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1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2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3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4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化学发展简史

(1)原子论与道尔顿

(2)分子论与阿佛加德罗

(3)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与门捷列夫

(4)空气的组成、水的组成与拉瓦锡

2、基本概念

(1)两各变化和两种性质

(2)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①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组成及其性质上的区别和联系(相互转化)

②重要的混合物:空气、溶液、合金

(3)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3、基本理论

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性质(物质结构论、分子运动论)、化学反应及其

本质(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燃

烧和灭火、溶液、溶液的酸碱度及其应用

二、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和用途

(1)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元素的分类、元素的性质、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

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

(2)物质的组成和分类、重要的化学物质

分别以元素、生活为中心展开(C、H、N、0、S、Fe、Al、Na、Mg、Cu、Ag、人体或

土壤中的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重要的营养物质、有机物等等)

1、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2、化合物

㈠无机物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⑤其它化合物

㈡有机物

(3)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应用,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天然气、水煤气、水、

醋酸、乙醇、甲醇、氨水、石油、石灰石(大理石)、生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钠、碳酸

钠、碳酸氢钠、氯化钠、化肥、铁、铜、铝、钛、合金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化学反应及其基本类型

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温度、浓度、接触面积、催化剂

②重要的反应及其现象

硫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刺激性及其毒性,铁在氧气中燃烧的

现象,磷在空气中燃烧与烟幕弹,镁在空气中燃烧与照明弹,氢气的爆炸性实验。

③化学反应及其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按反应物类型)

①单质+单质;②单质+化合物;(3)化合物+化合物;④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2、分解(按产物类型)

①单质+单质;②单质+化合物;⑶化合物+化合物;④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3、置换

金属和酸(或其它非金属化合物)的反应、金属和金属的化合物反应、非金属单质和

金属化合物的反应、非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碱与酸

性氧化物或酸性气体的反应,酸或碱与盐、盐与盐之间的反应

补充:

缓慢氧化氧化反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简

单认识

四、化学实验(探究)

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部分:化学实验(探究)

化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分子运动论验证实验、过滤、空气的组成实验、水的分解实

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的性质(还原性、可燃性、毒

性)实验、铁的冶炼模拟实验、物质的制备(反应的选择原则,反应发生装置的选取,净

化装置的选用及其收集方法、收集装置的确定,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等)、物质的推断和

鉴别(Ag‘与Cl-、Ba"与SO:-、CO厂与H*子(或其它与CO厂反应生成沉淀的阳离)'Cu2\

23

Fe\Fe\MnOJ、Ca(OH)2、0旷、H’与酸碱指示剂、%、CO?、CO、CH,、S02)

五、化学计算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

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

历了哪些时期呢?

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

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

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

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

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

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

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

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3.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

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

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4.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

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5.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

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

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这里主要讲述近二百多年来的化学史故事。这是化学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是风云变

幻英雄辈出的时期。让我们一道去体验当年化学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近代化学史峰回

路转的曲折历程中不倦跋涉,领略他们拨开重重迷雾建立新理论、发现新元素、提出新方

法时的无限风光。

燃素说的影响

可燃物如炭和硫磺,燃烧以后只剩下很少的一点灰烬;致密的金属煨烧后得到的锻灰

较多,但很疏松。这一切给人的印象是,随着火焰的升腾,什么东西被带走了。当冶金工

业得到长足发展后,人们希望总结燃烧现象本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172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药理学教授施塔尔出版了教科书《化学基础》。他继

承并发展了他的老师贝歇尔有关燃烧现象的解释,形成了贯穿整个化学的完整、系统的理

论。《化学基础》是燃素说的代表作。

施塔尔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同时发光发热。燃烧

是分解过程:

可燃物=灰烬+燃素金属==锻灰+燃素

如果将金属锻灰和木炭混合加热,锻灰就吸收木炭中的燃素,重新变为金属,同时木

炭失去燃素变为灰烬。木炭、油脂、蜡都是富含燃素的物质,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且燃

烧后只剩下很少的灰烬;石头、草木灰、黄金不能燃烧,是因为它们不含燃素。酒精是燃

素与水的结合物,酒精燃烧时失去燃素,便只剩下了水。

空气是带走燃素的必需媒介物。燃素和空气结合,充塞于天地之间。植物从空气中吸

收燃素,动物又从植物中获得燃素。所以动植物易燃。

富含燃素的硫磺和白磷燃烧时,燃素逸去,变成了硫酸和磷酸。硫酸与富含燃素的松

节油共煮,磷酸(当时指P205)与木炭密闭加热,便会重新夺得燃素生成硫磺和白磷。而

金属和酸反应时,金属失去燃素生成氢气,氢气极富燃素。铁、锌等金属溶于胆矶

(CuSO,•5H20)溶液置换出铜,是燃素转移到铜中的结果。

燃素说尽管错误,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冶金过程中的

化学反应。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了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积累

