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_第1页
12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_第2页
12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_第3页
12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_第4页
12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史第十二章18世纪法国哲学01启蒙主义者哲学03卢梭02百科全书派哲学本章概要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17世纪哲学与科学精神的继续,是一场遍及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包括苏格兰的启蒙运动(休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德国的启蒙运动(以歌德和康德等人为代表)和法国的启蒙运动。“启蒙”是指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相比较而言,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最大。法国启蒙运动是法国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为法国大革命进行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中,一批法国思想家在哲学、政治、道德和宗教等领域高举理性的大旗,要求用理性的尺度重新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批判和抨击一切权威。因此,恩格斯把18世纪的哲学称为“一个以法国为主角的世纪”。第一节启蒙主义者哲学01培尔02梅叶03孟德斯鸠04伏尔泰法国大革命启蒙就是用光明驱散黑暗18世纪的法国哲学主要包括启蒙主义者哲学和百科全书派哲学两个部分。其中,启蒙主义者或是启蒙运动的先驱,或是自然神论者;百科全书派是战斗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在政治上,启蒙主义者一般把英国君主立宪制看作理想政体,而百科全书派则主张建立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在这一时期的法国哲学中,卢梭以其独特的思想主张、理论视角和哲学风格产生了特殊的重要影响,其他哲学家也对法国大革命乃至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一节

启蒙主义者哲学

恩格斯指出,启蒙运动者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思想来源上看,法国的启蒙主义者把英国的洛克学说和牛顿力学奉为理性的样板,作为衡量其他一切的标准。但他们具有英国思想家所没有的激进批判精神,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他们坚持乐观主义的直线进步观,认为以前的弊病和灾难是欺骗和宗教造成的,一旦消除一切非理性、反理性的东西,理性的光芒就会照耀世界,理性的人就能代替全能的上帝,黑暗的人间就会变成光明的天堂。一、培尔

皮埃尔·培尔(PierreBayle,1647—1706)出身于新教牧师家庭,上学期间曾一度改信天主教,后因不满天主教会的不宽容政策而改信新教。他因提倡宗教宽容政策思想,而受到天主教、新教与封建政府的排挤。1680年,他移居荷兰的鹿特丹,在那里发表了后来备受关注的《历史的和批判的词典》,批判旧观念、宣扬新思想和新知识。法国哲学具有怀疑论的传统。早在16世纪,蒙田就运用怀疑论提倡宗教宽容,笛卡儿也用方法论的怀疑主义证明传统知识不可靠。培尔在当时思想专制的条件下,把怀疑论的精神实质归结为理性批判和探索的精神。他说“所有的哲学家全都是学园派和皮罗派”。他以怀疑论为理论武器,对宗教神学中的自相矛盾和荒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理性和信仰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理性方法根本不能证明宗教的真理性。在理性面前,一切神学问题和争论都是混乱、无意义的,诸如恩典和自由意志、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等教条教义,都不具备理性的确定性,经不起理性的考察。培尔反对神学道德,主张应当把道德和宗教分开。在他看来,道德的基础不完全是信仰,对上帝的畏惧和爱慕并非永远是比其他动力更为积极的原动力,并不是人们行动的唯一动力。他认为,事实上,理性对实际环境和行动后果的算计和评价也可以使人们驱善避恶。培尔还批判了以莱布尼茨“神正论”和“预定和谐”学说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在他看来,如果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是正确的,那么这种方式就应排除一切关于奇迹的想法,也排除关于原罪和惩罚的教条,但这是莱布尼茨不愿接受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培尔的哲学批判“使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为在法国接受唯物主义和合乎健全理智的哲学作了准备”。二、梅叶

