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褒贬误用课件_第1页
成语三-褒贬误用课件_第2页
成语三-褒贬误用课件_第3页
成语三-褒贬误用课件_第4页
成语三-褒贬误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三褒贬误用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题型三褒贬误用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不同1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2(1)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太长。多为贬义。原句并没表现出贬义。(2)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是一个贬义词。此处感情色彩用错。(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当。(1)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3(4)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是贬义词,用于“演讲选手”属贬词褒用。(5)如期而至:事物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是人们所期望的。此处“安全事故”不是人们期望的,属于褒贬失当。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很有分量、很有作用。褒义词,此处属于褒贬误用。(4)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是贬义词,用于“演讲4“振振有词”指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对。“蓬荜生辉”作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一方,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振振有词”指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5【解析】甚嚣尘上:楚国跟晋国作战,楚王登车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意思是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左传·成公十六年》)。后来用“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解析】甚嚣尘上:楚国跟晋国作战,楚王登车窥探敌情,对侍臣6【解析】

“死所其所”意为死得有价值,是个褒义词,应为表贬义的“死有余辜”。【解析】“死所其所”意为死得有价值,是个褒义词,应为表贬义7辨析语境和词语,防范“褒贬误用”1.辨析语境是褒是贬。判断成语使用是否符合其感情色彩,首先要明确该成语所在语句体现出的感情色彩。2.明确成语是褒是贬。在判断语句褒贬的基础上,也要明确成语本身是褒是贬。我们在解答具体题目时,要仔细分析试题所提供的语境,在表示赞扬、褒奖的语境中选用褒义词;在表示贬斥、批评的语境中选用贬义词。否则,成语的使用就犯了褒贬不当的错误。贬义词褒用或褒义词贬用,是高考命题者常设的陷阱。辨析语境和词语,防范“褒贬误用”8识记下列成语的感情色彩:①始作俑者(贬) ②胸无城府(褒)③无所不为(贬) ④弹冠相庆(贬)⑤倾巢而出(贬) ⑥官样文章(贬)⑦不可思议(中) ⑧一发而不可收(褒)⑨一发而不可收拾(贬) ⑩锒铛入狱(中)⑪半斤八两(贬) ⑫蔚然成风(褒)⑬叹为观止(褒) ⑭每况愈下(贬)识记下列成语的感情色彩:9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10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11题型六谦敬错位由于成语约定俗成,一些成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宾、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识记和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敬辞用于对方,而不是他方(第三方);谦辞用于自方。如果分辨不清,就可能导致谦敬错位。题型六谦敬错位由于成语约定俗成,一些成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12(1)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大家”不恰当。用在此处谦敬错位。一得之愚:谦辞,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而此句中是说“老专家的看法”,显然谦敬错位。)“美芹之献”指的就是地位低微的人提出的好意见,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1)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13“忝列门墙”是谦辞,表示自己愧列其中。不能用于他人。“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是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是谦辞,用于“陈教授”显然不当,有失恭敬。“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的门,形容穷人的家。蓬荜生辉: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方。“鼎力”属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忝列门墙”是谦辞,表示自己愧列其中。不能用于他人。“不吝赐14注意用语得体,防范“谦敬错位”注意用语得体,防范“谦敬错位”15识记下列常见谦敬辞:1.常见谦辞①蓬荜生辉②敝帚自珍③抛砖引玉④姑妄言之⑤狗尾续貂⑥贻笑大方⑦无功受禄⑧敬谢不敏⑨忝列门墙⑩信笔涂鸦⑪一孔之见⑫才疏学浅⑬德薄才疏⑭不情之请⑮恭敬不如从命2.常见敬辞①不吝赐教②鼎力相助③高抬贵手④如坐春风⑤大材小用⑥虚左以待⑦洗耳恭听识记下列常见谦敬辞:16(1)“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2)“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文中无苛责别人之意,倒有苛责自己之意,用词不当。(1)“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17(3)“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谦辞,指自己提出的请求很冒昧。不能用于对方。(4)“道貌岸然”指庄重威严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的人,可改为“正襟危坐”。(3)“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谦辞,指自己提出的请求18(5)褒贬误用,“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6)“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谦辞,只能用于自己。(5)褒贬误用,“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19(1)“凤毛麟角”是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它是一个褒义词,但在题中,它被用来修饰应当贬斥的不自觉者,造成褒贬失当,是不正确的。【解析】(2)推波助澜:推动、助长波浪的兴起。比喻从中煽动、助长其声势,扩大影响。有贬义,属感情色彩不当。(1)“凤毛麟角”是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它是一个褒20题型四不合语镜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题型四不合语镜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21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此句用来说“各方立场”,显然不合语境。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这个句子的语境是说“熊猫吃饱喝足之后悠闲而舒适的状态”,因此该成语的使用不合语境。这里可改为“悠然自得”。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错误,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不符合语境。根据语境该句应用“无可非议”。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南辕北辙:22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成语的意思与语境“萌芽状态”不符合。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卒,尽,完。此处不合语境。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23“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语。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语24【解析】

