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护理学、医学伦理学分类模拟题7基础护理学、医学伦理学分类模拟题7
A1/A2型题1.患者,男,26岁,腿部外伤后发展为气性坏疽,为其换药用的剪刀最佳消毒方法是A.75%乙醇浸泡B.燃烧C.微波消毒灭菌D.高压蒸汽灭菌E.煮沸
D
[解析]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患者用过的一切衣物、敷料、器材均应单独收集,进行消毒。刀剪最好用高压蒸汽灭菌,换下的敷料应燃烧销毁,以防交叉感染。
2.某房间需用甲醛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时需加的氧化剂是A.氯化钾B.乳酸钠C.高锰酸钾D.氢氧化钠E.亚硝酸钠
C
[解析]加入高锰酸钾,可利用其氧化剂的催化作用,产生大量穿透力大、杀菌力强的甲醛气体,杀灭繁殖期的细菌、病毒、芽胞等。
3.不宜用燃烧法消毒灭菌的物品是A.污染的敷料B.治疗碗C.镊子D.拆线剪E.坐浴盆
D
[解析]锐利刀剪不宜用燃烧法,因为会使锋刃变钝。
4.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是A.乙醇B.碘附C.戊二醛D.苯扎溴铵E.氯己定
C
[解析]乙醇、碘附属中效消毒剂;苯扎溴铵和氯己定属低效消毒剂;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
5.现有95%乙醇500ml,要配制70%乙醇,需加入灭菌蒸馏水约A.132mlB.179mlC.185mlD.279mlE.385ml
B
[解析]配制前后的两种溶液中含有纯乙醇的量不变。95%×500÷70%-500=179ml。
6.干烤法杀灭芽胞的条件是A.箱温121~126℃,时间30分钟B.箱温140℃,时间60分钟C.箱温160℃,时间60分钟D.箱温170℃,时间30分钟E.箱温180℃,时间30分钟
E
7.常用于黏膜的消毒溶液是A.0.2%过氧乙酸B.0.05%苯扎溴铵C.0.1%氯胺D.70%乙醇E.0.5%碘酊
B
[解析]0.05%苯扎溴铵常用于黏膜的消毒;过氧乙酸和氯胺有腐蚀性,不适合皮肤黏膜的消毒;乙醇和碘酊适合皮肤消毒,但不适合黏膜消毒。
8.用戊二醛溶液浸泡医疗器械,常用哪种物质调节pHA.氢氧化钠B.碳酸氢钠C.碳酸钠D.稀盐酸E.稀醋酸
B
[解析]戊二醛灭菌效果受pH影响大,浸泡医疗器械时常用碳酸氢钠调节pH为7.5~8.3。
9.某丙型肝炎患者使用过的不耐热化纤织物,最好的消毒方法是A.环氧乙烷气体消毒B.紫外线照射C.氯胺喷雾D.过氧乙酸浸泡E.高压蒸汽灭菌
A
[解析]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用于精密仪器、医疗器械、化纤织物、塑料制品等。
10.某传染病病室,长5m、宽4m、高4m,用纯乳酸进行空气消毒,纯乳酸用量是A.9.6mlB.7.2mlC.6.4mlD.4.2mlE.2.4ml
A
[解析]纯乳酸的使用浓度是0.12ml/m3加入等量水,该房间的容积是80m3,所以使用的纯乳酸的用量是9.6ml。
11.紫外线杀菌灯能产生波长为多少的紫外线A.253.7nmB.245.7nmC.150.7nmD.452.7nmE.425.7nm
A
[解析]紫外线常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其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紫外线杀菌灯一般产生253.7nm的紫外线。
12.不能杀灭芽胞的化学消毒剂是A.环氧乙烷B.碘附C.过氧乙酸D.甲醛E.戊二醛
B
[解析]该题中,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死包括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碘附属于中效消毒剂,不能杀灭芽胞。
13.患者为建筑工人,左下肢外伤后因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而感染破伤风。为该患者更换敷料后,污染敷料的处理方法是A.高压灭菌后再清洗B.过氧乙酸浸泡后清洗C.送焚烧炉焚烧D.丢入污物桶后再集中处理E.在日光下暴晒后再清洗
C
[解析]破伤风可通过接触皮肤或黏膜破损处引起传染,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被破伤风污染的敷料应予焚烧。
14.日光曝晒法达到消毒目的需要用的时间是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0小时
C
15.下列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方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中的含菌量为150cfu/ml的消毒液可用于空气喷洒B.压力蒸汽灭菌时,化学指示胶带在130℃、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示灭菌合格C.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可以检出致病微生物D.普通30W新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45μW/cm2为合格E.压力蒸汽灭菌时,化学指示卡在121℃、60分钟颜色改变,表示灭菌合格
B
[解析]使用中的消毒液要求含菌量≤100cfu/ml,即使未检出致病菌,也不可做空气喷洒;压力蒸汽灭菌时,化学指示胶带在130℃、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示灭菌合格;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不可以检出致病微生物。
