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太空一日》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3课《太空一日》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3课《太空一日》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3课《太空一日》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3课《太空一日》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时间航天器名称航天员主要任务或意义神舟五号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2008年9月25日航天员出舱活动,实现了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神舟八号无与

,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查找资料,填写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历程表。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2011年11月1日天宫一号时间航天器名称航天员主要任务或意义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刘洋(女)、刘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在太空中飞行,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一号驻留时间首次长达30天,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陈东时间航天器名称航天员主要任务或意义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中国空间站将形成“三舱三船”构型。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陈东、刘洋、蔡旭哲费俊龙、邓清明、张陆1.借助小标题,浏览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快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重难点)。2.体会我国航天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英雄气概和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学习目标第一课时给下列红色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预学二)。舷窗

无虞

负荷

刹那

刹车

线

chì

轮kuò

俯kànáo

chóu

shùn

间五脏六fǔ

千jūn

重负

惊心动pòxiányú

chà

shā

预学检测弧炽廓瞰遨稠瞬腑

钧魄

1.在括号中填写注音,在横线上写字或词语。⑴辨析读音。①晕有两个读音:读yūn,有昏迷等意思,一般用作

。读yùn,有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部分等意思,一般用作名词。由此可见,课文中的红晕应该读(

)。②屏有两个读音:读píng,有遮挡等意思,如

、屏风、屏幕。读bǐng,有抑制等意思,如bǐngxīníngshén

。③模有两个读音:读mó,有仿效等意思,如mónǐ

、模仿。读mú,有人长相或装扮的样子等意思,如模样。动词yùn屏障屏息凝神模拟⑵推敲用词。震动/振动①坐火车可以感觉到轻微的

。②鸟的翅膀在空气里

,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③这部小说

了全世界,人们纷纷被其中真挚的感情所吸引。震动振动震动区别:震动对周期没有要求,一般指的是幅度或力度较大的机械运动(或精神和心灵的冲击)。振动常表示有规律地周期性机械运动。预定/预订①飞船有

的飞行轨道。②现在就可以去

明年的杂志。预定预订区别: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适用范围较宽,可用于时间、计划、方案、目标等。预订指预先订购物品、书刊、车票等,或预先订租,它的适用范围比较窄。1.结合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导学一)。⑴结合小标题简要概括课文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浏览全文小标题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我”看到了什么神秘的敲击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火箭升空过程中产生共振,让人非常痛苦,几乎难以承受。看到弧状的地球、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祖国的各大省份;俯瞰北京的白天和夜晚,但没有看到长城。飞船刚进入轨道时会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还听到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却不知道声音的来源。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后,舷窗出现裂纹,让人很紧张;抛伞时对身体的冲击非常厉害。(2)四个小标题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它们让我们看到,第一和第四小节是按照

顺序展开叙述的;第二和第三小节则抓住了

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描写的。(3)这些小标题对阅读本文来说,是有好处的。比如

这个小标题,它的好处就是

。时间飞船飞行过程中的细节神秘的敲击声吸引读者,我们常常对太空中的神秘事件充满了好奇,同时将这个神秘而无解的声音作为标题,也突出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归途如此惊心动魄总括了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球时所遭遇的种种惊心动魄的事件,让读者明白下面这个部分要写些什么,同时对“惊心动魄”的经历充满期待。本文用四个小标题来安排结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个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外情况心理举动2.浏览全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预学一或思考探究一)?共振非常痛苦顽强忍受本末倒置的错觉令人难受靠意志克服,闭着眼睛猛想适应、调整神秘的敲击声很紧张趴、听、看、找右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恐惧观察判断抛伞开伞时飞船晃荡得很厉害紧张重视这个过程文中画线的句子是经过教材编者改动的,与《天地九重》一书中的原句不同。原句与改句,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原句: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要承受不住了。改句: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原句更好。由“几乎难以承受”到“要承受不住了”是一个过程,真切地写出了“我”当时痛苦到了极点,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

