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课件_第1页
旅游心理学课件_第2页
旅游心理学课件_第3页
旅游心理学课件_第4页
旅游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一、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现象和反映。心理学也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第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振奋、沮丧、注意、灵感、激情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和经常的特征。第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实验心理学2、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依德3、行为主义心理学第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世纪初美国华生否定传统的心理学我们能够将我国的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纳于刺激和反应的范畴。斯金纳强化理论不在于什么刺激引起什么反应而在于为什么有的能够巩固下来,而有的却不行。4、人体主义心理学马斯洛潜能→本能第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潜能是最本质和珍贵的,但比本能要弱,只有良好的环境,潜在的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基本原则,“心理学应该关心人的尊严和人的提高”三、普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一)心理动力第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心理动力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二)心理过程、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三)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第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心理特征心理特征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定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第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旅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与完整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一)社会化(二)社会认知(三)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行为的驱动力(四)社会沟通第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类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空间距离公众区(8英尺以上)社会区(4.4~8英尺)个人区(32英寸~36英寸)亲昵区(3英寸~12英寸)第1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社会态度行为倾向的评价(六)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二、管理心理学(一)个体心理1、内容型理论第1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ERG理论奥德弗生存·交往·发展②成就需要激励论权力、友谊、成就③赫次伯格的双因素理论2、行为改造型理论①强化理论②归因论第1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努力程度 能力大小 任务难度和运气机会③挫折论积极:知耻而后勇消极:对搞、沉沦、攻击、冷漠、幻想、退化、忧虑、固执3、过程型理论①期望理论②公平理论第1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群体心理1、群体的内聚力影响因素:领导成员的构成和领导方式群体的成就和声誉,员工参与管理,群体外部力量的威胁,群体的规模和成员的稳定性。第1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群体规范和压力①从众②激励和助长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三、消费者行为研究需要、欲望、动机、行为第1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一)旅游者心理旅游知觉、游泳动机、旅游者的人格、学习、态度、情绪和情感、旅游审美心理等。(二)旅游服务心理导游与风景区服务心理、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交通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心理。第1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旅游企业管理心理游泳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心理保健、员工劳动心理等二、意义(一)意义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二)意义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三)意义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三、研究方法第1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章旅游者的感知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旅游者的感觉一、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起点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部感觉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第1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特征(一)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阀限:能够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绝对阀限:能够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阀限: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K=韦伯分数视觉1/60动觉1/50痛觉1/30 听觉1/10触觉1/7嗅觉1/4味觉1/3第2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适应性刺激性连续不断地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顺应的变化,使感觉阀限升高或降低。(三)补偿性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它感觉会予以补偿(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四)联觉:一种激刺能引起多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第2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在旅游业中的运用给旅游业的启示:重视商品外观、包装、橱窗陈列、企业员工的仪表、企业形象,重视对外的营销活动。第2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旅游者的知觉一、含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和部分的整体反映二、特征(一)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第2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律:(二)理解性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第2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具有吸收、整理、选择和加的功能(四)恒常性经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三、种类(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第2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知觉。