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结果的解释1课件_第1页
试验研究结果的解释1课件_第2页
试验研究结果的解释1课件_第3页
试验研究结果的解释1课件_第4页
试验研究结果的解释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常见的研究设计常用统计学指标的解读内容常见的研究设计1研究的证据级别

级别临床研究结论可靠性I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最高,金标准II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或

RCT可靠性较高,建议使用III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非随机对照研究)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采用。IV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可靠性较差,可供参考V级个人经验和观点可靠性最差,仅供参考为什么实验设计需要---随机:真实,代表性,无偏倚对照:减少不能完全控制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样本量:减少抽样误差?研究的证据级别级别临床研究结论可靠性2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一级方案: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二级方案队列研究前-后对照试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前瞻性同期对照偏倚及研究措施可控前瞻性有对照偏倚及研究措施不可控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一级方案:前瞻性前瞻性3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三级方案: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四级方案病例分析病例报告专家评述多数结果在研究开始时已存在可有对照偏倚及研究措施不可控无对照偏倚因素较多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三级方案:多数结果在研究开始时已存在无对照4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治疗组对照组随机分配结果A结果B现在将来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s,RCTs)

病人在分配上只单纯地遵循概率的原理,不夹杂人意识感情的影响是评价药物等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能够较好的控制各种偏移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治疗组对照组随机分配结果A结果B现在5队列研究(Cohortstudy)研究病因的一种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对象是加入研究时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一群人,根据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病因(或保护因子)或暴露程度而划分为不同组别在一定期间内随访观察不同组别的该病(或多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组(或大剂量组)的率显著高于未暴露组(或小剂量组)的率,则可认为这种暴露与疾病存在联系。队列研究(Cohortstudy)6现在将来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设立对照观察方向由“因”至“果”能确切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队列研究现在将来特点队列研究7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是一种回顾性研究研究方法是选取某种特定的患者作为病例,和未患该疾病的个体(对照)进行比较,研究两组个体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频度的差异,来观察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以及联系的强度。主要用于病因学研究,调查疾病的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

目前国内外医学期刊报道最多的就是用于肿瘤的病因学研究。还可用于研究药物应用于临床后疗效和副作用的情况及预后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8关于样本量样本量并不是越大越好预期疗效的差值限定|型(假阳)和||型错误(假阴)的水平使用公式计算需要的样本量关于样本量样本量并不是越大越好9亚组分析分层分析与亚组分析随机之前分层结果比随机之后的分层可信分层同比抽样:

如对1000名公众进行调查,其中有800名女士,共需抽出100名公众,即80名男士和20名女士分层异比抽样:

如上例中实际抽出80名男士和40名女士,但是结果分析时应将女士的数据相应处理.谨慎地解释亚组分析亚组分析分层分析与亚组分析10常用统计学指标

及其解读常用统计学指标

及其解读11资料类型计量资料(Quantitative)又称定量资料,数值变量资料变量体现为连续型或离散型(整数)数值:如血压,每年死亡人数等.计数资料(Qualitative)又称定性资料,无序分类变量,名义变量分类间互不相容:如试验结果阳性阴性,血型A,B,AB或O型.是将观察单位分组计数,汇总而得,常为绝对数,不具可比性资料类型计量资料(Quantitative)12计量资料的解读(如人群血压分布)计量资料的解读(如人群血压分布)13P值验证假设成立与否(检验统计学意义)例如以0.05为界:如果P<0.05,表示否定假设出错的几率小于0.05;如果P>0.05,则表示否定假设出错的几率大于0.05P值验证假设成立与否(检验统计学意义)14P值的意义P=?P=0.3P=0.03P=0.0001p=0.05提示试验中否定假设出错有5%的可能是由于偶然性造成的个体A和B的收缩压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ABABABABSBP(mmHg)P值的意义P=?P=0.3P=0.03P=015X药延缓颈动脉IMT进展与安慰剂比较X药延缓颈动脉IMT进展药物组IMT无明显变化LonnEetal.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2007ScientificSessions.March27,2007研究终点药物组安慰剂P主要终点*(mm/年)0.00690.00910.17次要终点**(mm/年)

