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民族药研究概况_第1页
鄂西民族药研究概况_第2页
鄂西民族药研究概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西民族药研究概况

土家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鄂西是中国土家族最重要的居住区(包括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鄂西的土家族集中在恩施自治州及宜昌市的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理上与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及渝、黔7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连成一片。这里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民族用药品种繁多,应用经验丰富,其研究与应用开发已取得醒目成就,显示出诱人前景。1品种研究和基础研究1.1鄂西民族用药品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卫生部及国家民委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有关精神,湖北省药检所与恩施州药检所等一起,共组织数十人在鄂西进行了民族医药调查,走访民族医,收集单验方,采集数千份植物药标本。经鉴定整理研究,编写出《湖北省民族药及名录》。该成果首次系统地对鄂西民族药以品种为对象进行基源研究,而不是单纯地鉴定物种。后陆续发表30余篇有关研究论文。调查研究认为,鄂西民族用药具如下特色:(1)以土家族为代表的民族药应用历史悠久调查发现鄂西享誉极高的品种主要有:红四块瓦、金钱黄连、冷水七、红刺老苞、红活麻、三百棒、白三七、八棱麻、菊花还阳、独正岗、藤乌、三变脸、麻布七、地雷、开喉箭(八爪金龙)、小蛇参、羊奶子叶、双蝴蝶、果上叶、红黑二丸、乌龟七、珍珠香、红毛七、狗牙瓣、土三七(费菜)、白四块瓦、算盘七(支柱蓼)、雄黄连、八角莲、厚朴七(鬼灯檠)、地苦胆、转筋草、金腰带、矮地茶、山黄连(獐牙菜)、岩泽兰、苦三七(开口箭)、江边一碗水、胡豆莲、响铃豆、头顶一颗珠、乌云伞等等。通过陆续对常用的跌打损伤类余种抗风湿类余种)用药品种,及毛莨科、蓼科、蔷薇科、景天科、葡萄科、卷柏科等科进行深入研究鄂西民族用药品种研究方面,许多同行与专家做了大量工作。如方志先先后主持调查研究鉴定并编写了《恩施药用植物名录》、《鄂西药物志》(1~6卷)及合作主编了《恩施本草精选》1.2湖北及全国湖北文献对鄂西卷柏科药用种的探索与研究近20年来我们组织对许多重点品种进行了生药学鉴定研究。其中收入《中国民族药志》第三卷(2000年)的有山黄连(獐牙菜)、地枇杷(地瓜)、红活麻(珠芽艾麻)、冷水七(凤仙花科)4个品种2002年出版的《湖北药材志》第一卷近年笔者还对鄂西卷柏科药用种进行了系统的解剖、红外与近红外光谱、HPLC指纹图谱研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1.3其他化学成分对鄂西民族用药品种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已取得很多进展:鄂西土家医认为金钱黄连(毛莨科植物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cavaleriei与星果草A.peltatum)的清热解毒作用优于中药黄连。马元春、许汉林、陈家春等早期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发现裂叶星果草含6种季铵型生物碱韩定献发现鄂西广泛用于产后止血的红四块瓦(报春花科植物重楼排草Lysimachiapardiformis全草)含皂苷类,其中有重楼排草苷(pardifomoside)陈家春以紫红獐牙菜(Swertiapunicea)为主药制成的复方制剂,用于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1日龄北京雏鸭,给药第5天、第10天和停药后对DHBV-DHA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60.48%、48.19%、43.01%,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刘焱文等对牛至(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vulgare)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赵晓亚、吴继洲等对冷水七(凤仙花科)进行了深入的化学研究目前,天津医科大学段宏泉正开展对鄂西的20余种民族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取得可喜进展。2国内已有研究与开发使用的药品标准已出版的《中国民族药志》第1~3卷收载的品种中也属于鄂西民族用药的品种有云实、吉祥草、地蜂子、朱砂根等约37种。具有可靠疗效,已被《中国药典》(主要是1977年版)及全国各省区中药材质量标准收载并同时又是鄂西民族用药的品种有七叶一支花、白三七、雄黄连、地雷、红毛七、菊花还阳等90余种。这些品种标准是开展鄂西民族用药新药开发中可积极利用的技术资源。既是鄂西民族用药,又为国内其它地区所使用的民间药或民族药中,有大量的品种已开发成上市的新药。其涉及的制剂数量估计在百种以上,均为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如《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复方草珊瑚含片、肿节风片;治疗各种紫癜的江南卷柏片(地柏枝);用于胆囊炎与黄疸型肝炎的藏药九味獐牙菜丸(山黄连)等;用于淋巴结核的石吊兰片(岩豇豆);治疗癌症及咽喉炎的冬凌草片;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陆英片(颗粒/糖浆);治疗急慢性肝炎的垂盆草颗粒;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岩果止咳液岩豇豆果上叶用于肺热咳喘的矮地茶片等等3国内及国内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作为医院制剂这一层次的开发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前后有许多民族用药品种开发成医院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如红四块瓦先后被恩施州人民医院与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引入研究,制成煎剂及冲剂,临床上广泛用于产后止血。重点品种的深入研究与新药开发研究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先后制定湖北省中药材标准,且也属民族药品种的有湖北贝母、紫红獐牙菜、缬草、绒毛龙芽菜等。华中科技大学陈家春从山黄连(獐牙菜)研究入手,后找准同属植物紫红獐牙菜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治疗肝炎的6类新药紫金胶囊,以及湖北中医学院以地乌(毛莨科植物林荫银莲花Anemoneflaccida)为原料提取有效部位而开发的5类新药地乌风湿安胶囊,均完成临床前研究,获国家药监局新药临床试验批准件。湖北中医学院刘焱文开发的5类新药制剂已获重大进展。均说明鄂西民族用药品种的研究已步入较高层次的新药开发阶段。4关于品种应用和开发的一些建议4.1加强对重点品种的深入研究品种的系统鉴定研究已基本完成,应转入重点品种的深入研究,应用经验的抢救及在医院推广应用阶段。4.2为新产品研发提供资金、药品和标准只有上市的产品才可将民族用药的市场推向国内外,带来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故应把新药研发放在重要位置。新药研究可优先考虑已收入国家标准、省级药材标准(外省的亦可)的品种,可免做药材的某些实验研究;没有标准的也可先研究后申报收作省级药材标准。4.3不相关的研究。我国基新药研发需以化学、药理等基础性研究作基础,这类研究永远不能忽视与松懈。此外应高度重视民族药的标准化建设,因民族药材的标准研究制定是开发推广应用的基本前提。4.4澄清混乱品种无论何种形式的应用研究,均应注意名实混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