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

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现代化学思维的基础。我们现在学习的置换反应,

是物质间相互交换成分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而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反

应是有机物某一结构位置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替换的过程。这些思想方法

与燃素说多么相似。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制法

令后人尊敬的瑞典化学家舍勒的职业是药剂师——chemist,他长期在小镇彻平的药

房工作,生活贫困。白天,他在药房为病人配制各种药剂。一有时间,他就钻进他的实验

室忙碌起来。有一次,后院传来一声爆鸣,店主和顾客还在惊诧之中,舍勒满脸是灰地跑

来,兴奋地拉着店主去看他新合成的化合物,忘记了一切。对这样的店员,店主是又爱又

气,但从来不想辞退他,因为舍勒是这个城市最好的药剂师。

到了晚上,舍勒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他更加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他的实验研究中。对于

当时能见到的化学书籍里的实验,他都重做一遍。他所做的大量艰苦的实验,使他合成了

许多新化合物,例如氧气、氯气、焦酒石酸、镒酸盐、高镒酸盐、尿酸、硫化氢、升汞(氯

化汞)、铝酸、乳酸、乙醛等等,他研究了不少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发现了白鸨矿等。至

今还在使用的绿色颜料舍勒绿(Scheele'sgreen),就是舍勒发明的亚珅酸氢铜(CuHAsO3)。

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在十八世纪是绝无仅有的,但舍勒只发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直到

1942年舍勒诞生二百周年的时候,他的全部实验记录'日记和书信才经过整理正式出版,

共有八卷之多。其中舍勒与当时不少化学家的通信引人注目。通信中有十分宝贵的想法和

实验过程,起到了互相交流和启发的作用。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舍勒十分推崇,使得舍勒

在法国的声誉比在瑞典国内还高。

在舍勒与大学教师甘恩的通信中,人们发现,由于舍勒发现了骨灰里有磷,启发甘恩

后来证明了骨头里面含有磷。在这之前,人们只知道尿里有磷。

1775年2月4日,33岁的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这时店主人已经去世,舍勒

继承了药店,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继续科学实验。由于经常彻夜工作,加上寒冷和有害气

体的侵蚀,舍勒得了哮喘病。他依然不顾危险经常品尝各种物质的味道——他要掌握物质

各方面的性质。他品尝氢露酸的时候,还不知道氢露酸有剧毒。1786年5月21日,为化

学的进步辛劳了一生的舍勒不幸去世,终年只有44岁。

舍勒发现氧气的两种制法是在1773年。第一种方法是分别将KN03、Mg(NOa)“Ag2c。3、

HgCOs、HgO加热分解放出氧气:

2KNO3==2KNO2+O2T

2Mg(N03)2==2Mg0+4N0zT+0zT

2Ag2co3==4Ag+2cO?T+O2T

2HgC03==2Hg+2co2T+02T

2Hg0==2Hg+0zT

第二种方法是将软镒矿(MnO2)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

2Mn02+2H2S04(浓)==2MnS04+2H20+02T

舍勒研究了氧气的性质,他发现可燃物在这种气体中燃烧更为剧烈,燃烧后这种气体

便消失了,因而他把氧气叫做“火气”。舍勒是燃素说的信奉者,他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

“火气”与可燃物中的燃素结合的过程,火焰是“火气”与燃素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他

将他的发现和观点写成《论空气和火的化学》。这篇论文拖延了4年直到1777年才发表。

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在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论文。

科学家与化学史

舍勒(K.W.Scheele,1742-1786)18世纪中后期著名的瑞典化学家,氧气的最早发

现者之一。1773年,舍勒用两种方法制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一种方法是加热硝酸钾、氧

化汞或碳酸银等含氧的化合物;另一种方法是把黑镒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镒)与浓硫酸

共热。他发现,当某一物质与这两种方法所制得的气体发生燃烧后,这种气体就会消失,

他因此称它为“火气”。舍勒1742年12月19日生于瑞典南部。正式职业是一名药剂师,

但他一直对化学有浓厚兴趣,很早就把当时化学书里的各种实验都重复做过一遍。他一生

贫寒,却坚持用简陋的仪器在条件很差的实验室里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研究工作。后来因

患哮喘病于1786年5月21日病故,终年才44岁。在舍勒有限的一生中,还有过许多其

它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例如:1714年首次利用二氧化镒和盐酸制取了氯气,1781年发现

