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复习巩固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多种方法反复诵读中复习生字、词语,奠定坚固的语文基础。
2、通过观看图画,结合生活实际,与小组伙伴共同沟通等方法来领悟课文内涵,同时获得阅读方法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同学明白有伴侣才有欢乐,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团结友爱会使同学的相处更加欢乐。
教学难点:
同学在自主学习中领悟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
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的小脑瓜最聪慧,第一个猜出来。
二、复习旧知:
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第6课:《树与喜鹊》,跟着老师写课题。
1、读课题。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树和喜鹊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那就让老师看看大家预备工作做好了吗?
3、考察字词把握状况:
(1)开火车领读不带拼音的字宝宝。
(2)男女同学赛读词语。
(3)挑战读含有生词的句子。
4、听故事录音。
5、自由读课文:
(1)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思索:
什么是孤独?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独?
体会“只有”的意思
(相机板书: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孤独)
2、你有过这种经受吗?四周没有伴侣,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看图体会树和喜鹊的心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读。
4、树和喜鹊会始终这样孤独下去吗?让我们自语阅读后面的课文找出答案吧。
出示自读要求:
(1)树和喜鹊后来有了什么变化?
(2)是什么缘由让他们产生变化的?(边读边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5、四人小组合作沟通上面两个问题。
6、汇报沟通结果:
7、是啊,树和喜鹊都有了伴侣他们很欢乐,同学们,你们欢乐吗?
能不能把你和伴侣在一起的欢乐事情给大家共享一下?(四人小组沟通自己的欢乐)
8、让我们来看看树和喜鹊与他的伴侣们是怎样在一起欢乐生活的?(同学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9、出示第五自然段:
(1)这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的什么事?
(2)“叽叽喳喳”“安宁静静”照样子说词语。
(3)体会欢乐,指导朗读。
10、出示第6自然段,仿写“也”句。
四、总结全文
有伴侣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啊!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有伴侣才有欢乐!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2
教材分析:
小鸟和小树由孤独到欢乐,只由于它们有了邻居,有了伴侣,一同玩耍,一同嬉戏,共同享受欢乐的生活。课文如一首美丽的散文诗,又像一幅情节生动的连环画,清爽质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伴侣才会有欢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会认“只、窝、孤”等12个生字,熟悉部首“子、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同学在嬉戏中识字。在朗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伴侣之间的真挚友情。
课文重点:
会认“只、窝、孤”等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难点:
感悟伴侣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预备:
课件、字卡、音乐
课时支配: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找伴侣》
1、师:开头上课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音乐嬉戏吧?(师生一起边唱歌曲《找伴侣》边找到伴侣并相互做自我介绍,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可以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热,而且可以让同学感受到和伴侣在一起的快乐和欢乐。)
2、引入课文《树和喜鹊》
师:今日老师还带来了两个小伙伴,它们也想和大家一起做嬉戏呢,让我们一起请出它们吧?(出示树和喜鹊的图片,让同学和它们打招呼。)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课题。
3、生质疑
树和喜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师: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查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师出示自读要求:先给课文标自然段,然后自己读课文,把不熟悉的字圈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检查同学的自读状况
师:在课文中有很多新的生字宝宝,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生字,生认读。
1、正音:前鼻音临lín,后鼻音静jìng
2、多音字:只种都乐
3、师引导同学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4、嬉戏识字
给生字宝宝找伴侣(小伴侣们拿着带有生字宝宝的卡片,一边唱着找伴侣的歌一边找到可以和自己的卡片组词词语的生字宝宝。)
5、师小结
师:刚才看小伴侣们一起学习一起做嬉戏,是多么的快乐欢乐呀!可是我们的新伴侣树和喜鹊这会还有点不快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出示多媒体图片,生在课文中找到和图片相对应的段落。读一读,找缘由。
2、同学沟通自己在课文中发觉的隐秘。
3、句子学习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
里只有一只喜鹊。
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师引导同学抓重点词语只有……只有……只有,孤独,边读课文边感受,树和喜鹊由于没有伴侣而显得很孤独,很不欢乐。)
4、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同学在朗读中感受树和喜鹊的孤独。
板书(没有伴侣——孤独)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这样的经受吗?自己一个人,没有伴侣,没有亲人,自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二)学习课文的其次部分
1、师:树和喜鹊那么孤独,那么不欢乐,小伴侣们有什么方法关心它们吗?
生:多种树
生:再养好多好多鸟
出示图片和课文的其次部分的内容,让同学看图,读课文,感受树和喜鹊由于有了邻居,有了伴侣而变得快乐欢乐。(板书:有了伴侣——欢乐)
2、通过集体读,个人读,老师引读,同桌之间挑战读,来读出树和喜鹊的快乐和欢乐。
(三)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师:树和喜鹊有了伴侣,它们会和好伴侣在一起做什么呢?
生:做嬉戏,唱歌……
每每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安宁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2、师引导同学边想象画面,边读课文,在读、想中感受树和喜鹊在一起的快乐和欢乐的场面。
3、想象一下,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喜鹊,或者是其中的一棵树,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
四、回归课文整体
引导同学带着感情完整地朗读课文,感受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缘由。
五、课堂小练笔(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
六、音乐小结
1、今日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心情变化,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欢乐。喜鹊欢乐的时候会一起叽叽喳喳地唱歌。小伴侣们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嬉戏,你们肯定也是特别快乐和欢乐的,那让我们也用歌声把我们的欢乐唱出来吧!
