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词两首》ppt课件1《苏轼词两首》ppt课件2己亥岁(二首录一)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赏析】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己亥岁(二首录一)3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像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4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5“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6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虫宾《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7《苏轼词两首》ppt课件8(2011年高考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年高考广东卷)9(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早春。黄莺刚能啼叫,毛毛细雨,小草刚发芽。(2)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10【诗歌鉴赏】全词上片描写早春的景色:小黄莺刚刚学会啼叫,细雨如酥,小草开始发芽。“最是一年春好处”直接抒发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草色遥看近却无”借用韩愈的诗句嵌入词中,读来却觉得天衣无缝。词的下片在上片写景的基础上抒发珍惜春光、不能虚度年华的感慨。即使“醉倒”也要趁花开时多看看,不要等到春天过去了,等到年华老去再去后悔。词人由珍惜春光联想到珍惜年华,主题得到进一步拓展。【诗歌鉴赏】全词上片描写早春的景色:小黄莺刚刚学会啼叫,细11《苏轼词两首》ppt课件121.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2.理解《念奴娇》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3.体味作者在《念奴娇》词中表现出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领悟作者在《定风波》中表现出的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苏轼词两首》ppt课件13《苏轼词两首》ppt课件14《苏轼词两首》ppt课件152.解释词语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惊涛拍岸:汹涌翻腾的波涛拍打江岸。遥想:远想。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2.解释词语16华发:花白的头发。吟啸:吟咏长啸。徐行:缓步慢慢走。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向来:从来,一向。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苏轼词两首》ppt课件17《苏轼词两首》ppt课件18《苏轼词两首》ppt课件196.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等。6.走近作者20诗歌方面:现存诗27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赠刘景文》等。词方面: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有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写等等,奔放热情,豪迈旷达。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诗歌方面:现存诗27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21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苏轼注重提携后人,有“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为其门下。7.了解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苏轼由于王安石变法,被新派官僚罗织罪名,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很苦闷,经常游山玩水以排遣。这首词就是游黄州的赤鼻矶所作。《苏轼词两首》ppt课件22《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穷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从这首词里,我们便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词前有一小序,介绍作者写此词的缘由。《定风波》238.关于“赤壁”黄州赤壁,景色的雄伟秀丽,大江东去一泻千里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但这里绝非真正的古战场,有人称它为“假赤壁”,此处是因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名传千古的,因此又有“文赤壁”的美称。真正的赤壁又称“武赤壁”,在湖北蒲圻,长江南岸。有一座赭红的小石山伸入大江之中。峭壁临江,刻有“赤壁”两个大字,每字长达一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厘米,传为公瑾亲笔所书。江北岸是乌林,为当年孟德屯兵之地。8.关于“赤壁”24赤壁对面的南屏山,即孔明借东风之处。山上的“东风阁”,现陈列着当年鏖战的两千多件出土文物,是古战场有力的佐证。诗人借景抒情,驰骋他的艺术想象与联想,使黄州“文赤壁”蒙上瑰丽的传奇色彩。有了历史的佐证,那么词中的“故垒”“周郎赤壁”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苏轼词两首》ppt课件259.苏轼词名句集录(1)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3)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9.苏轼词名句集录26(5)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6)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5)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27《苏轼词两首》ppt课件28本课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读《念奴娇·赤壁怀古》)1.吃透文本《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极其壮美的景象。下片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周瑜。抒发了词人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华发已生却未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本课设计两课时292.设疑激智(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2.设疑激智30(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叠。这首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勾勒古战场景象。先写江岸,后写江水。“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31(3)有人说《念奴娇》词的最后一层有消极成分,你怎么看?“故国神游,多情……一尊还酹江月”是词的最后一层,有人认为这两句话含有消极成分,与全文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固足以使人生悲,但正如唐代诗人岑参所说:“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综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3)有人说《念奴娇》词的最后一层有消极成分,你怎么看?32(4)这首词在哪些方面表现了豪放风格?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4)这首词在哪些方面表现了豪放风格?33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他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34【答案】D(②惊:涌起;⑨峭:qiào,⑩蓑:suō。)【答案】D(②惊:涌起;⑨峭:qiào,⑩蓑:suō。)35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B.“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C.“羽扇纶巾”,指周瑜。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D.“羽扇纶巾”,指周瑜。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答案】