让·梅叶(JeanMeslier,1664—1729)是早期无神论思想的代表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出生于一个纺织工人家庭,从宗教学校毕业后在天主教会担任教职。他在晚年写成了一部表达自己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的著作手稿,并标明为《遗书》。1864年,《遗书》手抄本的全本在荷兰出版。《遗书》揭露了《圣经》的所谓神明和神迹的虚假,用大量篇幅证明天主教和封建贵族是相互勾结、相互利用的,并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对私有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公有制度基础上的理想社会。梅叶抛弃了其他启蒙思想家身上的自然神论外衣,明确提出他的无神论。他指出,没有神这样的实体,“神根本就不存在”。一切宗教都只是谬误、错觉和欺骗,宗教是人们的捏造。他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进行了无情和尖锐的批判。他认为,暴政和宗教是世间一切灾难的根源,而残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教会是两个相互包庇和勾结的小偷,“宗教甚至支持最坏的政府,而政府也同样庇护最荒谬最愚蠢的宗教”。他主张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最有智慧最有教养的人们彻底消灭宗教。在批判宗教的过程中,梅叶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思想,肯定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说:“物质是始因,是永恒而独立的存在物”为了解释物质的永恒性,他提出“物质自动”的观点,认为“一切物质都有运动能力”,物质不可能是被创造的,也没有上帝这个创造者。梅叶批判笛卡儿的二元论,主张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否定了宗教神学所宣扬的灵魂不死的观念。他认为精神依赖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变形,大脑就是思维的器官。我是无神论者!大脑就是思维的器官三、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Montesquie,1689—1755)生于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德贵族庄园。1728年,他被推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后,周游欧洲多国,考察各种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他的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1721)、《罗马盛衰原因论》(1734)、《论法的精神》(1748)等。其中,《论法的精神》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全面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该书出版后得到了极大的肯定和欢迎,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被伏尔泰称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至今仍然是西方政治哲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1.法的精神关于“法”的理论是孟德斯鸠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从其本性派生出来的“法”,即客观规律。“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他所说的“法”有三种基本的形式:事物的法、自然法和人为法。事物的法是对所有事物都发生作用的必然关系;自然法是在自然状态下所遵守的原则;人为法是社会状态下由政府制定和颁布的法律规定。孟德斯鸠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必然性,都有“根本的理性”,而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他试图通过对法的研究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他认为,存在着“一个根本理性”,就是上帝,并对上帝作了自然神论的解释:“上帝创造宇宙时所依据的规律,就是他保养时所依据的规律。他依照这些规律行动,因为他了解这些规律。”在此基础上,他把世界理解为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运动形成的,它是永恒存在的。同时,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即便在我们的世界之外想象出另一个世界,它也必然会有固定不易的规律,否则就会走向毁灭,因为世界没有规律将不能存在。孟德斯鸠认为,人类社会像物质世界一样具有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但是,人类又是有理性的、能够行动的存在物,因而他们经常逃避规律的约束,作出一些违背客观规律和破坏法律的事情来。人是不断地违背上帝所制定的规律的,并且更改自己所制定的规律。”因此他认为,人类社会永远不如自然界治理得好,立法者应该通过政治和民事的法律来约束人这种本性上的缺陷,以保持社会的有序运转。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处于自然状态之中,“自然法”就是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所遵从的规律。自然法仅仅源于生命的本质,是人类还很软弱时用以保存自己生命的法则。自然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和平、寻找食物、自然的爱慕情感以及过社会生活的愿望。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之间是彼此平等、和平共处的。一进入社会状态,人们之间的平等便消失了,从此进入了国与国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永不停息的战争状态。这两种战争状态使“人为法”的制定成为必要。于是,便有了调节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关系的“国际法”,调节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政治法”,调节公民之间关系的“民法”人为法以自然法为基础,最终根源是人类的理性,这是所有国家制定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具体到某个国家来说,它的法律又与国家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国家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法律传统有很大关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构成“法的精神”,只有符合这一精神的社会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2.三种主要政体孟德斯鸠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由政体的性质和原则决定的,政体的性质和原则虽然在本质上一致,但又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而政体的原则是使政体行动的东西。一个是政体本身的构造,一个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的感情。”孟德斯鸠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寡,把历史上的政体分为三种性质的政体: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一部分人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参照固定的法律进行执政的政体;专制政体是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反复无常的性情来统治一切的政体。共和政体的性质是人民拥有最高权力,它的原则是“品德”;君主政体的性质是君主拥有最高权力,不过要依据法律来行使权力,他的原则是“荣誉”;而专制政体的性质是个人依据意志和情感、爱好来治理国家,这种政体的原则是“恐怖”。他对专制政体进行了批判,认为封建专制政体的本质特征是独裁和残暴统治,是不合理的政体;相对于专制政体,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是合理的政体。共和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是好的,但在当时实行却是不现实的,因为它只有在“古人的英雄美德”占优势的地方才能存在。同时,在共和政体下,由于人民掌握着最高权力,存在着滥用权力和极端民主的危险,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他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他推崇英国议会制的君主制政体,认为它是最理想、最优良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推崇英国的政体专制集权的象征“束棒”(法西斯)孟德斯鸠继承了洛克的思想,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学说。他说:“任何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有关国际法事务之权,执行有关公民法事务之权。”这三种权力应该彼此分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三权分立”学说表达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立场,在当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历史也证明,三权分立并非民主的唯一形式,即使资产阶级国家也都没有完全采取三权分立的制度。“三权分立”也是当代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3.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孟德斯鸠认为,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存在着很大差异,而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地理环境与一个国家的气候、土壤、面积的大小等地理条件有很大关系,同时与该国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也有关系。孟德斯鸠强调气候、土地、海洋对于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影响,但这不能表明他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必须全面辩证地看待他的观点。他认为,自然法是决定成文法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最终依据,但不同的民族根据自然法决定政治和法律制度时,受到包括地理环境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举例说,各民族居住的疆界的大小对各自的政治制度产生影响,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家宜于由君主治理,而大国多实行专制制度。四、伏尔泰