2、师依据课文创编歌曲并带着小伴侣们一起学唱。
一只小小鸟,一棵小小树,小鸟很孤独,小树很孤独。
很多小小鸟,很多小小树,大家在一起快乐又幸福。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句子练习。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独”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独”的意思。
教法:依据同学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引导同学在学习中发觉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想象故事,头脑作画,体会文章内涵(教学难点)
师:(有感情地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想一下,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师: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比文字走得远。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生自由争论)
生1:树有了邻居,可兴奋了!他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
生2:树有了邻居,每天竞赛谁长得快,长得高!
师:能用上“一起”这个词来说一说吗?
生1:树有了邻居,他们白天一起看天上的白云,晚上一起听小虫的叫声。
生2:树有了邻居,他们一起玩嬉戏,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生3:喜鹊有了邻居,每每天一亮,他们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到了晚上,他们又一起回到窝里休息。
师:他们一起飞出去干什么了?
生1:他们一起在天空飞行。
生2:他们一起捉虫。
生3:他们一起玩嬉戏,看谁飞得高。
师: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他们会说什么?
生1:我现在每天都很快乐。
师追问:为什么?
生1:由于我有好伴侣一起玩。
生2:他们会对邻居们说:“感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独啦!”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独吗?
生:有了伴侣我们就可以不孤独,好伴侣一起玩,一起学习,多快乐呀!
师:是呀!有了伴侣就会欢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孤独啦!我们一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份欢乐吧!
(生有感情朗读。)
赏析: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并不急于把文章的内涵讲给同学听,而是鼓舞同学渐渐想,脑子要比文字快,强调阅读时“脑走到哪儿,心跟到哪儿”。通过想象,产生角色的代入感。这样,一班级的孩子就能与作品绽开“互动”,他们置身于课文营造的氛围里,走近角色,想象画面,理解感知,体会内涵。同学自然而然地开头想象着树和喜鹊会跟他们的新伙伴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在沟通的过程中,已浸润其中,自己开头主动地思索着,感受着。老师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告知、传授,而是轻轻地点拨,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进展,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并运用。
2、能借助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独”、“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伴侣就有欢乐。
4、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力量。
难点:
1、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独”、“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伴侣就有欢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看图导入课题(4)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知道了伙伴之间要相互帮忙,团结友爱。今日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小伙伴,看图片——《喜鹊》。
2、师板书:“喜鹊”,鹊,右边是鸟字旁,看到鸟字旁,你知道了什么?
(生:喜鹊是一种鸟、许多鸟的名字都带有鸟字旁。比如:鸦、鸽、鹰......)
3、师质疑,喜鹊住在哪里?(生:喜鹊住在树上)引出课题《树和喜鹊》
二、初读正音,了解大意(10)
(一)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抓紧打开书本32页,自己读一读吧,留意读准字音,标好自然段。
1、大家读得真仔细呀!(语文书合上放左上角),大家有没有不熟悉的字?我可要从课文中挑几个生字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来挑战呢?
出示:从前、后来、喜鹊、鸟窝、孤独、欢乐、邻居、只有、招呼、安宁静静、叽叽喳喳(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3、生字中有3个多音字,大家找到了吗?学习多音字“只”、“种、“乐”。多音字跑到长句中,大家能不能读好它呢?指导长句的朗读。
4、生字和句子大家都把握得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观看力量,请大家认真观看这两幅插图,你发觉了什么?提示:图上都有什么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一棵树——好多好多树;一只喜鹊——好多好多喜鹊;孤独——欢乐)
(二)我们之前学过通过看图猜故事,老师今日把课文的插图带过来了,请大家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简洁讲这个小故事。谁情愿来试试看呢?(8)
1、出示:图一:从前,这里只有(),树上只有(),鸟窝里只有()。
2、出示:图二:后来,这里种了(),树上就有(),鸟窝里就有()。
3、出示:图三:白天,()()一起飞出去()。
4、出示:图四:天一黑,它们()飞回(),()睡觉了。
师:学习方法:在以后是学习中记得借助插图来了解课文内容。
三、聚焦词句,落实语用
1、学习第一自然段(6)
(1)通过“一棵树”等词语的学习,结合教室,说说带有量词这样的句式。
指名朗读第一段,进行朗读评价后,老师在听读中发觉了这样一个词—一棵树,这段话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表达?(一个鸟窝、一只喜鹊)齐读一遍后,请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教室,也来说说这样的句式吧!
(2)我们看到图上的喜鹊特殊少,为了表达“少”这个意思,用到了一个“一”字,还用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词,你们发觉了吗?(只有)结合我们的教室或身边事例,练习用“只有”说话:
我们的教室只有()。
(3)大家想想,这么大一个地方,却只有一棵树,只有一只鸟,那树和喜鹊的心情又如何呢?(不快乐——孤独)——导入其次段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板书—孤独
2、学习其次自然段(6)
(1)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结合生活,说说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孤独?
(2)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字“也”,课文中除了这里有一个“也”,后面还有两个句子也带有“也”字,谁发觉它们在哪里?
(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师生合作朗读句子,理解“也”字的意思,“也”字前后的内容是一样的。那我们来试试说句子吧!
