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_第1页
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_第2页
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_第3页
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

从中国人民的角度来看,国际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个专业部门(例如“文化交流部”、“新闻文化部”、文化部等)、专业团体和人员(如文艺团体、学者和“文化人”)开展的专业活动。普通人和街头小贩都无法“处理盐和交流”。而现代以前的文化交流是怎样的一回事?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是履行职能的还是无意中的?周伟民、唐玲玲两位教授所著的《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以下简称《交流史》),为探查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个案研究。《交流史》一书以地域交易圈(或朝贡贸易体系)为分析平台,论述了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千年的文化交流脉络。论者突出了民间贸易的重要性:中国、马来西亚和若干第三国的国际贸易商人在纯粹的逐利活动中,来往于南中国海上,出没于烟波浩淼间,把“文化”这个解决人类精神饥饿的神物,不经意间撒播于此岸或彼岸。从19世纪开始,又有一类非职业的文化传播使者登场,他们就是下南洋开拓生存环境新边疆的华人移民。这类移民以今天的标准,既非持不同政见者,也不是“布波/国际自由人”一族,而是百分之百的经济移民,是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流动着的升斗小民和无产者。以经济因素驱动的国际人口流动,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巨大动力,其宏大的规模与交往的深厚程度,是种种“业务部门”和“专职人士”所无法企及的。民间活力与地域交易圈在亚洲为全球化浪潮所冲击的今天,当亚洲人的国际化欲望写在亚洲每一座城市的地标上和街头大众的脸上,日本、东南亚等地的一些本土学者提出了“亚洲性”(“东亚性”的一个大而化之的标签)课题。当沟口雄三、滨下武志等人推出了“在亚洲思考”的文化—政治—社会论说基点,笔者认为,地域交易系统是否塑建出一个有机的亚洲文化—政治—社会网络,是否孵育出一个形而上的“亚洲性”,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就一个狭窄的范围而言,如文化交流,彼此习俗濡染等等,地域交易系统确实发挥了国家所没有、或难以发挥的催化作用。《交流史》一书借鉴日本学者的观点,明确和清醒地将自己的文化交流史研究建立在地域交易系统之上:“我们是在地域整合的观念中将中国和马来半岛(的文化交流)当作一个地域史问题,一个地域交易圈结构来对待的。”《交流史》一书指出:民间的朝贡贸易形成了一个地域交易圈。该书作者认为,采用这个视角而不是国际关系的角度还有助于解释其他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南海贸易发展非常缓慢,以及为什么中国不能像后来的英国那样影响马来半岛的政治发展与文化发展朝贡贸易是日本学者建立“亚洲地域系统”的灵感来源,但也是他们的观点的最大障碍。关于亚洲在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到来之前是否已经在内部“全球化”了这一观点(如弗兰克的《白银资本》),笔者认为,全球化是与现代性、市场经济制度紧密联系的,朝贡贸易网络并不能证明亚洲具有另一种先进性(这样的地域交易网络在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东岸也早就存在),恰恰相反,正是缺乏来自制度创新方面的动力,处在“华夷秩序”的意识形态阴影之下的朝贡贸易一直处在时断时续,随意性大,交易活动对社会、经济、政治辐射不够深广的状态,无法与西方商品及其生产方式所具有的轰开万里长城和冲击亚细亚式社会形态的巨大能量相比拟。不过,从具体的交易活动来看,民间的活力仍然是顽强和持久的。“人民历史”、“常民生活”在探寻历史本真过程中,往往可以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朝贡贸易中的朝贡意味,在广泛的民间交易中早已是高悬而不用的意识形态原则。而民间的力量,甚至官府的权威也无法阻挡,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就是迫于民间压力和防不胜防的现实,为非朝贡性质的贸易提供了合法的出发港口。《交流史》一书以中马双边贸易为主线,以商人为主体,辅之以官方使节、移民等其他角色,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双边文化交流的长卷;文化交流阶段以贸易形势的变化作为划分依据,依次为汉代的过境贸易时代,东汉魏晋六朝及隋的地峡时代,唐宋元明的朝贡贸易、市舶贸易、民间贸易并举的高潮时代,其中又对明朝与满剌加王国之间的亲密接触作了细致的爬梳。这种阶段分析法简明、顺畅,但也有两个遗憾,一个是没有区分出文化交流中“文化”本身的层级发展,好像一千多年来交流的东西都差不多;另一个是史卷中有官吏名,有学者名,有僧侣名,独独缺乏起中坚作用的历代商人的名字。前一个可能是作者的疏漏,后一个与作者没有关系。在我们的史籍中有商人,如不韦、陶朱之流,但商人而不从事或从事过政治者,绝大多数寂寞无名,维持民生、推动文化交流的商人们比他们推销的玛瑙、药材、锦衣更没有名气。文化流动的向度陈序经先生曾经指出:“在东南亚不只有文化,而且有过很高的文化,不只有历史,而且有很长的历史。”不过,东南亚与外部的文明中心社会相比,仍有一个发展程度高低的区别,因此与外部文化交流的完全对等和双向,是难以发生的。当然,并不是只有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影响很大,从历史上看,印度文化风靡东南亚约有1000年;从现实的布局来看,伊斯兰文化对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广的。日本学者认为:两个社会的关系不同,会导致“文化受容”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同。双方的关系包括:1.双方地位是平等的还是支配与服从的;2.双方接触时的状况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是官方推动的还是民间自主的,不同的接触方法导致文化受容的特征也不同;3.两个社会的技术、思想、社会结构差异也会影响受容过程;4.