了白鸨矿;1782年首次制成了乙醛。此外,他还是著名绿色颜料“舍勒绿”的发明者。现

在众所周知的事实“骨灰里含有磷”,也是由舍勒最早发现的,鉴于舍勒对化学做出的重

要贡献,瑞典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广场上铸造了一座舍勒铜像。

普利斯特里(J.Priestley,1733—1804)18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英国化学家,和舍勒

一样被认为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1774年8月1日,普利斯特里把氧化汞放在一个特制的

玻璃瓶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很快分解放出气体。他利用排水集气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

起来,并分别把蜡烛和老鼠放在其中。结果发现:在这种气体中,蜡烛能剧烈燃烧;老鼠

活的时间比在空气中长。随后他撰写了《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一书。在这部著作中,

他在科学界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虽然普利斯特里独立发现了氧气,但却把它

称作“脱燃素的空气”,而没有认识到它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组成气体。和同时代的其它

化学家相比,普利斯特里在研究中采用了许多新的实验技术,因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

还曾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他在电子、神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为

了纪念他,英国利兹建有他的全身塑像。美国化学会专门设有普利斯特里奖章。

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法国巴黎人,推翻燃素学说,建立燃烧的氧

化学说的著名化学家。1773年舍勒首先制得了氧气(他称为“火气”);1774年普利斯

特里也制得了氧气(他称为“脱燃素的空气”)。但是他们都没能发现这种气体在燃烧中

的重要作用。拉瓦锡在1774年做了一个著名的金属燃烧实验,并得到了下面的事实:装

有反应物的曲颈瓶和装有生成物的曲颈瓶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而金属的质量却增加

了。拉瓦锡由此分析得出:所增之重只可能是金属结合了瓶中部分空气的结果。后来的实

验证明了他的推测。这使拉瓦锡对燃素说的观点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并进一步提出了新的

假设:金属的爆灰可能是金属和空气的化合物。他利用铁爆灰进行试验,想从其中直接分

解出空气,没有成功。后来从普利斯特里的氧化汞分解实验中受到启发,重复这一实验,

取得了成功,并于1777年正式把分解生成的这种助燃、助呼吸的气体称为氧气(oxygene)。

通过这一实验,拉瓦锡最终确信:可燃物的燃烧或金属变为煨灰并不是分解反应,而是与

氧化合的反应,根本不存在燃素学说所谓的“金属一燃素=燃灰”,而是“金属+氧力段灰

(氧化物)”。在1772年至1777年的5年中,拉瓦锡又做了大量的燃烧试验,并对燃烧

以后所产生和剩余的物质逐一加以研究,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分析,于1777年

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名为《燃烧概论》的报告。此后不久,水的合成和分解实验也取得了

成功,从此燃烧的氧化说才被举世公认了。这一学说的建立,把人们长久未能解释的燃烧

的秘密揭开了,于是人们知道了氧气是具有确定性质、可度量、可采集的气体物质。燃素

说完全破产,开始了现代化学的历史。拉瓦锡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卡文迪许(H.Cavendish,1731—1810)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一生中所从事的研

究工作很广泛。他首次将氢气收集起来加以研究;首次发现水是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并

通过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实验事实推翻了1784年以前人们的那种将水看作是一种单

一元素的错误认识;1785年首先发现了空气中含有氮气(当时称作“浊气”)。卡文迪许

更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著名扭秤实验只是他众多成就之一。卡文

迪许1731年10月10日生于法国,11岁起进贵族中学学习8年。1749年到英国的剑桥大

学学习。毕业后在自己家中建起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实验室,从此一直在家中从事实验研究。

他是18世纪著名化学家中唯一的一位百万富翁,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朴素。卡文迪许是一

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著名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立的。

拉姆塞(W.Ramsay,1852—1916)英国化学家。1894年,拉姆塞利用镁受热后与氮气

化合生成氮化物的方法,对大气进行处理。发现大气中氮含量逐渐减少。经过继续实验,

终于发现有一种气体不受这种处理方法的影响,其密度超过了原始大气中氮的密度。经过

光谱法鉴定和多次重复实验,证实了这是一种与氮不同的新气体,被称为氮气。此后又与

他人合作分离出了完、氮、氤;准确测定出氢的原子量为222;证明了从镭中放射出的气

体是氨,并据此发现了放射化学的位移定律。拉姆塞因发现稀有气体,并在周期表中确定

了它们的位置而荣获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道尔顿(J.Dalton,1766-1844)英国科学家。近代原子学说的奠基人。道尔顿与法

拉第、布朗、歌德等同属一个时代。他从15岁起就开始了边教课、边自学、边研究、边

写作的道路。他的科学启蒙老师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学者。道尔顿的第一部科学著作是《气