(3)师质疑:树和喜鹊始终这么孤独下去吗?同桌争论,引出第三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6)
(师:同学们,这棵树和喜鹊一开头都很孤独,由于树只有一棵,喜鹊只有一只,后来,它们变得欢乐了,由于树和喜鹊都多了,课文用到的词语是—好多好多)
(1)通过朗读,抓重点词语“好多好多”,让同学结合教室用“好多好多”练习说句子训练。如:我们的教室有好多好多的()。
(2)由于种了好多好多的树,有了好多好多的喜鹊,所以它们都有了邻居,大家一起出去玩耍,一起觅食,由孤独到欢乐的转变!——板书邻居欢乐
四、结合图片,再次让同学理清文章脉络,明白有邻居、伴侣的陪伴,会觉得很欢乐!
师总结:这节课熟悉了树和喜鹊,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会欢乐。盼望同学们能够相互为伴,相互关心,快欢乐乐地学习、生活。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只有———自己—————孤独
好多好多———邻居—————欢乐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5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
同学通过自主读文、探讨、沟通等过程,感受课文情感。
培育同学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体会人和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以及体会鸟与树的友情。
感受鸟儿对树的真挚情意,体会鸟儿对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讲一讲他们生疏或宠爱的童话故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同学学习童话故事的爱好;另一方面是为了熬炼同学的口语表达实力。(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同学读)(一两个即可)
2、同学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①写了一只鸟儿为了实现自己去年的诺言,去找寻好挚友“树”并为它歌颂的事情。
②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树与鸟儿是好挚友,鸟儿每天为树唱歌;其次部分(第2~4自然段)鸟儿离开树到南方过冬,答应明年春天接着为树唱歌;第三部分(第5~17自然段)写鸟儿飞回时不见树的踪影,四处找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这共消失四次对话。第一次对话,鸟与树,商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其次次对话是鸟与树根,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知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了,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对话是鸟向门打听树的去处,门先生告知她树根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对话是鸟与小姑娘打听火柴的下落,小姑娘告知她“火柴已经用光了”,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光。这四次对话,分别就是本运用了“切、做、运、卖”四个动词描述了树的动向。表达了对树变成火柴的不幸遭受的惋惜之情,体现出一种感伤。
3、“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个句中消失了两个“看”字,请谈一谈你对两个“看”字的理解。
明确: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历经艰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好挚友,鸟儿心中在想,树啊,我最终找到你了,我的挚友,让我来为你唱歌吧。后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实现了诺言,鸟儿心中在想,挚友啊,你听见我给你唱的歌了吗?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给你唱歌了。体现鸟儿无尽感伤。
(四)拓展延长,理解难点
鸟儿飞走后会想些什么呢?尽情畅所欲言吧!
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依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要向课文中的鸟儿一样,珍惜友情,信守诺言。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对鸟儿说什么,请写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沟通共享。
四、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童话,在教学时应当更多的将同学带入文本当中来,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当让同学们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同学的朗读体会鸟儿四处找寻树的艰辛,进而理解鸟儿与树的感情真挚,课堂的主体是同学,所以应当多让同学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6
教材解析: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文笔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独到欢乐的经受。告知我们有了邻居,有了伴侣,大家一同玩耍,一同嬉戏,才能享受欢乐的生活。课文内容简洁,结构清楚,同学学习比较简单。
同学分析:
一班级同学正渐渐适应集体学习的生活,在班集体这个社会群体中,他们要学会沟通沟通,学会交伴侣。这片课文让同学在感受树和喜鹊又孤独到欢乐的变化中,体会和伴侣在一起的欢乐。
教学目标:
1、会认“只、窝”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熟悉偏旁“孑”,会用多音字“只、种、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伴侣的重要性,培育同学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把握哦写字的技巧,留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地写好生字。
难点: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独到欢乐的心情变化。让同学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伴侣的重要性,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能精确 表达自己的见解,熬炼语言表达的力量。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自制的树、鸟窝以及喜鹊图片。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只、窝”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等6个生字,熟悉偏旁“孑”,会用多音字“只、种、乐”。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玩个《谁是谁家》的接龙嬉戏,
师:“蓝天是谁的家?
生:白云的家。
师:大海是谁的家?
生:小船的家。
师:大地是谁的家?
生:小草的家。
师:大树是谁的家?”
生:小鸟的家。
是的,树是小鸟的家。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树和喜鹊》板书。讲解“喜”字和“鹊”字以及“喜鹊”的来历。关心同学加深印象。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老师提出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拼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把生词读给同桌听,比一比谁读得好。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的认读状况。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此处需要老师供应句子)
(1)读句子。
(2)读句子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加深对字的印象。
①提示同学了解“孤”和“单”的偏旁。
②“只”“种”和“乐”都是多音字,可以简洁地让同学了解它们的两种读音,老师出示句子:鸟窝里只(zhǐ)有一只(zhī)喜鹊;
果园里种(zhòng)了许多种(zhǒng)果树;
音乐(yuè)课上,同学们都很欢乐(lè)地唱歌。
③“孤独”“欢乐”“邻居”这三个词语可以一起认读记忆。
3、同学自主沟通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老师适时赐予引导、点拨。
三、朗读课文、领悟情景。
1、再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读一读。
2、读了课文,你能说说树和喜鹊在感情上有什么变化吗?