(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四)错觉1、几何图形错觉(1)垂直水平(2)缪勒——莱依尔错觉(3)线条的影响第2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形重错觉3、大小错觉4、方位错觉5、运动错觉四、影响因素(一)客观因素1、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2、反复出现的对象3、运动变化的对象第2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主观因素1、兴趣 2、需要与动机 3、个性 4、情绪 5、经验 6、社会阶层第三节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一、对旅游点的知觉第2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1、阻止作用2、激励作用三、对交通条件的知觉四、对娱乐服务的知觉第2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节旅游者的社会知觉和风险知觉一、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因素第3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印象心理作用先入为主扩散2、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3、刻板印象定型化效应4、移情效应5、互相吸引效应态度相似性吸引 需求互补性吸引情感互悦性吸引强迫性吸应邻近性吸引第3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6、心理定势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7、期望效应指生活中人们的真心期望会变成现实的现象。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8、假定相似性偏见二、风险知觉(一)类型1、功能风险 2、资金风险 3、社会风险 4、心理风险5、安全风险6、时间风险第3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产生的原因1、目标不明确 2、缺乏经验

3、信息不定分 4、相关群体的影响(三)消除方法1、广泛搜集信息2、认真衡量比较3、寻求高价格4、购买名牌旅游产品第3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章旅游需要和动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3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旅游需要一、需要概述(一)含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的头脑中的反应,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通俗讲,是对一定事物的需求和追求。

第3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特点1、对象性特点2、选择性3、周期性4、紧张性5、发展性(永不满足)(三)产生的过程第3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新的需求需要满足紧张解除行为活动动机心理紧张需求刺激第3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分类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单一性需要与复杂性需要二、旅游需要(一)产生条件1、经济因素2、时间因素3、社会因素第3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内容天然需要衣食住行交通安全精神需要艺术道德、宗教信仰社会需要探亲访友故地重游结交朋友探索需要好奇探险第3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旅游动机一、动机概述(一)含义就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引起动机的条件内在条件:需要外部条件:诱因第4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作用1、引发功能2、指引功能3、激励功能(三)特征1、内隐性2、强弱性3、冲突性4、模糊性5、逆反性(四)类型1、根据性质分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第4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作用主导动机、辅助动作二、旅游动机1、健康娱乐的动机2、好奇探索的动机3、审美的动机4、宗教信仰的动机5、社会交往的动机6、购物的动机7、商务动机8、求平衡动机第4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旅游动机的激发(一)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1、要以自然为本2、突出旅游资源的个性3、突出民族特色(二)加强旅游企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三)加强旅游宣传,为旅游者提供信息第4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旅游兴趣一、含义是人们积极探索,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来源于对于事物的特殊认识,具有明显的稳定的指向和趋向的特征。好奇心: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在向对新奇、陌生、怪诞或复杂剌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趋近、探索和操弄,以求明白、理解和掌握的心理倾向。第4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特点广度特点、广泛程度倾向特点,是指兴趣所指向的对象和具体的活动内容。稳定特点,指兴趣的持续时间效能特点,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而言第4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旅游兴趣(一)特点1、精神兴趣的主导性特点2、持续性和发展性3、波动性和变化性4、短暂性和爆发性(二)旅游兴趣的个别与差异直接与间接、广泛与狭隘、稳定与易变(三)旅游兴趣的调节与疏导引导、优化、培养、激励第4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章

旅游者的态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4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态度概述一、含义及构成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为倾向,是行为的准备阶段。它包括三部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一)认知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信念。第4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情感成分是指人们所作出的情感判断,是态度的核心。(三)意向成分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阶段三种成分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影响一致性的因素:第4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一种积极的态度要有一种需要或动机才能转变或具体的实际行动。2、将积极的信念和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一定的能力。3、人们的认知和情感成分都有较强的情境性,情境发生了改变,态度也会改变。二、特点1、对象性2、社会性3、内隐性4、稳定性与可变性(调整性)第5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a、态度的结构b、态度的因果关系c、态度的一致性,因一致而加强5、价值性态度的核心是价值,价值是指作为态度的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三、态度的形成过程第5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服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二)同化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三)内化人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知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第5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态度的改变1、改变认知成分(1)改变信念(2)改变权重(3)增加新信息(4)改变理想2、改变情感成分(1)建立经典性条件反射(2)激发对广告本身的积极情感。(3)增加接触的次数3、改变行为成分第5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态度与旅游决策一、态度与旅游决策态度偏好行为信息认知情感意向社会因素第5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态度与旅游决策过程二、态度与旅游偏好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一)影响旅游偏好的因素态度是旅游偏好的形成基础,自然它是影响偏好的关键因素。1、态度的强度指态度的强烈程度,与突出属性相关2、态度的复杂性第5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旅游偏好的形成吸引力=个体获得利益的相对重要性×个体感觉到的目的提供利益的能力三、旅游者态度的改变(一)影响因素1、旅游者本身的因素。2、态度的特点强度、形成因素、价值性3、外界条件信息、团体、客观因素第5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改变方法1、改变内在结构。2、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3、重视旅游宣传。