伏尔泰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富有家庭,早年在耶稣会创办的大路易学校学习。1717年,他因写诗讽刺摄政王及针砭时弊而被关进巴士底狱,在狱中写出剧本《俄狄浦斯王》,并首次使用伏尔泰的笔名。178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死后,他回到巴黎,并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长。他在哲学上汲取了洛克的经验论和科学精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进行了无情揭露,并在自然神的名义下倡导开明和自由的启蒙精神。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论》(1734)、《牛顿哲学原理》(1738)、《风俗论》(1756)和《哲学词典》(1764)等。1.自然神论伏尔泰自然神论的哲学基础受牛顿力学的影响。他提出了宇宙是一架“绝妙的机器”,认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如果不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怀疑论者千方百计地否定和怀疑物质的存在,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讨论物质是否存在这一问题。针对怀疑论者把外部对象视为人想象力的产物,他反驳说,如果没有外部对象的存在,如果是人的想象力造成了这一切,为什么人在碰到火时会有疼痛的感觉,而在梦中碰到火时却没有这种感觉。他得出结论:外部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在伏尔泰看来,物质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广延和运动,它们是密不可分的。他说:“物质是延展的,有体积的、坚实的、有引力的、可分的、可动的。”一方面,他认为物质没有广延性便不可理解,没有运动却是可以理解的,似乎是把广延性视为最基本的属性;另一方面他又说,离开了运动,广延性就无法存在,广延是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在说明物质运动时,伏尔泰不得不在物质世界之外求助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他说:“运动并不是凭自身而存在的;因此必须求助于一个最初的推动者。”上帝不仅是运动的初始原因,而且是运动规律的创造者。这表现了他的自然神论特征。2.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伏尔泰坚持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以笛卡儿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在他看来,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感觉,感觉是从外物对感官的刺激中得来的。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从感觉开始的:从刺激感官的东西中得到一些观念,记忆保存下这些知觉,头脑则对一个个孤立的观念或知觉进行加工,于是就会产生出人的全部知识来。他不同意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断定人的心中根本没有天赋观念,所谓的天赋观念也源于人的感觉。“形而上学式的概念,都从感觉而来。”3.社会历史观伏尔泰的政治思想建立在自然法学说和人性论基础之上。所谓自然法,就是自然在各个时代为了维护正义而给人们确立的一些法则。自然法是符合人类利益和理性的法则,是人类的普遍正义的原则,因为它既不在于使别人痛苦,也不在于以别人的痛苦使自己快乐。每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心中都有自然法的概念。尽管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约定的法律、人为的习惯和风尚不断发生变化,人类历史也充满了种种罪恶,但是人性的本质永远不变,正义的观念一直延续,判断善恶的道德标准始终如一。“法律是自然的女儿”,合理的法律必须建立在自然法和人性基础之上,体现自然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在自然法的基础上,他捍卫人的自由、平等和财产权,认为自由是“试着去做你的意志绝对必然要求的事情的那种权力”,是人的一项天赋权利,而教育群众争取自由是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作为天赋权利,自由表现为人身和财产的自由、言论和出版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等。这些自由神圣不可侵犯,只受合乎自然权利的法律的支配。财产权是自由这一概念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权利中最根本的权利,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他认为,平等也是人人所具有的天赋权利,人是生而平等的,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都是平等的。但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以及后天的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很难实现真正的平等,平等是最自然的事同时又是最荒诞的事。伏尔泰对欧洲各国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考察和比较,认为“开明君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认为国王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为所欲为,人们的自由得不到保障。共和政体虽然可以避免君主专断而残暴的统治,但是又会导致无政府状态和无休止的骚乱,而这比一个专制君主的暴政还要坏得多。在历史观上,伏尔泰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迷信和理性斗争的历史。他说,宗教狂热、愚昧无知和盲目迷信是人类永久的敌人,是社会不幸和灾难的根源。全部教会史是充满迫害、抢劫、谋杀等暴行的历史,是教会僧侣煽动宗教狂热和偏见的罪恶史。基督教是最下流的无赖编造出来的最卑鄙的谎话,是最卑劣欺骗的产物。他对宗教迷信和封建教会的批判,并没有直接导致无神论的结论。相反,他认为上帝的存在对于维系道德生活和社会秩序是非常必要的,他说:“在道德方面,显而易见,承认有一位上帝比不承认好得多。有一位神明来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恶倒也的确是有益人群的事。”“基督教是最下流的无赖编造出来的最卑鄙的谎话,是最卑劣欺骗的产物。”值得一提的是,伏尔泰在关注欧洲的同时,也是一位“中国之友”。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他的理性主义历史观有很大关联。他认为人类的进步开始于脱离动物界,能够用理性支配生活,开明的专制为理性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他把中国当时的政体当作开明专制的典范,把中国作为人类历史的发祥地,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文明从中国开始,经过印度、波斯和阿拉伯,最后才到达西方。他根本不相信奥古斯丁等人宣扬的从《旧约》时代开始的“圣史”,认为这段历史充满着谎言和幻想。他认为,西方历史开始于9世纪的卡洛林时期,真正的信史开始于15世纪,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很早就有了文明。西方真正的信史开始于15世纪,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很早就有了文明话剧《赵氏孤儿》他以崇敬的心情看待中国古代圣贤,把春秋时代赵氏孤儿的故事改编成戏剧《中国孤儿》,以颂扬中国圣贤的道德。在讨论人类精神、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风俗论》以及哲学小说《巴比伦公主》中,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制度进行了描述,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当然,他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有溢美之词,不完全是因为他对中国的知识有限,而是因为带有强烈的现实政治目的,就是用他所理解的中国世俗的、健全的理性,批判法国的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第二节百科全书派哲学01拉美特利02狄德罗03孔狄亚克04爱尔维修霍尔巴赫05

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18世纪唯物主义者继承了机械唯物主义和经验论中的唯物主义,他们通常也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是指《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1751年由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开始编辑,1757年出版前七卷,至1771年共出版35卷。在20多年的编纂过程中,编纂者们聚集成一个哲学家群体,包括孔狄亚克、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他们的唯物主义以及战斗的无神论的思想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观点。虽然拉美特利和爱尔维修没有直接参与百科全书的编写,但由于他们的哲学倾向和思想特征与百科全书派的思想特征相吻合,因而也被认为是百科全书派的一员。一、