3、你有好伴侣吗?你和他(她)在一起欢乐吗?说说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读一读。
2、认真观看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老师范写,同学观看笔顺。
(2)同学仿写,老师巡察指导。
3、口头给生字组词。
4、同学练写生字。
指导书写时,老师强调书写的留意点和书写的正确姿态。
5、展现部分同学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书写状况,老师准时赐予指导和鼓舞。
板书设计
只窝孤单都邻居呼静乐
邻居
孤独————欢乐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独到欢乐多的心情变化。
2、领悟课文主旨,感受邻居和伴侣的重要性,培育同学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检测生字。
1、上节课我们交乐许多生字伴侣,不知道同学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找伴侣。
3、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列火车开得快,开得稳。
4、先给生字宝宝找伴侣,组成词语再连线:
快邻招孤从后安安叽叽
乐单来前呼喳喳悄悄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老师利用课件播放一张图片,同学们看到乐什么?(一棵树、一只喜鹊)
2、假如你是这棵树的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孤独)
3、假如你是这只喜鹊的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孤独)
4、你知道“孤独”是什么意思吗?老师可以让同学依据语境理解词义,让同学造句。
5、树和喜鹊的心情师怎样的?(难受、难过、孤独)
6、你能用难过的语气朗读第1、2自然段吗?
(指名读,老师范读,男女生竞赛读)
7、你有过这样的经受吗?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个时候你最想怎么办?(找人来陪)
三、学习3——6自然段
1、看到树和喜鹊这么孤独,那么后来人们怎么做的呢?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关心树和喜鹊呢?(指名说)
2、那么人们是怎样做的呢?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3、思索“好多好多”是什么意思。老师将自制的很多喜鹊、鸟窝和树拿出来,让同学亲自贴在黑板上,感受“好多好多”的意思。
4、老师也可以借助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好多好多的树”这个场景。
5、现在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伴侣,他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自然段吧。(指名读)
6、你觉得喜鹊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叽叽喳喳、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来)晚上他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安宁静静)找几名同学说说AABB式词语。
7、听、喜鹊们正在叽叽喳喳,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呢?(小组沟通,并说一说)喜鹊和树的心情怎么样呢?(树和欢乐,喜鹊也很欢乐)喜鹊和树为你什么会变欢乐,你有过这样的经受吗?说一说。
8、你会用“……也……”来说一句话吗?
9、请你带着欢乐的语气朗读第3——6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1、学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树和喜鹊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心情的变化。
五、课外扩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的小伙伴的故事写在练习本上,读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一颗树: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好多好多的树: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熟悉12个生字,了解“只有”“孤独”“邻居”的意思,正确书写“欢乐”一词。
2.发觉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也……”的句式说话。
3.体会树和喜鹊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一)猜一猜
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由于常来报吉利,人们观察都爱它。”你们猜,这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认一认
熟悉喜鹊:小伴侣们看,这就是喜鹊(出示喜鹊图片)。多美丽的鸟儿啊!让我们一起再叫叫它的名字吧。
(三)读一读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特殊有意思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初次读文,要求读正确
1.课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小伴侣认仔细真地读一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完后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逐段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1)检查读第一自然段。
①强调并订正“这里”“一棵树”“鸟窝”三个词的读音。
②教学“窝”。
记字形:你是怎么记住“窝”字的?
明字理:你发觉藏在这个字里的小隐秘了吗?(上面的“穴”表示意思,下面的“呙”表示读音)
析字义:“窝”是许多小动物的家,鸡的家叫,狗的家叫,老鼠的家叫,蚂蚁的家叫,鸟的家叫。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准这五个词。
(2)检查读其次至第六自然段,强调并订正“孤独”“每棵树”“每个鸟窝”“邻居”“招呼”“欢乐”的读音。
(3)复读词语:一起来读准这些词语。
(二)再读读文,要求读通顺
请小伴侣再读一遍课文,记得要把课文读通顺。
(三)提取信息,了解学习起点
读了几遍课文,请你说说对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育同学从文本中猎取信息的力量,同时也关心老师了解同学真实的学情,对同学学习的起点做到心中有数。】
三、研读文本,学习语言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引入,整体读句子。
故事就这样开头了。从前,这里只有――(生:一棵树),树上只有――(生: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生:一只喜鹊)。请小伴侣自己读读这句话。
2.教学“只有”。
(1)了解词义:除了这棵树,还有其他树吗?除了这个鸟窝,还有其他鸟窝吗?除了这只喜鹊,还有其他喜鹊吗?所以课文用了“只有”。
(2)读词巩固:出示词卡“只有”,读词。
【设计意图:“只有”一词的意思比较抽象,很难用精确 的语言进行表述。老师凭借文本详细的语言环境,通过老师与同学的对话,关心同学潜移默化地了解该词的意思。】
3.指导朗读。
谁能读好这句话?
(二)学习其次自然段
1.师生接读,整体读句。
只有一棵树,没有其他的树陪伴他,我们说――(生:树很孤独)。
只有一只喜鹊,没有其他的喜鹊陪伴他,我们说――(生:喜鹊很孤独)。
出示:
2.教学“孤独”。
(1)创设情境,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的四周没有一个伴侣,你想说什么?
喜鹊喜鹊,你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一个伴侣,你想说什么?
