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云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玉云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玉云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玉云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玉云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云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图设计交通工程设计说明JT-S0-1-02-/14PAGE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以下三个部分:1、新建玉云路道路,线路呈南~北走向。线路起点接云峰路,止点至云埔四路,全长约1015.587米。道路规划宽度为40米,道路双向六车道,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2、新建云埔四路跨线桥一座,其中市政桥段120m(桥宽9.0m),市政、有轨电车合建桥段238.5m(桥宽18m)。3、云埔四路改造:由于有轨电车与市政合建桥在云埔四路路中下地,原云埔四路道路中央绿化带为5m,合建桥梁宽度为18m,现合建桥占用原有车行道位置,需对现有云埔四路进行拓宽改造。改造长度约为420m。云埔四路现状为双向八车道,道路红线宽度为50m。改造拓宽后立交段道路红线为61.2m,双向十车道。道路横断面图本交通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控系统、交通疏解及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设计。1、道路工程平面设计图2、道路横断面图3、我院收集的其他相关设计资料4、相关设计规范、规程(一)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5768.1-2009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20176、《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7、《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8、《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9、《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3880.1-201211、《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3880.2-20121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3880.3-2012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14、《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61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16、《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17、《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CJJ152-201018、《广州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设计技术指引研究》201319、《广州市城市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20142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GD81-2006)21、《城市道路路名牌》(DB31/T416-2008)22、现行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二)专家评审意见回复1、建议进一步优化路口的渠化设计,玉云路与云埔五路交叉口建议设置调头车道。回复:按意见修改,增设调头车道。2、信号控制及CCTV所用的光纤建议租用五年。回复:按意见修改。3、中间隔离带有轨电车站范围的建议安装护栏。回复:按意见修改,在中央隔离带增设护栏。1、严格按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5768.1-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2017)的规定设计,合理配置清楚明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志的内容力求简洁、清晰以及连续,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正确、合理、及时的道路交通信息及安全、畅通、舒适的交通环境,保障行车安全与快捷,提高道路通行能力。2、行人斑马线尽量靠近交叉口位置上,缩短车辆通过路口距离,相位设计中设置行人相位,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车分离,行人通行时间内禁止一切与行人通行有冲突的车辆行驶。3、根据道路设计车行道宽度和道路平面设计图合理布置车道和进行车道划分。1、机动车交通在节点和干道优化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道路网络及交通流量、流向,综合运用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统管理策略及措施,制定交通运行组织管理方案,合理组织交通流,均衡交通负荷,提高网络运输效率,为进一步引入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奠定基础。最终,从路网的层面上,对交通流在时空上进行合理分配,使得交通流的流量和流向合理,达到增大路网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延误的目的。行人交通行人斑马线尽量靠近交叉口位置上,缩短车辆通过路口距离,相位设计中设置行人相位,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车分离。