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词中影意象的艺术运用_第1页
王船山词中影意象的艺术运用_第2页
王船山词中影意象的艺术运用_第3页
王船山词中影意象的艺术运用_第4页
王船山词中影意象的艺术运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船山词中影意象的艺术运用

这种阴影绘画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这是学者们经常参与的绘画之一。例如,李白在唐代的《月下独裁》中是一个著名的标题。但在词中对这一意象进行大量塑造和发扬,则始于宋代张先。张先也因其写影的高超艺术技巧而备受人赞誉,并自称为“张三影”。船山1命运意象的画面描写船山词对影意象的描写可以称得上是规模宏大、标新立异,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影意象数量庞大。船山词共279首,其中直接写到“影”字的多达84首,不仅如此,船山还有《念奴娇》13首,《十六字令》2首,《永遇乐》1首直接以“×影”为词题,对十四种影意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画面描写。就连号称“张三影”的张先在其165首词中也只有30首涉及到影,可见:船山词中的影意象无论从数量和比例上对比他前代和后代的词人,都是最多的。船山在词中对“影”大量加以运用并非无意为之,他的目的是有意确立“影”作为自己词中的独特意象,以传达自己独特的感情。其二,影意象种类繁多。其中直接以“×影”为词题的就有:松影、柳影、竹影、梅影、雁影、蝶影、云影、波影、帘影、帆影、影戏影、走马灯影、姜斋影、纸窗日影、落花影共15种;词中涉及到的影意象更是品种丰富。其中花影7处:花影红摇帘缝,苔影绿浮波动(《如梦令》);花影低,月影微,一夜迢迢已半非(《长相思·春夜》);羌管声中鸟梦,藤花影里渔湾(《西江月》);山头万片2云山词中的角色设计特征船山词不仅有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影意象,更重要的是,其影意象具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2.1船山词“孤”字,低垂特点,物我着色船山对影意象进行人化塑造,使影具有人的心理情感特征,如对“孤影”、“瘦影”的描写:剑射灯花坠紫,双影瘦,征衣薄(《霜天晓角·怀旧》);更背飞、孤影飘蓬(《金人捧玉盘》);孤灯昏闪,瘦影未分明(《蓦山溪·听雨》);想溪外梅花,低垂瘦影(《八六子·花朝夜窗中见月》),船山赋予影意象以“孤”、“瘦”的人化特点,使得情感丰富,物我相融。船山还赋予影意象以人的动作,使得影意象更加人格化。如“乍临镜水摇空,又向莲峰弄影”(《诉衷情近·秋望》),“片云堆雪,却无端、飞影欲掠斜阳”(《南浦·惊秋》),“片影但惊孤叶坠,数峰无那晚烟残”(《江南曲·寒月》),“来回弄影,荡芳情一捻”(《念奴娇·咏蝶》)等等,其中的影意象都被船山赋予了人才有的动作,更具人格化特征,这也正是船山“以我观影”而产生的独特审美感受。2.2船山词《清片》《南浦春月《夏,国船山词中的影意象不是漆黑一片的单调影像,而是被赋予了鲜艳美丽的色彩和飘逸灵动的动态感,给人以生动唯美的审美享受。船山词中的影意象色彩鲜艳,有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等等,如:红影纷无数,偷眼斜回觑(《醉春风·咏蝶》);弱柳摇波波不定,绿影层层,蹙损金枢晕(《苏幕遮·暮春月夕》);自爱横塘素影,与波光、上下争辉(《满庭芳·初夏》);心未冷,娟娟还弄斜阳影(《忆秦娥·灯花》)。船山词中的影意象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有着飘逸灵动的动态感,如:片云堆雪,却无端、飞影欲掠斜阳(《南浦·惊秋》);片影但惊孤叶坠,数峰无那晚烟残(《江南曲·寒月》);弄影浮云上,圆缺总清秋(《水调歌头·放言》);冰轮上也,见镜吸空明,练飞霜影,一荡清无罅(《摸鱼儿·洞庭秋月》)。“飞影”、“影惊叶坠”、“弄影”、“飞霜影”都是具有动态美的影意象,这类影意象在词中的大量使用,使得船山词的画面能够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增加了词的意境美。2.3片影浮空水之深刻性影影意象的本质特征即是虚幻模糊,船山词中的影意象也继承了这种虚幻模糊的特征,但它又超越了表面形象的模糊,被船山赋予了浓厚的人情,从而使得这种模糊虚幻感更加强烈,并表现得无处不在。