“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处大词小用。例10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解析】

“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解析】“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处大25(1)“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2)“搓手顿脚”是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侧重点在烦躁上。

(1)“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一个身兼26(3)“涣然冰释”侧重于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说烦恼。

(4)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不能用来指粗制滥造的文章。(3)“涣然冰释”侧重于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27(5)小试牛刀:比喻某人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句中的谢园没有演过大人物,不能用于这种语言环境,应用“首当重任”。(6)轻重失当,“妙手回春”是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5)小试牛刀:比喻某人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28“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句(1)用来形容各类报刊出现,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既然有缺点,就不能说“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显然用轻了,应换成“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做事有欠缺,应予谅解)。“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句(1)用来形容各类29紧扣语境,防范“不合语境”紧扣语境,防范“不合语境”30识记下列易混成语:①望其项背—望尘莫及②身临其境—设身处地③耳濡目染—耳闻目睹④舍本逐末—本末倒置⑤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⑥形影相吊—形影不离⑦东山再起—死灰复燃⑧一见如故—一见钟情⑨不拘一格—无拘无束⑩乐不思蜀—乐不可支⑪不以为然—不以为意⑫不孚众望—不负众望⑬首当其冲—当务之急⑭间不容发—亲密无间⑮刮目相看—绘声绘色⑯首当其冲—首屈一指⑰置若罔闻—置之度外⑱匪夷所思—不可思议识记下列易混成语:31题型五重复累赘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有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有时,由于不明白成语真正的含义,其已含的意思在句中又进行了部分阐述,从而造成了重复错误。还有一些熟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其意义,在使用过程当中造成熟语的意义与其他部分的语意自相矛盾。成语使用重复累赘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题型五重复累赘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32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则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生灵”与句中“人民”重复。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做的事。与前面的“眼下”重复。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则犯了33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与“责任”语义重复。“相形见绌”的“见”字即作“显现”讲,前面再用“显得”就重复了。津津乐道:指饶有兴味地说个不停。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贻笑大方:大方,内行,专家。给内行人留下笑柄。不能用作“让人贻笑大方”。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停止。不能用作“正在方兴未艾”。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与“责任”语义重复34“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漠,一点也不关心。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一般说“对……漠不关心”。“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漠,一点也不关心。形容词,后面不35【解析】

“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语意重复。【解析】“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语意重复。36(1)“三令五申”指多次命令和告诫,与句中的“强调”重复。