拉美特利

茹利安·奥弗雷·拉美特利(JulienOffroydelaMettrie,1709—1751)早年学习神学,后转学医学1745年,他在海牙出版了阐述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心灵的自然史》,遭到教会和封建当局的迫害,被迫逃到荷兰。1747年,他发表《人是机器》后遭到当地反动势力攻击,又流亡到普鲁士。他的哲学著作还有《人是植物》(1748)、《伊壁鸠鲁体系》(1750)、《论幸福》(1750)等。拉美特利明确地把哲学划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两个基本的派别,他说:“我把哲学家们论述人类心灵的体系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也是最久远的一类,是唯物论的体系;第二类是唯灵论的体系。”他把唯物主义比作“牢固坚实的橡树”,把唯心主义比作“脆弱的芦苇”,认为唯物主义是唯一的、不可战胜的真理。他认为,物质是整个宇宙中的唯一实体,世界万物不过是它的各种变化而已。物质是凭自身存在的,它既不是被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虽然万物的形式变化无穷,有生有灭,但物质本身不灭。他反对笛卡儿关于物质的唯一属性是广延的说法,认为其无法说明物质的运动,必然会得出上帝是物质运动的唯一原因的错误结论。他认为,物质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广延和运动力,“物质本身就包含着这种使它活动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乃是一切运动规律的直接原因”。从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拉美特利运用丰富的医学知识,对身心关系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人体也是一种由物质构成的机器,人并不是用什么更贵重的料子捏出来的;自然只用了一种同样的面粉团子,它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了这面粉团子的酵料而已。人体与自然物体服从同样的运动规律。在此意义上,人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除了人拥有语言外,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动物完全相同,只不过制作得更加合理精密罢了。他在笛卡儿“动物是机器”的基础上,把人体看作是一架自己会发动自己的“聪明的机器”,认为不仅人的身体受机械运动的支配,而且人的认识过程也可以通过机械运动得到解释。心灵并不是一种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精神实体,而是身体这种有机物质的一种特性。

从人的生理特征出发,拉美特利说明了思维器官——大脑的物质性。他这样描述说:“正像提琴的一根弦或钢琴的一个键受到振动而发出声响一样,被声浪所打击的脑弦也被激动起来,发出或重新发出那些触动它们的话语。”他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是人的感官对外部事物的反映。当外界的事物刺激感官时,感官组织神经受到震动,便形成了感觉;感觉经过神经系统把受到变动的动物精神的运动传送到大脑,便形成了观念;然后,凭借记忆把这些观念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比较,便产生了判断和推理。他把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归结为感性活动,认为思想“只是感觉的一种功能,而理性的心灵也只是用来对观念进行思索和推理的感性心灵罢了”。拉美特利把笛卡儿所说的心灵从人这架机器中完全驱逐出去。他说:“心灵的一切活动既然这样依赖大脑和整个身体组织,那就很显然,这些作用不是别的,就是这个组织本身。他认为,即使人的良知,也可以用身体的机械作用来说明,虽然他承认他现在还不知道如何说明羞恶之心产生的实际过程,但深信:“组织足以说明一切”,“心灵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名词”。拉美特利坚持无神论立场,对宗教神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神学和经院哲学都荒谬至极、不值一驳。。认为宗教神学的本质是蒙昧主义,目的在于扼杀人的理性,要求人们用“哲学的火炬”点燃理性之光,驱散神学的迷雾。他认为宗教所宣扬的是一种禁欲主义的道德观,是违反人性的,不仅不能增进人类道德,反而是一切不幸、不安宁和战争的祸根。他认为,与宗教相反,无神论者最了解道德的自然法则,最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因而美德最容易在无神论者的心中扎下最深的根子。他宣称,如果不是无神论的宇宙,就不会是快乐的宇宙。他自豪地说:“任凭是全宇宙的重量,也动摇不了一个真正无神论者,更不必说粉碎他了。”二、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DenisDiderot,1713—1784)是百科全书派的精神领袖。他出生在法国朗格尔市的手工业者家庭。他19岁就获得了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在主编《百科全书》的27年间,虽然遇到种种困难,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部共35卷的长篇巨著。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对自然的解释》(1754)、《达朗贝尔与狄德罗的谈话》(1769)、《达朗贝尔的梦》(1769)、《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1770)等。机械论用外力的推动来解释物质的运动,狄德罗却认为物质自身能够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不仅具有广延性,而且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则是一种与长、宽、高同样实在的性质。”他把物质内部的能动性称为感受性,认为它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他认为,甚至连石头也有感受性,它与人的感受性只有迟钝与活跃的区别。当人用大理石做雕像时,这是“用肉造大理石”;但相反“用大理石造肉”的过程也是可能的。虽然他的物质进化观不符合现代科学知识,但在当时却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解释了机械论所不能解释的自然界的连续性,说明了有机和无机、感觉和思维之间并无截然界限,物质形态之间有过渡、发展和进化的关系。他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切都处于相互联系的整体之中,“如果现象不是彼此联系着,就根本没有哲学”。2.精神是物质的感受狄德罗设定一切物质都有感受性,解释了机械唯物论解释不了的一个问题,即无感觉的物质何以能产生有感觉的物质。他认为,感受性指事物对外界作用的接受和反应能力,感觉、记忆和自我意识是有机体的由低到高的能力。人的精神活动能力是最高级的感受性,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感受,他称之为交感。他把人的感官比作乐器,把交感比作声音的震荡,他说:“我们就是赋有感受性和记忆的乐器,我们的感官就是键盘,我们周围的自然弹它,它自己也常常弹自己。”据此,他这样解释人的注意力:“我把我们器官的纤维比作一些有感觉的、振动的弦子。有感觉的、振动的弦子在我们弹它以后还震荡、回响很久。就是这种震荡和必然的回响,在保持对象的继续呈现,同时理智正在注意适合这个对象的性质。”3.从观察到理性的方法在认识论上,狄德罗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来源。但是,他反对把人的认识仅仅停留和局限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他要求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将思考的人和行动的人结合起来。他曾经把哲学分为实验哲学和理性哲学,认为实验哲学“绑着眼睛”,永远不停地摸索,最后得到一些贵重的东西,但不知道它将会获得什么;而理性哲学将这些贵重的材料聚集起来,做成一个火炬,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克服二者的局限性,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准确认识。人的认识过程,就是这样“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不断反复的过程。4.无神论思想狄德罗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自然神论向无神论转变的过程。在1746年发表《哲学思想录》时,他还是一个自然神论者,认为自然的作品证明自然中有一个“最高实体的心智”。1749年,他在发表的《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中,明确宣布作为世界终极原因的上帝是不存在的,转向了彻底的无神论。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无神论学说。他认为,世界中只有一个物质实体,宗教神学所谓的超自然的精神实体上帝是不存在的,是神学家们捏造出来的“不可理解的字”。如果进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宗教神学关于上帝的种种说法,本身就包含着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矛盾:一个实体,它存在于某个地方,而又不与空间上的任何一点相合;一个实体,它是没有体积的,又占有体积,而且在这个体积的每一个部分里都是完整的;它在本质上与物质不同,而又与物质联合为一体;它跟在物质后面推动物质,而自身又不动;它影响物质,而又不受物质的一切变更的影响,等等。面对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上帝观念,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上帝是没有的。狄德罗深刻地批判了天主教的教义,揭露了神学“三位一体”、“神迹”等教条的荒谬性。他认为,宗教迷信是理性的敌人,是愚昧无知的产物,是使人类相互仇恨和残杀的罪恶根源。他还看到了宗教与专制制度之间的联系,认为宗教是专制制度的帮凶,它要求人们无条件地顺从封建专制的统治。天国的上帝和人间的皇帝是拴在人们脖子上的两股绳子,如果不解开其中一股,也就无法解开另一股;要推翻王权,首先必须打倒神权。三一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之一三、孔狄亚克