(2)出示词语,体会词义。
是啊,他们都很孤独。出示词卡“孤独”,读词。
(3)教同学字“孤”。
①记字形。谁有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明字理。“孤”在古时候指的就是没有父母的孩子,怪不得“孤”是子字旁。
③再读“孤”。
3.复现词语,指导朗读。
孩子没有父母很――(生:孤独)。树和喜鹊没有伴侣也很――(生:孤独)。你能读出他们的孤独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合并句子,明确结构。
(1)提出任务:谁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合适的方法都要认可)
预设:树和喜鹊都很孤独。
树和喜鹊一样孤独。
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2)指向文本:看看课文中用了哪种方法?(出示: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一起读。
(3)小结方法:用上“也”,就把两句话合成了一句话。
(4)指导朗读:再读这句话,读出他们的孤独。
【设计意图:句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读懂句意的层面上,而要深化解析句子的内在结构,关心同学建立完整句和规范句的概念。老师将这个长句分解为“树很孤独”“喜鹊很孤独”两个短句,关心同学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明确了构句部件。引导同学将两个短句连成一句话,并鼓舞同学用多种连句方法,是为了关心同学理清句子的结构关系,学习规范地运用句子。】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整体读句:“后来,一切都变了。”抓紧读读,想想树和喜鹊有什么变化。
2.教学“好多好多”。
(1)师生沟通: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现在――
(2)聚焦词语:你是怎么知道的?认读“好多好多”。
(3)再次沟通:从前这里只有一只喜鹊,现在――
(4)复现词语:你是怎么知道的?复读“好多好多”。
3.引导过渡,练习句式
树和喜鹊那么多,我们还能换种说法呢。
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其次自然段“……也……”句式的学习,同学对该句式已有初步的了解。这个环节旨在引导同学对“……也……”句式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句子结构形式的熟悉,巩固对该句式的把握。】
4.复现词语,指导朗读。
是啊,变化真是太大了。看!树――(出示词卡:好多好多),树上的鸟窝――(出示词卡:好多好多),鸟窝里的喜鹊――(出示词卡:好多好多)。
自己练练,读好这句话。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整体读句。自己读读这句话。
2.教学“邻居”。
(1)多媒体出示:“记得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后来,旁边有了好多好多树。”
(2)指向词语:四周这些树都是他的――邻居。
(3)明确词义:住在隔壁的人就叫做――邻居。认读“邻居”。
(4)复现巩固:同样,喜鹊也有了好多好多的――邻居。再次认读“邻居”。
3.情境对话。
师:小树小树,春天,当你长出第一片嫩叶时,想对邻居说什么?
生:。
师:小树小树,夏天,当你开出第一朵花儿时,想对邻居说什么?
生:。
师:小树小树,秋天,当你结出好多好多果子时,想对邻居说什么?
生:。
师:喜鹊喜鹊,你有了那么多的邻居,可以和邻居一起干些什么呢?
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师生对话,既加深同学对文本的认知,感受角色的心情,又为了解“欢乐”一词铺设了台阶,同时还训练了同学的语言表达和应对力量。】
4.感受“欢乐”。
听出来了,树和喜鹊都感到特别欢乐。认读“欢乐”。
5.指导朗读。
让我们读好这句话,读出他们的欢乐。
四、回归整体,指导书写
(一)绘本演示,回读文本
1.用多媒体演示绘本翻页的动态。
2.多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啊,让我们再来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故事。老师来读写以前的句子,你们来读写后来的句子。你们要读得好哦。
【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绘本翻页的动态,是为了凸显文中的插图的作用,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绘本的爱好,并且将本课所学的文本内容进行整体回顾。】
(二)整理文脉,复习词语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树和喜鹊一开头――(生:孤独),后来都有了――(生:邻居),他们变得――(生:欢乐)。
2.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是怎么样欢乐地生活在一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三)指导书写“欢乐”
(四)运用“欢乐”说话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8
教材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独到欢乐的生活经受。告知同学有了邻居,有了伴侣,大家一同玩耍,一同嬉戏,就能享受欢乐的生活。
学习目的:
1、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中,,明白树和喜鹊由孤独变欢乐的缘由,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
3、感悟伴侣、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培育同学互助友爱的精神。
4、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爱好,开阔同学视野,提高学习情趣,增加识字量。
重点:
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独变欢乐的缘由。
3、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爱好,开阔同学视野,提高学习情趣,增加识字量。
难点:联系实际,了解邻居和伴侣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精确 表达自己的见解,熬炼语言表达力量。
课前沟通:
同学们,今日有许多老师来到我们班上听课,咱们先站起来和老师们问声好。
那在今日的课堂上同学们要好好表现,守课堂纪,仔细思索,乐观发言,让在座的老师们记住你,记住你们精彩的时刻。好,同学们你们预备好了吗?现在上课。
学习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师: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第6课,(师板书),首先来检查一下本课生字词把握如何?开火车读读这些词语,读对了同学们跟他读一遍:
1、出示词语:
只有从前鸟窝孤独安宁静静
种树后来邻居欢乐叽叽喳喳
2、师:在这些词里找出表示一对时间的词语,再找出表示心情的一对反义词。
你能用上这四个词语说说树和喜鹊怎么了?(师相机板书)
3、质疑并揭示本课学习内容:树和喜鹊开头很孤独,后来很欢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师:树和喜鹊开头很孤独,同学们能先说说你认为什么叫孤独吗?
2、轻声朗读第1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能感受到了什么?
2、沟通:你感觉到树和喜鹊的孤独了吗?从哪儿感觉到的?
4、师:(出示图一)什么数量都只有一,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从前,这里就是这种样子,同学们,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
这就是孤独。冷清、无聊、没意思,这正是树和喜鹊当时的心情。我们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齐读)
5、你孤独过吗?什么时候?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自己一个人,四周没有伴侣,也没有家人。
学用“孤独”说一句话。
(二)学习其次部分:
过渡: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又欢乐了呢?轻声朗读课文3至六段,画出相关句子。
2、沟通相关句子:
出示: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指导同学理解邻居。
3、师:出示图二,同学们看,这就是它们的邻居,怎么样?