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性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标线应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和良好反光效果,并应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形清楚,轮廓分明,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1)根据道路车行道宽度和道路平面设计图合理布置车道,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规定,选取车行道宽度为3.25米及3.5米;路面各类均应符合GB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及相关的规定。(2)车行道边缘线、导向车道线、导流带边缘线采用白色实线,禁止停车线采用黄色实线。(3)车行道线采用白色虚线,实线段长2m,线段间距4m,道路划线时注意与工程范围外的道路标线接顺。(4)停止线、人行横道线采用白色实线,线宽40cm;停止线无特别说明距人行横道线3m。人行横道无特别说明宽度为5m。(5)道路箭头颜色为白色,箭头长3m。(6)其他出入口标线、导流带、地面文字标记、减速让行标记等按照国标要求。6.1.1交通标线设计要求所有标线均设置反光交通标线,并采用双组份型标线。路面标线涂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T/T280-2004的规定。双组份涂料中的树脂为PMMA树脂。要求按生产厂的要求,将A、B组份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喷涂、刮涂施工性能良好。双组份路面标线涂料中含18%~25%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抹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在其表面。涂料的品质必须符合如下规定:涂料密度:1.5~2.0g/cm³;涂膜外观:涂膜固化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脱落及表面无发粘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与标准板差别不大;不粘胎干燥时间:≤3min;色度性能:按JT/T280-2004标准6.2.6规定的方法测试;涂膜颜色(白色或黄色)的色品坐标和光反射比应符合下表和JT/T280-1995标准图2中规定的范围。色品坐标和反射比(或亮度因素)表角点坐标颜色色品坐标光源:标准光源D65(几何45/0)1234光反射比(%)(或亮度因数)表面色白xy0.3500.3600.3000.3100.2900.3200.3400.370≥75(0.75)黄xy0.5310.4860.4640.5340.4270.4830.4770.433≥45(0.45)逆向反射色白xy0.3500.3600.3000.3100.2900.3200.3400.370≥35(0.35)黄xy0.5310.4680.4640.5340.4270.4830.4770.433≥27(0.27)耐磨性(200r/1000g后减重):≤40㎎;耐水性:在水中浸24h应无异常现象;耐碱性: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泡24h无异常现象;玻璃珠含量:18~25%;耐候性:经人工加速耐候性试验后,试板图层不允许产生龟裂、剥落;允许轻微粉化和变色,但色品坐标应符合JT/T280-2004标准6.2.6和JT/T280-1995标准图2规定的范围,亮度因素变化范围不应大于标准板亮度因素的20%。;涂料用下涂剂(底油)的品质应符合如下规定:涂料用下涂剂颜色应无透明或琥珀色流体;固体含量:30±5﹪;涂布量:150~200g/㎡;干燥时间:≤5min;玻璃珠的品质应符合如下规定:a)容器中玻璃珠状态:粒状或松散团状,清洁无杂质;b)密度(在23℃±2℃的二甲苯中):2.4~2.6g/cm³;c)粒径:标准筛筛号(目)N=30时,筛余物(%)Δ=0;N=30~50时,Δ=40~90;N=100时;d)Δ=95~100;e)外观:无色透明球状,扩大10~50倍观察时,熔融团、片状、尖状物、有气泡等瑕庇珠不应超过总量的20%;f)玻璃珠的折射率(20℃浸渍法):≥1.5;g)耐水性:取10g样品放于10mL蒸馏水中,于沸腾水溶中加热1小时后冷却;玻璃珠表面不应出现模糊状;中和这100mL水所需0.01M的盐酸应在10mL以下。6.1.2施工要求制作标线的热熔涂料、底漆、玻璃珠要经交通部检查合格才能使用;在施工前应先将道路表面上的污物、松散的石子和其它杂质清除。喷涂工作一般在白天进行,施工时的温度不能低于0摄氏度,相对湿度90%以下。涂料本身有保质期,且保存温度不能高于35摄氏度。尽可能采用内混喷涂设备施工,以保证A/B组分反应完全,提高标线强度。涂划期间路面必须干燥,遇水和溶剂降低反应时间和强度,以免降低标线附着力。若发生工作间断,应将设备和喷枪清洗干净,避免堵枪和固化设备。内混喷涂施工,每半小时自动清洗喷枪混合器一次,外混喷涂不做要求。本工程设计标志详见《交通标志标线平面图》。交通标志中除特殊说明外,均以国标为准。按40km/h设计标准确定车行指路标志,文字中英文字高比例为2:1,低等级道路在与高等级道路相交时标志大小调整为高等级道路标准。具体尺寸为:三角形,A=90cm;圆形,D=80cm;方形,A=80cm;八角形,D=80cm(外径);线形诱导标志80cm×40cm;无障碍通道标志,44cm×64cm(双面);左转提示标志,2m×1m;路名牌标志,118cm×36cm;指路标志牌:5m×2.4m。所有标志面板反光材料采用Ⅳ类反光膜,与相交主干路相联系的指路标志按主干等级调整,但尺寸不变,加固方式采用常规方式,标志安装所有部件均需经过防腐处理,部分禁令标志可按交管部门的要求调整。标志紧固件安装完毕均用点焊防盗。悬臂式标志杆采用八角钢管制作,单立杆根据不同的支撑面积而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管支撑。标志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单立杆采用φ76钢管支撑,支撑标志面积2平方米以上用φ89钢管制作。具体支撑方式为:无障碍通道标志、单个三角形、圆形、方形、八角形标志,采用Φ76mm×3.75mm×3500mm单立杆;两个圆形标志或两个方形标志合杆,采用Φ76mm×3.75mm×4000mm单立杆,三个圆形标志合杆、2m×1m以及120cm×240cm标志牌,采用Φ89mm×4mm×5000mm单立杆;220cm×80cm,采用2×Φ89mm×4mm×5000mm单立杆;5m×2.4m指路标志牌,采用单悬臂标志杆支撑。