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赏提纲_第1页
文物鉴赏提纲_第2页
文物鉴赏提纲_第3页
文物鉴赏提纲_第4页
文物鉴赏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文物鉴赏之中国古代青铜器一、几个根本概念二、青铜器分期与断代三、类别四、纹饰与铭文五、铸造工艺六、辨伪文物鉴赏之中国古代青铜器一、几个根本概念1学元素的合金。在高温作用下,红铜与其它金属和化学元素,经过物理和化学反响,融合形成的金属形态,由于呈现出黑、深灰等颜色,成器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氧化作用,铜元素析离出来,呈青绿色,因而被称作青铜。依据组合元素的比例不同,可以分为锡青铜、铅青铜、锡铅青铜、镍青铜、磷青铜等等。青铜器,就是由这些合金做成的各种形态的器物,由于使用功能和外观形态的特定性,人们给它取了各种各样的名称。2人类较普遍使用青铜兵器和工具的时代。“青铜时代”这个概念,是从西方输入的,丹麦人汤姆森〔1788-1865〕最先使用。他在《北方古物指南》一书中,将“以红铜或青铜制成武器和切割器”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我国青铜时代是以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礼器为特征,尤其是礼器的使用。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在商晚期到西周早期,青铜的冶炼铸造业作为生产进展的标志到达顶峰。大约到战国晚期,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铁器更广泛的使用,青铜时代便为铁器时代取代。3青铜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以器用形式反映中国奴隶制时代统治阶层严格的礼仪制度,从分封建邦、祭天祀祖、晏饮乐舞,到日常生活都有严格的使用规定。青铜礼器主要有四类:如九鼎八簋、七鼎六簋的天子、诸侯享用制度,陪葬品也如此,反映的是生前生活状态。觚等。水器:盘、匜、鉴等。乐器:钟、勾鑃、錞于、钲等。二、青铜器分期与断代依据不同时期青铜器的共同特征,确定断代标准。从夏、商、周至秦、汉,大约可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考古学概念、商早、中、晚期、西周早、中、晚期、春秋早、〔余辉。二里头文化期〔公元前20世纪-前16世纪〕这个类型中出土的青铜器不多,体量也不大,多为一些小型的工具和兵器,如箭簇、戈、戚、小刀、小钻、鱼钩、锛、凿等。重要的是觉察了空体器爵,这是一种饮酒器,也是一种礼器。二里头文化中觉察青铜礼器,就说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文明时代。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相当于考古学分期的二里冈时期。这一时期器形更多,体量大为增加,如鼎〔大鼎、方、圆、鬲、甗、簋、爵、觚、斝、罍、瓿、提梁壶、盘等等,成套的酒器较为普遍。同时期早段的,器壁较薄,晚段的变得较为厚重了。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这一时期青铜器有某种商早期的特点。典型器如爵,消灭了圆体的,为早期所未见,足消灭了丁字形,底部多向下鼓出,平底的已少见。纹饰的变化也较大,原来粗暴的线条变得较细而密集,消灭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而且双目往往较突出。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商代后期是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铸造业有了更大进展,到达了青铜时代的顶峰。铭文在商晚期后一段有所进展,前段的铸一、二字较多,大多是族氏的标记。后段消灭了记事性铭文,字数也不过二、三十字。西周早期〔武王至昭王〕西周初期的青铜器,器形、纹饰,因袭商人遗风,但在铭文的铸刻上形成了自己特点,与商人完全不同,政治内容丰富,这一方面可能是缘于改朝换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周人与商人的文化倾向。卣和尊是西周初期最流行两类酒器西周早期青铜器最有特色的进展,是大量长篇青铜器铭文的消灭。西周中期〔穆王至夷王〕与西周早期形成明显的分界。西周晚期〔厉王至幽王〕消灭了少量器形,但整体变化不大。总的来看,西周晚期的青铜礼器,形制没有突出的进展,品种上也较少,根本处于停滞状态。重要的是西周晚期长篇巨著的铭文较多,如毛公鼎、散氏盘、禹鼎、颂鼎,都是国之重器,内容除一般册命官职外,对 入侵的抵抗,对淮夷的把握和征伐等都有突出反映。它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春秋早期〔公元前7707叶〕这一时期,青铜器形制还是西周晚期体系的,但消灭了几种器形。