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绪论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代谢紊乱炎症发热肿瘤缺氧休克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消化系统疾病肝性脑病泌尿系统疾病肾衰竭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全套可编辑PPT课件学习目标DACB1.掌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概念。2.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任务。3.了解病理学的基本内容、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发展史。0.1.1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结局和转归,以及疾病发生时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学科。病理学的任务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疾病的本质,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全书共设21章,第1~10章为病理学总论(generalpathology),又称普通病理学;第11~21章为病理学各论(specialpathology),又称为系统病理学;虽然各个器官在功能和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在各种致病因子的影响下,不同器官却可呈现出同样的基本反应和结构改变,这就是病理学总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例如,肝炎、肺炎、脑膜炎、阑尾炎、腹膜炎等,虽然各有其本身的病因和独特的病理改变,并发生于不同的器官,但却都属于炎症,都具有细胞、组织损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性渗出和细胞、组织增生等共同的炎症的基本改变,其本质也都是病因对机体的损伤及机体对损伤的防御反应在相应局部的表现。0.1.1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DACB

因此,病理学总论阐述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及体液循环障碍、免疫病理、炎症及肿瘤等基本病理过程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阐明其本质。然而,各种疾病又有其自身的病因、发病机制、好发部位及其形态学改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各论在总论的基础上,研究和阐述各种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

同时,病理学总论和病理学各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学习各论也必须联系和运用总论的知识,同时加深对总论的理解,两者互相联系、密切相关,学习时应互相参考,不可偏废,以便运用这些知识去更深刻地发现和认识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与本质。0.1.2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务人员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病理学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等为基础。同时,病理学为临床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临床医学又会不断地向病理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因此,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学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病理学与临床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病理学是诊断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虽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诊断疾病的手段日渐增多,如影像诊断技术、内窥镜检查、实验室特殊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疾病的识别和诊断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疾病的最终确诊,如肿瘤的最终诊断,还得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病理学也是重要的支撑点。各种临床及药理研究均需以正确的病理诊断为依据。

综上所述,病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病理学不断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作用。而且从更为广泛的意义来说,病理学是掌握现代医学与临床实践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0.1.3病理学的发展史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年)创立了液体病理学,指出疾病是由外界因素使得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平衡失调引起的。直到1761年,意大利医学家莫尔加尼(Morgagni,1682—1771)在对700多例尸体剖检的基础上创立了器官病理学(organpathology),并出版了《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书,这是病理形态学的开端。1854年,德国病理学家菲尔绍(R.L.K.Virchow)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组织细胞进行观察研究,创立了细胞病理学(cellularpathology),指出疾病是由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异常并导致了形态异常而引起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对病理学,乃至对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划时代的贡献,是病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世纪60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建立使病理形态学研究深入亚细胞水平,建立了超微结构病理学(ultrastructuralpathology)。0.1.3病理学的发展史2134

近30多年来,科学的进步、新的研究技术的不断问世,以及一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快速发展、互相渗透,对传统的病理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病理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如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pathology)和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pathology),标志着病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形态结构(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与功能和代谢(如蛋白质、基因等)相结合的崭新历史时期。病理学新的分支和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病理学的观察内容,不仅使形态学观察从定位、定性走向定量,还与功能、代谢改变的基础——蛋白质和基因的改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然而,人们也应认识到,病理学的分支和新技术的出现,是在传统病理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能更加细微地观察疾病现象。病理学的分支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病理学,二者只有密切结合,才能更加客观地解释疾病的本质,并在医学实践中创造出更加先进的新技术。0.1.3病理学的发展史

我国的现代病理学始建于20世纪初,归功于一批病理学的先驱者和老一辈的病理学家,如徐永明、胡正祥、梁伯强、谷镜汧、侯宝璋、林振纲、秦光煜、江晴芬、李佩琳、吴在东、杨述祖、杨简、刘永等。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病理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发展。他们创造性地编写出了含有我国资料的病理学教科书和参考书,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理论,结合他们在教学、科研及尸检和活检诊断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反复修订、再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病理学专业队伍和医学专业人才,为病理学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病理学诊断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疾病的种类和疾病谱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新一代病理学工作者要更好地展开对人体病理和试验病理的研究,在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在病理学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打破学科界限,密切关注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创造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赶上和超过世界病理学发展的步伐,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0.1.4病理学的基本内容

