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总结课件_第1页
《曹刿论战》复习总结课件_第2页
《曹刿论战》复习总结课件_第3页
《曹刿论战》复习总结课件_第4页
《曹刿论战》复习总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

《左传》曹刿论战1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复习目标(1)了解《左传》及本文写作背景。(2)梳理课文,积累字词。

21了解《左传》及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感情。3、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积累字词,理解句意。4、概括每段内容,梳理文章思路。复习提纲(10分钟)1了解《左传》及写作背景。复习提纲(10分钟)3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左传》简介合作探究,解决疑难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4

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时代背景介绍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5掌握下列字词:(1)曹刿(

)(2)又何间(

)焉(3)肉食者鄙()(4)弗()敢加也(5)小惠未徧()(6)小信未孚()(7)公与之乘()(8)战于长勺()(9)下视其辙()(10)登轼()而望(11)彼竭()我盈()(12)望其旗靡()guìjiànbǐfúbiànfúchéngsháozhéshìjiéyíngmǐ掌握下列字词:(1)曹刿()guìjiànbǐ6朗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齐师伐我又何间焉肉食者鄙何以战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再而衰彼竭我盈望其旗靡指鲁国参与目光短浅即“以何”,凭什么同“遍”,遍及指猪、牛、羊等祭品虚夸,即以少报多为人所信服动词,赐福,保佑案件即使动词,击鼓驱车追赶第二次充满,指士气旺盛倒下朗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齐师伐我又何间焉肉食者鄙何以7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一)

鲁庄公十年,齐国派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即将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何要参与进去呢?”曹刿说:“当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入朝觐见。翻译课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8(二)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问:“大王您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衣服食物这些养身的东西,我从不敢独自享有,一定会拿来分给大家。”曹刿说:“小恩小惠不能普及,人民不会跟从你的。”庄公说:“用来祭神的牛、羊、猪、丝织品等的数目从不敢虚报,对神一定说实话。”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被神所信服,神是不会赐福给你的。”庄公说:“大的或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也会按照实情来判断。”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此来作战,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去。”(二)问:“何以战?”公曰:9

(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庄公与他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摆开了阵势。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以后,曹刿说:“现在可以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要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观察齐军战车的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子前面的横木向远处眺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庄公下令追击齐军。(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10

(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原因。曹刿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士气就衰弱了,到了第三次士气就衰竭了。齐军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他们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恐怕他们有埋伏。我见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旗子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逐他们。(四)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11古今异义牺牲玉帛小大之狱可以一战。再而衰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古义:参与今义:中间古义:第二次两次今义:重复古义:可以用来今义:可以、能够古义:诉讼今义:监牢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卑鄙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古今异义牺牲玉帛小大之狱可以一战。再而衰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古义1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官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衣服和食物这些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这是忠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便有所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差不多耗尽了。翻译下列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官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13概括每段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学法指导:叙述性作品梳理思路大抵有三种,一是按照时间发展的线索,一是按照人物活动的线索,一种是以关键词一线串珠法。

第一段: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

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经过。第三段:主要写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

按事件发展的线索:战前(迎战-问备战-请战)----战中---战后评战;按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问战-参战-释疑)。按关键词窜珠法(论迎战—论肉食者—论备战—论作战—论胜战)。

概括每段内容,梳理文章思路。学法指导:叙述性14(1)曹刿(

)(2)又何间(

)焉(3)肉食者鄙()(4)弗()敢加也(5)小惠未徧()(6)小信未孚()(7)下视其辙()(8)望其旗靡()guìjiànbǐfúfúzhémǐ一、给下列各字注音biàn课堂巩固练习(13分钟)(1)曹刿()guìjiànbǐfúfúzh15十年春,齐师伐()我。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既克(),公问其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难测()也,惧有伏()焉。二、解释下列字词三、根据斜体字的意思找出相应成语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惧有伏焉故克之三而竭

下视其辙

十年春,齐师伐()我。肉食者鄙()16四、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与它们现在的常用义有什么不同:(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五、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四、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与它们现在的常用义有什么不同:17(1)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2)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

(3)多向分析理解文章,分析人物形象;(4)把握以“论”为中心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技法。第二课时复习目标(1)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第二课时18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战略思想?3、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哪两条?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讨论曹刿的形象特征。5、哪些地方体现鲁庄公的“鄙”?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吗?6、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复习提纲(15分钟)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19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要原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心系国事(位卑未敢忘国忧)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0

2、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战略思想?