象观测论文集》。他曾经连续亲自记录气象数据达56年之久,全部观测记录超过22万条。

这对他日后提出并用实验证明他的原子学说起到了有益作用。道尔顿一生勤奋、坚韧,他

患有色盲症,但却从不妥协,而且把色盲症作为自己的一个研究课题。道尔顿原子学说的

主要观点是: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不能毁灭的微粒——原子组成的;同一元素的

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都不同;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按简单整数

比化合而成的。其实,原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哲学著作之中。公元前5〜4世纪,德谟

克利特等人就提出了原子说的观点,但都没有科学的实验予以证明,因此既不能被科学界

普遍接受,也无法推广运用。道尔顿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许多地区的空气组成,还分

析了沼气(CHD和乙烯(CH2=CH2)两种不同气体的组成,发现它们中各元素含量之间存在

着一定的规律,即如果甲乙两种元素能互相化合而生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则在这些化合

物中,两种元素的质量互成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著名的倍比定律。也正是这一定律的发

现,确立了原子论的实验基础,从而使道尔顿成为近代原子论的奠基人。不仅如此,道尔

顿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了多种化合物的组成,从氢的原子质量为1,测出了20种不同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于1803年给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原子量表。道尔顿一生著书50多

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哲学新体系》(中国科学院藏有此书)。为了纪念他,英国曼

彻斯特大学于1853年设立了道尔顿奖学金。

阿佛加德罗(A.Avogadro,1776—1856)意大利化学家、物理学家。1776年8月9日

生于都灵市,出身于律师家庭。20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做过多年律师。24岁起兴趣

转到物理学和数学方面,后来成为都灵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阿佛加德罗的主要贡献是他于

1811年提出了著名的阿佛加德罗假说,即在同一温度、同一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

所包含的分子个数相同。根据这一假说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之下,

任何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量都与其气体密度成正比。这样分子量(或化学式量)就可以被

直接测定了。但是由于当时阿佛加德罗没有对他的假说提出实验证明,以致其假说不易被

人接受。直到1860年康尼扎罗用实验论证并在卡尔斯鲁厄化学会议上予以阐述后,该假

说才获公认,成为现在的阿佛加德罗定律。

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并用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

在。1879年,克鲁克斯在研究气体放电管中气体的放电现象时得到了一种叫做阴极射线的

带电粒子流。当时的物理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试图阐明阴极射线的本质。汤姆生认为,

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微粒,并用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电荷

e/质量m),并发现了电子的许多性质。后又于1904年提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

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

子。汤姆生于190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启普(P.J.Kipp,1808-1864)荷兰人。启普是一位药品商,曾经学过一点化学。启

普发生器是他根据前人制作的发生硫化氢气体的简单装置而设计、改进制得的。除了启普

发生器外,他还有其它一些小发明,如画家绘画用的彩色铅笔等。启普56岁时因病去世。

产业由其子继承,后来演变成为“启普父子公司”,至今仍然是荷兰著名的科学仪器公司。

加多林(J.Gadolin,1760—1852)芬兰人,第一位发现稀土元素的化学家。1794年,

他34岁时,从一位研究矿物学的人那里,得到了一块奇特的黑色石头。加多林对它进行

了仔细的分析,证实了在这种矿石里面含有一种新元素。这就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稀土元素

(钮Yttrium)。后来,这种矿石被命名为加多林矿。加多林1762年6月5日出生在赫尔

辛基附近的埃坡城。从小受到既是天文学家又是物理学家的父亲的严格教育,他曾经和著

名的化学家舍勒合作过。在芬兰大学担任了25年化学教授。研究过很多种矿石及其分析

方法。他还是北欧最早反对错误的燃素学说的科学家。

波义耳(R.Boyle,1627—1691)英国人,是17世纪最有成就的化学家和近代化学的

奠基人。1627年1月25日生于爱尔兰,出身贵族,父亲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波义耳

是家中14个儿女中最小的一个,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阅读过大量英文、法文、拉丁

文的化学著作和其它科学书籍。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化学实验,并很快成为

一名训练有素的实验化学家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1644年建立了家庭实验室。波义耳像许

多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一样,非常重视实验,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

础,研究化学必须建立科学的实验方法。他自己就是一位成功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实验化学

家。他一生中做了大量的实验,包括对气体的研究;对火、热、光等现象的产生本质的研

究;对酸、碱、指示剂的研究;对冶金、医学、化学药品、染料,玻璃制造等的研究。著

名的波义耳定律也是在对实验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波义耳写了一部不朽的名著

《怀疑派化学家》。在书中,他第一次对化学元素作了明确和科学的定义:“我所指的元

素乃是具有确定性质的、实在的、可觉察到的实物,是不能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再分解为简