4、引导人们参观旅游活动第5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章旅游者的个性心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5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个性心理概述一、含义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带有倾向性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在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并且有很大的稳定性。1、首先强调人对环境的反应2、系统性和稳定性3、受遗传、环境两因素决定第5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倾向指个体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个体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三、基本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3、独特性4、可塑性第6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个性理论一、特质论特质论认为,个性是由许多特质要素组成的。所谓特质是指人的行为中一贯性的具有顷向性的东西。1、特质在各个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2、在人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特质数量很大。3、特质不同于习惯,也不同于态度。第6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特质比习惯更富多样性,而且控制行为水平也比较高,特质形成于习惯,又高于习惯。②特质和态度也有区别首先,态度限定在特定对象,而特质并不明显地指向于某种对象。其次,态度用于表态,是否接受,好恶评价,特质一般不用于表态。(一)阿尔波特的理论他认为“特质”具有指挥个体行为的能力,还是我们的特质,才使我们在变化的情境中给以步调一致的反应。第6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基本特质极具称慢、渗透性。2、核心特质渗透性差一点的。3、次要特征主要是指个人独特的偏好。(二)卡特尔的理论卡特尔用特质的阶层来表示人格构造的1、第一层次,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个别特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特质第6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共同特质是指某一社区或某一集团的成员都具有的特质。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第二层次)表面特质是指经常发生的,从外部可以直接观察的行为表现根源特质则是个性基本特质,它是表达原因其找出16种根源特质聪慧性、情绪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激励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乐群性、好强性、有恒性。第6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精神分析理论奥地利.弗洛依德: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一)人体结构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内包含着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1、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遗传下来的本能,它包含着一些生物性(本能性)的冲动,以性冲动和破坏性冲动为主。它按“快乐原则”行事。第6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自我是个体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人格部分。是个性中现实的一面,它以“现实原则”行事,是本我与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功能:一、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存。二、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三、管制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四、调节并解决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第6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超我是在人格结构中属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内化之后形成的结果。本我寻求快乐,自我考虑现实环境的限制,超我则明查是非着恶,因此超我是本我与自我的监督者。(2)人格发展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青春期第6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局限性:1、以心理失常者的行为为基础缺乏普通性。2、资料多是个人的观察经验缺乏实验性的量化研究。3、过分强调性冲动对行为的支配作用,而忽视了社会文化的作用。三、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学习主要有古典条件学习、操作条件学习和社会学习。第6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自我论这里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它是描述性的,而不是像精神分析学说那样是动力的和解释性的。悲观、异常人——乐观正常人一方面讨论人类动机(需要)的发展另一方面讨论自我实现存的人格特征第6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总之,强调以人为本的自我论,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自我论改造了特质论者的支离与精神分析它者的病态观的缺点,它重视整个的人,健康的人,使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研究的目标更高。第7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旅游者的个性特征与旅游行为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旅游者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旅游者的整个精神面貌的总称,主要包括旅游者的气质特征、性格倾向、能力差异、自我概念及其生活方式。第7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气质与旅游行为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的性情、脾气。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2、心理过程的强度。3、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第7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腊克拉底,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第7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性格与旅游行为性格是指人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它是个性中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比气质更能反应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性格与气质联系:性格是在气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气质存在一定渗透性。区别:1、气质由高级神经的活动性决定,稳定性很高,甚至可以终身不变,性格虽然很稳定,但大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第7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气质无所谓好坏,而性格则有优劣之分。1)内倾、外倾2)男性气质、女性气质3)内控型、外控型4)自卑、自尊第7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能力与旅游行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人们常通过活动效果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一般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特殊能力:历史、地理、文学、古物鉴赏第7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自我概念与旅游行为自我概念是指人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感知和情感)四个部分。旅游者倾向于消费那些与他们愿意保持和提升的自我概念相匹配的产品或品牌,而且他们被这些产品或品牌所吸引的程度将随产品或品牌的象征意义的变化而变化。