4、课文这样说道:
5、那他们在一起欢乐吗?你从哪儿感到它们很欢乐,读出你找到的句子。
相机出示图三(喜鹊:每每天一亮……安宁静静地睡觉了。)
早晨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会说些什么?天黑叽叽喳喳飞回窝又会说些什么?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谈天……)
6、老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伴侣,再也不孤独了。所以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7、哪位同学能用你的朗读把他们欢乐的气氛传递给我们。读读5、6段,
8、其实,我们同学之间不也是这样吗?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欢乐呀
9、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欢乐?
三、词句训练,指导说话。
“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读句子,你发觉了什么?用上“……也……”说话
四、总结课堂: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有伴侣,伴侣爱
生活中有伴侣才会有欢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
2、当你孤独时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欢乐起来?
3、课外阅读书籍推举: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好玩悦耳的童话故事还有许多,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读读一些童话书籍,你会觉得读书也很欢乐。
最终让我们在一首欢快的《找伴侣》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一棵树好多树
孤独——欢乐
一只喜鹊好多鸟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9
一、教学目的
学问与技能:
1、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2、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3、学习“里、有、几、飞”四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借助拼音,娴熟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复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逐步学会和同伴一起学习。2、培育同学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有了伴侣才会有欢乐,与伴侣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的欢乐、幸福。
三、教具预备:
多媒体制作的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喜鹊吗?大多数是在什么地方观察的?今日,我们就学习一篇《树和喜鹊》的课文,请打开书11课。板书课题,同学齐读。
二、范读课文:
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做到:1、坐姿端正。2、仔细看课文,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三、自己读课文: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2、同桌两人一起读一读课文。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里讲的故事。
四、请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做到:学会倾听,留意听后试着补充故事内容。尝试自己理清课文思路。
五、认读生字:
1、随文认读生字。2、多媒体出示生字认读:从前、孤独、宁静、睡觉、喜鹊、几个、后来。3、在句子中认读生字: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后来,这里又种了许多树。
树很孤独,喜鹊也孤独。
几个孩子在宁静地睡觉。
六、理解内容:引导同学利用上下文理解。
1、“只有”是什么意思?
2、什么是“孤独”的意思?树为什么孤独?喜鹊为什么也孤独?
3、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树为什么变得欢乐了?喜鹊为什么变得欢乐了?
七、学后沟通:在家里,爸爸妈妈做自己的事时,你有没有感到孤独?或者感到欢乐的时候?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
八、延长阅读:推举任溶溶的诗歌《没有不好玩的时候》
1、假如有时间,全班范围内阅读。2、沟通:说一说自己更喜爱怎么玩?
其次课时:
一、齐读课文,复习课文。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二、处理课后其次题。再次体会“也”的作用
三、认读十一个生字。
四、学习生字:
1、读音精确 ,笔顺正确。
2、按老师或田字格的占格,书写“里有”两个字。
3、组词。
4、试着用组的词语说一句通顺的话。
5、学习“横折弯钩”的写法。并练习写法。
6、照上面的学法,学习“几飞”
五、固练习生字。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10
设计说明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独到欢乐的生活经受。告知同学有了邻居,有了伴侣,大家一同玩耍,一同嬉戏,就能享受欢乐的生活。本课语言美丽,因此教学重点应当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同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同学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同学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课前预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教学帮助课件。(老师)
2.学唱歌曲《找伴侣》。(同学)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同学边听边思索: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悦耳的故事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意了低班级孩子的奇怪 心,激发了学习爱好,还训练了同学留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同学自读课文,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熟悉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同学对生字的认读状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伴侣等方式让同学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老师重点指导同学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熟悉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种乐
(4)熟悉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宁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兴奋兴、快欢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同学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同学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同学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让同学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同学字的设计,调动了同学乐观识字的爱好,培育了同学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胜利的欢乐。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同学用喜爱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沟通,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育同学的质疑力量。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育低班级同学初步探究学习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制造潜能。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同学观看: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看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同学自己书写。
(1)班内沟通书写时发觉的应留意的问题。
(2)老师依据书写状况详细指导。
设计意图:给同学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沟通中互帮互学,老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其次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喜鹊孤独叽叽喳喳
后来邻居欢乐安宁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同学学习的重点。检查同学上一节课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夯实基础。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独,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独?