6.2.1材料技术要求标志立柱和横梁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和横梁,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焊接钢管,应符合GB700-2006的要求;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GB8162-2008、GB8163-2008的规定。标志立柱柱帽和横梁帽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板厚一般采用3mm。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含底座法兰盘、包箍),镀锌量不少于600g/m2。标志板、滑动横梁采用符合JTGD82-2009标准的铝合金板材,板厚为3mm,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89.3Mpa,延伸率不小于4%~10%,并符合GB/T3880.3-201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3880.1-201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的规定。螺栓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Q345B,并符合GB1231-2006的规定。地脚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Q235B。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不少于350g/m2。水泥砼基础材料基础砼应符合现行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基础钢筋基础钢筋应符合现行GB1499.2-2013与GB1499.1-2008的有关规定。(6)交通标志中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执行。按主干道60km/h的设计标准确定车行指路标志,文字高度详见标志版面设计图,低等级道路在与高等级道路相交时标志大小调整为高等级道路标准。所有标志面板反光材料采用=4\*ROMANIV类反光膜。6.2.2制作技术要求本工程所有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应严格按照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或设计图的规定执行。交通标志的边框外缘应有衬底色。衬底色规定为:警告标志黄色,禁令标志白色,指示、指路标志蓝色、旅游标志棕色、限速标志红色。标志板与滑动槽钢、卷边加固件的连接,在保证连接强度和标志板面平整,且不影响贴反光膜的前提下,可采用铆接或点焊。指示标志牌表面无明显皱纹、凹槽或弯形,每平方米的平整度公差小于1.0mm。标牌面无裂纹、无明显划痕、无损伤、无颜色不均匀和逆反射性能不均匀等现象。考虑到大型指路标志在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困难,厂家在制造过程中,根据标志板面设计的具体情况允许采取适当分割的办法来制造,可以分别贴反光膜,分开运输,在安装时再进行拼接。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及反光膜最多不超过3块拼接成型,以减少接缝,保持板面平整度。小型标志牌板面不允许拼接成型。标志板与立柱采用包箍连接,连接处保证有相应的铝槽。标志立柱和横梁不允许存在任何接驳。6.2.3施工要求所有标志立柱和横梁都应焊接柱帽和横梁帽,柱帽和横梁帽用钢板冲压成型。标志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标志板、反光膜产生损坏。标志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横梁、法兰盘)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为600g/m2。螺栓、螺母、垫圈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不少于350g/m2,并应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处理。铝合金板、铝合金挤压型材与钢材接触的部位,应采用相应的防锈措施。镀锌层在运输、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6.3.1机动车信号灯要求(1)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的交通信号灯具1类1级(W型)全部技术要求,具有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按国标全部项目检测报告,且检测报告在有效期内。①机动车灯具采用具有箭头和全屏互换功能,要求红灯、绿灯结束前9秒倒计时功能。附于车道下游的悬臂杆或立柱式灯杆上(所有灯具采用LED灯具)。②行人灯具有绿闪倒计时和盲人提示功能。(2)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每组由红、黄、绿三个几何位置分立单元组成。同一方向红、黄、绿三色方向指示信号灯应为三个几何位置分立单元。(3)为了保证路口相位设计的灵活性,信号灯要使用箭头和全屏可互换的灯具。(4)灯具外壳必须采用黑色PC材料,不用金属材料。其中PC材料采用原装产品,不能使用二次料。招标时必须出具相应厂家的材质证明。(5)所有信号灯光源应采用户外超亮度LED管。红色、黄色LED管可参考原HP公司的TS芯片封装。绿色LED管可参考美国CREE或NICHIA芯片或其他具有同等技术参数的同类型产品。(6)单灯视在功率不超过15VA,功率因素>0.95。采用自耦式变压器电源,恒流供电电路。(7)机动灯必须使用双层配光方式,通过菲尼尔透镜聚光,通过外透镜进行光束分配,以达到国标所规定的配光要求。(8)紧固标准件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安装支架由钢板成型并热镀锌(锌层厚度不小于350mg/m2)。所有密封件采用硅橡胶材料。灯壳的背面设置出线孔,能容纳20MM电缆出入并有可靠的防水防尘措施。(9)灯芯电源和LED灯板装成一个整体,但相互之间必须隔开并设置保护罩,以保证LED灯板的密封和电源的散热。单个灯具具有独立的模块结构并能任意组合成多灯结构。(10)前盖开启采用转轴铰簧结构。转轴和铰簧使用不锈钢材料。前盖开启时无需用螺栓,只需手压下铰簧即可。