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欧洲的思想核心是从14世纪到16世纪,他倡导人格解放,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捍卫理性和道德,反对禁令和雕塑,促进自由和现实的幸福。人文主义精神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灵魂”,他的作品里洋溢着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莎翁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性格复杂,个性鲜明,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莎士比亚对于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超越了包括荷马、但丁在内的所有前人。”莎士比亚的创作“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憧憬”,本文通过对莎翁历史剧、喜剧和悲剧作品中的多个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析其作品的人文主义特色。一、理想的君权本质《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于1599年创作的关于战时君主问题的历史剧,重点描写百年战争期间的英国以少胜多战胜法国的阿金库特战役。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王权、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等方面充满着不安定的因素,人们期盼国家安定昌盛,君主明治。作者在《亨利五世》中塑造了亨利五世这个浪子回头式的、几近完美的理想君主的形象。在莎士比亚笔下,青年时期的哈尔王子终日与流氓地痞为伍,骄奢淫逸,不思进取。通过合法的继承权确立王位后,他彻底告别昨日放浪的生活,使个人情感服从于君权和国家的需要,表现出英明君主的特征。亨利五世幽默风趣、明事理、有勇有谋,更具有不凡的政治胸襟和过人的领导才华。与同样出身皇家贵族的亨利四世相比,他少了一份残暴和高傲,多了一份善良与亲和。作为一个帝王,亨利五世精心国事、勤政爱民,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帝王之才。无人相信早年的亨利五世其实是个“自贬身价,结交匪类”“放浪形骸”的浪子,直到有一天自己继承了王位,登上了国王的宝座,他才开始意识到身上的责任之重,由不得自己再任性下去。在阿金库特战役中,他善于激发士兵士气,凭着过人的勇气,以寡敌众,击溃装备精良的法军,最后以联姻方式成为法国王位的继承人。基督教文化是莎士比亚剧作思想魅力的重要来源。作者塑造亨利五世的形象并不只是要单纯地给读者展示一个改邪归正的君主形象,而是因为莎翁极力将仁爱和宽恕这些上帝所应许的价值在作品中直接体现;同时,希望借助于作品中的亨利五世这个人物来表达自己内心对一个开明君主、民族英雄的迫切向往。人文主义思想以复兴优雅的古典文化和公共道德为宗旨,重新阐释人的意义,重新确立人的现实地位,提倡完美的人或完美的个体。莎士比亚通过对亨利五世与亨利四世这两个人物鲜明的性格对比,给广大读者展示了一次震撼人文主义视觉的冲击,同时莎士比亚也向当时英国当政的君主暗示了一个道理:只要君主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够及时改邪归正,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贤明君主,表达了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博爱之理念。二、为自己而活的人格福斯塔夫最早是以一个喜剧人物的形象出现在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作品中。在剧中,他出生于一个上流的封建贵族家庭,尽管到了他这一代,家道已渐近破落,但福斯塔夫的身上依然还是抹不去根深蒂固的封建寄生主义者的特点。作者笔下的福斯塔夫是一个拦路抢劫、吃、喝、嫖、骗的大流氓。而在莎士比亚的另一部喜剧作品《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他则直接充当了故事的男主人公。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那个花少福斯塔夫摇身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然而不变的依然还是他那淫逸荒唐的性格。因此,在这部作品中,他还是以一副好色之徒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道德败坏者”“寄生虫”等长时间成为扣在他头上的帽冠。可以说,福斯塔夫的形象将当时社会没落贵族阶级的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福斯塔夫这样一个放浪形骸的家伙,非但没有让读者感到厌烦和痛恶,反而收获了读者些许的喜欢。莎士比亚赋予福斯塔夫的人物特点绝不只是外在的丑陋,更重要的是,在人物丑陋的外在表现下,还包含了一种内在的活力和精神。“为自己活着不是大逆不道”一直以来都是福斯塔夫的人生信条,在他看来,一生何其短暂,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人们就应该努力摆脱一切束缚自由的事物,尽情享受现世,像樱花一样努力地绽放自己的人生,为自己而活。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崇尚人的价值,讲究世俗人的需求,反对封建的禁欲主义。而福斯塔夫敢于与封建的禁欲主义相抗衡,敢于放纵肉欲,敢于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承担一切后果,这种乐天主义,不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所一直追求的吗?因此,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以个人的方式纵情享受着尘世的自由和欢乐,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三、反封建主义者救赎女性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乐观主义情怀,大胆地讴歌爱情,塑造了一系列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文艺复兴新女性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人类之爱”贯穿于莎士比亚初期的文学创作中。在莎士比亚看来,爱情是神圣、自由、纯洁的,同时也是十分伟大的,只要心中有爱,便可以融化所有的仇恨。