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有且买履者》经典 课件_第1页
《郑人有且买履者》经典 课件_第2页
《郑人有且买履者》经典 课件_第3页
《郑人有且买履者》经典 课件_第4页
《郑人有且买履者》经典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反馈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2.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3.声侔鬼神,惮赫千里。4.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5.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世亦远矣。1.,

朝谇而夕替。2.既替余以

兮,

。3.众女嫉余之

兮,

8/16/2023知识反馈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8/4/20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8/16/202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8/4/20232先秦“四家”: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8/16/2023先秦“四家”:8/4/20233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地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

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地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8/16/2023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4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处理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活学活用8/16/2023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5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活学活用如何遏制上课说话的行为?8/16/2023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6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各家的智慧8/16/202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7作者其人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韩国(河南省)贵族。曾与李斯同师事“荀况”。天生口吃但善于写作。因建议韩王变法未见用,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受秦王政重视,被邀出使秦国。不久因李斯、姚贾陷害,自杀于狱中。其学吸收道、儒、墨各家思想,并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提出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术”,影响后世君主。《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深入人心,如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曾子杀猪》、《螳螂捕蝉》等8/16/2023作者其人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8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主要思想8/16/2023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9寓言特征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短小精悍、趣味性强的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释题友情提醒:一类人/一种现象8/16/2023寓言特征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短小精悍、趣味性强10感受“诸子文化”,领略“传统魅力”郑人有且买履者---韩非子8/16/2023感受“诸子文化”,领略“传统魅力”郑人有且买履者---韩非子11读第一则,注意字音shēngluǒbànggéèxiùdúzuānsuìgǔnlěi不胜果蓏蚌蛤腥臊恶臭决渎钻燧取火鲧禹

8/16/2023读第一则,注意字音shēng不胜8/4/202312第一则写了哪几则故事?1.有巢氏;2.燧人氏;3.大禹治水;汤武征伐4.守株待兔。8/16/2023第一则写了哪几则故事?1.有巢氏;8/4/20213

在远古时代,人口稀少而禽兽众多,人们不堪禽兽蛇虫等野生动物。这时圣人出现(产生)了,他教人们架起木头搭成成像鸟巢一样的住处来避免各种禽兽的伤害,而人民就高兴了(爱戴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有巢氏。//人民食用瓜果河蚌蛤蜊等动植物,腥臭难闻而且伤害肠胃,人民因此经常生病。这时圣人出现了,用钻擦木燧的方法取得火种烧熟食物来消除腥臭臊气,而人民就高兴了,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燧人氏。//在中古时代,天下洪水泛滥,而鲧、禹疏通河道。在近古时代,夏桀、商纣残暴昏乱,而商汤、周武王征伐了他们。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8/16/2023在远古时代,人口稀少而禽兽众多,人们不堪禽兽蛇虫等野生动物14假如在夏王朝统治的时代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木头来生火,那必然就要被鲧、禹耻笑;假如还有人在商、周之后的时代里整天疏通河道,那就必然要被商汤、周武王所耻笑了。既然这样那么如今还有人在当今之世以尧、舜、商汤、周武、夏禹的政治措施为美,必然就要被新时代的圣人所耻笑了。因此圣人不希望照搬古代的那一套,不(效法)墨守成规,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根据)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8/16/2023假如在夏王朝统治的时代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15宋国有个耕地的人,田里有个树桩子,兔子奔跑着撞在树桩子上,撞断脖子死了,于是他放下木锹而守在树桩子旁,希望再捡到撞树而死的兔子,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了,而自己却被宋国人取笑。如今想要用古代帝王的政治措施,来治理当代的民众,这就是守株待兔之类的笑话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8/16/2023宋国有个耕地的人,田里有个树桩子,兔子奔跑着撞在树16文本探究

探究1: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分别是什么?必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8/16/2023文本探究探究1: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17探究2: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

生产力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旧的事物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文本探究8/16/2023探究2: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

生产力发展了,18探究3: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寻找新的措施。文本探究8/16/2023探究3: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19《易经》曾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8/16/2023《易经》曾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20给下列加红字注音请许学者