16.下列关于紫外线灯消毒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毒过程中若患者无法离开病室,用纱布遮盖患者双眼B.照射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C.灯管不能用乙醇棉球擦拭,以免损坏灯管D.使用时间超过2000小时的灯管应更换E.消毒过程中应避免人员走动并开窗通风
A
[解析]紫外线照射对于人的眼睛和皮肤有伤害,因此在病室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尽量让可以活动的患者离开病室,不能活动的患者应用被子盖好全身,并用纱布遮盖眼睛。紫外线空气消毒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灯管用乙醇纱布或棉球擦拭以保证其清洁从而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的紫外线灯管应立即更换。消毒过程中应关闭门窗。
17.不属于高效化学消毒剂的是A.甲醛溶液B.环氧乙烷C.2%碘酊D.2%戊二醛E.0.2%过氧乙酸
C
18.苯扎溴铵与肥皂同时使用时,影响其消毒效果的原因是A.吸附作用B.引起污染C.降低浓度D.拈抗失效E.引起分解
D
[解析]苯扎溴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肥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种同时使用会因拮抗而失效。
19.下列有关含氯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溶液可预先配制B.可用来进行水的消毒C.0.02%的消毒液浸泡物品需5分钟D.0.1%的消毒液浸泡乙肝病毒污染的物品需10分钟E.高浓度的含氯消毒液不能杀死芽胞
B
[解析]含氯消毒剂适用于餐具、水的消毒;0.0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物品需10分钟;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浸泡被乙肝病毒、结核分枝杆菌、芽胞等污染的物品,需30分钟;高浓度的含氯溶液属于高效消毒剂,低浓度的属中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性质不稳,需现用现配。
20.下列可以使用干烤法的物品是A.塑料便盆B.病号服C.床单D.患者的餐具E.医疗文件
D
[解析]干烤法适用于高温下不易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不适用于塑料、纤维等物品。
21.下列医院用品中,属于高度危险性的一组是A.输液器、血液B.体温计、注射器C.口罩、压舌板D.被服、手术刀E.便器、血压计
A
[解析]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过皮肤黏膜进入组织和器官内部或与之密切接触的物品。因此只有A选项的两个物品均属于高度危险的物品。
22.菌尘传播途径属于A.空气传播B.饮食传播C.生物媒介传播D.直接接触传播E.间接接触传播
A
[解析]菌尘传播是指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伤口脓液、排泄物等)或较大的飞沫,散落在地面或各种物品上,干燥后,在清扫、人员走动、机械抖动、病床整理、物品递送时可将尘埃扬起,形成菌尘传播。菌尘传播可通过吸入或降落至伤口引起直接感染,或通过降落于室内物体表面引起间接传播,其属于空气传播中的一种。
23.下列关于煮沸消毒灭菌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中加入碳酸氢钠可使沸点提高B.物品的盖子或轴节应该打开C.煮沸法不能用于消毒橡胶类物品,以免高温使其变软D.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好E.大小相同的物品不能重叠放入
C
[解析]进行煮沸时,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并把物品的盖子或轴节打开,使各个面充分受热,玻璃类物品应用纱布包好,大小相同的物品不能重叠放入,应散开放置。煮沸法也可以用于橡胶类物品消毒,短时间不会使橡胶变形,但用煮沸法对橡胶类物品消毒灭菌后应及时取出。
24.可用于浸泡持物钳的高效消毒剂是A.0.2%过氧乙酸B.5%碘附C.2%戊二醛D.3%漂白粉溶液E.70%乙醇
C
[解析]选项A、C属于高效化学消毒剂,但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因此浸泡金属器械可使用2%戊二醛。
25.下列对于过氧乙酸使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放于阴凉处以避免高温引起爆炸B.过氧乙酸属于低效消毒剂C.浸泡金属类物品浓度为0.2%D.2%过氧乙酸溶液用于手的消毒E.不能用于体温表的消毒
A
[解析]过氧乙酸属高效消毒剂,可用于耐腐蚀物品、皮肤及环境的消毒,故B、E项错误;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故C项错误;0.2%的过氧乙酸用于手、皮肤的消毒,故D项错误;只有A项正确。
26.下列有关洗手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水流应尽量大些,以便起到更好的冲刷作用B.涂抹肥皂后,揉搓3秒钟C.可使用“五步”洗手法,将指甲、拇指、关节等处洗干净D.洗手后,用手心关闭水龙头E.洗手后,可用工作服的内面擦干手