而且可以任意向左或向右双向打开前盖,并可实现与后壳分离,便于维修。(11)单灯外形规格:400mm×400mm,厚度不大于155mm。全屏机动三灯重量不大于15kg。(12)全屏灯/箭头灯单元直径为400mm±10%。(13)施工单位须保证所提供信号灯均可跟现在使用的广州市智能交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及其信号机兼容。(14)采用有源黄闪灯控制有渠化岛分隔的右转弯车辆。(15)机动车灯具的上下沿采用半圆形样式;竖式机动车信号灯杆接线口盖板应有防盗功能。6.3.2人行横道信号灯要求(1)人行横道信号灯每组由红、绿两个几何位置分立单元组成。(2)信号灯均需内置盲人过街响声器,音量能按不同时段进行调整,能较好的解决盲人及弱视人士过马路困难的问题。(3)灯具外壳材料、光源等要求与机动车灯具要求相同。(4)竖式人行横道信号灯杆的接线口盖板应有防盗功能。(5)人行横道信号灯应具备按钮式功能。(6)人行横道信号灯要求采用静态图案样式,并含双“8”样式倒计时单元。(7)人行灯LED管数量:红人行≥60只,静态绿人行≥40只,绿倒计时≥80只。(8)信号灯应支持调光功能信号灯支持通过光感进行亮度调节,可支持至少3级亮度调节。信号灯应能正常工作,发光单元基准轴上的发光强度应不小于150cd且不大于250cd,亮度应不小于1500cd/m2且不大于2500cd/m2。(9)透光镜规格:直径300mm±10%以内。(10)灯芯整体厚度≤85mm,灯芯安装孔规格:Ф304mm。(11)所有PCB板采用厚度≥1.6mm环氧玻璃布板。(12)单灯外形规格:350mm×350mm。整灯厚度≤120mm(遮沿除外),遮沿长度370-375mm。(13)显示屏LED串并方式:每层≤6串,每串≤3只,任意一串损坏不能影响其他支路正常工作。(14)绿灯倒计时要求使用每个发光管单独恒流的方式工作,不得采用恒压方式工作。(15)绿灯倒计时要求从人行绿灯开始闪烁时显示倒计数字,直至人行绿灯熄灭,显示的数字不跟随人行绿灯进行闪烁。6.4.1智能交通域信号机本工程所用的信号灯控制均采用区域智能控制系统信号控制机,施工单位必须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安装、调试运行。1、区域控制系统信号机为满足广州交警要求的产品。2、区域控制系统信号机可连接的外设数量要求如下:(1)可连接16个信号灯组48路输出,每个信号灯组均可定义为机动车灯或行人灯,通过增配可以控制24个信号灯组。(2)可连接不少于8个行人按钮,安装行人按钮就可以响应行人需求进行控制。(3)可连接不少于16个通道检测器,通过增配可实现24通道检测器或以上的感应控制。(4)信号机需采用TCP/IP方式和中央机房通信。3、区域智能控制系统信号机电气性能及箱体设计要如下:(1)信号机配备全铝合金外壳,便携式键盘,信号机尺寸符合相关标准。(2)线路板进行防潮、防腐、防盐雾处理,适应在室外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电源输入和信号灯输出均有防雷装置。(3)信号机应具备手控功能(自动、黄闪、关灯、手动转换相位),应在机箱外侧设置旋钮或小门进行以上的手控功能。手控功能配置的钥匙不能与机箱的大门互开。信号机的大门锁采用旋转抽紧式门锁。(4)灯接线端子应采用相关

标准,即信号灯组逐个顺序排列,即灯组1

红、黄、绿到灯组2、灯组3、灯组4

的排列顺序。接线端子电流20A以上。4、区域智能控制系统信号控制机安装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要求产品说明书的指引进行安装调试机箱与基础之间的密封,采用的材料进行密封,避免潮气进入机箱。安装完成后对信号机运行状况进行测试,能分别运行黄闪、单点、无电缆、主控各种控制方式,能按照预置的程序运行。机内电路板及其他电器配件无松动或接触不良。重点检查线圈号对应的连接到检测器板是否准确。检查信号灯电缆与接线端子的接触是否良好、输出保险丝是否完好,电缆接线与接线图是否一致,保证每灯色输出正常。检查信号机的电源输入电压和地线阻抗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内。区域控制系统信号机接入港湾路438号。6.4.2检测线圈的材料和施工要求车辆检测线圈是由感应电线(线圈)和传输电缆(馈线)构成。线圈采用多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线芯标称面积不少于2.5mm2的单芯线。符合机械部标JB/T10261-2014中的RVN系列的要求。馈线采用多支铜芯、镀锡、聚氯乙烯绝缘、128密编镀锡铜网屏蔽、线芯标称面积不少于1mm的双芯绞合线。符合国标中的RVVP系列电缆要求。检测线圈头尾须穿上耐用标签,便于接线/重接线。整条检测线圈之间,不可有接驳口。检测线圈须经传输电缆连接至信号机的接线柱上。检测线圈与传输电缆的接头应位于靠近检测线圈的接线井内,接头应全密封连接,防水防潮,接线方法需上报业主/工程管理部门同意。除所需长度外,传输电缆应留有2米的余量于井内,整段电缆不应有其他接头。在信号机端,传输电缆应留有2米的余量独立密封,整齐的放于信号机基础的接线井内,每根传输电缆应分别进行方向和车道编号。车辆检测线圈的埋设避免将车辆检测线圈横跨在二块水泥板上或设置于沥青与水泥板交界面上。当路面有伸缩缝,线圈离缝距离要大于200mm。设置车辆检测线圈的500mm范围内不应有金属物体。线固定位避免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遇到以上情况应适当把线圈位置前移或后移。车辆检测线圈与车道线平行,离停车线一般为2m,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要求,可定在2.5-3m之间。车辆检测线圈引线长度不可超过20m,并在路边手井与传输电缆接驳。车辆检测线圈不应有接头、断裂、打结或外皮损坏的现象。车辆检测线圈施工前,应按照图纸中线圈的尺寸,在路面上弹线放样,要保证每条线平直,各角度有90度,然后来用沥青/砼开槽机根据路面弹好的线进行开槽。线槽切缝宽不小于6mm,槽深80mm,引向路边的槽深要增加至100mm。开切线槽应采用沥青/硅开槽机来进行。一个进口道的几个线圈电缆可共用一条切槽引至路边阴井,阴井至路边缘石下要预埋一条直径一寸的塑料管与切槽连接。切缝完毕后,必须用高压清水清洗槽内,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使槽内干燥无杂物,才可按图纸的要求布线。下线时,电缆线不应拉得过紧,不得用利器捣线,以免划伤电缆线。布线后要每隔50cm用木条把线固定在槽底部。线圈需绕2圈,线圈绕制后把线引至路缘石穿过塑料管到达阴井内预留2m左右的余量。车辆检测线圈施工下线后但未封装前,应测试电阻、绝缘等技术参数,确保符合要求。车辆检测线圈线绕制后,线圈至接线井之间的检测线圈必须双绞,每米双绞不小于7圈。