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1.gif)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2.gif)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3.gif)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4.gif)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eaf53e08e2ee1c84c38213775c3ef7c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诗歌鉴赏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第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第二、简析高考试题——了解怎么考第三、如何突破(简介鉴赏方法策略)
——怎么应考
第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一、明确考纲要求
(考什么)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一、明确考纲考点阐释1鉴赏形象要点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考点阐释1鉴赏形象要点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2鉴赏作品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2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第二、试题简析
(了解怎么考)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1、体裁:诗(绝句、律诗)、词、曲2、考查角度:形象(情感)、内容、手法、语言、意象、评价。高考诗歌鉴赏考试的内容和形式3、命题形式:1.选择题
2.简答。有的题与前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对比鉴赏。1、体裁:诗(绝句、律诗)、词、曲2、考查角度:形象(情感4、答题要求:对于问题可以有多种理解,但要言之成理,能正确运用一些鉴赏术语,要结合诗词具体内容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5、试题分值:11分4、答题要求:对于问题可以有多种理解,但要言之成理,能正确运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境美。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⑤在表达技巧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表达技巧的作用,了解典故的含义。⑥在内容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
第三、如何备考
(怎么应考)
1、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2、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3、总结规律,把握答题技巧1、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一、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一、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表达方式分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创作分类文人诗民间诗形式分类诗词曲古体诗近体诗时间分类古代诗现代诗诗的分类格律诗自由体诗1、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表达方式分类创作分类形式分类诗词曲古体诗近体诗时间分类古代古典诗歌古体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
(格律诗)
绝句
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词
曲乐府诗
(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小令散曲
套数
古典诗歌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2、熟悉诗歌的常见题材及其感情。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2、熟悉诗歌的常见题材及其感情。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诗歌常见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诗歌常见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自由悠闲之恬淡3、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凝练含蓄言简意丰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补充省略!还原语序!读诗思路:重要词语!3、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1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1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知人面去何处,崔20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茅茨:茅草屋带:环绕生:升起怜:喜欢期:约定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20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茅茨:茅草屋带:环绕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云霞衬着墙头薜荔像五彩幔帷。雨后新竹的姿态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悠闲的白鹭常常很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今天是我与老友预约会面之时。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4、熟记一些传统常见意象、典故及其含义。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5、草——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8、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4、熟记一些传统常见意象、典故及其含义。1、梅花——最先开放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5、熟悉诗歌的常见表达技巧及其作用。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
6、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⑴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⑵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6、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
⑶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⑷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⑶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7、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术语。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7、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术语。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语情语、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语情语、情(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诗歌鉴赏三步走能会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明白表层意思
2.领会深层意思
【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读懂诗歌的方法看一看抓一抓辨一辨读懂诗歌的方法看一看抓一抓辨一辨看一看看一看找启示
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至标点……看一看看一看找启示
题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练习: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征人怨柳中庸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1、题目显示事件;《逢入京使》2、题目交代写作内容;《题乌江亭》《咏梅》、《桃花溪》3、题目流露情感;《淮上喜会梁川故人》4、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题目点明中心。《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总结方法(一)看标题,抓题眼总结方法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总结方法(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总结方法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2011安徽卷)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认为一定是写“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2011安徽卷)琅琊溪①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这首诗前两句用(三)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总结方法(三)看作者,知人论世总结方法抓一抓抓一抓寻突破:
1、抓语言的暗示:
抓写景(人、事、物)特点的词语;
抓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2、抓意象。
3、抓典故。
4、抓尾句。抓一抓抓一抓寻突破:
1、抓语言的暗示:
46色彩的暗示时令的暗示温度、湿度的暗示环境的暗示情感暗示动作、行为暗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46色彩的暗示时令的暗示温度、湿度的暗示环境的暗示情感暗示动47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诗歌语言的暗示性47移家别湖上亭移家别湖上亭移家别湖上亭48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诗歌语言的暗示性48孤雁【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四)抓关键词,把握诗歌情感。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总结方法(四)抓关键词,把握诗歌情感。总结方法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五、阅读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与情感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意象与情感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意象与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
意象意象与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县。②【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③【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五)抓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总结方法(明)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五)抓意象,把握特定含意总结方法(明)胡应麟说:“作诗不过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描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例六、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正宫]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简析:鹦鹉洲本是地名,后因元代白贲(bēn)的“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而成为隐居的典故。补注中也提到了鹦鹉洲是“渔父居处”的代称,由此可得出答案: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例六、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简析:鹦鹉洲本是地名,后因(六)抓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总结方法(六)抓典故,取用原来意义古诗很讲究用典,
练习: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思考: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答案】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练习: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例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例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是完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础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七)抓尾句,卒章显志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结方法(七)抓尾句,卒章显志总结方法练习:壬辰寒食
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答案】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练习:壬辰寒食
王安石
辨一辨
明关系:
人、事、景、物、情之间的关系;
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顺意(顺向)逆意(逆向)明关系:托物言志因事说理借景抒情递进条件假设目的分总顺承其他逻辑辨一辨辨一辨明关系:
人、事、景、物、情之间的关65顺向(顺意:景与情的和谐
)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景:事悠悠、满目秋情:萧萧、惨惨、凄凉……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策划执行合同范本
- 个人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个人土地整治工程承包合同样本
- 班级中的职业规划教育实践案例分享
- 高低压配电柜采购安装合同范本
- 博物馆合作协议书范本
- 广告公司保密协议书范本
- 电商平台产品召回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策略
- 电机控制系统的维护管理与故障案例分析
- 现代医疗技术下的老年身体功能监测
- 制种玉米去玉米制种去杂去雄技术及质量检查
- 资源循环科学和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FZ/T 54024-2019锦纶6预取向丝
- EHS工作总结报告
- 纪委书记政治画像
- 2022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30453自考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小抄
- 《老人与海》课件31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旅游规划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