C
[解析]水流不宜过大,防止溅湿衣服;涂抹肥皂,须揉搓15秒;洗手后,应用肘部关闭水龙头;手要自然待干或用纸巾、毛巾等擦干;“五步”洗手法可使手的各个部位被清洗到。
27.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A.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指,手背,手掌B.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手背C.前臂,腕部,手掌,手背,手指,指甲,指缝D.手指,指甲,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E.腕部,前臂,手掌,手背,手指,指甲,指缝
C
[解析]在接触传染病患者后,洗手的顺序应该是从相对清洁到相对污染的区域。
2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用过的敷料,其消毒灭菌的步骤是A.灭菌,清洁,再灭菌B.清洁后用高压蒸汽灭菌C.彻底清洗后,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D.直接采取燃烧法达到灭菌E.与其他器械先浸泡消毒后,再分别清洁灭菌
D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外科感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强且不易治愈的严重感染,常采取焚烧的方法灭菌。
29.患者,男,28岁,因食用了苍蝇叮咬过的食物,1周后出现全身不适,体温39~40℃,呈稽留热,脉搏60~70次/分,表情淡漠。病程第2周出现玫瑰疹。对患者采取的隔离种类是A.呼吸道隔离B.接触隔离C.昆虫隔离D.消化道隔离E.保护性隔离
D
[解析]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根据该患者的病史及表现,应考虑伤寒的可能,对患者采取消化道隔离。
30.无菌持物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A.可夹取任何无菌物品B.使用时持物钳钳端向上C.到远处取物时应速去速回D.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E.门诊换药室的无菌钳,每周消毒一次
D
[解析]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钳(镊)端部应闭合,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钳端向下,用毕应立即将无菌持物钳放回容器内,无菌持物钳应就地使用,需要到远处夹取无菌物品时应将无菌持物钳和容器一起搬移。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及非无菌物品,不可用于夹取油纱布以免油粘于钳端影响消毒效果,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
31.护生在练习铺无菌治疗盘,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干净的手指夹取治疗巾边缘从无菌治疗包内取出B.无菌治疗包打开一次后即不可再次使用C.铺好以后注明有效时间为4小时D.无菌治疗盘内的容器里不得盛放溶液,以免沾湿治疗巾E.潮湿后的无菌盘应马上使用
C
32.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A.用无菌钳夹取无菌物品B.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D.无菌物品应定期检查有效使用期E.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处
B
[解析]全部选项均符合无菌操作原则,B选项对交叉感染有针对性。
33.正确的无菌技术操作是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油纱布B.将无菌敷料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C.打开无菌容器盖使外面向上放于桌上D.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内面E.将无菌盘盖巾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
E
[解析]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倒无菌溶液时不可用无菌敷料伸入容器内蘸取;打开的无菌容器盖应内面向上;解开的无菌包带应放在包布外面。
34.护士从无菌容器中夹取无菌纱布,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盖的内面朝下,以便放置稳妥B.纱布取出后,未污染的纱布可放回C.手握容器边缘,以便持物牢靠D.开盖30分钟内盖好,以防污染E.手指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E
35.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不包括A.隔离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加强预防性用药E.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D