病理学的内容可分为病理学总论(普通病理学)和病理学各论(系统病理学)两部分。病理学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述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有共性的病变基础,即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常称之为普通病理学或基本病理过程。例如,组织损伤、损伤后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是许多疾病过程中都会发生的病理过程。由于机体各系统、各器官本身在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上有所不同,每一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转归也不同,临床表现和采取的防治措施也会有所不同,病理学各论就各系统、各器官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详细的阐述,常称之为器官病理学或系统病理学。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各论的学习离不开总论的基本知识。因此,只有认识疾病的共同规律才能掌握疾病的特殊规律。0.1.4病理学的基本内容DACB

在病理学的理论体系中,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改变的学科称为病理学或病理解剖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改变的学科称为病理生理学。两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疾病的本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在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而且形态学的研究与功能学的研究相结合也已成为病理学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正适应了全方位、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医学发展新趋势。0.1.5病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1)尸体剖检(autopsy)。尸体剖检简称尸检,即对病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检的意义在于:协助临床相关学科查明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各种病变的主次及相互关系;验证临床诊断、治疗措施正确与否,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为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正确解决提供证据;及时发现并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以及新发生的疾病,为防疫部门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为医学教学和研究提供标本,培养医学人才。目前,我国尸检还处于较低水平,亟待立法和大力宣传尸体剖检的意义。0.1.5病理学的研究方法(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穿刺、搔刮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方法。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活检的意义为:及时、准确地对患者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为指导治疗、评估预后提供依据,特别是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快速活检可在20分钟内确定病变性质,发出诊断报告,协助临床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活检取下的组织新鲜,能基本保留病变组织的结构,能较好地反映病变特点,对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细胞培养等对疾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甚有益处;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定期活检可动态了解病变的发展和判断疗效。外科病理学或称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pathology)就是在活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病理学分支。0.1.5病理学的研究方法DACB(3)细胞学(cytology)检查。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在涂片后进行观察。细胞的来源可以是运用各种采集器在病变部位直接采集的脱落细胞(如宫颈刮片、食管拉网等),也可以是自然分泌物(如痰、前列腺液等)、渗出液(如腹水等)及排泄物(如尿液等)中的细胞或用细针穿刺病变部位吸取的细胞,还可以是通过内窥镜采集或穿刺所收集的组织细胞。细胞学检查多用于肿瘤的诊断,此法因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费用低而易被人们接受,但要确定恶性肿瘤时则需进一步做活检以证实。细胞学检查除用于患者诊断外,还可用于癌症普查。2.实验病理学研究(1)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在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模型,以便进行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的研究。此外,利用动物实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方法、药物筛选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动物实验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任何方式的研究和观察,弥补人体病理学研究的限制和不足,但动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着种系差异,因此,动物实验结果仅具有参考价值而不能直接套用于人体。(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例如,致癌因子对细胞的作用如何引起恶性转化;转化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改变;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是否能阻止恶性转化或恶性化的细胞发生逆转等。近年来,临床通过体外培养建立了不少人体和动物肿瘤细胞系或细胞株,对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因素单纯、易于控制,缺点是孤立的体外培养环境毕竟与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故不能将体外研究结果与体内过程同等看待。0.1.6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1.大体观察大体观察是指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磅秤等简单器具,观察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的方法。其主要涉及病变大小、形状、色泽、重量、质地、表面和切面的性状等。标本的大体观察是病理医师的基本功,是正确诊断疾病的第一步,也是医学生学习病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2.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是将病变组织制成病理切片或将脱落细胞制成涂片,经不同的方法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通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做出疾病病理诊断的方法。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为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andeosinstaining,HE),是病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手段。如用此方法仍不能诊断或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则可辅以一些特殊染色(如Mallory及六胺银染色)等新技术。0.1.6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2134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一般称为特殊染色,是指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剂,定位地显示病变组织的特殊成分(如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质等)的方法。此法可保存原有的形态改变,达到形态与代谢的结合的状态,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应用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4.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是指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组织和细胞中未知的某种化学成分的一种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研究和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的优点是可在原位观察待测物质的存在与否及其所在部位和含量,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和代谢的变化结合起来,并可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克服了传统免疫学反应只能定性、定量而不能定位的缺点。5.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具有极高的放大倍数(可放大数十万倍),因此,临床可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标本的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功能和代谢变化联系起来,加深对疾病基本病变、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以利于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和病理诊断。电子显微镜技术在肿瘤和肾脏疾病方面应用得较为广泛。6.图像分析技术病理形态学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缺乏精确的定量标准和方法。图像分析(imageanalysis)技术的应用弥补了病理形态学观察上的这一不足。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态定量技术已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发展。在组织切片上,图像分析技术可用于测定功能单位如小叶、腺体、血管的大小,功能单位与间质、血管面积之比,还可测定超微结构如线粒体的面积和内外膜周长、微绒毛长度和粗细等。其在肿瘤病理图像分析的应用,如细胞与细胞核的周长、面积、长轴、核浆比值等的测定方面,对肿瘤的病理分级和判断预后有意义。近年来,许多新技术相继被应用于病理学的研究和诊断工作中,如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可以快速测定细胞内DNA的含量和倍体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光学显微镜,可对活细胞和组织进行原位、动态、定量的观察和测量;重组DNA、核酸分子杂交、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基因芯片(genechip)和组织芯片(tissuechip)技术在病理学上的应用等,都对传统的病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病理学已超越了经典的仅限于对病变组织形态变化的研究阶段,进入了对疾病所产生的功能和结构变化从分子水平到整体水平进行综合研究的阶段,并且形成了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遗传病理学等新的病理学分支,病理学的这些发展大大加深了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为许多疾病的防治开辟了光明的前景。随着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病理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预示病理学发展的又一个新时期即将到来。0.1.7学习病理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学习病理学首先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客观地、辩证地认识疾病的过程;同时,要认识到疾病的可变异性,运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看待疾病。在学习过程中,医学生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联系。1.静止的病变同发展变化的疾病的联系人们所看到的病变是静止的,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而疾病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标本上看到的病变并不是疾病的全貌。在观察标本时,医学生应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疾病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及可能的发展变化。2.功能与形态的联系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机体发生着代谢、功能和形态3方面的改变,并且代谢、功能的改变往往出现得比较早,是形态改变的基础,而最终形态的改变必然会导致代谢和功能的进一步改变。掌握好代谢、功能和形态变化的关系有助于加强对疾病本质的理解,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21343.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全身各个系统、各器官、各组织之间通过神经系统协调活动,保障机体的各种功能正常运行。因此,局部病变往往会引起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改变,机体的整体状况也会影响局部组织、器官病变的发生、发展。4.病理与临床的联系病理学研究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使人们认识到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病理学能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引起疾病临床表现的物质基础,同时为临床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病理学不能脱离临床,病理诊断更是离不开临床对疾病动态观察的帮助。5.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病理解剖学侧重于研究形态变化,观察标本和切片就成为人们实践的主要手段。理论知识使人们能够系统、全面地认识疾病,实践使人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加深认识,而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并认识的事物才会停留在人们的大脑中。一、名词解释活体组织检查二、简答题1.病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课后练习于巩固提高DACB第1章疾病概论1.掌握健康、疾病和脑死亡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脑死亡的标志及判定标准。2.熟悉病因的种类及其致病特点、疾病发生的机制、疾病的经过与转归。3.了解判断脑死亡的意义。学习目标2143TEXTHERE健康与疾病1.11.1.1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以为健康就意味着没有生病,只注重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健康。实际上,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还具有社会属性,一个躯体完好的人,如果其心理状态不良或社会适应能力差,依然应该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依靠其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来维持。稳态是指机体在神经、体液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我调节各器官的功能代谢活动和内部结构,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并保持躯体、精神和对社会的良好状态。1.1.2疾病