单的物体的实物。"他坚决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和帕拉塞斯的“三元素论”,

而比较赞同德谟克利特的物质观(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和微

粒学说在一开始曾被人们看作是异端邪说,一个世纪以后才得到公认。波义耳还是一位善

于演讲的哲学家。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栋梁,是一位多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1691年,这

位被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科学家在伦敦因病逝世,终年64岁。

贝采里乌斯(J.J.Berzelius,1779—1848)19世纪前期瑞典最杰出的化学家。1779

年8月22日,贝采里乌斯生于瑞典东部的一个小村庄。四岁丧父、九岁丧母,在祖父和

姨母、教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中学学业。1746年进入大学学习,

180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07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贝采里乌斯最早研究的课题

是分析化学和矿物分类。在这期间,先后发现了瑞、硒、硅和社元素。他对化学的一大贡

献是创造了一套用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即现在使用的元素符号),从而废弃了过去

的象形表示方法。对于贝采里乌斯来说,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研究是对原子量的测定工作。

他分析了两千种左右的化合物,测定了这些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重量组成关系,再制订出

原子量标准,然后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出原子量,并用此方法先后制定了五张原子

量表。贝采里乌斯对化学的贡献还涉及许多重要领域,如发现了异构现象、创立了电化学,

提出了催化剂概念等。

原子概念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最先提出世界上

千千万万种物质是由最微小,坚不可入且不可再分的微粒所构成。这种微粒叫做“原子”,

希腊语原意即“不可分割”。牛顿在17世纪后期比较明确地指出,一切物质都是由微小

的颗粒组成的。但这些论点都没有科学的实验来证明,既不能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无法

推行运用。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通过化学分析,研究了许多地区的空气组成,得出这样的结

论:各地的空气都是由氧、氮、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四种主要物质的无数个微小颗粒混合起

来的。他利用了希腊哲学上的名词,也称这些小颗粒为“原子”。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

他的原子学说:①元素(单质)的最终粒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极其微小,是看不见的;

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其本性不变;②

同一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不相同;③不

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了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

杂原子”。这一学说合理地解释了当时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及倍比定律等,

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但是,道尔顿的把原子看成是组成物质的“最后质点”,是“绝对

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观点,又受到19世纪末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的有力冲击。电子的发

现打开了原子内部的大门,放射性的发现则进一步揭示了原子核的奥秘。随着科学研究的

不断深入,现代原子概念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分子概念的形成意大利化学家阿佛加德罗以意大利物理学家盖•吕萨克

(J.L.Gay-Lussac,1778—1850)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概括和推理,

引入了分子的概念。盖•吕萨克在进行大量的气体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气体在

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以简单体积比相结合。”由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没有分子的概

念,未能看到单质分子会由双原子或多原子构成。因而,按照道尔顿的学说,在化合物的

复杂原子中就会出现“半个原子”的矛盾现象。阿佛加德罗敏锐地看到,只要在物体和原

子这两种物质层次之间再引进一个新的关节点或新的分割层次——分子,就可以把道尔顿

的学说与盖•吕萨克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顺利地统一起来。对化合物而言,分子即相当于

道尔顿的所谓“复杂原子”,对单质来说,同样包含这样一个层次,只不过是由相同的原

子结合成分子。对盖•吕萨克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的解释,只要认为相同温度、压力下,

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便可以得到圆满的回答;如果认为各种元素的

单质都含有两个或多个原子,也就不会出现“半个原子”那样的矛盾了。由于阿佛加德罗

的分子概念是对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发展,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原子一分子论。

原子结构的发现道尔顿把原子看成是“绝对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观点,在19世纪末

受到了新的科学发现的有力冲击。1879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克鲁克斯(Sir

WiIIiamCrookes,1832—1919)在高真空放电管中发现了一种带负电的微粒流——“阴

极射线”;1879年,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汤姆生等人利用阴极射线能被电场和磁场联合

偏转的作用,测定了这种粒子的荷质比(即电荷与质量之比)。实验表明,不论电极是用

什么材料制成和在阴极射线管中充以什么样的气体,生成带负电的粒子其荷质比都是相同

的,说明它是各种原子的一个共同组成部分,即电子。1903年,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浸入模型”:原子是由均匀分布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及浸入其中的运动的许多电子所构成

的,电子的负电荷中和了正电荷。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ulherford,1871

—1937)用一束高能的a粒子(带正电的氮离子)流轰击薄的金箔时发现,绝大多数a粒

子几乎不受阻碍而直接通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很空旷;但也有极少数(约万分之几)a