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至前6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的考古资料不多,有确定年月的标准器缺少,但是春秋晚期又消灭了一些极其精巧的青铜器,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这不行能突然消灭,总有一个演化进展过程,而中期这一百年恰在这个过渡期内,因此,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和西周中期有些类似之处,具有过渡期特点。尽管争论成果有限,但作为一个时期是很重要的。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至前476年〕春秋晚期的青铜铸造业,在生产技术、艺术水平和器物种类等很多方面,呈现出崭面貌,在青铜器进展史上形成其次个顶峰。春秋晚期青铜器的形制比较简洁,各个地区的器用也不尽一样,有的地区觉察很少,原因不明。但总的来看,现存这一时期各个地区春秋晚期青铜器纹饰种类很多,风格总趋向是追求精丽细密,以繁缛为美,各种交缠的龙蛇纹占有支配地位。图案简洁,线条细密,有的变形缩微,工艺极精。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至前221年〕战国时期的纹饰有特点,早期的描绘水陆攻战、燕乐、采桑等画像不断进展,是早期的典型纹饰。中晚期变化明显,一是消灭了很多嵌金、银、铜、绿松石以及其他物质的几何变形图案,有云纹、菱纹、勾连纹、三角纹等等。这种变形的几何纹极具规律,又富于变幻,效果绚丽,美感极强。二是刻纹画像的消灭,这种纹饰不是范铸后镶嵌的,而是用极锐利的尖刀刻凿而成。三是素面青铜器大量消灭,有很多礼器如鼎、钟等都没有了纹饰。素面器的行用,也是青铜器衰落的一个象征。秦汉以后,一方面旧有礼制的衰落,另一方面铁器的普遍使用,以及漆器、瓷器的流行,青铜器的地位日趋衰落,在日常生活用具中,仍大量使用青铜器,有的还格外精巧,如错金银的博山炉,河北满城汉代中山王刘胜墓的长信宫灯、另如汉代铜镜等等,也不乏其见。钱币的用铜也更加普遍且流行更长期。三、青铜器的类别留存至今的古代青铜器可谓量多类杂。第一、饪食器1、鼎: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晏享用具2、鬲:炊粥器,源于陶器。3、甗:蒸饭器。上为甑,下为鬲。4、簋:盛放煮熟的饭食器。5、盨:盛放饭食器。6、簠:祭祀和晏飨时盛放饭食器。7、敦:盛放饭食器。8、豆:专放腌菜、肉酱等味品器。9、铺:盛食器,与豆相像,自名为铺、莆。10、盂:大型盛饭器,可盛水和冰,体形较大,出土数量少。11、盆:用途同盂。其次、酒器1、爵:最早消灭的青铜礼器。2、角:饮酒器。3、觚:饮酒器。4、觯:饮酒杯。5、饮壶:饮酒器。6、杯:饮酒器。7、斝:盛酒器,或可温酒。89〔另有水器的壶。10、卣:盛酒器。11、方彝:盛酒器。12、觥:盛酒器。13、罍:盛酒器。14、缶霝:盛酒器。15、瓮〔:常称为瓿。盛酒器。16、盉:调酒器。17、尊缶:盛酒器〔水器中有浴缶。第三、盥水器1、盘:承水器。商周时期宴飨用器。2、匜:注水器,与盘为一对组合器。3、鉴:盛水器。4、汲壶:壶大都是容酒器,也有汲水、注水和数量不很多。5、浴缶:缶分尊缶和浴缶,前者为酒器,后者是盥器,用以盛水。第四、乐器1、铙:又称钲、执钟,是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2、钲:形体似铙,但比铙大而厚重,俗称为大铙。3、钟:西周和东周的打击乐器。钟的各局部名开头消灭直挂的钟,即在“舞”面上直立“门”形钮。斜挂的钟称为甬钟,直悬的钟称为纽钟。钟一般发出两个音,一个在鼓部的中心位臵,一个在鼓部的侧边。钟的组合数目,最多的数随州曾侯乙墓的,六十四枚,分三层悬挂在曲尺形的钟架上,这是至今所见最完整的钟的组合。4、鎛:大型单个打击乐器。5、铎:撞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6、铃:是我国最早消灭的青铜乐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就已觉察。7、钩鑺:又名勾鑃,是一种手持的打击乐器。8、錞于:打击乐器。9、鼓:鼓在古代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原形应为木质,商周时的青铜鼓所见不多,现仅两具。第五、兵器1、戈:钩杀之器,古称钩兵。各局部名称: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局部,内是连接援的插入戈柲的局部,胡是靠近柲的下端处长的局部,胡有阑。2柲顶有矛形尖刺的兵器,少数是戈、刀合体。3、矛:冲刺兵器。4、钺:与鏚为同一类,大者为钺。是具有权杖性质的兵器。5、剑:防卫防身、近身搏斗武器。剑一般由剑身、剑把两局部构成,每个部位有专名。剑身“。剑的样式很多,如薄腊无格圆〔扁〕茎剑,无格斜从扁茎剑,厚〔薄〕格剑、长〔短〕腊剑等等。6、弩机:远射兵器。7、矢镞:即箭头。8、胄:又称盔,汉以后称兜鍪,护头用具。第六、农具和工具:所能见到的少数实物有:耒、耜、铲、钁、锸、锄、镰等等。青铜工具数量很多,种类有:斧、斤、凿、锯等等。