0.00180.00600.017X药延缓颈动脉IMT进展与安慰剂比较X药延缓颈动脉IMT进展16可信区间(置信区间)什么叫可信区间?按照一定的概率去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通常计算所提供数据95%的可信度范围,称为95%可信区间(95%CI)。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90%或99%。包括可信下限与可信上限(L,U).通过对总体标准差及样本量计算而得它的意义是什么?统计学意义临床意义精确度可信区间(置信区间)什么叫可信区间?17PCI和最佳药物治疗比较结果PCI

(%)药物治疗组(%)HR(95%CI)P值死亡或心肌梗死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复合终点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因ACS再住院血运重建(PCI或CABG)1918.51.05(0.87-1.27)0.622019.51.05(0.87-1.27)0.627.68.30.87(0.65-1.16)0.3813.212.31.13(0.89-1.43)0.3311.52.00.52.11.81.56(0.80-3.04)0.1912.411.81.07(0.84-1.37)0.5621.132.60.60(0.51-0.71)P<0.001有利于PCI有利于药物治疗*平均随访4.6年BodenWEetal.NEnglJMed2007;availableat:.PCI和最佳药物治疗比较结果PCI组药物治疗组HR(9518计数资料的解读计数资料的解读19资料类型计量资料(Quantitative)又称定量资料,数值变量资料变量体现为连续型或离散型(整数)数值:如血压,每年死亡人数等.计数资料(Qualitative)又称定性资料,无序分类变量,名义变量分类间互不相容:如试验结果阳性阴性,血型A,B,AB或O型.是将观察单位分组计数,汇总而得,常为绝对数,不具可比性,因此需要计算相对数资料类型计量资料(Quantitative)20计数资料评估有关的指标RR(相对危险度)HR(风险比)OR(比值比)RRR(相对危险度降低率)ARR(绝对危险度降低率)NNT(需要治疗的人数)1/ARR计数资料评估有关的指标RR(相对危险度)21RR:治疗组不良事件的绝对危险度(AR)除以对照组的绝对危险度(AR)RR<1说明治疗组的干预措施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RR>1说明干预措施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RR=

试验组事件率(EER)

对照组事件率(CER)

100%相对危险度(RR)RR:治疗组不良事件的绝对危险度(AR)除以对照组的绝对危险22

相对危险度(95%CI)赖诺普利较好氨氯地平较好

+1%(–9%to+11%)CHD

+5%(–3%to+13%)总死亡率

+4%(–3%to+12%)联合CHD脑卒中联合CVD需要住院的GI出血心衰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外周动脉疾病0.51.02.0

+23%(+8%to+41%)

+6%(0to+12%)

+20%(+6%to+37%)

-13%(–22%to–4%)

+9%(0to+19%)

0(–9%to+11%)

+19%(+1%to+40%)

P=0.055

P=0.047

P=0.003

P=0.007

P=0.004

P=0.036

终点事件

差别

(95%CI)LeenenFHH,etal.Hypertension2006;48:374-384.ALLHAT相对危险度赖诺普利较好氨氯地平较好+1%(–9%to23JIKEI研究:主要结果主要终点联合终点二级终点卒中/TIA心肌梗死心绞痛新发或加重心衰新发或加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透析、血肌酐倍增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

0.0002

0.0280.750.00010.0290.0340.900.750.950.1250.250.5124

终点事件相对危险度(95%CI)