2.你有过这种经受吗?自己一个人,四周没有伴侣,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独。
4.出示句子: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7.是什么缘由使树和喜鹊变得欢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同学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每天一亮安宁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谈天)
9.出示句子: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1)小结:由于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2)指名朗读句子。
10.老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伴侣,再也不孤独了。所以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欢乐呀!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同学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同学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知同学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老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同学观看。
2.同学练写,留意主笔的位置。
3.布置作业:要求同学在家长关心下搜集和有伴侣才会有欢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课内延长到课外,从小培育同学搜集材料、整理学问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独没有伴侣
欢乐有了伴侣
教学反思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独到欢乐的生活经受。告知同学有了邻居,有了伴侣,大家一同玩耍,一同嬉戏,才能享受欢乐的生活。
在理解课文时我敬重同学独特的感受,让同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同学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伴侣的生活是孤独的。理解了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训练同学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关怀,我们的生活才会很欢乐。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熟悉偏旁子字旁和倒八,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
3、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孤独”的意思。
4、能正确读写“单”这个生字,留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根据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态和写字姿态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
2、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写“单”1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孤独”的意思。
【教学预备】
老师:“窝”等9个会认读字字卡,“单”1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词语卡片,若干图片。
同学:每人一套“单”等若干会认读字和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质疑导入
1、师谈话:这节课老师为小伴侣们带来了两位伴侣,他们是谁呢?(出示大树和喜鹊的图片)指名同学认读卡片:树和喜鹊。
2、师板书课题,引导同学就课题提问。(树和喜鹊是什么关系?他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师过渡:要想知道这篇课文毕竟写了什么,那就请你们竖小耳朵仔细听并且小手跟着指,看看老师有没有读正确。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师朗读生倾听。老师读得好不好?(生答好)那你们想不想也读读呢?(生答想)那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生跟读)
2、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分着读,老师读32页,同学们读33页。(换着读)
3、女生男生分读。(评)
4、同学们已经“动了口”读了课文,同学们表现很好。老师还想考考同学们的视力。请同学们边读边找两样东西,一个是——就是找出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并且前标上序号,另一个——课文里会认读的字,可以用自己喜爱的图案圈出来。(提示圈圈框框横线波浪线)现在开头吧!(师巡察指导)
5、师“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时刻惦念主席”。老师发觉同学们都能根据要求标了自然段号还圈出了会认读的字。同学们都标了多少个自然段呀?(生答6个)
6、那来看看同学会不会认读老师手里的这些生字宝宝,我们开小火车。(车头读一遍,其他同学跟读两遍,询问结构和部首等)读到“孤”和“单”讲解子子旁(“子字旁”取义的字,大多与小孩有关。)和倒八2个部首。
7、刚刚是有拼音的大家都能认读了,现在假如老师把拼音去掉了,你们还能认得这些生字宝宝吗?(出示不带拼音的会认生字卡)
8、课文会认读的字我们都熟悉了,但是,这篇课文还有三个多音字,你们会读吗?(在副板书位置板书多音字,并在一旁注音,组本课词语)齐读、巩固(直呼)。
三、读好第1、2自然段,了解“孤独”意思
1、师:现在将会认读的字宝宝和多音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能把它们都读准吗?我们这节课就先读好第1、2自然段。我们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最好能读出感情。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生齐读第1—2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里面有什么事物?(出示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图片)这里面还有一个词语用了三次,是什么?(生答只有)对,只有,只有一个,没有其他。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
假如你是一棵树,只有你一棵树,看看四周,你想说什么?(指名)
假如你是一只喜鹊,只有你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什么?(生答我好孤独呀!)
带着种感受再读。
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师小结:“孤独”是指一个人没有伴侣伙伴感到孤独 的意思。我们动了口、眼接下来我们动动手写写这篇课文的一个生字好不好?(生答好)
四、指导“单”生字书写
1、出示“单”字卡。
2、指名口头组词及说明结构(上下结构)。
3、师范写。“单”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留意的笔画和笔顺。(强调笔顺是点、撇、竖、横折、横、横、长横、竖。“竖直正,横要长与伸展”。)
4、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两个。师巡察了解书写状况并赐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会认读的字还写了一个会写的生字“单”,还了解树和喜鹊很孤独。他们会始终这样孤独下去吗?那后来会怎么样呢?下节课学习。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12
教材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独到欢乐的生活经受。告知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伴侣,大家一同玩耍,一同嬉戏,才能享受欢乐的生活。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会写本课里、有、几、飞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并熟悉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文中十一个生字。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写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比较、识记、组词开花等方式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
2.通过观看比较、书写、组词,会写本课四个生字。
3.通过拼读、朗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进行阅读训练,逐步把握朗读技巧,达到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伴侣的重要性,培育同学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难点分析:
l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把握写字的技巧,留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的写好里、有、几、飞四个字。
l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独到欢乐的心情变化。
l让同学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伴侣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精确 表达自己的见解,熬炼语言的表达力量。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2.请一名同学拼读课题。
3.齐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导入: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毕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一)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
(二)出示要求,同学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把生词读给同桌听一听,看谁读得好。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4.检查生字的认读状况。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此处需要老师具体供应句子。
(1)读句子。
(2)读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加深对字的印象。
5.同学自主沟通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老师适时赐予引导、点拨。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开火车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
2.指一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赐予补充。
3.老师板书孤独、欢乐。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独?