埃蒂亚纳·孔狄亚克。出生于贵族家庭,曾任天主教神甫和修道院院长。1767年任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类知识起源论》(1746)、《体系论》(1749)和《感觉论》(1754)等。孔狄亚克继承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坚持认识起源于经验,但他不同意洛克关于观念有感觉和反省两个独立来源的观点,力图把经验主义贯彻到底。他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反省就是利用这些原料,通过各种配合来寻求他们所包含的各种关系,观念不过是“变相的感觉”,“反省在原则上只不过是感觉本身,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与其说是观念的来源,不如说是观念借以从感觉导出的途径”。而在批判天赋观念论、单子论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明显的感觉主义倾向,一反认识论中的视觉主义,提出了触觉中心主义,认为除了触觉,我们无法认识世界的形体,“只能以广袤来认识广袤,以形体来认识形体。”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孔狄亚克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产生的积极作用,指出:“直接受教于洛克并将他的著作译成法文的孔狄亚克立即用洛克的感觉论去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他证明,法国人把这种形而上学当做幻想力和神学偏见的拙劣作品加以抛弃,是有理由的。他发表了驳斥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马勒伯朗士等人的体系的著作。”四、爱尔维修

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ClaudeAdrienHelvetius,1715—1771)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宫廷医生家庭,早年在大路易学校读书。23岁时,王后赐予他法国总包税官职务。因为职务关系,他经常到法国各地,有机会了解社会现状,同时结识了当时的启蒙思想家。1758年,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论精神》问世,书中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遭到教会反对,被列为禁书下令销毁。1769年,他写了《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他的社会伦理思想。1.感觉主义的功利主义爱尔维修接受了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但取消了其中的“反省”经验,并抹煞了思维与感觉的本质区别,把理智的一切能力都归结为感官的能力,把全部认识活动都归结为肉体的感觉活动。他认为,人身上有两种认识能力:一种是接受外界对象在我们身上所造成的印象,即“肉体感受性”;一种是保存外界对象在我们身上所造成的各种印象,即“记忆”。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是由这两种能力产生的,更确切地说,仅仅是感受性产生的,因为记忆无非是一种延续的、然而减弱的感觉。他认为,肉体感受性不仅可以说明认识的起源,而且可以用来说明一切道德伦理和政治法律问题。人体好比一部机器,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肉体感受性所发动和决定的,感受性是人的行为的唯一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通过它得到说明。在此基础上,他建立起了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爱尔维修认为,只有把道德科学归结为肉体感受性这一简单的事实,这门科学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肉体的感受性表现为感受快乐和痛苦,趋乐避苦是肉体感受性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本性。他把人们具有的这种肉体感受性称作“自爱”,认为它是所有人的共同本性,是从幼年起就铭刻在我们心里的唯一情感,是对自己的爱。他认为,出于自爱的本性,人们总是把利益作为热切追求的对象。人从来不为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就如同河水不会倒流一样,人也不会违抗自身利益这股激流。因而,利益是推动我们的唯一动力,是一切行为的向导。人们不会单纯为了行善而行善,为了作恶而作恶,其背后都隐藏着某种个人利益。同样,利益也支配着人们的一切判断,人们之所以会对事物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是完全系于他们利益的差异。“如果说自然界是服从运动的规律的,那么精神界就是不折不扣地服从利益的规律的。”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2.环境决定论为了解决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爱尔维修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他认为,人的智力和品德天生都是一样的,人在本性上无所谓善恶,之所以会出现后天差异,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结果。教育的好坏对社会道德水平和个人道德品质具有最大影响,从个人的才能与美德,到一个民族的才能和美德,乃至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强大,无一不是教育的结果。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教育的科学。但是,他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主要的是指人的一切生活条件的总和及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认为人同周围的环境发生关系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因而得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结论。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教育的科学爱尔维修是环境决定论者爱尔维修是环境决定论者,但不是一元决定论者。他所说的社会环境指影响、熏陶人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他在社会环境的诸因素中,既强调政治,说政治在社会环境中起决定作用,民族性格由政治制度决定;也强调法律,说法律造成一切;还强调教育,说教育的力量最有力,能够改变不合理的政治。但他始终没有指出一个最后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虽然爱尔维修没有跳出环境与思想的循环决定论,没有发现生产力的因素才是决定环境和思想的最终决定性力量,但在从环境决定论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爱尔维修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五、霍尔巴赫