郢书燕说或者不宜今乎遗燕相国书王大说qíngyǐngyān

shuōyíwèiyuè8/16/2023给下列加红字注音请许学者郢书燕说或者不宜今乎遗燕相国21(一)第二则中写了哪几则寓言故事?1、卜妻为裤2、郢书燕说3、郑人买履(二)这几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分别反映了韩非的哪些观点?8/16/2023(一)第二则中写了哪几则寓言故事?1、卜妻为裤(二)这几则寓22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1、卜妻为裤

译文:郑县有个叫卜子的人,让他的妻子做裤子,他妻子问:“现在这条裤子做成什么样子?”卜子说:“像我的旧裤子。”他妻子因而把新裤子弄破,使它像旧裤子。8/16/2023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23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卜子妻写弊裤也,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墨家以及老庄之徒都主张效法先王;韩非子反对这种法先王的思潮,因为先王们治理天下的措施太渺茫广远了。

果真赞许那些读书人效法古代帝王那渺茫模糊的治国措施,或许不适宜于今天吧?像这样却又不能改变它。……(就像下面说的)卜子之妻仿照旧裤子的样子毁坏新裤子卜妻为裤:讽刺那些刻板守旧、不知变通、愚昧无知的人

8/16/2023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在先秦24郢地有个给燕相国信的人,在夜里写着,烛火不亮,就对拿烛的人说:“举高烛火。”嘴里说着“举烛”就在信中错误地多写了“举烛”两个字。把烛火举高并不是这封信的意思。燕相收到信后却解释说:“举高烛火,就是祟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指选拔有才有德的人任用他们。”燕相告诉燕王,燕王非常高兴。国家因此治理好了。治理是治理好了,但不是信的本意。现在的学者大多像这类人。2、郢书燕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8/16/2023郢地有个给燕相国信的人,在夜里写着,烛火不亮,就对拿烛25……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古代帝王的话,有针对的事情很小而现在社会上把它猜测得很重大的;有针对的事情很大而现在社会上把它猜测得很小的;所以,古代帝王的话现在不一定可以明白。……所以古代帝王留下的书就像下面说的郢人写的信,而后代的人多半像下面说的燕相解说郢人的信那样来做解说。郢书燕说:讽刺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曲解古人之意.8/16/2023……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263、郑人买履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座位上,等到去集市时却忘了带上。已经挑好了鞋,才说道:“我忘记拿尺码了。”于是返回家里去取。等到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脚试试?”他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8/16/20233、郑人买履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7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不采取适合国事的措施而考虑取法古代帝王,都是下面说的不照着脚的大小来买鞋子,却回家取尺码的人啊!郑人买履: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的人。8/16/2023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不采取适合28(二)这几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分别反映了韩非的哪些观点?寓意:卜妻为裤——讽刺那些刻板守旧、不知变通、愚昧无知的人。郢书燕说——讽刺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曲解古人之意.郑人买履——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的人。观点:1、效法先王或古代要懂得变通。2、理解古代帝王的话不能妄加猜测、穿凿附会。3、要根据现实研究和制定治国方略。8/16/2023(二)这几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分别反映了韩非的哪些观点?寓29第三则中写了什么寓言故事

乐羊食子西巴释麑

卫人嫁子8/16/2023第三则中写了什么寓言故事乐羊食子8/4/202330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候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候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鹿,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乐羊担任魏国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煮了乐羊的儿子,把带汁的肉送给乐羊。乐羊坐在军帐中吃肉喝汁,吃完了一杯。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因为我的原因,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儿子的肉他都忍心吃,还有谁他不忍心吃呢!”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孟孙猎获一只幼鹿,让秦西巴拿它回家,那幼鹿的母亲跟随着啼叫,8/16/2023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31秦西巴不忍心就(将幼鹿)给了母鹿。孟孙刚到家就要幼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就给了它的母亲。”孟孙大怒,赶走了他。过了三个月,又召回秦西巴让他做儿子的老师。他的马车车夫说:“过去要惩罚他,现在召回让他做您孩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说:“对幼鹿都不忍心(加害),还会忍心害我的儿子吗?”所以说:“巧妙的欺诈不如笨拙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加受信任。(原因就在于仁与不仁的差别啊。)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鹿。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传。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传,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鹿,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8/16/2023秦西巴不忍心就(将幼鹿)给了母鹿。孟孙刚到家就要幼鹿,(秦西32巧诈不如拙诚《感遇诗》陈子昂