必须将封装材料完全倒入槽内,要保证封装体的流动性好,使封装体充满槽内空隙,封装体要倒至略高于路面,原则上水泥路面用环氧树脂封装,沥青路面用沥青封装。不得有气泡和漏封,并保证凝固时间内最少一小时封装完毕的线圈不会被车辆碾过或有任何松动。如果施工需要该车道要立即通车的话,要用钢板覆盖路面线圈表面至封装体凝固。对引至人行道管井的线圈电缆进行编号,编号从靠近中心线车道开始到靠近人行道的车道顺序进行。从信号机箱位置按交叉口埋设线圈的数量每个线圈拉设一根馈线至路边管井进行电缆和馈线电缆的连接,连接前分别对线圈和馈线电缆进行测试,线圈电缆电阻小于5欧姆,馈线电缆小于10欧姆,屏蔽网和电缆之间不能短路.两根电缆要用专用的端子和工具进行压接,压接后用专用防水胶布进行密封。6.4.3电缆(电线)要求1、电缆要求交通信号系统的电缆,一般采用地下敷设,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交通灯挂于高架路墩柱或人行天桥底部,施工单位则需在现有建筑物表面上,装置PVC管,以便穿放电缆。把PVC管挂于墩柱或直墙表面的施工,交通信号系统的电缆,敷设时不允许在管道或交通井内有接头。1)电力供应电缆应采用多支铜线,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线芯标称面积不少于10平方毫米的双芯线。2)保护接地线应采用铜芯,黄绿间条聚氯乙烯绝缘,线芯标称面积不少于6平方毫米单芯线。3)整个交叉口所有外部非带电金属部件应用铜线连成一个完整接地系统,用保护线接地分别连接至控制机的接地座。所有埋在地下的物件和电缆的设计与安装应使他们在浸水时能连续运行而不出现故障。4)生产电缆厂家应有《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C认证)》、《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质检部门产品检验报告。2、信号灯的定点和安装本工程沿线的交叉口采用两相位或多相位信号控制,图中所示信号灯在施工时需根据现场情况,并考虑停车时间的需要,加以定点和安装,电源接原有信号管线。3、交通灯管线交叉口沿线交通管线构成回路,沿线一侧预埋交通管线,过街时采用5×DN100mm(内径)钢管,其中两条内套直径90PVC管,使沿线交叉路口管线连通,以便路口联动控制。人行道交通灯管线采用直径90mm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埋设,管线设施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穿透试验,以确保管道畅通。管内应穿一根Ф4mm的铁丝,预留管道的头部应用专用管套进行密封。管线连接大井采用2号井,小井采用4号井。vv3×102用于连接永久电源,RVV4×1.02一灯一线连接人行道灯具与交通信号控制机箱,RVV5×1.02一灯一线连接机动车灯具与交通信号控制机箱。4、供电设施要求所有交通信号设施供电由路灯箱式变电站提供,每个交通信号灯设施连接路灯开关箱都要经过当地路灯所的批准。要通过埋设交通管道将路灯箱式变电站与最近的交通管线井连接起来,从路灯箱式变电站接驳电缆至交叉口信号机。交叉口交通信号设施须独立安装接地系统,使整个交叉口的信号灯杆、信号机、监控设备接地加以保护,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的损坏或信号灯杆、信号机因外壳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接地线须把所有信号灯杆及信号机接地端子连接一起,形成环状,使整个交叉口各点的交通信号设施保护接地电阻应少于4Ω。不允许连接其他部门的地线作为交叉口交通信号设施的地线使用。水平接地体采用40x4x5000mm的镀锌扁钢,竖向接地采用50x5x2500mm的角钢。接地极应采用铜制接地棒打入信号机基础旁交通井内的地下,如该位置下面很多管线,为避免损坏管线,可选择靠近信号机基础的另一交通井打接地棒。铜制接地棒其直径不少于12.5mm。如需加长接地棒,应以耦合器把每截接地棒连接起来。当一根接地棒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需要安装额外的接地棒以降低接地电阻值时,应使每截接地棒之间保持3.5m或大于插入长度两倍的距离。各接地捧应用BVV1×16mm2接地线连接起来。连结接地棒与信号机接地端子,应采用铜芯、黄绿间条聚氯乙烯绝缘、标称面积不少于BVV1×6mm2单芯线。需预留足够余量的接地线于交通井内,以备将来接往控制机的接地端子上。由信号机的接地端子连接到各信号灯立柱。应采用铜芯、黄绿间条聚氯乙烯绝缘、标称面积不少于BVV1×6mm2单芯线加以接通。该单芯线可与信号控制电缆敷设在同一管道内,环状串接到每一条信号灯立柱。拉线时需预留足够余量的电线于信号机旁的手井和信号灯立柱的手井内,以便连接信号机和信号灯立柱的接地端子。信号机内、信号灯立柱内的接线端子和螺丝要使用铜或不锈钢材料保证各接地连接点接触良好,不生锈腐蚀。进行环状地线连接时要用铜制端子压紧BVV1×6mm2单芯线后用螺丝螺母紧固到信号机或信号灯立柱的接地端子上。主要对交叉口进行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包括:监控点电源取电,交通监控手井,交通监控管道,机箱和杆座,接地电阻等设计细则进行设计。根据现场条件,在本工程内选择重要的路段及交叉口设置监控点安装闭路电视,监控道路的交通状况。使用光缆将路口(路段)CCTV监控前端信号接入港湾路438号(交警大队机房),以实现远程控制。光缆租用(光缆由网络营运商投资建设):光缆的建设采用租用网络营运商的光纤使用权(5年),每个点连接1条光纤,光纤需1对1连接。含5年的使用权和相应的维护费。本工程内光缆可通过交通管道井进行穿线,不足部分管道井由光缆租用营运商投资建设;本工程外光缆路由应由光缆租用营运商根据已有的光缆资源,选取合理和节省的光缆路由以实现监控通信。1.CCTV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1)、网络高清一体化高速云台摄像机高清前端拟采用不少于三百万像素(1080P)网络高清一体化高速云台摄像机。具备高清、高性能、宽视角等特性。