保尔·霍尔巴赫(PaulHolbach,1723—1789)出生于德国小镇埃德森姆,幼年时移居法国,早年曾求学于荷兰的莱顿大学。1749年,他结识了正在主持编纂《百科全书》的狄德罗,进而成为百科全书派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他是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系统化者,主要著作有《被揭穿了的基督教》(1761)、《袖珍神学》(1767)、《神圣的瘟疫》(1768)、《自然的体系》(1770)、《健全的思想》(1772)、《自然政治论》(1773)、《社会的体系》(1773)等。1.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霍尔巴赫“自然体系”的出发点是对自然的理解。他把自然看作一切存在物的总汇或物质的总体,认为“自然,从它最广泛的意义来讲,就是由不同的物质、不同的配合,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运动的集合而产生的一个大的整体霍尔巴赫给物质下了这样的定义:“物质一般地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各种不同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物质在我们内部所造成的不同的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他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理解物质,认为物质是作用于感官并能够被人们认识的东西。他将物质与物体加以区分,认为物体虽然分有物质的特性,但它们与物质是不同的,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霍尔巴赫在承认运动普遍性的同时,指出运动是有规律的。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和变化都遵循一些不变的和必然的法则,即原因和结果的必然关系。一切原因都要产生结果,任何结果都不能没有原因。距离结果最远的原因是通过一些中介的原因而起作用的,借助这些中介原因就能够追溯到初始的原因。整个宇宙不过是由一系列原因和结果串起来的“无穷链条”。自然现象之间的这种因果性,就是它的必然性或规律性,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整个宇宙不过是由一系列原因和结果串起来的“无穷链条”2.机械决定论霍尔巴赫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认为人完全受自然因果律支配,人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越出自然,哪怕是通过思维,也不能离开自然一步。人没有超乎自然或异于自然的东西;所谓灵魂,不过是身体的一部分;感觉只是事物之间的接受和传达的运动,和我们在无生命界看到的物理运动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人的认识依赖自然,错误认识的原因在于离开自然,“人们的一切错误都是物理学方面的错误”。霍尔巴赫把人的一切活动都还原为自然因果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完全受生理规则支配,人没有意志自由,因为不能脱离自然规则。表面上由人的思想和意志造成的历史事件,实际上也受物理或生理规律的支配,只不过人们观察不到发生在人体内的细微的力量罢了,但它们造成的社会结果却是巨大的。霍尔巴赫否定偶然性,认为“偶然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字眼”,当人们看不到产生某一结果的原因时,就把这一结果称作是偶然的。人们用“偶然”来掩盖对于产生所见的那些结果的自然原因的无知,一旦人们知道产生那些结果的原因,偶然性也就消失了。在这里,他把原因和必然性混为一谈,否认偶然原因的存在,导致他最终走向宿命论。霍尔巴赫的《自然的体系》是机械决定论的典型代表著作。歌德对此进行过激烈的批评,说这一体系是灰色的,剥夺了自然和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东西。虽然歌德的批评有言过其实之处,但他提出如何评价精神和生命的崇高地位,却是一切唯物论者需要认真对待的。歌德提出的问题值得唯物论者认真对待霍尔巴赫认为,自然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原始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的本质在于运动,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运动着的整体。他还对运动的形式进行了分类,认为运动从其表现形式上分为两种:一是“质量的运动”,即物体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的位置移动,这种运动可以直接被人们感觉到;一种是“内在的和隐藏的运动”。它有赖于物体及其构成物质分子的本质、配合、作用与反作用,这种运动不能直接被人们察觉出来。而从运动的来源上也可分为两种:凡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运动,被称作“获得的运动”;凡是由物体内部的原因引起的运动,被称作“自发的运动”。但他认为,自然物体的运动,往往是由一些可见的或隐藏的原因所引起的,因而在自然界的不同物体中,“绝没有什么自发的运动”。根据引起运动的原因是单一的还是多个的,他还把运动区分为“单一的运动”和“复杂的运动”。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但还是把机械位移看作运动的主要形式,并用力学观点来解释运动。霍尔巴赫从认识论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切宗教都起源于无知和恐惧。他认为,人之所以相信宗教,只是由于恐惧;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人越是无知或缺乏经验,便越感到恐慌。于是,他们便用“不安的眼光和含着泪水的眼睛”望着上天,假想在那里应该存在着一些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后来,又运用“想象”来塑造神的形象,以自己为参照物,把人类所具有的诸如意志、智慧、计划、打算、情欲等精神活动,赋予超自然的存在,从而创造出了人格化的神。他认为,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造神;神的特征不过是人的特征的夸大,神的能力不过是人自己特有才能的扩大。他还分析了宗教神学产生的社会根源,认为宗教产生于人们的无知,而统治者则利用人们的无知,使得神的观念更加广泛传播和根深蒂固。霍尔巴赫抨击了宗教神学的社会危害。他认为,宗教远没有促进道德,反而动摇和消灭了道德;一些神学臆说和宗教分歧,常常成为人们相互争执、相互轻视、相互仇恨、相互迫害的根源。在政治上,宗教力量和封建专制君主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成为套在人们脖子上的双重枷锁;在思想上,宗教神学禁锢人们的理性,阻碍探求真理,是科学进步的障碍;在生活上,宗教从来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给人的幸福,相反在本质上是敌视人的快乐和幸福生活的。总之,他强调宗教神学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总根源,是“神圣的瘟疫”。列宁赞扬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战斗的无神论”,他们的著作是“泼辣的、生动的、有才华的政论”。霍尔巴赫的著作正是战斗的无神论的典型代表。一些神学臆说和宗教分歧,常常成为人们相互争执、相互轻视、相互仇恨、相互迫害的根源,使得国家分裂动荡,同胞兵戎相见,父子反目成仇,兄弟自相残杀。4.政治和伦理思想霍尔巴赫从人性论出发建构他的政治和伦理思想。他说:“如果从人的本性出发,就能从中推导出政治体系,它是一整套彼此密切联系的真理,一系列比人类知识其他领域中的原则更可靠的原则。”同样,衡量一种道德体系的优劣,也必须以“这种体系在怎样的程度上符合人性”为标准。他认为,真正的道德要兼顾他人利益,即在爱自己的同时要爱别人,做到互利互惠,“所谓的美德就是把好处献给人类,所谓恶德就是把损害带给人们。与其他机械唯物主义者一样,霍尔巴赫也是环境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的善恶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人的本性无善恶,只是教育、榜样、言语、接触的人群和灌输的观念、习惯和政府等外部环境造就了人的品格。如果人们追问:这些外部环境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他的回答是人的行为,他说:“我们的行为好或坏,永远取决于那些由我们造成或者由别人给予我们的观念的真或假。”因此,他就陷入了那个“环境决定思想,思想决定环境”的循环。霍尔巴赫无法解决环境和思想的循环同样,利益也支配着人们的一切判断,人们之所以会对事物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是完全系于他们利益的差异。“如果说自然界是服从运动的规律的,那么精神界就是不折不扣地服从利益的规律的。”第三节卢梭01自然和文明的对立02良心论03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04“公意”学说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童年时失去父母,被他人收养,10岁时出走,在社会上流浪。但随后在华伦夫人家中,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42年,他来到巴黎,写作了一系列重要著作,赢得了社会声誉。期间,他与启蒙主义者和百科全书派有过密切来往,但很快又与两者都产生了分歧。1764年,巴黎法院查禁了他的《爱弥儿》一书,并下令逮捕他。他流亡到英国,曾与休谟交往,但猜忌使两人关系破裂,随后他在返回法国的途中,在贫病交加之中离开人世。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包括《论科学与艺术》(1750)、《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忏悔录》(1769)等。一、自然和文明的对立