第七、杂器:除前述各类外,还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的青铜器,细分起来有五类:即生活用具,车马器、货币、度量衡、符及玺印。其一、生活用具1也有方形、菱花形等异形镜。正面磨励光滑,用以照面,反面有纽可以穿绳悬挂。纽的四周铸有各种各样格外精巧的图案,赏识性很强。青铜镜在我国古代曾消灭过三次顶峰期,春秋战国、两汉、唐代,宋以后渐渐衰落,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的精巧,甚至青铜材料的配制,都不及三个顶峰期的,以至于宋明以后,仿制、翻制三个顶峰期的铜镜广为泛滥,现在所见仍然很多,但多易识别。2北方游牧民族使用,春秋战国时期传入中原,始终沿用到汉代。3、洗:日常盥洗用具,犹今日的洗脸盆。4代多为漆制。5、樽:容酒器。6、燎炉:取暖用具,犹今日的火盆。7很长。8可能为军队所用。9、灯:照明用具。其二、车马器1、、辖:成对消灭,是套在车轴两端,用以加固轴头。2、毂饰:加固车毂的铜箍圈。3、当卢:马面上的饰件。4两节链条组成,两端与镳相接。镳夹在马口角的两颊上,有绳索相系,以便御手把握马。另有:辕首饰、衡饰、舆饰、轭饰、铜泡和节约、銮铃、马冠等等。其三、货币西周时期,由于贸易进展的需要,产生了金属铸造的货币,春秋时代已大量铸造。沿用时间很长。1〔铲的外形铸成,最早消灭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大量铸造,式样上与有用铜铲一样,但较薄。2〔大刀〔小刀分别为齐、燕、赵国货币。3自穿孔的海贝。流行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币上有字,含义多不明。4中期,主要是两周国、秦国、晋国使用,战国末年,齐国、燕国也铸造使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用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其后历朝历代都铸用圜钱,始终到清朝末年。其四、度量衡123.12、量:最早消灭于战国,目前所见战国、秦、汉较多。名称有釜、升、斗、嘉量、平斛等等。3、衡:测重用具,所见极少。4、权:等重用具,犹今日的法码。其五、符、玺印1国时盛行。2开头流行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后,规定只有皇帝的称玺,一般人只能称印。汉代时期,皇帝、太后、皇后、诸侯王的称玺,一般人的畜形,或桥、鼻、坛、瓦、环等外形,用以穿绳佩带。四、纹饰与铭文纹饰商周时代青铜器纹饰,大致可分为八类:兽面纹类,龙纹类,凤鸟纹类,各种动物纹类,火纹类,各种兽体变形纹类,几何纹类,人物画像类。铭文青铜器的铭文,又称金文。是宋代以来的书法家中也多有研习者,除艺术作用外,它更为重要的是历史文献作用。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战国秦汉时期大都是刻成或錾成的。商代中期以前,青铜器有铭文的很少,即便有也仅一至数个字。商晚期消灭几十个字的铭文,而且铭文器仍极少。西周时期是青铜器铭文大进展时期,无论是铭文的性质、内容、形式、数量,甚或尸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技艺成熟。西周晚期长篇巨著的铭文较多。铜器形制变得任凭性更强,铭文也如此。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加之简帛的通行,文字应用日趋繁复,因此青铜器上长篇大作的铭文不多,书史性质的更少。书写格式、体例,以至于刻铸方法、书法艺术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五、铸造工艺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大致如下:1、先做母模。2,内层细腻,外层为掺有草茎的泥沙羼和料,经过阴干后焙烧成形。3花纹组织的均匀,使器体纹饰美观。4刻好后臵于范的适当位臵。5离,否则无法把握厚度。6铸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取出器物,掏出内范。有的足、耳、附饰局部还有泥芯,留在器体内了。7、磨励加工,使器物外观精巧。六、青铜器辨伪与鉴定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宋代以前已有觉察,但较少。北宋以后开头有人仿造古代青铜器,而且在宋代人的著录中已有记载。元、明两代人在青铜器学问上不如宋人,制作草率,仿造水平低,简洁鉴别。自清代以来,由于宫廷的提倡,保藏和争论青铜器,成为的学术风气,流风所及,大大刺激了当时的古玩业,作伪之风也开头炽烈起来。乾隆时期,由于需求增加,作伪已有特地行业。但清早期的伪作较简洁识别,主要是由于形制、纹饰不伦不类,设计水平较差。1900引起持续数十年的盗墓之风,破坏格外惨烈。现在欧、美、日本所保藏的青铜器,多是那几十年中流出去的。在相当时期内,中国的文物市场畸形进展,作伪之风集中。辨伪要领简介:1、铸造辨伪。2、器形辨伪。3、铭文辨伪。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