如:九岭参差无定影(《蝶恋花·舜岭云峰》);斜阳低树,片影浮空水(《摸鱼儿·远浦归帆》);平沙野水朦胧影,难认白蘋香处(《摸鱼儿·咏霜》);夕阳凝,分一半,霜月空宵影(《尉迟杯·冬景》);雪窖遥天迷雁字,琼楼暗影奈妖蟆(《江南曲·寒月》);万心抛付孤心冷,镜花开落原无影(《菩萨蛮·述怀》)。“无定影”、“空宵影”、“片影浮空水”都给人以空旷虚幻之感,而“朦胧影”、“暗影”则给人以朦胧隐约之感,它们的最高境界则是“无影”之影:“原自有万里清空,可无影而藏,不飞而至。”(《玉连环·述蒙庄大旨答问者》)无影之影以其虚幻空旷之广大超脱了“影”本体的束缚,上升到一个哲学的“虚无”高度,这是船山对影意象的重大开拓,丰富了影意象的哲学内涵。3船山词表达影意象的目船山大量使用各种类别的影意象入词,并使之具有鲜明的特色,说明船山是自觉有意识地写影意象,影意象寄托着重要的写形、传情、造境之目的。3.1服刑人员的“雪影”影是通过日、月、灯、火之光反映出来的,又往往结合着水光、镜光。光是视觉美的媒介,故写影能增强视觉美。如:溪外罩鱼,人影落波中(《摊破浣溪沙·夏景》),词人欲写有人在溪外罩鱼,却未言其人,而只见“人影落波中”,以静态和谐的“人影”代人,增添了夏日田野景致的轻松恬淡。再如《浣溪沙·病起春日小步》:“小雪去年门外影,如今还落夕阳中,春光不道不从容。”它写的是残雪的影子。词人透过敞开的大门,看着门外冬天残留的“雪影”,在夕阳中渐渐消融,这份从容、这份宁静,让整个冬天一直为沉疴所困的词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之相类的还有,如:“危栏闲倚,望碧浪参天,斜阳低树,片影浮空水”(《摸鱼儿·远浦归帆》),思妇闲倚危栏,望着海浪滔天,斜阳下,近黄昏,远方空阔无际的水面上飘着一片帆船,因太远而朦胧隐约,只见船影漂浮而来。描绘出一幅思妇在夕阳下盼远浦归帆的图景,借影写形,使得画面朦胧而意境深远,颇有新意。以上借影写情数例,大体上都能反映一定的时间、空间、环境和人物,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而语言最凝练、表现最生动、最富立体感的当推“片影但惊孤叶坠,数峰无那晓烟残”(《江南曲·寒月》)。“寒月迥,旖旎一轮安”,极静,然月亮照在树叶上,月影的来临已经很静很静,但还是惊落了枝头残留的孤叶,孤叶受惊,坠落下地。以极静之“月影”,行极动之“惊”,惊极静之“孤叶”,落以极动之“坠”,写寒月下极静之景。以月影写月形,并赋予月以人的动作,动静结合,画面柔和,意境高妙。3.2船山与清“孤忠”—借影传情影的虚幻性和隐约性使得被描写对象的形象和特点趋于朦胧隐约,进而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造成丰富的间接感受,达到借影传情的目的。船山充分利用影意象虚幻隐约的特性,寄托其幽深难言的感情,船山词“借影传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借影意象“虚无空幻”的特征表达对复国希望渺茫的忧患之情。船山一生,秉儒家忠君爱国之贞操,立救国济世之宏愿,对明王朝有着浓厚的孤忠之情。“自先世为明臣,存亡与共”其二,借影意象“朦胧隐约”的特征寄托对故国的孤忠幽思之情。船山有着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为对南明之忠。如《烛影摇红·十月十九日》乃船山于南明桂王永历之诞辰日赋词以寄其对南明的孤忠幽思的佳作,词中“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哀桂王被执绞杀于云南之事,然船山所处之时文网严密,船山不得不含蓄曲折以达情,而影意象就正好有“朦胧隐约”的特征,于是“碧鸡影”这个影意象的应用,就正好帮助船山很好的传达了这种孤忠幽思之情。再如“怨苍梧,班管泪,沉白日,瘴云中,更背飞,孤影飘蓬。今生过矣,魂归朱邸旧离宫”(《金人捧玉盘·和曾纯甫春晚感旧韵》),词人在此借助“孤影”这一意象,寄托自己对南明王朝破灭的亡国之痛,抒发其“孤忠”之心。又如:寒月迥,凝望属天涯。剑吐蓉光三尺冷,弓垂蟾影半轮斜。豪气动悲笳。回首处,幂历杳平沙。雪窖遥天迷雁字,琼楼暗影奈妖蟆。双鬓冷霜华。(《江南曲·寒月·其二》)词人望着寒月,通过用苏武牧羊之典及两个影意象的应用,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当年武装抗清及入仕南明的怀念。“弓垂蟾影半轮斜”以月光的昏暗喻指武装反清复明之渺茫,“琼楼暗影奈妖蟆”则以琼楼内暗影笼罩,妖蟆横行,暗喻清政府力量强大,复明的道路一片漆黑,看不到希望,无奈下词人只能“双鬓冷霜华”。