第7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是指人们如何花费时间,对金钱的态度、消费方式、消费习惯等等安静型:以家庭和子女为中心海外型:他们活跃、开朗、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历史型:对历史的浓厚兴趣第7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六章旅游者的情绪情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7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基本原理一、含义所谓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2、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产生情绪和情感。第8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区别都是对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映,是属同一类而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1、情绪的心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2、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在后;3、情绪的外显性与不稳定性与情感的深层性和稳定性。第8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两极性、扩散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1、在快感度方面愉快——不愉快2、在紧张度方面紧张——轻松3、在激动方面激动——平静4、在强度方面强——弱5、在基本判断方面肯定——否定第8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分类(一)根据性质分类1、快乐是一种在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进所产生的情绪体验。2、愤怒轻微不满——愠怒——怒——愤怒——暴怒是由于碍目的达成而造成紧张积累,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第8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恐惧是企图摆脱危险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4、悲哀失望——遗憾——难过——悲伤——悲哀是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或自己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体验。5、喜爱是指对象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二)根据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分类第8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心境心境是一种很微弱、较长时间持续存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广延和弥散的特点影响非常广主导心境:由一个人的生活道路和早期经验所造成的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心境它决定一个人的基本面貌。暂时心境:由当前情绪所引起的。第8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体验。3、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绪体验。积极、消极(三)根据情感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分类第8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五、表现形式——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言语表情六、情绪的作用1、适应功能2、动作作用3、组织作用4、信号作用第8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七、情绪理论(一)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美国心理学家、丹麦生理学家(1884、1885分别提出)情绪只是对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乎是身体的,兰格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二)情绪认知学说第8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美国心理学家阿绪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他认为,情绪是趋向知觉为有益的,而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的倾向被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第8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旅游者的情绪情感一、影响因素1、需要是否得到满足2、活动是否顺利3、客观条件4、团体状况和人际关系5、身体状况第9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特征1、兴奋性改变环境,改变人际关系,改变生活习惯,改变社会角色。2、感染性3、易变性三、情绪情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1、对旅游动机的影响2、对活动效率的影响3、对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的影响第9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七章旅游者的学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9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学习概述一、本质它泛指个体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息处理而导致个体记忆或行为在内容和结构上发生变化的过程。本质,信息处理的结果。二、学习的介入状态介入程度是个体、刺激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第9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介入程度、低介入程度一方面,通过努力激发人们的兴趣,唤起人们的需要,来提高人们的介入程度,进而提高效果。另一方面,根据人们的介入程度决定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三、学习理论(一)行为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又叫条件作用论,因为这种理论强调学习是建立在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基础之上的,是一种条件作用下的学习。第9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认为学习的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俄生理学家已甫洛夫2、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某一刺激条件下,由个体自发(非由刺激引起的)反应带来的改变,导致反应强度的增加,并与某一刺激建立新的关系的过程。第9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认知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把思想当一个“黑箱”,只强调行为的可观察性。认知学习强调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标号,是思考的结果。1、映像式机械学习是指在没有条件作用的情况下,学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建立联想。第9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替代式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通过想像预期行为的不同后果,而不是通过直接体验奖赏或惩罚来学习。3、推理推理是指个体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构造或组合从而形成一些新的概念或联想。第9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学习的一般特点(一)学习强度怎样才能形成一种强烈而稳定的习得反应呢?1、信息的重要性2、强化3、重复4、重象重象信息在大脑中激起的清晰的图像。第9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抑制与遗忘抑制活动的减弱与停止(1)无条件抑制先天抑制外抑制外界因素起限抑制刺激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2)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未得到加强分化抑制特定条件刺激产生强化第9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遗忘遗忘又叫衰退,记忆痕迹减弱现象(三)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刺激泛化是指某种刺激引起的反应能够由另一种相似的刺激引起。