D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句理解正确的一项363.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结构的作用,理解正确的几项是()A.是上片情事的铺排和延续。B.是上片情事的收束和总结。C.是上下两片的中枢和纽带。D.是下片情事的引发和过渡。【答案】
BD3.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结构的作用,理解正确的几374.下面四个短语是对赤壁景色的描写,概括确切的一个是()A.雄伟壮观 B.波澜壮阔C.变化多端 D.威力无穷【答案】
A5.下片的中心句是()A.遥想公瑾当年 B.谈笑间C.故国神游 D.人生如梦【答案】
D4.下面四个短语是对赤壁景色的描写,概括确切的一个是()386.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即显示出词人的广阔视野,不仅描绘了大江的非凡气势,且囊括了许多古代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诗人直抒胸臆,由对古代英雄的神往,而去追寻他们的足迹;且将“赤壁”冠以“周郎”,则暗示出他所思慕的英雄乃是周郎。6.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9C.将“小乔初嫁”这一情节入词不仅在于要表现英雄美人璧合珠联,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更在于揭示周瑜同孙权的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孙权对周瑜的信赖有加。透过诗句背后,则隐含着诗人不被信任、不被重用的叹息。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人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正是内心苦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可贵的是,词人并未由此而消沉、颓废、及时行乐;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的正是对英雄的缅怀和景仰。【答案】
B(本项反引诗句,并非直抒胸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只能说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C.将“小乔初嫁”这一情节入词不仅在于要表现英雄美人璧合珠联40《苏轼词两首》ppt课件41第二课时(讲读《定风波》)1.吃透文本《定风波》这首词写了作者途中遇雨,不巧的是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因无法避雨而感觉狼狈不堪,只有作者毫不介意,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作者借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他不随物悲喜的超脱的人生态度。第二课时(讲读《定风波》)422.设疑激智(1)《定风波》开头两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2.设疑激智43(2)“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如何理解?“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字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2)“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如何理解?44(3)《定风波》的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见惯,毋庸置疑;宦途中有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晴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最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达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3)《定风波》的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5此时,词人心境已进入一个更为高妙的境界:不是傲然从容面对风雨,而是根本无风雨一念。人世浮沉荣辱,俱已不在词人的心灵范围内了。超然至此,已至极致。《苏轼词两首》ppt课件46(4)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4)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47《苏轼词两首》ppt课件48《苏轼词两首》ppt课件49《苏轼词两首》ppt课件50【答案】C(“皇帝女儿不愁嫁”有比喻某种东西因价格优势不愁卖不出去的意思;A项“一石激起千层浪”意为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激起浪花,与“本已处于漩涡之中”矛盾;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D项“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答案】C(“皇帝女儿不愁嫁”有比喻某种东西因价格优势不愁5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与几十名特种兵,将执行登舰检查、对抗海盗火力、保护过往船舶与人员安全等任务。B.季羡林的晚年,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富于思考,写下了如《病榻杂记》这样的佳作,这正是“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C.他们渊博的学识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成为让我受用终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鞭策我、激励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2D.世博会结束后,主题馆将改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星级酒店等一起组成能适应举办展览、承接会议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答案】
D(A项“舰艇编队”与“执行登舰检查”无法搭配;B项主语应为“季羡林”,而不是“季羡林的晚年”;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鞭策我、激励我”)《苏轼词两首》ppt课件53《苏轼词两首》ppt课件54②我带着五分酒气、三分诗意外加两分聊发的少年情怀坐于船中③街灯一盏一盏次第亮了,仿若一扇一扇远古的窗户打开了④顾左右,瞻前后,前后左右黑幕之中全是红色的灯笼⑤河中的繁灯流动着,明明灭灭,消消沉沉,朝朝暮暮,是乘船夜游的好时光A.③①⑤②④ B.①③②④⑤C.④⑤③①② D.②④⑤③①【答案】
A②我带着五分酒气、三分诗意外加两分聊发的少年情怀坐于船中555.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答案】
D5.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创意酒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助咖啡机口味定制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医药企业并购顾问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有效教学语言运用刍议
- 试论现代教学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反思
- 组织结构样式合集模板
- 新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提优教学计划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课件
- 国有土地使用权纠纷调解申请书范文
- 2025年春新级部编六年级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全国一卷真题英语试卷(真题+答案)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渠道激励方案
- 联想笔记本电脑质量标准
- 铁板神数计算取数方法
- 10、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 箱梁预制场建设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
- 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 河南省小麦品种演变
-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实操课件(共121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