卢梭之前的近代哲学家大多相信,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并把这个状态看作是一个战争状态或不丰足状态。卢梭不同意这些观点,而把自然状态看作一个健康、理想的状态,认为人生而平等、自由,只是在进入社会之后才逐渐失去自由,社会不平等是伴随着文明进程而出现和发展的。由此产生了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桎梏之中”的悖谬。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进一步深化了自然和文明对立的思想。他所谓的“自然状态”与其说是历史事实,不如说是为了阐明人的本性,正确地判断现在状态而采用的一种理论假设。他使用抽象分析的方法,从“人所形成的人性”,即既成的人性事实中,剔除人的社会性,剩下的就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桎梏之中”他首先除去人的社会性因素是理性,以及理性的表达——语言,在他眼中的自然状态,没有人际交往、语言、家庭、住所、技能,也没有“你的”、“我的”的观念以及正义和非正义的概念。人的本性是悠闲的、易于满足的,自然状态中的人所作的任何事情都是兴趣所致,而不是理性的要求。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一个人的存在甚至根本不需要另外一个人,人在本性上是平等的,即便有差别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有统治,没有相互之间的需要。因此,与启蒙哲学家的理性主义不同,他更重视人的自然情感。卢梭重视同情心,认为自然人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他把其称为先于所有反思的、纯粹自然的情感,强调所有的道德都是基于这种自然情感而产生的。他激烈抨击那种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根除自然情感的做法,认为情感的目的就是自我保护和同情他人,要破坏它们是荒谬的,也是违法自然的。道德教育在于使这种情感得到正确的扩张和引导,使自爱变成爱他人,变成爱美德、爱全人类,推进人类普遍的幸福。卢梭还认为有两点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一是人的自由意志,人不为本性所决定,可以自由地作出选择;二是人有“自我完善化”的能力,是唯一可以自觉改善自身的存在物,而且这种完善能力不仅存在于个人身上,也存在于人类的身上。人对自然有服从或反抗的自由,并意识到这种自由,“因而才显示出他的心灵的灵性”。总之,卢梭通过对自然人的描述确立了他批判文明的立足点。二、良心论