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三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做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2、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21

3、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3、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22

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哪两条?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讨论曹刿的形象特征。

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彼竭我盈”;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即文中的“辙乱旗靡”。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抓准战机,后发制人。

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紧扣住“远谋”。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哪两条?曹刿认23

5、哪些地方体现鲁庄公的“鄙”?

在强齐进攻下,鲁庄公盲目仓促应战,是“鄙”;把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保佑上,说明政治上无能;没有意识到人们的重要作用,说明政治上的无知;急于求战,急于攻击,急于追击,说明军事上的无知;“既克”而不知“其故”,更见他见识之“鄙”。5、哪些地方体现鲁庄公的“鄙”?24

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备战见曹刿,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作战用刿,表现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战后问刿,为真知而求教;“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以看出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忠于职守。由此可以看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国君。6、庄公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吗?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备战见曹刿,实事求是,257、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

还有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战前曹刿与鲁庄公讨论这一仗能不能打,以及战后的总结,而对长勺之战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7、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内容?26小结曹刿论战

一、论何以战求见政治远见

(战略思想)三问三答

二、从战指挥鼓-未可-齐三鼓-可矣-齐师败绩驰-未可-下视登望-可矣-逐齐师

三、胜敌评战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

军事思想以弱胜强(战术思想)小结曹刿论战一、论何以战27

课堂练习(13分钟)(1)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表明人民对这场战争态度的句子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表明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也是“可以一战”的条件,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之时,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之时。

1、填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辙乱旗靡课堂练习(13分钟)(1)故事发生的背景是(28(2)本文的文眼(线索)是(),曹刿与鲁庄公谈话的中心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的作用是(),表现鲁庄公“鄙”的句子是()。“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何以战?⑴为下文写庄公的鄙作铺垫。⑵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⑵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⑶公将鼓之、公将驰之⑷公问其故(2)本文的文眼(线索)是(292、本文人物谁为主,谁为宾,采用了何种写法?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采用了对比的写法。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鲁庄公→急躁、冒进、目光短浅,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国君。2、本文人物谁为主,谁为宾,采用了何种写法?分别是怎样的人物303、列举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请你举出历史上其他“以少胜多”的三个著名战例:成语:一鼓作气:比喻趁着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干完。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之状。再衰三竭:力量已经衰减耗尽。赤壁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3、列举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314、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总结得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阻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的对庄公做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呼应,发展自然。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4、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32归纳本文中心: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归纳本文中心: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33分析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1.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略搭配得当。2.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满载知青的卡车总算到了罗坝

满载知青的卡车,迸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沿着青衣江右岸的盘山公路,在高凤山中盘山道上艰难缓慢地向山下盘旋着,司机一直打开车头前的两个大灯,两条长长的圆锥形昏暗光柱交叉搜寻着前方的道路,卡车朝着罗坝方向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

天色越来越黑了,淡淡的月光静悄悄地洒在脚下这片荒寂的土地上,照在公路远处的群山和身旁的青衣江上,照在环绕大山的盘山公路两旁,夜色朦胧的崇山峻岭披上了各种各样神秘的面纱,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到了罗坝,在紧靠公路右边的巨型山岩下方,卡车终于停下了来。看着立在路边的路牌,上面赫然清晰地写着《罗坝》两个粗大的黑色仿宋字。我们不禁疑惑了?卡车上的所有校友和同学都非常清楚地记得,学校教学楼内的大墙上,在公布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分配表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公社的名称是《乐坝》,绝对不是罗坝。

满载知青的卡车,现在就实实在在的停靠在罗坝公社的汽车站,同学们纷纷指着站牌上写着《罗坝》那两个粗大的黑色仿宋字,充满疑惑地询问带队老师,我们究竟是到乐坝?还是罗坝?带队老师和工宣队的师傅们,这会儿的口径倒是非常一致。异口同声地答道:“学校的分配表上纯属笔误,是写错了。洪雅县只有罗坝公社,根本没有乐坝公社。”

此刻我们不由得感叹起来,你们既然已经知道是写错了,为啥不及时校正,莫非还有其他原因,天晓得你们属于故意写错,还是笔误呢?反正是把我们给误导了。那就算是罗坝吧。反正是现在,我们这伙人都已经到了这个境地上,争论这个问题也毫无作用了。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再者我们刚才在车上已经看到,罗坝公社大体上都是平坝,虽说有些丘陵地带,但不太多,毕竟就不再是高山,对我们刚刚到达罗坝车站的知青来说,的确是一个极大的心理安慰。至于我们每一个人具体被分配到哪个生产队,是山上或是坝上,就靠个人撞大运了。

