过他的手机,等下课后一问,得知他这段时间迷上了手机里的游戏,上课不注意听讲,趁老师不注意时,便偷着玩。
实例分析:
马风的行为其实折射出了部分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喜欢刺激,爱玩厌学,痴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现象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也存在着,成绩不太好、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
难拒新兴技术诱惑
亚洲用户患上网瘾综合症根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在亚洲有一名女婴儿活活被饿死的时候,她的父母却专注于“抚养”在线虚拟儿童;一个男孩不满大人指责其过度沉迷游戏而弑母并自杀。这些报道反映了一个现状,即亚洲人正因过度沉迷于互联网技术而付出代价。目前智能手机在亚太地区每年的销量都超过了1亿部,在近五年的时间内更是翻了2倍,这个数据使该地区成为了现今全球最大的“先进移动设备”市场。在社交网站、手机游戏与电信服务急剧发展的时代,许多亚洲年轻人发现自己几乎寸步难离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新闻点击一位22岁的新加坡大学生汉娜·罗珊娜(HannaRuslana)表示,“你可能会认为我上瘾了,但是我无所谓。”汉娜在Twitter结识的好友甚至比她在学校的朋友还多。她至少每隔15分钟就会看一下iPhone,并且一直保持登录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以及Linkedln。如果哪一天自己的Twitter帐号被冻结了,那么她和朋友就会陷入抓狂的焦虑中。但比起发生在韩国的一例惨剧,汉娜的症状其实微乎其微。去年12月,一位韩国母亲因为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而厌世,亲手杀死了自己三岁大的儿子。在此之前,韩国还有一个15岁大的男孩因无法忍受母亲斥责自己过度沉迷于网络,所以杀死母亲并最终自杀。
2010年5月,一名41岁的韩国男子与他的妻子因为在网上“抚养”了一个虚拟孩童,疏于照顾自己的亲生女儿导致她活活饿死,因此被判处了有期徒刑2年。据首尔政府估计,在这个拥有5000万人口的国家里,至少有200万用户沉迷于网络。
根据新加坡年初的调查表明,在600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学生,有88%的学生而更喜欢通过线上交流,而不是面对面地与人交谈。超过40%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一天内的手机上网时间至少有四个小时。调查称,平均每个新加坡人就有1.4部手机,而这些手机大部分都带有上网功能。日本内务部也表示,年轻人过度沉迷于游戏或者移动网络有可能使他们的人格变得极端麻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社交以及身心健康。日本全国消费者事务中心(NationalConsumerAffairsCenterinJapan)表示2010年在网上咨询相关游戏信息的用户人数,已从2009年的1437人上升至了1692人,并且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年轻人。学生带手机到底干什么呢?调查统计:与家长联系占20.55%,发短信占52.17%,玩游戏19.13%,上网85%,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观注。据某市教育部门对其下属的9所中学学生手机持有者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使用手机用于紧急联系用途的为5%,上网聊天21%,通话聊天发短信48%(包括谈恋爱),玩游戏11%,下载图片铃声12%,拍数码照片3%。而另一项关于学生持有手机的动机调查则显得更是离谱而近乎荒唐。40%的学生认为只要家庭条件允许,不论需要与否,都应当配备手机;19%的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需求,证明自己的家庭实力,作为相互攀比的依据之一;21%的学生认为,持有手机是为了除学习外的其他娱乐消遣;只有10%的学生是从实际联系的需要,考虑购买手机;另外10%的学生认为学生无须拥有手机。大概还是手机上的其他功能吧。彼此间有事没事发几条短信,闲来换一条铃声,摆弄一下小游戏,或者买些饰品给它们装扮一番,都是手机一族常做的事。这些本也无可厚非,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能小觑。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这手机不带还好,带到学校就成了攀比的砝码。你有六十四和弦,我就要新款彩屏;你手机能录音,我能数码拍照。一时间,校园内手机竟成为流行趋势的风向标。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我们的父母了。心甘情愿也好,被死缠烂磨不得已而为之也好,但普通百姓家庭恐怕还没有能隔三岔五更新手机的能力吧。且不说艰苦朴素这些人人皆知的大道理了,便是从个人家庭来看,多作攀比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更可怕的是,手机往往会接到许多不良信息,各种带色笑话、无聊谩骂充斥其中,至于用中奖等圈套行骗的更是比比皆是,防不胜防。心智尚不成熟的我们能有把握不被诱惑,不为所动吗?那么吸引众多同学带手机的原因是什么呢?那么带手机原因是什么?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等.
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危害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2004年开始在学校考试发现学生用手机作弊;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继网络之后,近两年在中学生中又出现一个新宠――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已有媒体惊呼“谁来杀短信黄毒”,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3.扰乱课堂纪律
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已不偶然。据有关调查,50%的学生使用手机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发短信。当他们在上课时,如果有短信过来,发出“嘀嘀”地声音,就会影响到上课的纪律,同时学生收到短信后,又在想要不要回,怎么回的问题,这样就特别容易分散注意力。另外手机具有游戏、拍照、聊天等功能,许多学生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都在迷恋于手机上。长时间使用手机会不仅占用学习时间还会影响到同学。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记忆力
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手机越好,对人体的辐射越大。在2001年1月,德国就有一项研究发现,手机可能会导致眼癌,因为他们将3000个患眼癌的人和3000个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常用手机的人患上眼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出3倍。在信号越弱的地方,手机就越要提高发射功率,导致手机辐射越大。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5、在心理上的影响。手机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奢侈品,拥有手机总会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多少显示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于是一部分学生为了赶时髦,产生攀比心理,想方设法去拥有手机。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来说倒也罢了;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许多学生拥有手机后,又没有专门的手机费,只好节衣缩食,以减少学习、生活费去交手机费。有的学生东借西讨,想尽各种方法去交手机费,甚至去偷窃,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6,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辩别,再加上使用不当(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手机爆炸伤人的事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反抗能力较小,专抢学生的手机.2005年4月22日下午,湘潭县一中高二学生朱磊在校园内行走时,被突如其来的雷电击中后当场身亡.事后,经法医鉴定,雷击竟然是由朱磊随身携带的小灵通引来的.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
7,手机费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具有关统计表明,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每年最低也在500元以上.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根本达不到需要手机进行实时沟通的地步。且手机介入中学生生活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再说虽然手机价格很低,但很多学生依然因为攀比或爱慕虚荣选择昂贵的手机使用。我认为中学生不应该购买手机。
中学生拥有手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一个人在中学时代哪有那么多需要联系和沟通的人。
至于那些所谓的多媒体功能,在中学这样一个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阶段,有这样一部可玩性超高的手机在,究竟能否起到调剂作用都是要大大画上一个问好的。而且中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手机这些扩展功能很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八课生命可贵第1课时认识生命背记新人教版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听评课记录
- 博雅计划数学试卷
-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4课《活动课 寻找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 无锡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实数的分类及性质》听评课记录2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8 平面图形的旋转》听评课记录3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10.1二元一次方程
- 太阳五年级听评课记录
- 工程设计方案定案表
- 第一章-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课件
- 虚位移原理PPT
- 暖气管道安装施工计划
-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要点及练习
- QE工程师简历
-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特点
- 辅音和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则
- 2021年酒店餐饮传菜员岗位职责与奖罚制度
- 最新船厂机舱综合布置及生产设计指南
- 可降解塑料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可修改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