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_第1页
《经济体制改革》_第2页
《经济体制改革》_第3页
《经济体制改革》_第4页
《经济体制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活动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阅读课本P38~39页第一目内容,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意义分别是什么?背景目的过程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材料一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材料二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背起花鼓去讨饭。材料一,农民劳动不积极;材料二,靠救济生存;原因

农村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民越过越穷。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阅读材料,相互交流谈谈改革前的农村存在哪些弊端?总结其原因。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安徽凤阳小岗村“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改革前改革后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35000斤132300斤230斤800斤32元

200元

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有什么成效呢?

由安徽开始,很快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50年

土地改革1953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汇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有什么启示?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合作探究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材料二: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审批报告下来,夏天早就过去了。讨论说明国有企业中存在哪些问题?

活动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没有自主权,工人没有积极性。政企不分,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能大幅度地创造财富,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二、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背景:(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改革措施措施所有制职权划分分配方式经济体制改革前经济体制改革后(1985年起)改革中心环节单一公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政企不分平均分配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增加企业活力中心环节:意义:增强企业活力结果:1987年,我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典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作用?1.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3.提高了综合国力。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意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阅读教材40—41页第三目内容,找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意义【课堂小结】

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城市国有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并得到很大的发展。1、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农业合作化道路D.人民公社化运动2、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B、学校

C、机关D.农村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呼吁的主要内容是()A.实施“一五”计划B.扩大企业自主权C.进行三大改造D.结束“文化大革命”BDB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5、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DC6、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其中对农业的改造措施是什么?(3)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