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环境规划概述课件_第1页
第8章-环境规划概述课件_第2页
第8章-环境规划概述课件_第3页
第8章-环境规划概述课件_第4页
第8章-环境规划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的作用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环境规划的概念2023/8/122/34一环境规划的概念1环境规划的定义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其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23/8/22/34一环境规划的概念1环境规划的定义2023/8/123/34一环境规划的概念2环境规划的内涵(1)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一经济一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2)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3)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4)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做出的安排和部署。(5)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2023/8/23/34一环境规划的概念2环境规划的内涵2023/8/124/34二环境规划的作用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环境保护“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为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了保障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2023/8/24/34二环境规划的作用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2023/8/125/34三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1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层次、多时段的有关环境方面的专项规划的总称。因此,环境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并纳入其中。环境规划目标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相互协调,并且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环境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它为预防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支撑条件、环境容量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23/8/25/34三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1环2023/8/126/34三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2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互为参照和基础。城市环境规划目标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综合平衡。由于城市是人与环境的矛盾最为突出和尖锐的地方,因而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城市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篇章。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差异性在于:城市环境规划主要从保护人的健康出发,以保持和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适宜生存的城市环境为主要目标,是一种更深、更高层次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并含有城市总体规划所不包括的污染源控制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等内容。2023/8/26/34三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2环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原则、类型和特征环境规划的原则环境规划的类型环境规划的特征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原则、类型和特征环境规划的原则2023/8/128/34一环境规划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2023/8/28/34一环境规划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2023/8/129/34二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的期限划分按规划期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五年环境计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并纳入其中;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际上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它是五年计划的分年度实施的具体部署,也可以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正和补充。2023/8/29/34二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的期限划2023/8/1210/34二环境规划的类型2按规划的要素划分(1)大气污染控制规划主要是在城市或城市中的小区进行。其主要内容是对规划区内的大气污染控制,提出基本任务、规划目标和主要的防治措施。(2)水污染控制规划包括区域、水系、城市的水污染控制。具体地讲,水域(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规划区内水域污染控制,提出基本任务、规划目标和主要防治措施。(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是省、市、区、行业和企业等的规划,主要对规划区内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综合利用进行规划。(4)噪声污染控制规划一般指城市、小区、道路和企业的噪声污染防治规划。2023/8/210/34二环境规划的类型2按规划的要2023/8/1211/34二环境规划的类型3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其中:国家环境保护规划范围很大,涉及整个国家,是全国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区域环境规划的“区域”,我国习惯上认为是省或相当于省的经济协作区。区域环境规划的综合性和地区性很强,它是国家环境规划的基础,又是制定城市环境规划的前提。部门环境规划包括工业部门环境规划、农业部门环境规划和交通运输部门环境规划等。以上各类规划构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各层次的环境保护规划又可根据不同情况按环境要素分为水、气、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2023/8/211/34二环境规划的类型3按行政区划2023/8/1212/34二环境规划的类型4按规划性质划分 环境规划从性质上分,有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2023/8/212/34二环境规划的类型4按规划性质2023/8/1213/34三环境规划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2023/8/213/34三环境规划的特征整体性第三节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第三节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环境承载力2023/8/1215/34一环境承载力

(一)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由于仅依靠浓度控制不能有效限制某一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于是便引入了利用环境容量进行区域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环境容量的具体应用。2023/8/215/34一环境承载力(一)环境容量2023/8/1216/34

1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环境容量这一概念在环境规划的实际应用中起到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但是,它是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出现的,随着人们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污染问题,还与人类的政策行为、经济行为和道德意识等密切相关,传统的环境容量概念已不再能很好地适应迅猛发展的环境科学的需要。

(二)环境承载力2023/8/216/341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二2023/8/1217/34

1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首先,环境容量理论将环境这样一个复杂的维持自组织的系统视为一个容纳废弃物的“容器”显然是不合适的,表明其对环境系统的理解不够全面。其次,环境容量仅反映了环境的纳污能力这一个方面,不足以涵盖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能力。最后,在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环境规划中,环境容量是根据环境质量预测值和环境目标值的结果计算出来的,而各污染物的削减量是根据费用一效益分析,以最小费用为目标来进行分配。因此,不能很好的解决未来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为此,提出了环境承载力。(二)环境承载力2023/8/217/341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二2023/8/1218/34(二)环境承载力

2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从哲学层次上来看,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表征环境系统属性的客观的量,是环境系统活力的表现,是环境系统产出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表现。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索取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它将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从技术层次上讲,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而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征的反映,故其“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性是客观的,可以把握的,并能定量和定性表达。但环境承载力的客观性,不等于它一成不变;相反,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2023/8/218/34(二)环境承载力2环境承载力的2023/8/1219/34(二)环境承载力