网络高清一体化高速云台摄像机需满足以下特征:云台特性:1)精密电机控制,运转平稳,定位准确,反应灵敏2)水平转动360°,俯仰转动120°3)水平手动控制速度0.1°-80°/秒4)垂直手动控制速度0.1°-40°/秒5)预置目标速度:水平80°/秒、垂直40°/秒6)可变自动巡视速度1-40°/秒可设置摄像机特性7)图像传感器:1080P星光级图像传感器8)像素数:1920(H)*1080(V)9)日夜功能:支持IR-CUT机械切换10)自动光圈:DC驱动11)镜头参数:C/CS接口,镜头可选12)照度:超低照度,不低于0.001Lux/F1.2(彩色模式),0.0001Lux/F1.2(黑白模式)13)信噪比:52dB以上14)增益控制:手动/自动15)白平衡:手动/自动16)电子快门:手动/自动(区间可调,1/3-1/10000)17)视频压缩标准:H.265/H.265H/MJPEG/JPEG/SVAC/H.265,SVAC支持ROI,SVC,加解密,特征信息编码18)工作环境:工作温度-20℃--+60℃,工作湿度≤95%19)255个预置位,预置位精度±0.1020)不少于4条32个预置位巡视功能网络特性:1)采用H.265HighProfile编码输出FullHD1080p@30fps实时图像,超低延时,超低码率;2)可支持无线传输3)标准G.711音频压缩格式;4)支持1080P、720P、Dl、VGA格式;5)支持PAL、NTSC制式视频环出;6)支持视频双码流编码,充分满足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网络带宽环境;支持视频叠加显示;内置WebServer,支持浏览器预览、配置和升级;7)支持前端报警联动抓拍,图片可前端存储、EMAIL传输或FTP上传,默认格式为JPG;8)支持前端录像远程精确定位回放、下载,下载回放图形化操作方便9)支持静态地址、DHCP;10)支持多种网络协议:TCP/IP,UDP,SMTP,PPPoE,DDNS,DNS,UPNP,DHCP,FTP,RTSP等;11)符合0NVIF规范;12)支持1路探头报警输入,1路报警输出;13)支持最大64GMicroSD/SDHC/SDXC卡本地存储。防护特性:14)符合IP66标准、CE、FCC标准、ROHS认证等(2)、光纤收发器1)全部监控点采用光纤网络传输;2)视频信号传输采用光纤传输(单模)方式,最远支持80Km;3)传输设备采用千兆光纤收发器,千兆光纤收发器是高可靠、高性能的串行数字光传输设备。设备由光发射端和光接收端构成,主要用于lOOOBase-T双绞线与lOOOBase-S/LX光缆之间数据通讯。4)适用于城市骨干网络的传输。5)主要应用于以太网设备的百兆、千兆链接,通过自身的光电转换延长网络传输距离6)符合以太网标准协议的百兆、千兆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均可与之互通7)遵循IEEE802.3ab、IEEE802.3标准8)可向下兼容1OM、1OOM、10/1OOM设备9)1OOOBase-T端口在全双工或半双工下支持自协自协商技术10)自动适应RJ-45平行接口(Straight)和交叉接口(Crcoss)(3)、光纤收发器机箱1)与光纤收发器配套使用。(4)、防雷设备电源防雷设备:标称放电电流In(8/20):20KA;最大放电电流(单模块)Imax(8/20):40kA;最大容许持续工作电压:385V;标称电压:230V;响应时间:<25ns;保护器模块可以带电插拔进行测试或更换;工作温度:-40℃~+85℃。视频信号防雷设备:特性阻抗:75Ω;接口方式:BNC;额定工作电压:5V;动作电压:6.5V;最大传输率(bit/s):200M;响应时间:<10ns。数据信号防雷设备:标称电压:5V;最大持续工作电压:6V;额定负载电流:1.0A;标称放电电流(8/20):10KA;电压保护水平:≤13V;响应时间:<10ns。2.项目建设必须符合以下原则(1)保密原则项目建设的路由设计及施工环节均需保证其保密性,光纤不得与其他网络进行物理连接,不得经过设备的转接处理,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光纤与其它非有光纤之间没有接口。(2)保障线路安全原则线路走向必须安全可靠,以免其轻易受到外界破坏。一般情况下不得进行线路的架空连接。总体要求:提供光纤线路及相关部件从指定的通信机房连接到指定路口的机箱。在机房端,要求利用ODF架进行光纤成端。若已有ODF支架,则利用现状。若暂无,需新建OTF支架。提供并实施相关尾纤及适配器的布置和连接(包括连接到光端机架的光纤跳线);在路口信号机端,要求光纤成端,提供光纤终端盒、尾纤和接头等必须部件,并负责安装连接。3.施工及相关传输介质、接头相关技术要求工程施工及选用的联网设备、介质等必须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除了与其它部门共用的主干光缆外,要求在每一个管井都对相关光缆作出标识。光纤配线架采用模块式结构。本设备必须配备防雷设备且满足交警部门防雷的相关要求。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道路,在云埔四路桥梁段需进行围蔽。在施工路段需围蔽部分道路进行施工,其施工将对周边路网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期间除对施工区域进行交通疏解外,还应在外围交通路网进行交通警示及诱导提示车辆绕行,使过往车辆尽量避开施工区域绕道行驶,尽可能把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小。1、外围交通疏解施工期间,在云埔四路桥梁段施工路段外围设置绕行交通指示牌,提示机动车绕道行驶。车辆主要通过开创大道、云埔二路等实现分流。2、施工区域交通疏解:施工共分1个阶段:围蔽云埔四路交叉范围内桥梁段施工,并新建两侧道路等。施工安排在非交通高峰时间分段分幅进行,减少围蔽的范围,高峰时段可暂停施工、取消围蔽以减轻施工期间道路的通行压力,对于道路沿线企业厂房开口根据实际需要布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5768.1-2009;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2017)。3.《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4.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5.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广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围蔽管理要求的通知6.《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7.《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8.《轮廓标》(GB/T24970-2010)9.其他相关现行设计规范。1.严格按照"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实施《广州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围蔽指导图集》的补充通知(穗建质〔2020〕1号"、"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围蔽指导图集(V2.0试行版)的通知"、"广州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围蔽指导图集(v2)"实施。2.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1)工期在半年以上的建设工程按A2装配式方钢结构围蔽一方案实施。