P值Valsartan较好Non-ARB较好MochizukiS,DahlöfB,etal.Lancet2007;369:1431-39.-65%-47%-81%JIKEI研究:主要结果主要终点0.1250.224比值比(OR)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暴露率与非暴露率的比值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当OR>1时,说明病例组的暴露频率大于非病例组的,即暴露有较高的发病危险性;反之,当OR<1时,说明病例组的暴露概率低于非病例组的,即暴露有保护作用。疾病与暴露联系愈密切,比值比的数值愈大。

疾病的发病率低时接近RROR=

疾病组事件率/无事件率对照组事件率/无事件率

100%比值比(OR)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暴露率与非暴露率的比值OR25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

过去现在调查方向

OR暴露比人数暴露疾病

a

+

c

ad/bc

+

研究人群b

d

b/d

a/ca/(a+c)c/(a+c)=b/(b+d)d/(b+d)=过去现在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26试验研究结果的解释1课件27ARR=对照组事件率-试验组事件率试验组临床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相同事件率的绝对差值,越大临床效果越大绝对危险降低率ARRARR=对照组事件率-试验组事件率绝对危险降低率ARR28RRR:试验组比对照组治疗后,有关临床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下降的水平RRR

25-50%,有临床意义RRR=

(对照组事件率-试验组事件率)

对照组事件率

100%相对危险降低率RRRRRR:试验组比对照组治疗后,有关临床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下29RRR–40%–18%–16%–14%P=0.038P=0.004P=0.032P=0.002VS.

安慰剂VS.

ACEIsVS.

ARBVS.

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

PREVENT(n=825)CAMELOT(n=1318)IDNT(n=1136)%

ALLHAT/Lis(n=18102)CAMELOT/Ena(n=1336)

IDNT/Irb(n=1146)VALUE(n=15245)ALLHAT/Diu(n=24309)ASCOT(n=19257)MesserliFH,etal.Hypertension.2006;48:359-361.氨氯地平vs.

其它降压药:脑卒中RRR–40%–18%–16%–14%P=0.038P=0.30对病人采用某种防治措施处理,得到一例有利结果需要防治的病例数

thenumberneedtotreat,NNT)NNT=1/ARR需要治疗的人数NNT对病人采用某种防治措施处理,得到一例有利结果需要防治的病例数31A药治疗5名患者就可以减少1人的死亡B药治疗3名患者就可以减少1人的死亡哪个药好?A药治疗5名患者就可以减少1人的死亡32情景I:对照组治疗中风,患者瘫痪率40%X药治疗中风,患者瘫痪率20%X药治疗瘫痪RRR=50%X药治疗瘫痪ARR=20%NNT=1/ARR=5情景II:对照组治疗中风,患者失明率4%Y药治疗中风,患者失明率2%Y药治疗失明RRR=50%Y药治疗失明ARR=2%NNT=1/ARR=50RRRvs.ARR,NNT情景I:RRRvs.ARR,NNT33NNT的意义不仅是评价临床价值的指标,同时具有经济学价值越小临床价值越大适用于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统计学意义临床意义NNT的意义不仅是评价临床价值的指标,同时具有经济学价值统计34风险比(hazardratio)广义上与相对危险度(RR)意义相同.参考时间等因素,多用于生存分析,更全面,更具参考价值.相对死亡比(relativedeathrate)AA/TA:

AB/TB两组的相对死亡比之比称为风险比(hazardratio),表示A组病人死亡的风险是B组病人的多少倍

风险比(hazardratio)广义上与相对危险度(RR)35缬沙坦vs.

氨氯地平:VALUE单药治疗亚组*缬沙坦/氨氯地平终点事件事件数Hazardratio(95%CIs)Pvalue缬沙坦较好氨氯地平较好首要复合心脏终点事件MI心衰脑卒中总死亡281/342137/142107/164108/127297/3490.780.240.0450.970.970.51.02.04.0

JuliusS,etal.Hypertension2006;48:385–391.试验病人数:V:3263;A:3817缬沙坦vs.氨氯地平:缬沙坦/氨氯地平终点事件36计数资料的解读均数的估计点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