通过对自然人的设想,卢梭得以透过丑恶的现实和社会的罪恶,追溯到自然状态中的人的善良本性。他在致克里斯多夫的信中说:“我在所有著作中,并以我所能达到的最清晰的方式所说明的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人是本性为善的存在者,他热爱正义和秩序;人心中没有原初的堕落;自然的原初运动总是正确的……一切加诸人心的邪恶都不出于人的本性。”这清楚地表明,他的政治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并以此研究适合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和造成社会不平等的原因。他在《爱弥儿》中认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正义和美德的天赋原则,我们由此判定善恶,这就是我们称作良心的东西。在这里,他把性善论发展为良心论。他认为,良心是天赋的自然感情,相当于中国古代孟子说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自然状态的人无理性和知识,但有良心。理性与文明是令人堕落的矫饰良心是人类唯一可靠的向导卢梭良心论的基础是意志主义的自然神论和自然观。他认为,主观上看,良心是内心体验到的意志的能动力量;客观上看,良心的对象是客观的意志。他把上帝称为“能动的思维实体”,和伏尔泰一样认为“物质并不产生运动”,物质的运动是神的见证。他说:“我认为世界是由一个有力量和有智慧的意志统治着的;我看见它,或者说我感觉到了它,我是应该知道它的。”他认为,感到这个意志活动的是良心,意志是能动的良心的源泉。良心不是消极的感觉,它先于后天的观念并对观念作鉴定和取舍,因此具有趋利避害、向善背恶的天然倾向。良心论反映了卢梭对启蒙主义者单纯强调理性倾向的保留态度,显示出他对道德情感的强调。他说:“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在他看来,“良知”的特点在于它融合了道德情感和理性,良知不是连接情感和理性的桥梁,而是两者的共同源泉。卢梭崇尚人的友爱、善意和虔诚的天然情感。他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真正本性不在少数有教养的人才具有的理性,而在于人所共有的情感。他用普通人的良心代替了少数知识精英的精神特权,发现了人的真正价值所在,这是他的思想所具有的人民性的突出表现,他的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康德。在其他启蒙学者为理性、为文明和科学进步唱赞歌时,他却敏锐地觉察到其中隐含的危险弊端。随着现代文明发展所带来各种弊端的暴露,他的学说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三、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认为,人在生理上是不平等的,这是由年龄、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等性质的不同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但自然的不平等并不是他要追溯的问题,他追溯的是政治上不平等的起源。他认为,自然状态既可以赋予人以自由,也包含着丧失自由的原因。在自然的演进中,个人充分发挥自己不同的自然能力,经过一系列知识和技巧的积累,最后到达自然状态的终点——私有制的产生。他说,当第一个人圈了一块土地说这是我的,而别的人也都相信的时候,他就成了市民社会第一个真正的建立者。私有财产一旦引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不存在了。有了土地的耕耘,就有财产的分割,于是产生了正义和非正义的规则。在他看来,私有财产使人们离开了自然状态,这就是恶的起源。卢梭提出,正是有了财产上的分化,才有了富人和穷人的区分,“平等的状态打破之后,随之而来是可怕的混乱:富人的强取豪夺、穷人的到处掠夺和人们疯狂的贪欲,这一切扼杀了人天然的怜悯心和微弱的公正的声音新生的社会让位于战争状态,在私有财产的建立中我们发现了冲突和不平等的起源。他深刻地认识到,在社会所谓强者和弱者的背后,其实是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在社会产生贫富分化后,富人首先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他需要保护自己,于是他以保护大家的名义建立公民社会,并取得穷人的默许。但这在根本上则是一场骗局:“社会和法律就这样或应当是这样起源的。它们给弱者戴上了新的镣铐,使富人获得新的权力,并一劳永逸地摧毁了自然的自由,制定了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现象的法律,把强取豪夺的行径变成一种不可改变的权利。法律只是给予巧取豪夺合理性的一场骗局恩格斯曾特别强调卢梭这一论述的辩证性质,指出:“暴力曾支持过他(暴君——编者注),现在暴力又推翻他,一切都按着合乎规律的、自然的道路进行着。”“这样,不平等又重新转变为平等,但不是转变为没有语言的原始人的旧的自发的平等,而是转变为更高级的社会契约的平等。压迫者被压迫。这是否定的否定。”他认为,第一条道路是不可行的,人们不可能再返归自然状态,私有制也不可能废除;第二条道路也走不通,因为暴力不能产生合法的权利,在它面前,既无义务,也无权利可言。因此,他说:“既然任何人对于自己的同类都没有任何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并不能产生任何权利,于是便只剩下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他提出了与霍布斯和洛克不同的社会契约论。四、“公意”学说

任何社会政治学说都是现实和理想的结合,卢梭的学说也是如此。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探讨不平等的现实,在《社会契约论》中则提出了在社会中实现自由和平等的理想。他设想,专制被暴力推翻之后,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如何摆脱不平等的桎梏?他回答说,可能的选择有三条:一是回到自然状态;二是通过暴力革命废除一切不平等的根源;三是用社会契约来保障社会平等。在卢梭看来,人们曾两次制订契约:第一次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制订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国家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