1、围蔽施工采用A2:装配式H型钢结构围蔽二,采用预制成品钢材面板,钢板扣件厚度不小于2mm,表面颜色均为#1272浅灰色烤瓷漆面,采用角码与螺栓固定。H钢立柱标准间距为3m,立柱和横梁皆采用H型钢。立柱、横梁等构件材料材质均参照《碳素结构钢》(GB/T700),选用材料均为Q235。立柱高2.0m,立柱上开孔与横梁固定,上横梁和压顶焊为整体,立柱和斜撑底均采用预埋螺栓与基础连接固定。围蔽高度不低亍2.5m。应设置底座,采用C25预制混凝土构件,高度不低于50cm。每6m设置照明灯具,电压低于36V。围蔽顶焊接U型卡戒其他固定件铺设给水管及水雾喷头,喷头向着工地内,间距不大于1.5m。需做防雷设计。2、利用墙面设置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的,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广州市户外广告各招牉设置管理办法》等相兲觃定。2)工期在15日以下的建设工程按附件3方案实施。1、采用标准密扣式钢围栏(铁马)围蔽。2、标准密扣式钢围栏(铁马)应密排整齐,相邻单元间应扣接。4)临近机动车道的施工围蔽,还应设置成品铸铁或钢制防撞杆,按交通相关管理规定及相关标准设置夜间反光警示标志。5)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围蔽的日常巡查工作,发现围蔽存在下沉、开裂、倾斜等危险情形的,应立即进行加固等处理,确保围蔽安全、牢固、可靠。对施工围蔽和广告宣传画要及时维护、保洁,保持施工围蔽及广告画安全、完好、整洁、美观;工地出入口应按规定硬化、设置洗车槽,两侧应当砌筑实体围蔽,严格落实“一不准进、三不准出”要求。一、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电子警察系统由机动车闯红灯行为检测、图像采集、数据处理存储、补光照明等硬件单元和应用软件单元组成,采用纯视频检测的方式对违章(左转、右转及直行车道)闯红灯车辆进行自动记录和车牌识别,并通过运营商光纤网络将信息上传至违章处理中心机房(后台电子警察处理系统不包括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对违法车辆图片进行相应的管理、查询、比对、报警及处罚等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如下:(1)每个方向配置1套电子警察系统对左转、右转及直行闯红灯行为进行监测,红灯期间如有车辆通过,则立即启动抓拍。根据各个方向受控车道的实际数量,相应选用各种车道电子警察系统。(2)每套电子警察系统配置1~2台高清摄像机,拍摄1~6条车道(1台摄像机最多可拍摄3条车道),通过高清摄像机对该方向(左转、右转及直行车道)违章车辆抓拍3张图片,分别反应闯红灯行为过程:1)能反映机动车未到达停止线的图片,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2)能反映机动车已越过停止线的图片,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号牌号码、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3)能反映机动车与2)图片中机动车向前位移的图片,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为保证夜间拍摄时获取机动车的有效信息,摄像机需配备闪光灯辅助照明设备。(3)每套电子警察系统配置1台嵌入式控制主机并运行监控软件,根据当前红灯信息及摄像机监测到的违章信息来触发高清摄像机。(4)每套电子警察系统配置1台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供嵌入式控制主机与违章处理中心联网,交换机接入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光纤收发器的网络端口,通过光纤网络实时或定时向违章处理中心传送数据,要求数据格式及通信协议等与广州市正在使用的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相兼容,并能直接接入现有系统。二、系统功能要求(1)系统可以实现对单方向各车道闯红灯车辆的监测、图像抓拍等功能。每一违法记录拍摄连续3张反映闯红灯过程的图片,其中第一个位置的图片可以反映机动车未到达停止线的图片,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图片可以清晰反映机动车已越过停止线的图片,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号牌号码、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反映机动车已越过停止线和继续向前位移的图片,并能清晰辨别车辆类型、号牌号码、交通信号灯红灯、停止线。(2)系统抓拍所形成的证据资料应包括违法时间、违法地点、违法类型、车辆类型、车身颜色、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等内容。(3)系统能够准确捕获、记录车辆通行信息(车辆尾部的图片)。记录的车辆信息除包含图像信息外,还包括文本信息,如日期、时间(精确到秒)、地点、方向、号牌号码等。车辆信息写入关联数据库,并将相关文本信息叠加到图片上。(4)系统除了能抓拍在正常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外,还具有抓拍压线、骑线等各类不规范行驶的车辆。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或者某些不允许变道等控制路段,采用本系统可对以上行为进行记录,有效遏制违法变道、超速等车辆违章行为,促成驾驶员行车规范。(5)系统可自动对车身深浅和颜色进行识别,可供用户根据车身颜色来查询通行车辆,为公安稽查和刑侦案件侦破提供了科技新手段。系统可自动区分出车辆为深色车辆还是浅色车辆;并识别出9种常见车身颜色,9种颜色包括:白、黑、红、黄、灰、蓝、绿、粉、棕。深浅分类准确率不小于80%;9种常见车身颜色识别准确率不小于70%。(6)系统具备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用于号牌识别的字符库齐全,能识别符合“GA36-92”(92式牌照)、“GA36-2007”(新号牌标准)、“GA36.1-2001”(02式新牌照)标准的民用车牌、警用车牌、军用车牌、武警车牌的车牌自动识别能力,包括2002式号牌。