(2)“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办的事。与前文的“目前”重复。

(1)“三令五申”指多次命令和告诫,与句中的“强调”重复。37(3)“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4)“求全责备”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带宾语。(3)“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38(5)电视台制作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电视节目每天日新月异,但如果缺少专业知识和调查研究,就会误导观众,甚至会毁掉一个企业。()(5)“日新月异”指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与“每天”重复。(6)“绞尽脑汁”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使用正确。(5)电视台制作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电视节目每天日新月异,但如果39【解析】(1)“安居乐业”是安定的生活,愉快地生活的意思,和前面的生活重复。(2)“难言之隐”指难以明说的事情或缘由。该成语与句中的“苦衷”义有重复。【解析】(1)“安居乐业”是安定的生活,愉快地生活的意思,40注意准确简洁,防范“重复累赘”注意准确简洁,防范“重复累赘”41识记下列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括号内的词赘余,应删除):①(正)方兴未艾 ②难言之隐(的苦衷)③(对自己)妄自菲薄 ④(人民)生灵涂炭⑤(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⑥(显得)相形见绌⑦(感到)习以为常 ⑧忍俊不禁(地笑)⑨(故意说得)闪烁其词⑩(目前的)当务之急⑪(难得的)空谷足音 ⑫(许多)莘莘学子⑬(全身)遍体鳞伤 ⑭(值得)可歌可泣⑮(替他)为虎作伥 ⑯(背地里)阳奉阴违识记下列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括号内的词赘余,应删除):42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43“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新”是与“旧”相对的,而这就与语境中的“第一次”相矛盾,所以此熟语使用错误。“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新”是与“旧”相对的,而44“今非昔比”意为“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今盛昔衰),此处应用“今不如昔”,才与上文一致。“今非昔比”意为“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今盛昔衰),此45【解析】

“莘莘学子”是众多之意,与“一位”矛盾。例14会议期间,农科院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解析】

“车水马龙”一般指宽阔的街道上车马或车辆很多,与“摊前”矛盾。【解析】“莘莘学子”是众多之意,与“一位”矛盾。例14会46(1)“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意完全相反。(2)“噤若寒蝉”的意思是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或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与下文“纷纷提出质疑”相矛盾。

(1)“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47(3)“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会随之而来,与上文内容正好相应。(4)“紧锣密鼓”指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逻辑错误,应用“真刀真枪”。(3)“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48(5)他生性沉静淡泊,宠辱不惊,无论贫困,还是富贵,无论身处逆境,还是身处顺境,都能安之若素。()(6)(2013·高考山东卷)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5)“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与“身处顺境”矛盾。(6)“鼎足而立”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此句中只提到了两方,不合逻辑。(5)他生性沉静淡泊,宠辱不惊,无论贫困,还是富贵,无论身处49【解析】(1)细大不捐,指不拘大小轻重,兼收并蓄。“捐”意为“舍弃”,与语境中的“捐款捐物”相矛盾。(2)白头如新,指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的一样。与语意相矛盾。【解析】(1)细大不捐,指不拘大小轻重,兼收并蓄。“捐”意50(1)“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2)把“事半功倍”当成了“事倍功半”,意思用反了。(1)“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51(3)匪夷所思,匪:非、不是;夷:平常。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后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不合事理。(3)匪夷所思,匪:非、不是;夷:平常。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52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有的成语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的错误。题型七搭配不当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一53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能和“写字楼市场”搭配。此处应为“不温不火”,指的是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对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一般用于具体事物,不能用于像“亲情”这样的抽象事物。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一般用作谓语。不符合使用习惯。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能和“写字楼市场”搭配。54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此处搭配不当,可改为“竞技状态稳定良好”。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在用法上不能充当定语,不能与“传统曲目”搭配。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此处搭配不当,可改为“竞55注意语法功能,防范“搭配不当”注意语法功能,防范“搭配不当”56识记下列易造成搭配不当的成语:①同心同德、深思熟虑、指手画脚、走马观花只能作谓语,不能带宾语;津津乐道、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漠不关心、妄自菲薄、求全责备、出奇制胜、视而不见等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不约而同”只能作状语。②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等闲视之、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成语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③“瓮中之鳖”“一孔之见”“真知灼见”只作宾语。④萃莘学子,不能为单个求学的人。莫衷一是,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狼狈为奸,一般用于两个或两群坏人,不用于一大批坏人;朋比为奸,不但可用于两个坏人,也可用于一大批坏人。识记下列易造成搭配不当的成语:57有些成语彼此相似,在使用中极易混淆,如果辨析不精细,就会导致错用。对于此类词语,需要把握各自词义的重点,用心辨析两词相异语素的含义,进而弄清两词的区别,才能避免误用。题型八近义混淆有些成语彼此相似,在使用中极易混淆,如果辨析不精细,58(2015·湖南卷)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画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_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___,中国人民_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2015·湖南卷)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画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59解析: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选用近义成语的能力。坚贞不屈:节操坚定不变,决不屈服。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坚贞不屈”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梦想”,应选用“坚定不移”。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语出《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指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生生不息”指的是一种状态,而非一种精神,此空应填“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百废待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事情等着兴办。所以此处用“百废待兴”。奋起直追:鸟类振翅起飞,形容振作起来,奋勇赶上,紧紧地追赶上去。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也有努力谋求富强之意。语境强调中华民族自强的信念,应用“奋发图强”。解析: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选用近义成语的能力。坚贞不屈:节操60BB61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选项所给的三个成语都有防备的意思,但三者之间又有区别。“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重在发生前防止。“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重在萌芽状态制止。“未雨绸缪”指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重在事前准备。根据各句语境,不难得出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选项所给的三个成语都有防备62DD63解析: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指赶不上。“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用于贬义。“毕恭毕敬”形容对人十分恭敬。“顶礼膜拜”程度更深。“心照不宣”比“心领神会”多出了“不说出来”的意思,不合语境。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64注意辨别差异,防范“近义混淆”注意辨别差异,防范“近义混淆”65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66“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应使用表示不嫌麻烦的“不厌其烦”。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应为“一蹴而就”。“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应使用表示不嫌麻烦的“不厌其67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68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69(1)“骇人听闻”的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应该使用与之形似的另一成语“耸人听闻”。(2)“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应该使用“不容置疑”。