改句更好。语言比原句简洁,“无法”比“难以”更严重,更能表现出“我”当时极其痛苦。3.太空飞行过程遇到的所有情况和感受,杨利伟都会细致地与自己的战友分享。你觉得他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导学二)?分享用意实效共振让人非常痛苦,以为要牺牲了“神舟六号”飞行情况有很大改善“本末倒置”的错觉令人难受让“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有心理准备让战友们有思想准备,不用紧张,很正常战友们知道伞开好了等于安全有保障工作人员可以寻找原因,并改进技术工艺,解决这个问题飞船舱体经过改进,内壁上刷着不同颜色,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抛伞的关键操作过程最折磨人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宇航员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课文语句精神品质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从容镇静、理智平和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哦,可能没什么大问题!勇敢坚强、镇定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过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这个过程,我回来却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不用紧张,很正常。极强的集体(协同)意识和使命感、大公无私起飞——产生共振——痛苦途中俯瞰祖国地貌——激动没有看到长城——遗憾失重产生错觉——难受遭遇敲击声——紧张归途舷窗出现裂纹——恐惧紧张抛伞——害怕紧张从容镇静理智平和勇敢坚强集体协同意识和使命感大公无私板书设计太空一日第二课时结合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探寻作为航天员的杨利伟所表现出来的严谨、科学的态度(导学三或思考探究二)。⑴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从“几次努力寻找”“叮嘱……仔细看看”“询问……很多航天员”可看出,杨利伟对飞船上能否看见长城非常上心,自己多次努力寻找,并与他人反复确认,体现了他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态度⑵6时14分,飞船距地面10公里,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句中对数据的具体描述,体现杨利伟对时间的把握、对与地面距离的掌控等都非常精确,他对抛伞程序的判断和操作准确无误。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很高,杨利伟对于数字精确度的掌握体现了他严谨、科学的态度。⑶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细致的观察,用语准确严谨体现了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⑷不知道那是些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这些词语表示猜测,体现了杨利伟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⑸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从“不是就不能签字”“反复听”“听了一年多”“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可看出,杨利伟作为航天员坚持真理、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导学四或思考探究三)。【示例】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阅读体验:

当杨利伟历经太空生活中种种困难,平安地回到地球、回到祖国的怀抱之后,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喜悦和骄傲。特别是句末的感叹号,传递了这种情感。体会情感

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所有人的内心是轻松欣喜、激动兴奋。为杨利伟活着而激动,也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成功而自豪。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阅读体验:

一片灰白,一片红晕,这是祖国的首都,是自己的战友和亲人所在的地方,是自己登上太空后非常挂念的地方。表达出杨利伟对祖国的挚爱、对亲友的牵挂。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阅读体验:阅读方法:浏览(扫描式、跳读式,圈点勾画)

小标题(了解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情感态度:严谨、科学的态度

对祖国和亲友的热爱

执着的事业追求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写“我”乘坐飞船升空,遨游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和飞船落地,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和亲友的热爱,洋溢着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1.作者在描述意外过程中的感受时,一再地用“非常痛苦”“太可怕了”“觉得自己快不行了”“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之类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当时的痛苦与恐惧。这样的反复渲染是否会损害他作为“航天英雄”的形象?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不会。①科学探索要实事求是,不能隐瞒,这是科学求真精神的表现;②把这些痛苦和恐惧的感觉真实描写出来,可为以后的实验提供改进的依据;③这样具体描写也让读者对航天员无所畏惧、勇于克服艰难、敢于献身的精神有更具体的理解。何为英雄2.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称为英雄?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都是英雄。杨利伟在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突发事件、危难考验不时出现,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意识,是不可能临危不惧,坚持到底的。3.为了表达对“神舟六号”飞天的赞美和祝贺,甲、乙、丙三个同学要各写一副对联。请结合对联的有关知识,根据下联的大意提示,帮乙、丙两个同学补写下联。【甲】上联:冲天揽月,傲视苍穹,神州飞起神舟六号下联:击地兴歌,纵观寰宇,盛世迎来盛事千年【乙】上联:神舟穿云汉茫茫宇宙飞无际

下联:

【丙】上联:嫦娥飞天一心向明月

下联:

词性相同结构相称平仄相谐知识卡片

⑴对联要求词性相同。即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即“实对实,虚对虚”。

⑵对联要求结构相称。即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如湖南岳阳楼的“水天一色,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