在清朝专制统治下,船山不便直言“反清”之言论,只能通过对影意象的塑造,在朦胧隐约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孤忠幽思之情。其三,借影意象抒发词人的孤独悲凉之情。影具有孤独凄冷的特征,“形单影只”也正是对影的解释。船山充分认识到影的孤冷特性,进而以我观物,物我相融,在感同身受中塑造了大量的影意象以抒发自己积郁内心的孤寂悲凉之情。这种孤独凄凉之情不仅表现为复国理想道路中的孤单无助,失望后的倍感凄凉,还表现为现实隐居生活,尤其是丧偶后的孤单生活,凄凉之思。船山忠于明王朝,渴望复国,然南明政府内部权争,不思进取,清朝政府日趋巩固、力量强大,一天天的等待中,船山由充满希望到完全失望,内心充满痛苦。在新王朝统治下,忠于明王朝的船山,内心孤独。“更背飞、孤影飘蓬”(《金人捧玉盘·和曾纯甫春晚感旧韵》),词人回想当年业绩,对比眼前萧瑟,正反对比中,抒发复国无望后的孤单悲凉意绪;“孤灯昏闪,瘦影未分明,愁不寐,情难系,梦也心魂碎”(《蓦山溪·听雨》),词人在听雨中,含蓄地借“玄云空腻,无力支天坠”喻指南明王朝的崩溃,面对这种无力回天的境况,对影的描写渲染出了词人失望后的寂寞与孤独。船山虽有一腔报国热血,然国势颓靡,更不可为,不得不退居荒山,潜心著述。山居生活,孤单已不必说,“和灯和影一双双,耐凄凉,尽凄凉”(《江城梅花引·病中口占示刘生》),加之心爱之妻亡逝,凄凉孤独之情萦绕船山心头。这时船山内心的孤独凄凉,不再停留了自身,而是扩充到了世间万物,在船山眼中,万物皆著我之色彩矣。“曲沼欲寻鸳侣并,却是伶俜孤影”(《清平乐·咏萤》),以船山之心观之,就连萤虫也如自己般形单影只,借以抒发对亡妻的思念,可谓深情人。“自惜自怜孤影,半吐半垂清晕”(《天香》),词人俨然将自惜自怜的孤寂情怀投射到回塘的梅花,物我合一。“灯影萧疏,身还在、为谁消受”(《满江红·忆旧》),词人回忆昔日的恩爱,对比今日的孤单寂寞,充满凄凉,无奈中发出末路英雄之悲叹:“瘦影徘徊还似梦,朦胧雪鬓未惺惺。”(《摊破浣溪沙·始春新月》)词人内心的孤独悲凉之情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无处不在,积压内心,极为痛苦难堪,感同身受中,词人找到了与自己一样“形单影只”的影意象,借助影意象的塑造,词人抒发了自己浓厚的孤独悲凉之情,影意象在船山词中的重要作用于此可见。3.3意境意境体验船山善于通过对影意象的塑造,增加其词的画面美和意境美。船山非常重视对词中画面美的塑造,关于画面,船山有“取影说”。“取影说”是一种通过写幻景而达情的艺术手法,不是直观表象的再现而是审美想象的表现。船山正是通过对影意象虚无空幻特征的把握,进而在词中大量使用影意象,充分利用影意象这个幻景而寄托船山对人生、复国虚幻不定的忧患之情。影意象的大量使用,增强了船山词的画面美。而其“脱形写影”的手法也使得词中能够灵活地化质实为清空,做到情景相生、虚实相融,从而创造出能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空间的“意境美”。如:蓼花双映迎红栗,鹭影斜拖颤玉钩(《鹧鸪天·藤蓑词》);花影红摇帘缝,苔影绿浮波动(《如梦令》);片影但惊孤叶坠,数峰无那晓烟残(《江南曲·寒月》);溪外罩鱼,人影落波中(《摊破浣溪沙·夏景》);水冷蘋花带影流(《丑奴儿近·和李后主秋怨》)。试看,这分明就是一幅幅意境优美的风景画,给人以无限的审美享受。船山词画面美的丰富为意境美的建构准备了条件,船山对画面的描绘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外表的模仿与复制,而是借助“脱形写影”的手法来塑造画面,进而灵活地化质实为清空,做到情景相生、虚实相融,从而创造出能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空间的“意境美”。如《江南曲·寒月》其四:寒月迥,旖旎一轮安。片影但惊孤叶坠,数峰无那晓烟残。略似梦中看。深伫立,清露沁肌寒。药灶松风初浙沥,竹窗梅影已阑珊。人老钓鱼湾这首词上片描绘了寒月下的山中静景。“寒月迥,旖旎一轮安”,寒冷的夜空,空旷而寂静,月亮照在树叶上,尽管月影的来临已经很静很静,但还是惊落了枝头残留的孤叶,孤叶受惊,坠落下地。眺望远处的山峰,缕缕晓烟袭来,却在月影笼罩下变得模糊起米。以极静之“月影”,行极动之“惊”,惊极静之“孤叶”,落以极动之“坠”,写寒月下极静之景———晓烟。以月影写月形,并赋予有以人的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