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偏转,个别a粒子偏转程度较大,甚至被反弹回来。汤姆生的原子结

构模型无法解释这一实验现象。卢瑟福设想,这是由于原子中存在一个几乎集中了原子的

全部质量并带正电荷的极小的核,是它对a粒子产生了静电排斥作用。1911年,卢瑟福提

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每个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

部质量并带有Z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Z个电子绕核旋转,就像行星绕太阳转动一样。

因此也称为“行星式模型”。后来,随着对原子光谱的深入研究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才逐

步形成了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氧气的发现瑞典化学家舍勒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1773年,舍勒用两种方法制得了

比较纯净的氧气。一种方法是将硝酸钾、硝酸镁、碳酸银、碳酸汞、氧化汞加热得到氧气;

另一种方法是将黑镒矿(二氧化镒)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舍勒将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

《论空气和火的化学》中,但这本书被出版商延误,直到1777年才出版。而英国化学家

普利斯特里于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研究论文,时间比舍勒早。普利斯特里

制得氧气的方法是:把氧化汞放在玻璃制的密闭容器内,用聚光镜加热而制得氧气。但舍

勒和普利斯特里由于受“燃素说”的错误影响,都未能对他们的重要发现做出正确的解释。

只有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普利斯特里对氧气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合理的结论,并推翻了错

误的燃素说。

燃素说是形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一个解释燃烧现象甚至整个化学的学说。

燃素说认为,可燃的要素是一种气态的物质,存在于一切可燃物质中,这种要素就是燃素

(phlogiston);燃素在燃烧过程中从可燃物中飞散出来,与空气结合,从而发光发热,

这就是火;油脂、蜡、木炭等都是极富燃素的物质,所以它们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石头、

木灰、黄金等都不含燃素,所以不能燃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也可以归结为物质释放燃

素或吸收燃素的过程。例如,煨烧锌或铅,燃素从中逸出,便生成了白色的锌灰和红色的

铅灰;而将锌灰和铅灰与木炭一起焙烧时,锌灰和铅灰从木炭中吸收了燃素,金属便又重

生了出来。酒精是水和燃素的结合物,酒精燃烧后,便剩下了水;金属溶于酸是燃素被酸

夺去的过程。在当时,燃素说不能自圆其说并受到最大责难的就是金属煨烧后增重的事实

随着人们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更多的定量研究之后,燃素说就更加陷入了重重自相矛盾的境

地。直到18世纪70年代,氧气被发现之后,燃烧的本质终于真相大白,燃素说才退出了

历史舞台。

燃素说对燃烧现象正好做了颠倒的解释,把化合过程描述成了分解过程,但却使当时

的大多数化学现象得到了统一的解释,帮助人们摆脱、结束炼金术思想的统治,使化学得

到解放,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燃素说本身是错误的,但它却引导和启发人们去

思考、探索,并不断地实践、验证、修正假说或是得到新的发现。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过

程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科学实验材料,为科学的燃烧理论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氮气的发现1772年,英国植物学家丹尼尔•卢瑟福(DanielRutherford,1749—

1819)将小动物放入密闭容器中,用苛性钾(K0H)不断吸收动物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所剩余的气体不能使动物生存,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他还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或碳,使生

成的气体通过碱吸收后,所剩余的气体也是既不能维持生命和燃烧,也不溶于苛性钾溶液。

同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和瑞典化学家舍勒也通过对空气的研究确定了这种气体的存

在,从而发现了氮气,并确定为元素。

稀有气体的发现氨的发现是在1868年。这一年的10月26日,巴黎科学院收到两封

来信,一封是法国天文学家、米顿天体物理观象台台长詹森(P.Janssen,1824—1907)

寄来的,报告他在该年8月18日在印度用分光镜研究日全食时观察到在其它亮线中有一

条新的黄线;另一封信是英国天文学家、皇家科学院太阳物理天文台台长洛基尔

(J.N.Lockyer,1836—1920)写来的,信中的内容与詹森的报告几乎完全相同。经过查

对,这条黄线只能是太阳上的一种未知的新元素。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地球上发现存在

于太阳上的新元素。于是法国科学院将这种元素命名为“Helium"(氨),意思是“太阳

的元素”。1895年,英国比学家拉姆塞指出:给钮铀矿加热时放出的气体也能够给出与氨

相同的光谱,从而知道地球上也有氢存在。氮的发现是在1894年。英国化学家雷利

(LordRayleigh,1842-1919)注意到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与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在

密度上的差异,通过实验对空气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雷利在空气中加入过量的氧,用放电