3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固有功能的表现,它不仅与环境系统本身的结构有关,还与外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输入输出有关。若将环境承载力看成一个函数,那么它至少包含三个自变量:时间(t)、空间(s)、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B):EBC=F(T,S,B)。在一定时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将环境系统自身的固有特征视为定值,则环境承载力随人类经济行为规模与方向的变化而变化。2023/8/219/34(二)环境承载力3环境承载力的2023/8/1220/34二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其具有鲜明的特点:(1)可持续发展强调持续性,要求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2)可持续发展体现公平性。主要包括代际之间的公平和代内之间的公平。(3)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而不仅仅是把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4)可持续发展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生物圈的稳定和繁荣。2023/8/220/34二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一)2023/8/1221/34(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集经济、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展于一体的总体目标,是社会格局合理、社会生活稳定和连续,这也是人类所追求的最终目标。2)环境状况良好和稳定,没有环境赤字,且物种数量不减少,换句话说就是环境稳定性和物种的多样性。3)地区发展平衡,而且总体发展水平有一所提高,这一目标实现的途径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重新分配的全人类的共同努力。4)个体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没有独立性的发展而受制于外界力量,从而也是不稳定、不连续的发展,其他如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发展均如此。5)物质生活水平的真实提高,即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则富的增加。2023/8/221/34(一)可持续发展理论2可持续2023/8/1222/34(二)人地系统理论

1人地系统的内涵及其特征人地系统由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构成。其中,人类社会系统是人地系统的调控中心,决定人地系统发展方向和具体面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是人地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人地系统的特征体现在其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远离平衡态的、具有协同作用和时空特性的和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2023/8/222/34(二)人地系统理论1人地系统的2023/8/1223/34(二)人地系统理论

2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耗散结构理论原理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人地系统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过程正是靠因开放不断向其内输入低熵能量和信息,产生负熵流而得以维持。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dSe。式中,dSi表示人地关系的嫡产生,dSi≥0;dSe表示人地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熵交换引起的熵流,其值可正、可负、可为零;dS表示人地系统的熵变,可以衡量人地关系状态的变化。2023/8/223/34(二)人地系统理论2人地系统协2023/8/1224/34(二)人地系统理论

2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耗散结构理论原理当dS<0时,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有序度增加;当ds=0时,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有序度不变;当dS>0时,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有序度降低,人地关系朝失调方向发展;当dS不确定时,人地关系处于混沌型。2023/8/224/34(二)人地系统理论2人地系统协2023/8/1225/34三复合生态系统

(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于1981年提出的,他简明扼要地指出:当今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社会是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但其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复合系统来考虑。2023/8/225/34三复合生态系统(一)复合生态系2023/8/1226/34(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以生物结构及物理结构为主线,以生物环境的协同共生及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支持、缓冲及净化为特征,它是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社会子系统以人口为中心,包括年龄结构、智力结构和职业结构等,通过产业系统把它们组成高效的社会组织;经济子系统和物质的输入输出,产品的供用平衡以及资金积累速率与利润,是促进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2023/8/226/34(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023/8/1227/34(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另一方面,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个生态系统,它也是由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大部分组成的综合体。在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且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相依存。2023/8/227/34(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023/8/1228/34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产

即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信息产品。生活

即为人们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还原

即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信息传递

人类一方面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信息传递来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人类还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操纵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按照人类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2023/8/228/34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产2023/8/1229/34四空间结构理论(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的形态纷繁复杂,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城市内部由于土地利用形态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和地域结构。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地域结构越来越复杂,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也趋向紧密。当旧的结构无法承担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产生交通拥塞、环境污染、住宅拥挤、电力和水供应紧张等问题便会以一定的方式向外围扩展,形成新的空间结构。因此,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世界各国已提出了多种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如西方的同心带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理论等,前苏联、东欧和中国提出的分散集团模式、多层向心城镇体系模式等。2023/8/229/34四空间结构理论(一)城市空间结2023/8/1230/34四空间结构理论(二)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是从环境与人类活动相和谐的角度来规划城市或城镇的功能区,它与城市或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匹配。环境功能区是根据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划分的,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因而对区域内城市或城镇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产生一定限制和影响。2023/8/230/34四空间结构理论(二)环境功能区2023/8/1231/34五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规律。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综合研究使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经济系统和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生态经济学理论包括生态经济结构理论、生态经济功能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理论等。生态经济结构理论要求全面反映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生产特点,并把握其内在的复杂联系。合理的生态经济结构有利于区域内各生态经济要素在区域空间中的优化布局和安排,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2023/8/231/34五生态经济学理论第四节环境规划的发展和前景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取得的进展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国环境规划的趋势展望第四节环境规划的发展和前景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2023/8/1233/34一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环境规划工作是伴随着整个环境保护事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40年来,环境规划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进行到全面开展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孕育阶段(1973-1980)(2)探索阶段(1981-1985)(3)发展阶段(1986-1991)(4)成熟阶段(1992至今)2023/8/233/34一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2023/8/1234/34二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取得的进展(1)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2)规划的编制体系正逐步规范包括①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②初步形成的方法论;③环境规划的内容日趋完善(3)环境规划正逐步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2023/8/234/34二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取得的进展(2023/8/1235/34三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1)环境规划局部研究多于整体(2)技术方法研究多于理论研究(3)缺乏一支素质好、技术力量强的环境规划队伍(4)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工作亟待加强(5)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2023/8/235/34三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2023/8/1236/34四我国环境规划的趋势展望1加强环境规划理论研究2加强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3完善环境规划法制建设4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2023/8/236/34四我国环境规划的趋势展望1加第五节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环境规划的主要步骤和内容第五节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2023/8/1238/34