(2)为什么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生自由发言,师指导朗读第一、其次自然段。
(3)为什么后来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同学畅所欲言,老师依据同学回答板书邻居或伴侣,感受邻居与伴侣的重要性,并指导朗读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4.课件出示:
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欢乐,喜鹊也很欢乐。
读句子,你发觉了什么?用上也说话。
激发同学爱好,质疑课题,熬炼同学的思维力量和表达力量。
让同学学会倾听。
发挥同学的自主性,给同学自读自学的空间。识字是低班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采纳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符合低班级孩子的特点。
让同学在识字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识字方法。
让同学学会思索,透过文字,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学会读书的方法。
此环节重在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训练语言的同时,引发同学的情感体验,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操。
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熬炼遣词造句的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其次课时
一、课文回顾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猜字谜竞赛。
3.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二、练写生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
2.认真观看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并熟悉新笔画横折弯钩。
(1)老师范写,同学观看笔顺。
(2)同学描红,老师巡察指导。
3.口头给生字组词。
4.同学练写生字。
指导书写时,老师要强调书写的留意点和书写的姿态。
5.展现部分同学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写字状况。
三、课外拓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与小伙伴的故事用拼音写在小本本上,读给大家听。
猜字谜竞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动了脑筋,还积累和巩固了识字方法。
让同学通过观看找到规律,促进写字力量的提高。
指导同学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培育良好的语文素养,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提高语文课堂的综合效益。
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悉“只、窝、孤、单、种、都、邻、居、招、呼、静、乐”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单、居、招、呼、快、乐”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树和喜鹊从孤独到欢乐的心情变化。
4、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树和喜鹊从孤独到欢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缘由。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熟悉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质疑导入
1、师谈话:这节课老师为小伴侣带来了两位伴侣,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大树和喜鹊的图片)?指名同学认读卡片:树、喜鹊。
2、师板书课题,引导同学就课题提问。(如:树和喜鹊是什么关系?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师过渡:要想知道这课文毕竟写了什么,那就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师播放课文录音,生仔细倾听。
2、鼓舞同学沟通自己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听到了哪些内容。
3、同学自主朗读课文,圈诞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同学的自读状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同学朗读。
①学习“只”这个多音字:
依据同学的朗读,出示“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引导同学发觉“只”在两个短语中的不同读音,学习这个多音字,并鼓舞同学“只”在什么状况下读第一声,在什么状况下读第三声。相机出示练习。
②出示“鸟窝”的词卡,指名同学认读,同时出示鸟窝的图片关心同学理解词义。
③正音后再次指名同学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同学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孤独”一词,指名同学认读。鼓舞同学依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沟通对“孤独”一词的理解。
(3)指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强调“种”这个多音字。出示“种树”“种子”两个词,引导同学比较“种”字读音的不同。
(4)指名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邻居”一词,指名同学认读,强调“邻”是前鼻音,鼓舞同学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邻居”的意思。
(5)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生朗读。
①出示:招呼、叽叽喳喳、安宁静静三个词语,指名生认读,正音:“招、喳”是翘舌音,“静”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同学认读。
②理解“招呼”一词:鼓舞同学依据汉字的字形和生活实际来马上恶(“招”是提手旁,与动作有关;“呼”是口字旁,表示说话,“招呼”放在一起表示向人打手势或说话。)
练习用“招呼”一词造句。(如:家里来客人了,我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③积累AABB式的词语:引导同学发觉“叽叽喳喳、安宁静静”这两个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并鼓舞同学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来。(如:高兴奋兴、干洁净净、快欢乐乐等。)
(6)指名同学朗读第6自然段,认读“欢乐”一词,引导生用近义词替换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欢乐”的意思。
5、在识字学词后要求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巩固识字。
(1)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采纳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同学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2)单独出示本节课所要认的汉字,鼓舞同学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识记。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出示读书要求,想象课文中树和喜鹊在数量上有什么变化,他们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并与同位轻声沟通自己的发觉。
2、生自读课文,圈画,沟通。师巡察了解同学学习状况。
3、指名同学沟通自己的读书收获,依据同学的沟通状况师适当板书:一棵树、一只喜鹊,孤独;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欢乐。
4、鼓舞同学依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师引导同学做到语言表达通顺、完整。(最初,只有一棵树、一只喜鹊,他们很孤独;后来有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他们都很欢乐。)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单、居、招、呼、快、乐。
2、指名同学认读、口头组词以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3、生沟通生字的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生字,重点强调:“单”字的笔顺是点、撇、竖、横折、横、横、长横、竖;“居”是半包围结构,下部的“古”要写得半藏半露;“乐”字留意与“东”加以区分。生书空。
5、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师巡察了解同学的书写状况并赐予个别指导。
五、课堂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独到欢乐的心情变化。那么,他们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详细的语言文字体会树和喜鹊的孤独和欢乐。
3、探究树和喜鹊心情变化的根本缘由,引导同学体会到伴侣带给我们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同学认读。
2、指名同学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独到欢乐的心情变化)。依据同学的沟通,师板书。
3、师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到树和喜鹊的家园,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孤独和欢乐,查找他们心情变化的缘由。
二、对比阅读,体会心情
1、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孤独”一词。
(1)指名同学朗读第1自然段,沟通自己的读书收获。
(2)师出示图片,图上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师强调读好“只有”这个词。
(3)在同学沟通自己感受的基础上顺势出示“树很孤独,喜鹊也很孤独”,指名同学朗读。
(4)引导同学结合第1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对“孤独”一词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沟通自己在什么状况也体验过“孤独”,同时练习表达:
当-----------时,我感到很孤独,我真想----------------!
(5)配乐朗读第1、2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孤独的感受。
2、学习5、6自然段,体会“欢乐”一词
(1)师过渡:树和喜鹊就这样孤独地生活了很长时间,可是后来呢?他们会始终这样孤独下去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6自然段,说说你的发觉。
(2)生自主朗读第5、6自然段,与同位轻声沟通自己的读书收获,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①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鹊的欢乐?
引导同学抓住“天一亮”“天一黑”这两个时间点喜鹊的活动,从“叽叽喳喳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 3课 公民意味着什么-认识居民身份证(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Unit 7 Topic 2 Section A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企业商品运输合作合同
- 2025年企业注册专业代理合同书
- 2025年茶叶采购合同协议样本
- 2025年光纤传输设备租赁合同
- 2025年企业技术协作年合同范本范例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计算机资源及安装》教学设计
- 2025年企业投资项目施工管理咨询合同
- 2025年分包合同续签与补充协议修订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课件
- 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环氧乙烷固定床反应器课程设计
- 班、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 最全的人教初中数学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 桥面结构现浇部分施工方案
- 开网店全部流程PPT课件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概述
-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