法使氮变为氧化氮,然后用碱吸收,剩余的氧用红热的铜除去。可是,即使把所有的氮和

氧除尽,仍有很少量的残余气体存在。拉姆塞也使除去二氧化碳、水和氧气的空气通过灼

热的镁以吸收其中的氮,也得到少量的残余气体(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这种残留气体

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要大得多,其光谱线过去从未见过。毫无疑问,它是一种新元素。这

个被发现的新元素就是氮。定、氮和氤都是拉姆塞和他的助手特拉威斯(M.W.Travers,

1872—1961)等人分别在1894年和1898发现的。发现的方法都是在大量液态空气蒸发后

所得到的残余物中将这些元素分离出来,并用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了它们的存在。它们的命

名都源于希腊语,定的意思是“新奇(Neon)”,氟的意思是“隐匿(Krypton)”,氤

的意思是“异国人、陌生人(Xenon)”。

元素符号的形成最早的元素符号来自古代的炼金术符号,而历史最久的炼金术符号

则来自埃及的像形文字,因为像形文字描摹实物的形我简明、

直观、形象,又不像绘画文字那样容易产生歧义。如表示水的符号

表示沙的符号等等。但炼金术士发明的符号只是供自己和自

己的弟子使用的,这些符号除了他们自己能看懂之外,则人看不懂,因为炼金制丹的“天

机”不可泄漏。不同的炼金术士使用的符号几乎完全不同。这样,炼金术符号越来越多,

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随着化学知识的加速积累,人们深感建立一套统一清晰的化学符号

体系的重要性。1787年,哈森弗拉兹(J.H.Hassenfratz,1755—1827)和阿迪(P.A.Adet,

1763-1834)起出了窕全为尹疑金术符号体系的新方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用简单的几何符号表示非金属。如“一”和“/”分别表示氧和氮,

“C”分别表示氢和碳,“(g)”、“©”分别表示铁和铜,等等。这套符号

简明、衰统,但由于互寸并不是每个化学家都意识到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再加上这

套符号本身的再造能力不强,因而未被普遍采纳。19世纪初,道尔

顿用一些带有特定标记的圆圈表示原子,如用“O"'"O"、“①”、

“⑦”、“⑤”分别表示氢、氧、氮、磷、银等,他还用简单原子符号的

组合表示“复杂原子”(分子),如用“。0”、“QD”分别表示水和氨。

这套符号的主要优点是它的定量性质,每个符号表示一个简单原子,化合物的符号由

其组成元素的符号组成,能够反映“复杂原子”(分子)中所含简单原子的个数。但这套

符号不便于记忆,使用起来也不方便。现代化学符号体系的奠基人是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

斯。他于1848年正式发表了《论化学符号以及使用这些符号表示化学比例的方法》一文,

提出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开头的字母表示元素及该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用元素符号的组合

作为化合物的符号。他所提出的元素符号体系延用至今。

几道高考化学史试题赏析及思考一一化学史试题呈现

[试题1](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第47题)阅读下列材料:

①在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M等已知气体后,发

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气泡。

②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g/L,而从

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g/L»两者相差0.0064g/L»

③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2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

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他们终于发现了化学性质极不

活泼的惰性气体——氮。

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①、②中的“小误差”对测定空气组成和氮气密度的实验而言是

(填“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

材料③中科学家抓住了“小误差”而获得重大发现说明。

[试题2](2004年上海高考第28题)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再当深化的过程。

(1)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储安息香酸)

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液体,命名为茉,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学方程

式o

(2)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快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烧,写出C凡的一种含

叁键且无支链链煌的结构简式。

(3)烷煌中脱去2moi氢原子形成1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1)

脱去2moi氯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填稳定

或不稳定)。

(4)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

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滨水褪色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浪苯没有同分异构体D.邻二浸苯只有1种

(5)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磔碳之间的键是o

[试题3](2005年上海高考第26题)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下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

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提取副产品)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为,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

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o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

加»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

有。

(a)增大NHJ的浓度,使NH£I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s转化为NazCCh,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化学史试题引发的思考

著名化学家傅鹰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教育已成为

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直接诱因当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对于化学史在化学教学

中的作用的重视和强调。新课程的实施,为重新审视学科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提供了契机。

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在习题教学中落实化学史教育是我们教师面临

的新课题与新挑战。

在化学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化学史习题编制的尝试与探索,对改进训练方式,引导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而成功实施新课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编制有关化学史习题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在编制习题中运用化学史实,尤其是恰到好处地运用化学史实并非易事。为了

帮助教师在任何一个水平上运用化学史实,可以提供以下策略,就是关注提供联系、理解

和享用化学的联接直至拓宽关于化学本质视野的3个问题:谁在做化学?如何做化学?化学

是什么?