刺激分化也叫刺激辨别,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对相近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第10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旅游者的学习一、动机的学习二、态度的学习三、消费的学习第10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八章旅游审美心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0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旅游心理历程一、审美心理学的萌芽1、儒家旅游审美心理2、道家旅游审美心理3、西方旅游审美心理。二、现代审美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审美趣味学(二)审美态度学第10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审美态度学指审美时才出现的一种奇特的心理状态,而且外物美和不美,或能否发现外物的美,都由这种态度决定。(三)精神分析学派(四)格式塔学派第10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审美要素和审美层次一、审美要素(一)感知(二)想像(三)情感(四)理解因素二、审美心理层次(一)悦耳悦目1、具体的直接的,形式的美感形态2、直观的初级的审美享受3、始终停在直观阶段第10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悦心悦意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界,在不知不觉中直观地领悟到某些深刻的意蕴,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和升华,进入欢喜愉悦的状态。(三)悦志悦神在观照审美对象时,经由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获得的精神意志和道德伦理的完善、飞跃和升华。第10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审美距离学瑞士心理家、美学家距离,本来是指空间某一点到另一点之间的间隔,或是时间进程中两个不同的时间间隔。布络的“距离”指与现实、功利拉开一个适中的距离,而不是绝对的超然物外。距离学在旅游审美中的运用。第10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九章社会与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0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文化一、含义广义: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结构。中义:用来调节某一特定社会消费行为,习得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传统、习惯、网络等方面的总和。它由生态学结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三部分组成。第10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特征1、文化的影响是决定性形成文化的差异,四个方面:权力距离、避免不确定性、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生产数量和质量2、文化是后天习惯的3、文化满足人的需要4、文化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第11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文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1、核心价值观心理学定义:指导行为和进行判断的最核心、最持久的信念,亦可说是长期偏好的行为方式及信念。2、宗教信仰第11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风俗习惯风俗——以过去流传至今的控制着诸如家庭分工和举行特别仪式等基本的行为禁忌——带有强烈道德意味的风格习惯——指导日常行为的规范第11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神话是一种传说,包含了表达文化其有的情感和理想的象征性要素。5、亚文化地区、年龄、性别老年人五种需求:1、延长生命;2、获得更多的休息;3、保持已有的成就;4、保持活动的心情;5、在一种快乐生活的希望中舒适地死去。第11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行为1、整体和谐2、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3、重义轻利4、节欲心理5、相对封闭第11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社会阶层一、含义是由一大批社会地位大致等同的人构成的人群集合。二、特征1、同质性2、约束性3、多维性4、变动性三、划分(组成部分)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居住环境第11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对旅游行为的影响1、同一内部,旅游行为的相似性。2、同一内部,旅游行为的差异性。第11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家庭与旅游行为一、家庭的生命周期所谓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以有婚姻,血缘和继承关系的成员为基础组成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和单位。家庭生命周期:从家庭着手建立对最后消亡的全过程。第11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未婚阶段、新婚阶段、子女幼小阶段、子女学习阶段、子女成年阶段、子女分居阶段和独身老人阶段二、现代家庭的变化趋势1、结婚年龄越来越大。2、小孩数目减少。3、职业妇女的增加。4、单亲家庭的增加。5、区域分布越来越广。6、家庭规模越来越小第11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家庭角色与旅游决策倡导者、影响者、决策者、参与者四、家庭对旅游行为的影响国外、国内第11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节群体与旅游行为一、特征社会群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心理存在共同感受并且有情感联系的人群。1、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为规范。2、有一定的结构、并且有相应的位置。3、有依存关系、共同感、相互作用第12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类型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首要群体与次要群体;3、崇拜群体与隔离群体。三、影响因素1、共同的目标;第12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隶属需要;3、压力情境;4、共同兴趣;5、群体的工具作用。四、社会群体如何影响旅游消费1、通过从众心理影响旅游消费;2、群体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一定的需要。第12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章人际关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2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概述一、含义实质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实质心理上的距离二、功能1、信息沟通功能;2、心理保健功能;3、相互作用功能。第12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类型结构(一)按需求分类美国心理学家修兹1、包容的需求2、控制的需求3、感情的需求(二)按个性分类第12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温驯型2、进取型3、分离型四、人际交往的相互作用模式1、友好行为2、支配行为3、顺从行为4、攻击行为第12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一、人际吸引的假设理论(一)互利假设理论正常的人都追求和期望以最小的投入和付出来换取最大的报偿和利益。结论:人们之间良好关系和友谊的建立和维持,要看双方认为这个关系对双方是否有益。(二)自尊增高假设理论友谊关系能提高人的自尊感、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第12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接近因素(二)相悦因素所谓相悦:人际之间情感上的相互接纳和肯定(三)相似因素(四)互补因素所谓互补,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这是主要指心理特征相反者的互补。