乐羊为魏將,食子徇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当遇到儿子被敌人煮了并把肉羹送来时会怎样做。那肯定是痛不欲生,怒气冲天。接下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无比悲愤的心情动员部队,要让对手为这一残暴行为付出代价,血债血偿,彻底消灭敌军。将士们报仇杀敌的决心和被激发出的战斗力可能或比项羽的破釜沉舟时更强大。

但是,通常的人不会去喝下这肉羹,因为这很没人性。

乐羊以这样的做法来表达忠心,太可怕了,作秀过头了。8/16/2023巧诈不如拙诚《感遇诗》陈子昂8/4/202333巧诈不如拙诚古往今来,这样残忍的事总在上演,武则天时,很多大臣为表忠心,干了许多‚大义灭亲‛的残忍事。

一将功成岂止是万骨枯,连家人都不顾及,那功成的目的和意义又在哪里呢?乐羊所做,刘邦所言,是极可怕的,连自己的儿子、老子都敢吃,还有什么不敢吃的。对于此类人物,还是躲远些好。

秦巴西的做法却令人感动,孟孙提拔秦巴西的做法也很有见地,大有道理。因为秦巴西的拙朴让人感动。8/16/2023巧诈不如拙诚古往今来,这样残忍的事总在上演,34转化思维乐羊子作为魏国的将领,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儿子是心甘情愿,‚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食之,乐羊表现出相当的克制,大敌当前,不能让敌方扰乱我方的心智,不能被敌方的亲情计谋所破,在这羹里,在国家利益面前,乐羊表现出了一个将领应该表现出来的素质,将一个父亲应该有的态度深深埋藏在心底。魏文候深深为乐羊这种精神感动,深深地自责,然而,魏文候并没有大肆宣传这种国家精神,宣传一个人为国家利益而献出一切的精神。在他眼里,既没有大将情怀,也没有父亲情怀,只有乐羊子的残忍情愫,这让他不寒而栗,也让他从此疑其心。8/16/2023转化思维乐羊子作为魏国的将领,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儿35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卫国有一个人在嫁他的女儿时教育她说:“一定要背地里积聚财物!给人做妻子而被休弃,是正常的事情;始终在婆家生活下去,是侥幸的事情。”他的女儿因此背地里逐渐积攒财物,她的婆婆认为她多积攒私房钱而休弃了她。那位卫国人的女儿(用来---的)带回家来的财物,比他陪送女儿的财物多了一倍。这位女子的父亲不怪罪自己在教育女儿方面不对,却因为他的财富增加了而自认为聪明。现在担任官职的臣子,都是这类人物。8/16/2023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36卫人嫁其女的寓意

栩栩如生再现了一个不惜葬送女儿幸福也要追逐财富的守财奴形象,巧妙地讽刺了那些在朝为官不为民请命、不讲廉耻却自以为高明的贪官污吏8/16/2023卫人嫁其女的寓意栩栩如生再现了一个不惜葬送女儿37第三则中写了什么寓言故事

乐羊食子西巴释麑

卫人嫁子寓意:说明“巧诈不如拙诚”的道理,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告诫人们宁要拙朴的诚实,不要巧妙的奸诈.寓意:讽刺不顾廉耻、不择手段追逐财利却自以为聪明的贪官污吏8/16/2023第三则中写了什么寓言故事乐羊食子寓意:说明“巧诈不如拙38第四则中写了什么寓言故事

郑公伐胡智子疑邻说明:明白事理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警示人们要谨慎处理。问:韩非子讲关其思,讲宋国富人,究竟是要说什么意思呢?是要说郑武公阴险狡诈、宋国富人心理阴暗吗?8/16/2023第四则中写了什么寓言故事郑公伐胡智39

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使他的心里快乐。于是问群臣:“我想用兵,哪个国家可以攻打?”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伐。”武公发怒而杀了他,说:“胡国是兄弟国家,你说讨伐它,是何道理?”胡国君主听说了,以为郑国亲近自己,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国偷袭了胡国,攻取了它。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於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8/16/2023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40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把墙淋塌了,他儿子说:“不修的话,必将有小偷来偷。”他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夜晚果然丢了很多财物。这富人的家里人都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关其思和邻居家的老人这二位说的话都对(适当)的,但重的被杀死了,轻的被人怀疑;那么不是明白事理困难,而是明白事理后正确处置才困难啊。宋有富人,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