因此,莎士比亚的大部分文学创作也多是以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为写作对象。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爱情,在莎士比亚眼中,爱情就是两情相悦、天经地义。这无疑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禁欲主义相违背。在作者笔下,男女主人公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变得奔放和激情,但这种奔放却不是一味地放纵和毫无理智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歌颂友谊、仁爱、正义、爱情以及人文主义的个性解放,透过对复杂人性和人生百态的深刻观察与反思,颂扬真善美,鞭挞资产阶级惟利是图的高利贷资本的代表夏洛克的贪婪和残忍,表达了仁爱最终战胜邪恶,表现了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胜利。莎士比亚借用人物语言和行动来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剧中鲍西亚不惜抛弃身份、地位和所有的财产,毅然决然地选择与男友私奔。而后又为了拯救丈夫的朋友,乔装打扮成律师。在法庭上,她谈吐文雅,机敏过人,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朋友打赢了官司,既挽救了朋友的性命,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同时也给了吝啬鬼夏洛克一个应有的惩罚。因此,在莎士比亚眼中,鲍西亚并不是一个平凡的女性,她虽然生于荣华富贵,却并非唯利是图,她乐观、开朗、善良、勇敢、机智而且博学多才;她摆脱了世俗的眼光,努力地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在鲍西亚身上,我们看到了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中世纪的神学家和教会提倡顺从、禁欲和守贫,并视为美德。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商品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慢慢形成。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富豪巨商,凭借这些财富,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话语权不断增强。这些新兴的富裕阶层的思想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他们对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达成共识:只要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的并积极理智地使用,都应视为一种美德,都应得到肯定和尊重。他们认为只有富足了,人们才可以更好地生存,去实现美德、追求美好的爱情。这种观点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方向,但与督教会和禁欲主义者提倡的守贫和禁欲是相背离的,因此,具有反封建主义意识。人文主义者在创造财富、积累财富、享受财富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使人们逐渐摆脱了禁欲的牢笼,人文主义者大胆地反对封建神权主义,赞美“人性”,讴歌爱情。爱情主题自始至终贯穿戏剧,表达了作者追求纯洁、高尚、自由、幸福的人文主义爱情观。四、道德至上的性格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政治思想的最好体现,作品中作者把哈姆雷特塑造成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形象。戏剧以丹麦国王神秘死亡为背景,围绕王子哈姆雷特装疯卖傻调查内情,制定复仇计划替父报仇展开。虽然哈姆雷特出生于正宗的王室,但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深刻,以至于他的思想和观点与当时的王室贵族有很大的不同。他憎恨丑恶的社会现实,赞美万物之灵的“人”。哈姆雷特身上集中了人文主义者理想中的优秀品质,文武双全,高贵文雅,有理想,有抱负,勇敢、坚强,看重友谊,忠于爱情,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同时,拥有一颗较为灵敏的头脑,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在作品中,人文主义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哈姆雷特,集中了人文主义者的优秀品质,但其犹豫不决和思虑过多的性格决定了他最终成为悲剧性的人物。哈姆雷特曾发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并夺回王位宝座,但是当复仇的机会真正来到并面对欺母杀父仇人的时候,其优柔寡断的性格就展现出来了,没有表现出一个王子应有的果敢与坚定,从而丧失了惩罚仇人的最佳时机,最终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哈姆雷特身上也代表了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类的共同弱点。哈姆雷特矛盾的心理表明其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悲惨命运不可避免地处于这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当人文主义理想与宫廷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时,当复仇的重担和重整乾坤的责任摆在眼前时,当幸福而美满的家庭遭受变故时,当纯洁、崇高的爱情遭到背叛时,哈姆雷特内心冲突达到了顶峰,他经历着痛苦的思想突围和抉择。他那犹豫、拖延、内向、软弱的性格,最终导致了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失败。从他的悲剧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封建势力仍占统治地位,哈姆雷特力求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者,由于性格原因以及社会现状决定了在行动上他只能是孤军奋战。