联系两种文化的中介是谁,是传教士、贸易商还是行政官,不同的中介导致文化交流的侧重点不同马来半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的状态和程度,可以依照上述线索和变量来观察。例如由商人推动的文化交流,器物层面的内容显然要多于精神层面;由民间推动的文化交流,自然也难以涉及制度层面的交流。《交流史》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广义的,包括了器物、制度和观念就交流的状态和样式而言,双向当然是好,但单向在历史和现实中存在得更多。双向也不是没有,但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就如18世纪中国文化曾经也为一部分欧洲人所推崇,但19世纪之后至今,中国对西方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单向性和被动性,暴露无遗。论述马来半岛与中国之间文化交流所展现的状态,当然也必须从事实出发。东南亚在公元以前,就有文明古国出现;外来的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也都在这里有很好的适应和发展。从东南亚各国的古迹和文物遗存来看,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并具有自己的特色。而马来西亚稍微有点例外,这里是佛教王国的化外之地,与区域文明中心的爪哇也有一段距离,在“文化”上的资历,甚至还不如海峡对面的苏门答腊。英国人来到马来亚,最初也只是想在这里垦荒,发展种植业。马来亚第一个“成熟社区”和有点地望的王国是15世纪才建立的满剌加王国。即便是东南亚作为一个文化整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与中国文化的区域强势地位仍然不可比拟,开发较晚的马来半岛与庞大古老的中国相比,就更难做到文化的对等交流。如果许云樵认为“都元国”就是今日丁加奴龙运(Dungun)的推测成立的话,那么早在汉朝中国人就了解到马来亚地域的存在并录入了官方文档。而马来亚500年前的满剌加开国君主的生卒年份尚在一片含糊之中,尽管如此,作者还是清醒地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史前时期的亲缘关系”这一课题上,表示“必须朝双向互融方面去思考”。著有《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一书的贺圣达先生,也支持这一观点。他同时指出,约5000年前起,由东亚大陆到东南亚的人类流动也一直在发生,他们与在东南亚的原始居民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了今天的马来族群。尽管中国与马来半岛之间有着较大的文化落差,但《交流史》中的这部分论述,至少证明中国(南方)与马来半岛人种在血缘上是双向交流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甚至,书中也引经据典,提出东南亚的风俗、时尚,也曾经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唐代广州已成为国际贸易大港,当时“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甚或“岭南诸州居民与蛮獠同俗”。尽管书中这样的案例不多(清末民初马来亚华人社会对中国的影响,书中也有所涉及,不过政治、经济内容较多,而文化、社会内容较少),但作者仍然在努力说明: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研究时,多从双向的角度来考虑,克服文化本位主义,是应有的学术态度,并且有可能促进学术上的新发现。学术乃功德之事《交流史》在导论之后,以“史前中马关系蠡测”开篇,内容涉及纵向的各个贸易时代,和横向的生产技术、医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汉学研究、宗教和民间信仰、教育等领域。读完这部厚重的开拓性著作,笔者为全书资料之翔实、体系之严正、研究态度之认真而良有感慨。作者周伟民教授和唐玲玲教授是一对令人羡慕和景仰的学人夫妻,原本从事的都是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研究,著述丰厚。两人从内地来到海南大学工作后,10多年来对海南地域史、地域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抢救、整理了大量相关历史文献和民族文献,在“海南研究”方面的成就和声望播于海内外。值得一提的是,两位长者关于海南黎族和中马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成果,都是他们退休后在科研上奋力不懈、勇于探索而获得的,并且运用了大量个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而获得的田野调查材料。田野调查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研究者通过现场观察与访谈而获得经验资料,并对经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求获得一般性结论。田野调查的功能是发掘原始文献资料,而对二手资料的爬梳整理和评点,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交流史》的导论中谈到:“这部书的写作,我们从来不求有标新立异的惊人之论,但却力求能做到不遗漏中国和马来西亚载籍中的重要资料,即使我们没有采用但也要浏览过,并对这些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做到因为资料比较齐全,提供的信息量也还大,读者能执一以驭其他。”作者还借孔子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交流史》的两位作者不仅注重文字资料,也注重田野调查中的经验资料。为写作此书,两位作者曾4次到马来西亚,足迹遍及全马的学术机构、历史博物馆和乡野古迹,此外还3次到新加坡查访资料。如此辛苦奔波,作者表示,为的就是努力实践王国维所倡导、陈寅恪所归纳的“二重证据法”: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从而为读者提供最翔实的资料和证据。为研究《汉书》中记载的“都元国”是否是今日马来西亚丁家奴州的龙运,值得一提的还有,《交流史》有一篇精彩的导论。导论(introduction)其实是最见功夫的,它体现出作者的立意、视野和积累。论者借助导论,交代对选题的把握、他人已有的成果、自己的论证框架和方法,以及对核心概念的界定,搭建起自己的论证平台。一篇上佳的导论,不仅表现出论者长年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