(1)“骇人听闻”的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70(3)“一发而不可收”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易与“一发而不可收拾”混淆,前者含褒义,后者往往含贬义。“一发而不可收拾”是指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4)“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二者容易相混。(3)“一发而不可收”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71(5)“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6)举足轻重:形容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一举一动会影响全局,应改为“无足轻重”。(5)“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72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73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74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75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76“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此处成语使用正确。(2)“左右逢源”比喻事情无论怎样进行都得心应手,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此处成语使用正确。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77(3)“呼风唤雨”即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上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所以以上使用都是正确的。(4)“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大,也形容闹得很凶。(3)“呼风唤雨”即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上的法力,现在78(5)面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6)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5)“处之泰然”形容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沉着镇定,也可指毫不在乎,无动于衷。使用正确。(6)“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不表示“首要”的意思。(5)面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79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80答案B解析

A.始作俑者: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B.移樽就教:端着酒杯到别人跟前一起饮酒,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句中用以形容“他写的剧本”,使用对象不当。D.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贬义词,与句中感情色彩不吻合。答案B81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82答案B解析B项,“姑妄言之”,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对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多用于自谦之辞。用在此处不合语境。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符合语境。C项,“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符合语境。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放走敌人,贻害无穷。符合语境。答案B83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84答案A解析A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故不合语境。B项“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C项“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缺少经验。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B、C、D三项均符合语境,故使用正确。答案A85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86答案A解析A项中“曾几何时”指没过多久。B项中“举重若轻”意为举起重东西就像举轻物那样容易。比喻能轻松愉快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事务。C项中“刮目相看”意为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D项中“拾人牙慧”意为拾取人家的一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比喻袭取或改头换面地套用别人说过的话。答案A87成语三-褒贬误用ppt课件88答案D解析A项,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误在贬词褒用。B项,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与已然语境“在种种灾难面前”相违。C项,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用于捡拾垃圾显然误用。D项,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