在四川,很多地方的方言中,乐和罗的发音效果是一样的。如果不注意听,是分辨不清的。关键的是看着这“乐”和“罗”的字用在什么地方。如果是用在描述人物的姓氏,或者是以姓氏冠以地名的。如罗坝、刘坝等,一般是用“罗”字。如果单纯用以描述地名的,如乐山、儿童乐园等,用“乐”字冠名。

如果用汉语拼音来描述,在汉语拼音的系统上,到完全是能够分辨得清楚的。不过,四川人说普通话,其效果常常会让世人瞠目结舌的。记得人们常说的一句俏皮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

事到如今,既然已经肯定的说过不是乐坝,那一定就是罗坝,罗坝就罗坝吧,反正人已经都到了这步田地,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谁知道今后会咋个样呢?万般无奈,只能顺其自然,走到哪座山就唱哪个歌了。

同学们互相帮忙着,刚把行李从卡车车厢里搬下来,一起堆在站牌旁边的空地上,打量着车站周围的环境,大家被眼前所发生的一幕惊呆了。

我们的周围突然出现了令人惊异的壮观场面:此时汽车右侧的群山上和青衣江对岸,几乎同时出现了漫山遍野的火把,这些火把构成的条条彩链不停地飞舞着,无数火把由远而近的快速跑动着,江面的渡船上也有很多火把也在不停地挥舞着,橘红色的火把光照亮了青衣江两岸的夜空,不时还传来人们的喊声。只是由于距离太远,根本听不清楚他们喊的是什么,如此壮观的宏大场面,过去我只是在电影故事片里见过,

不大工夫,数以百计破衣褴褛朴实无华的农民们,手举着火把,打着手电筒,提着马灯,从四面八方拥到我们汽车的周围,把我们围得个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向我们发出关切的询问:“你们是下放到我们这儿的知青吗?”“是的。”我们的心力憔悴,早已经疲惫不堪,谁也不想说话。一个同学有气无力的应声答道。

这时候有一个干部模样的人用力挤进了人群,一边和我们逐个握手,一边大声说:“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都是我们公社的人了,大家都是来接受再教育的,我叫周明德,我们非常欢迎你们到这里来安家落户。”

真是天晓得。我当年不满十八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安家落户,也没有明白到农村安家落户,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反正从今天起,我就是知青,就是农民了。

此刻的我们,已经被这些朴实无华的农民们包围的严严实实,所有的行李都已经被他们全部搬到了渡船,又从渡船转移到公社会议室的讲台上。我们被欢迎的人群簇拥着,来到公社的会议室,坐在长条木凳上休息。在这里,罗坝公社革委会为我们召开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会。

在开欢迎会之前,这个会议室里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在公社的会议室里,带队的老师和工宣队的师傅们,要我们列队站成两行,带队的工宣队师傅和老师,当着公社各位相关领导的面,按照名单再做最后一点名。已交完名单,就算把我们正式移交给公社。这一点名,立刻发现出现了问题。确确实实地多了一个人。多了一个饶开智同学。

那么,这个饶开智到底在啥时候混进来的,谁也没有查觉,就连带队的老师和工宣队都没有弄明白,他是什么身份上的我们这辆卡车。不管怎么样,反正现在,一个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就摆在面前:饶开智本人已经实实在在地到了罗坝公社,端端正正地坐在罗坝公社会议室的长凳上,等待着分配到生产队。不论他是否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罗坝公社看来,他是跟着我们学校的队伍一起来的。肯定是来自我们学校的知青。

在夹江下火车,转上卡车的时候,带队的赵雄老师和工宣队师傅们也发现了他,不过,他们误以为他是我们车上某一位知青的家属,或者是来送某个知青的朋友。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是混进来当知青的。带队的老师和我们车上的每个同学,都不认识他。究竟他是谁呢?经过详细询问,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我们学校66级二班有个叫饶开明的同学,他有一副天生的男中音好嗓子,在66年五四青年节全校师生联欢会上,担任全班的领唱,我到现在还记得那铿锵有力的嗓音唱出洪亮的歌词:

东方的太阳把世界照亮,

地下的烈火闪闪发光,

亚非拉革命像爆发的火山,

把五角大楼震得摇摇晃晃。

紧接着就是全班合唱:

同志们,马列主义大旗高高举起,

朋友们,国际歌要高声唱。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把帝国主义彻底埋葬。

……接着就是领唱,二部合唱,男女生合唱这首歌……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