[解析]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此处应注意关键在“合理”两字,而不是一味地加强使用,无使用指征而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和产生耐药性。
36.下列做法违反了隔离原则的是A.隔离单位要有醒目的标记B.脚垫要用消毒液浸湿C.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治疗室D.使用过的物品先冲洗后立即消毒E.患者用过的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
D
[解析]病室内污染物品必须先经过消毒后再进行清洁处理。
37.使用避污纸正确的方法是A.掀开抓取B.用镊子夹取C.戴手套后拿取D.经他人传递E.从上面中间抓取
E
[解析]使用避污纸张是一种便捷的避免交叉感染的方法,拿取避污纸时要注意保持其余纸张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应该从上面中间抓取。
38.护生小王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在她的下列做法中,老师应纠正的是A.戴手套前先洗手,再戴口罩和工作帽B.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C.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D.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E.脱手套时,将手套翻转脱下
D
[解析]该操作属于无菌操作,应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戴、脱手套时手套的外面不应接触操的皮肤、衣物。
39.关于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口罩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口罩用后应取下,将污染面向外对折B.一次性口罩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C.纱布口罩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D.每次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病患者后应立即更换E.口罩不戴的时候可以将污染面向内挂在胸前
D
[解析]口罩潮湿后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通过,为了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口罩应定时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口罩接触使用者的一面不应接触其他物品。口罩使用后,应及时取下并将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入小袋内。口罩不能挂在胸前。
40.下列属于传染病区中半污染区的是A.病室、厕所B.治疗室、库房C.浴室、洗涤间D.配餐室、更衣室E.走廊、病区化验室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隔离区的划分,半污染区指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病区的走廊和化验室等。病室和厕所属于污染区;治疗室、库房属于清洁区;浴室和洗涤间属于污染区;配餐室和更衣室属于清洁区。
41.患者,男,甲型肝炎住院20天治愈出院。护士为其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不妥的做法是A.患者洗澡,换清洁衣裤B.个人物品经消毒后带出病区C.清洗被服D.室内空气可用喷雾消毒E.病床、桌椅用消毒液擦拭
C
[解析]应将被服放入污衣袋,注明隔离用物,先消毒再清洗。
42.患者,男,32岁,因甲型肝炎住院,此时的护理措施不妥当的是A.接触患者应穿隔离衣B.患者的排泄物倒入马桶中冲洗C.护理患者前后均应洗手D.给予低脂肪食物E.患者剩余的饭菜可用漂白粉混合搅拌后倒掉
B
[解析]该患者应实行消化道隔离。消化道隔离的护理措施有:护理患者时穿隔离衣、戴手套,患者的食物和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
43.穿脱隔离衣时要注意避免污染A.衣领B.胸前C.背部D.袖子的后面E.腰带的以下部分
A
[解析]衣领部会接触到穿着者的皮肤,所以应避免污染。
44.下列使用无菌包的方法错误的是A.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平坦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用铁路用地合同范本
- 2025年淮安b2考货运资格证要多久
- 别墅电梯销售合同范本
- 上海退休人员返聘合同范本
- 买卖产品合作合同范本
- 转化单位规则
- 加盟产品经销合同范本
- 化肥试验合同范本
- 北京合伙创业合同范本
- 个人合作股合同范本
- 第七节碎石路基施工方案
- 三年级数学兴趣班纲要及教案
- 记者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看看我们的地球》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 实验经济学实验设计案例
- 东软入职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