日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5%;夜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0%。系统能识别黑、白、蓝、黄四种车牌颜色。(7)拍摄所形成的图片文件(或视频文件)必须为标准格式,图像采用JPEG格式,图片应具有防篡改功能。每张图片应包括时间信息,精确到0.1S;记录的最终图片应合成为一个图片文件,且至少应包含:时间、地点、方向、车道和设备编号等信息,设备编号规则应符合GA/T1043的要求。(8)系统应支持采用车牌颜色和车辆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车辆类型进行判别,可识别的车辆类型应不低于5种。(9)作为有效的依法处罚依据,摄像机提供的图片应能满足人工对车辆类型、颜色和轮廓及装载情况认定的要求,车牌特写相片的清晰度应能满足人工对车辆号牌信息认定的要求,图片不应出现红灯信号泛白、光晕等颜色失真现象;图片合成时,不得出现原始图片遗漏、错位等情形。(10)控制单元应能控制图片拍摄、图片获取,完成数据加密,对违法信息进行处理和生成,并完成向中心传输违法数据的任务。(11)系统具备录像功能,采用H.265、MPEG4或SVAC编码标准,视频质量不低于1080P及25fps,并具有15日前端存储连续录像时间;存储空间与其他数据存储相平行,不互相冲突。录像支持OSD信息叠加,叠加的信息包括日期、时间(精确到秒)、监控点名称、设备编号等信息,支持后台系统自动提取及人工现场提取两种方式。(12)应能准确记录车流量,信息应符合GA/T920的要求,检测精度应不小于90%。(13)拍摄单元设备包括高清摄像机,必须选用经公安部检测合格的产品或通过3C认证或相同级别认证的产品,具有高速自动电子快门。(14)镜头采用低损耗高倍自动光圈镜头,能够实现移动物体的智能背光补偿,使移动物体可以清晰地显现;能有效解决夜间车辆大灯眩光,夜间图像质量差,强烈日光下画面光照度过载、现场光线对比强烈造成画面失真等问题。补光灯采用频闪技术,与高清摄像机采集频率完全匹配,在达到最大补光效果的同时降低灯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会对驾驶人造成直接强光刺激。(15)摄像机应采用带自动散热的防水室外护罩,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16)辅助照明设备应有良好的防水、防尘功能,能适应长时间野外工作的要求,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能正常运作,能明显提高现场照度,让摄像机能清楚地拍摄到车型、车身颜色和车辆号牌。(17)系统的数据传输应具备联网数据传输和现场数据下载功能,联网数据传输应具有防丢失、防篡改等功能,当遇到网络故障,应具备断点续传功能。(18)按照《GA/T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的要求,24h内计时误差不超过1.0s,确保所有前端设备点位每日至少与电子警察中心系统时钟同步一次。(19)系统所采用的控制部分等一系列设备和信息传输链路能保证24小时不间断应用,并且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包括台风、暴雨和打雷等)。现场数据下载过程不得删改原始信息,且应自动生成下载日志信息,包括下载人、下载时间等信息。(20)系统设备能抵抗恶性攻击,具有抵抗任何试图侵入系统企图获取敏感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防暴力破坏和防窃取信息的能力,保证数据和照片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一致性和相容性。(21)系统能够动态调整视频识别的参数,以适应户外环境的变化,始终保证系统工作在最高精度。(22)异常故障(停电等)发生后系统能够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不死机。并支持断点续传功能,当遇到网络中断或其他故障时,车辆信息存储在前端设备中,待故障排除后自动续传,以适应路口的各种恶劣环境和稳定要求。三、系统性能要求(1)系统技术指标:违法记录组成:反映违法过程的2-3张图片合成图像文件。卡口图片:1张图片适应车速范围:≤180公里/小时闯红灯违法捕获率:≥90%抓拍相片记录有效率:≥80%最小抓拍间隔:<67ms图片压缩方式及分辨率:JPEG格式,300万像素分辨率≥2048×1536;700万像素分辨率≥2752×2208视频压缩方式:SVAC兼容H.265摄像机覆盖车道数:最多可覆盖3车道车辆信息存储容量:≥80万辆的通行车辆信息或≥20万辆的违法车辆信息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MTBF:≥5000h网络传输速率:≥100Mbps号牌识别准确率:白天≥95%,夜间≥90%(2)高清摄像机高清视频帧率:≥25fps最低照度:0.1Lux/F1.2(彩色)数据格式:JPEG(300万像素分辨率不低于2048×1536;600万像素分辨率不低于2752×2208);SVAC、H.264(≥1080P)接口:1个100/1000M自适应网口,1个485接口,3个补光灯控制接口本地存储:具备SD卡插槽,支持32G以上存储卡平均功耗:<15W(不含适配器)工作环境温湿度:温度-25℃~+60℃,湿度10%~90%(3)控制主机 操作系统:嵌入式硬件结构,非工控机架构 远程控制:可通过Web方式远程配置、控制视频输入:≥4路高清25帧1080P存储空间:≥4个SATA接口,支持2T及以上硬盘四、施工及安装要求(1)安装形式一般条件下拍摄单元应采用立杆安装方式,立杆应设置在路口或右侧路边;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固定支架安装在桥墩、防撞墙上;或吊装于支架上,如在人行天桥或隧道内。采用支架或吊装方式时,应考虑被附着物不应有明显的震动。控机采用背杆式安装。(2)立杆违法自动抓拍设施的拍摄单元安装在立杆横臂上,高度为8~10m,净空不低于6米,横臂长度一般采用4m、6m、8m,最长不宜超过12m,采用镀锌钢管,立杆的基础埋深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要求。立杆钢结构应进行防腐处理,符合钢结构工程规范GB50205-2007的有关规定,其质量应符合GB50221-2001中的有关要求。立柱、横臂、螺栓及螺母在热镀锌处理待干燥后需喷涂银灰色热镀锌漆三度。扣件、结合件和连接件等配件应采用与被连接材料相一致的材料。立柱应采用圆形或多棱形经热镀锌处理的钢管,顶部应安装塑料或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