第12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个人特质三、人际关系测量(一)社交测量法(二)参照测量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三)关系分析法第12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要有爱心和包容心三、创造有利的群体环境和交往气氛四、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第13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一章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保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3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员工的心理健康一、标准健康的含义:既没有身体上的疾病与缺陷,又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判定是否心理健康的标准:第13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心理正常健康的标准: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和谐的人际关系;4、合理的行为。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二、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第13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干拟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应能力的中等严重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以焦虑为中心,内心总有不幸的体验,明显的退缩倾向。1、神经衰弱2、焦虑神经症3、恐怖症4、强迫症5、疑病症第13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那些由于情绪或性格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的疾病。1、溃病2、头痛3、心脏病4、癌症第13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也叫病态人格,基本上是单位的外显行为为障碍,它几乎不引起个人内在的情绪痛苦,只是危及社会和他人。“患者无患”:1、吸毒、酗酒成瘾及性行为异常;2、以某种优势人格倾向为特征的病态人格;3、反社会人格。第13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我国当前社会病态心理现象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躁动化、无责任化、俘夸虚假化四、心理障碍的治疗(一)身体疗法1、休克疗法2、药物疗法3、精神外科手法第13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个体心理疗法1、精神分析疗法2、来谈者中心疗法3、团体心理疗法4、行为疗法第13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员工心理健康的维护一、正确认识心理疾病1、心理疾病患者很多,只是有轻、有重之别,并非可耻之病;2、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3、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疗的二、了解并接纳自己1、要学会多方面、多途径地了解自己;2、避免以唯一的标准进行社会比较;3、要有适当地理想。三、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第13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二章员工挫折心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4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概述一、含义指个体从事自己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二、产生的原因(一)客观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第14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个体主观因素1、个人生理条件2、个性3、内在冲突(1)趋避冲突(2)双趋冲突(3)双重趋避冲突(4)双避冲突第14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挫折的行为反应挫折的忍受力:一个人忍受挫折,保护自己心理健康,维持正常适应能力的大小。(一)攻击直接攻击、转向攻击(二)冷漠(三)幻想(四)退化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符的行为是一种反常的现象。(五)固执刻板式的反应方法第14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是指心理活动的避免焦虑、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自我保护方式。(一)压抑动机性遗忘,将那些不能忍受的经历,欲望或动机压抑到无意识当中去,使我们的意识经验觉察不到。(二)合理化作用文饰作用(三)补偿作用(四)升华作用(五)投射作用(六)反向作用第14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员工挫折与旅游企业管理一、对受挫员工采取宽容的态度二、提高认识、分清是非三、改变环境(旅游)四、精神发泄法第14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三章员工疲劳心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4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概述一、含义所谓疲劳是指器官或机体过度运转导致人体功能衰退和周身出现不适感觉的现象。包括生理疲劳、病态疲劳、心理疲劳二、引起疲劳的原因1、疲劳物质积累论2、能量消耗论3、物理化学不协调论4、中枢神经论这种观点认为疲劳是中枢神经失调引起的第147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疲劳测定的方法1、脉搏测定2、动作测定3、反应时测定4、自我感觉测定内省法——模糊性研究方法第148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生理疲劳一、类型工作疲劳表现在生理方面的疲劳就叫生理疲劳。1、体力疲劳:是指由于肌肉关节持续重复地收缩活动,造成能量的消耗和废物积存过多,致使人的劳动能力降低到消失的现象。2、脑力疲劳是指用脑过度,大脑神经给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的现象。第149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工作效能的阶段性早上九点最高,凌晨三点最低下午三点相对低点,晚上九点相对高点第一阶段:工作效能渐增期先有一个短暂的调整期,然后迅速进入最佳期第二阶段:工作效能下降期第三阶段:工作结束前的高效期第四阶段:午夜前高效能期第150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休息方式积极休息:是一种活动休息方式,它改变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或使身体的各个部分活动相互交替进行的方法来减轻消除疲劳,达到休息的目的。消极休息:单纯停业活动体育锻炼:1、增强机体储存能量的能力2、有利于疲劳恢复3、有健脑结果4、具有情绪镇静作用第151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心理疲劳一、表现(一)在能力上: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思维迟缓、行动吃力(二)在情绪上:情绪低落、浮躁、厌倦、忧虑(三)在生理上:表现为各种疾病高血压、心脏病、溃病第152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心理疲劳的生理学研究(一)警戒反应阶段紧张——肾上腺素释放到血液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液从皮肤和内脏流向肌肉和脑,结果手脚变凉了。(二)抵抗阶段手脚变凉——出汗(三)疲惫阶段第153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心理疲劳的心理学因素配偶之故、离婚、牢狱之灾、个人患病、失业、亲友之故、亲友生病、退休、改变工作职位、财务状况、涉讼事件、家庭添丁进口四、心理疲劳的预防和消除(一)睡眠、运动、营养(二)工作调节(三)自我放松消极放松、积极放松第154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十四章旅游服务心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155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服务的含义《服务指南》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服务职员、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发生的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特征: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无形性、复杂性、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第156页,课件共17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质量: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明确需要:是指在合同、标准、规范以及其它文件中已经作出规定的需要。隐含需要:顾客和社会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第157页,课件共172页,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