这正是哈姆雷特的悲剧所在,其悲剧不仅仅是其本人的悲剧,也代表了当时人文主义者思想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五、性格缺陷,人格的薄弱是奥10a在悲剧《奥瑟罗》中,男主人公奥瑟罗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富有冒险精神的代表,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直爽、单纯、诚实,身为威尼斯公爵手下的一员大将,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战绩,因此也一直深受公爵的重用。但尽管如此,他依然还走不进威尼斯的上流社会,在公爵眼里,他也仅仅不过是一个很会打仗、替他卖命的士兵而已。作为一名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士兵,奥瑟罗生性单纯、直爽,在他的人生信条中,纯洁与善良始终都是他一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品质。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善良和纯洁都丧失了,那么这样的人生也便失去了意义,即便是苟活于世,却是生不如死。从奥瑟罗身上,我们发现了那久违的淳朴与良知。在种族上,奥瑟罗是个受人歧视的摩尔人,他和威尼斯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的勇敢结合,是对封建社会束缚的反叛,是人文主义者追求纯洁的爱情,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体现。奥瑟罗直爽、单纯、善良,但是多疑、鲁莽、嫉妒。正是他的多疑和冲动,才使他听信了伊阿古的谗言,对最爱的妻子无端猜疑,以至于将其杀害,自己也惨遭不幸。发生这样的悲剧与其说伊阿古害了奥瑟罗,不如说奥瑟罗自己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奥瑟罗身上蕴含了人性的矛盾性和两面性,也暴露了人文主义者自身思想上的局限性。他光明磊落,嫉恶如仇,把人类的一切看得完美无瑕,深信真善美定将战胜假恶丑。正是以这种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奥瑟罗忽视了周围假恶丑力量的存在。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粗犷、果敢的军人气质,骁勇无比,所向披靡,然而却无力战胜老谋深算、自私阴险、虚伪凶狠的伊阿古。可见人文主义者行为的荒诞,性格的缺陷和意志的薄弱。奥瑟罗悲剧命运还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时代、种族背景,实质上是人文主义与新旧价值观念的矛盾的结果。奥赛罗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当时新的资产阶级势力还很薄弱,深受母亲遗训的影响,奥赛罗身上残存着封建夫权的意识,最终被伊阿古利用走向毁灭。六、为爱忘情、以死来对抗封建恶势力《罗密欧与朱丽叶》洋溢着人文主义的气息,歌颂自由恋爱,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对陈旧的封建意识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剧中的朱丽叶出生于名门世家,勇敢、坚强、智慧。其父凯普莱特强迫她嫁给帕里斯伯爵,她不顾家族宿仇禁忌,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不惜喝下安眠药“诈死”以求躲过这场劫难。朱丽叶醒来后发现爱人罗密欧服毒自尽后,她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念头,最终殉情。尽管故事的结局不禁使人感到惋惜,但那个看似柔弱却可以为爱殉情、以死来对抗封建恶势力的朱丽叶则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巨大震撼。莎士比亚所创造的女性形象,无论结局是喜是悲,她们大都敢于争取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力求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并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与封建恶势力进行顽强抗争,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作者对黑暗残暴的封建专制的极大不满以及对资产阶级新型社会的热切向往。罗密欧与朱丽叶纯洁无瑕的爱情彰显了人文主义者敢于冲破封建藩篱、追求理想爱情的蓬勃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瓶(罐)装饮用水市场营销策略及竞争格局分析研究报告
- 积极心态2025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现代化养猪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安徽省明光市二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中国猪肉行业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特色小镇规划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牛仔服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燕麦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熟食肉市场销售规模及前景营销推广调研研究报告
- 古诗文填空试题及答案
- 艺术品保存状态对价格的考量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2课 美化调查图表教案 粤教版
- MMG-23600-特种车辆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行业规模展望2024-2030 Sample-Zjh
- 2024儿童血压测量规范
-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招投标法对签订合同的规定(2024版)
-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
- 2024字画装裱合同范本
- 宋词概况完整版本
- JT-T 1485.2-2023 自动化集装箱起重机远程操控安全作业规程 第2部分: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 小学英语语法名词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