(2)选择一些经典的化学史实作为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化学史实大致可分为4

类:化学名著;化学历史名题;化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化学自身的产生与发展。

(3)编制化学史习题时,一般围绕“科学问题——科学假设——科学验证——科学

结论-----科学应用”这条主线四。这条主线即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它既是化学史内容的

内核,也是教学与训练、评价的主线。通过学习,可使同学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角度得到全面发展。

(4)需要指出的是化学史教育中更多则是注重化学史的情感维度效果,只是简单提

及乃至没有提及化学史对于化学学习认知维度和文化维度的效果。我们一直注重化学史的

情感维度效果,正在进行的化学课程改革也对化学史的文化维度做出了强调,但是仍然没

有足够重视化学史的认知维度效果,同时也要指出,相对情感维度和文化维度而言,化学

史的认知维度效果如何有效达成难度是最大的⑶。

那么如何有效达成化学史的认知维度效果呢,这是我们研究和教学必须重点关注的问

题。编制化学史习题,在习题教学中有效达成化学史的认知维度效果不失为一次很好的探

索。

(5)服务对象多样化,化学史习题既可以服务于化学概念的教学,也可以服务于定

理的理解,还可以服务于化学思想的领悟。另外也可以从课堂教学环节的角度进行考虑。

(6)编制化学史习题时,应根据化学史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

层次的题型。可以是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问答题、实验题或者简述题等多种题型

(1)原子论与道尔顿

(2)分子论与阿佛加德罗

(3)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与门捷列夫

(4)空气的组成、水的组成与拉瓦锡

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

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

2、(2010-威海市-2).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汤姆森

B.最早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是印度

C.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D.最早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并排列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2、基本概念

(D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气泡)、生成沉淀。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的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物质的变化是

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

2、物理变化:没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必先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

的表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有:氧化性(提供氧)、还原性(得到氧)、可燃性、毒性等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的表示物质的物

理性质的有: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水溶性、挥发性、吸附性等等。

要求: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理

解和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记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在新的

背景中运用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去解决有关问题。

三、学会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通过化学变化不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这就

是在化学变化中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会变化的原因)。

3、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要求:

1、能用上述理论去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能用上述理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能够理解了图誉来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及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

分别用O、()、•表示氧原子和另外的两种原子。其有关物质的变化过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中有三种物质,其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个数比为2:1:1

D、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四、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①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组成及其性质上的区别和联系(相互转化)

②重要的混合物:空气、溶液、合金

物质的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性和特有的实验现象来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存在;物质的鉴

别是根据物质之间的性质差异及在变化中的不同现象来区分不同物质。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都是以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依据的。

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成为纯净物的过程。如铁和铜的混合物,分

离后必须得到铁和铜两种物质。

物质的提纯则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的过程。如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最后只要

求得到铜粉,对铁则没有要求。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都是利用物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来设计实验操作。

1.物理方法

过滤法适用于难溶性固体和一种液体的分离或提纯(如CaC03和H20);

结晶法适用于分离溶解性差异较大的两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如KN03和NaCI),

通常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方法;

2.化学方法

选择一种或几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转化成沉淀或气体分离出去,而不引入新

的杂质(如除去NaCI溶液中的Na2cCh,可加入稀盐酸)

试题例析

1.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的()

A.铁屑B.硝酸银溶液C.氯化钢溶液D.氢氧化钾溶液

2.如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Oz、C02,下列关于

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中存放的是%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0?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储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

rXCi

3.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I与NaNOs的混合物

B.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酚酸溶液,验证是否为酸溶液

C.将氧气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CuO的试管,除去CO

D.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4.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zSO”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甲乙丙T

加入无色酚酸溶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BaCL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NazW溶液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5.区分。2、%、CO?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6.现有HzSO,、NaOH、CuO、Na2cO3四种物质,分别与其他物质反应,都有同一物质X

生成,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C02B.H2OC.NaCID.BaSO.

7.CO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和002,要得到纯净的CO,可将气体依次通过()

A.浓硫酸、灼热的CuOB.灼热的FeQ、浓硫酸

C.NaOH溶液、浓硫酸D.无水CuSO”、NaOH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中,利用酚酸溶液和组内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NaOH、NaCLHCIB.KNO3、CuSO」、Na2s0“

0.Na2cO3、Ca(OH)2、BaCLD.Na2cO3、HzSO”、KN03

9.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NaOH溶液

co2HCI气体

BNaCI溶液Na2c。3溶液Ca(OH)2溶液

CC02CO点燃

DCuOKNO3H20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zCO?、H2SO4、HCI、NaOHB.NaCI、MgCh,FeCL、NaOH

C.Na2cO3、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