环境规划是协调环境资源的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过程。环境规划因对象、目标、任务、内容和范围等不同,编制环境规划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步骤: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环境、经济和社会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预测分析;确定环境规划目标;提出环境规划方案;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等步骤。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2023/8/238/34环境规划是协调环境资源的利用与2023/8/1239/341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2环境、经济和社会现状调查和评价3环境预测分析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5提出环境规划方案6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7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二环境规划的主要步骤和内容2023/8/239/341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二2023/8/1240/34 在开展规划工作前,有关人员要根据环境规划目的和要求,对整个规划工作进行组织和安排,提出规划编写提纲,明确任务,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1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2023/8/240/34 在开展规划工作前,有关人员要根据2023/8/1241/34包括规划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自然资源现状及相关的社会和经济现状调查,明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做出科学分析和评价。通过环境调查与评价,认识环境现状,发现主要环境问题,确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环境评价包括自然环境评价、经济和社会评价、污染评价。环境调查和评价要特别重视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将污染物排放总量、“三废”超标排放情况进行排序,决定本区域污染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对区域环境的功能、特点、结构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库,为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奠定基础。2环境、经济和社会现状调查和评价2023/8/241/34包括规划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自然资2023/8/1242/34(1)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调查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前提和依据;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因此,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速度、结构、布局应在环境规划中给以概要说明,以阐述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加大和伴生的环境问题,以及人口、技术和社会变化带来的消费需求增长及其环境影响。2环境、经济和社会现状调查和评价2023/8/242/34(1)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调查 22023/8/1243/34(2)环境调查

环境特征调查主要有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环境特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调查生态调查主要有环境自净能力、土地开发利用、气象、绿地覆盖率、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建设密度、能耗密度等。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工业、农业、生活、交通运输、噪声、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等污染源。环境质量调查主要调查区域大气、水及生态等环境质量,大多可从环境保护部门及工厂企业历年的监测资料获得。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调查主要是对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的削减效果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环境管理现状调查 环境管理现状调查主要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实施情况、环境监督的实施情况等。2环境、经济和社会现状调查和评价2023/8/243/34(2)环境调查 2环境、经济2023/8/1244/34(3)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即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描述,以便查明规划区环境质量的历史和现状,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掌握规划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规划区的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环境、经济和社会现状调查和评价2023/8/244/34(3)环境质量评价 2环境、经2023/8/1245/34环境预测是根据所掌握的区域环境信息资料,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区域未来的环境变化(包括环境污染喝酒质量变化)的发展趋势做出的科学的、系统的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包括预测这些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分布范围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的技术措施及对策。3环境预测分析2023/8/245/34环境预测是根据所掌握的区域环境信息2023/8/1246/34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如下:(一)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包括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及分布等;经济发展预测包括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工业部门产值预测及产业结构和布局预测等内容。(二)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的区划、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标准来预测区域环境容量的变化,预测区域内各类资源的开采量、储备量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三)环境污染预测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的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预测规划期内由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各种社会和经济损失。(四)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各类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装置、措施、方案及污染治理的投资和效果的预测;预测规划期内的环境保护总投资、投资比例、投资重点、投资期限和投资效益等。(五)生态环境预测3环境预测分析2023/8/246/34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如下:3环境2023/8/1247/34(一)环境规划目标的分类环境目标一般分为总目标、单项目标、环境指标三个层次。总目标是指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或状态。单项目标是依据规划区环境要素和环境特征以及不同环境功能所确定的环境目标。环境指标是体现环境目标的指标体系,是目标的具体内容和环境要素特征和数量的表述。(二)确定环境目标的原则①要考虑规划区域的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要求;②所确定的环境目标要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③要体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④要掌握好“度”,使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能够同步协调,能够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2023/8/247/34(一)环境规划目标的分类4确2023/8/1248/34(三)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目标的确定 功能区是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单元。环境功能区划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不同区域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进行环境功能分区是为了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并确定具体环境目标,也便于进行环境管理与环境政策执行。环境功能区,实际上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性功能区。环境功能区划可分为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和分项(专项)环境功能区划两个层次,后者包括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近海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等。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2023/8/248/34(三)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目标的确定2023/8/1249/34(三)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目标的确定 环境功能区划中应考虑以下原则:①环境功能与区域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