目前认为,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的作用下,因机体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

必须指出的是,疾病状态下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都表现为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虽然这些变化是临床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的发生基础,但并非所有的疾病都有临床表现,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肿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症早期等,常常没有相应的症状,只有通过仔细的检查才有可能被发现。1.1.3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虽无明确的疾病,但表现为生理功能降低、适应能力下降。个体常出现主观感觉不适、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紧张不安、焦虑易怒、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精神萎靡等表现,但在临床检查时并无器质性病变。

引起亚健康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强大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亚健康状态可向疾病转变,也可向健康转变,具有动态性和二重性。因此,人们应关注亚健康状态,指导个体通过加强自我保健、开展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功能并及时做好心理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之转向健康。病因学1.2病因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学。1.2.1疾病的原因1.病因的概念病因是指能引起某种疾病的特定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没有病因就不可能发生相应的疾病。例如,结核病的病因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可引起以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为特征的结核病病变。2.病因的分类(1)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等)。生物性病原体通过一定途径侵入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疾病的传播;生物性病原体能否引起疾病,除与其侵袭力、毒力和入侵数量有关外,还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及其对病原体的感受性有关。(2)物理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包括各种机械力、温度(高温或低温)、大气压(高气压或低气压)、电流、电离辐射等。物理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其强度、作用部位和持续时间有关,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多无明显的选择性,一般潜伏期很短,甚至没有潜伏期,而且常仅在疾病发生时起作用,并不参与疾病的进一步发展。2134(3)化学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包括无机毒物(如强酸、强碱、一氧化碳、汞、砷、苯、氰化物等)、有机毒物(如有机磷农药等)和生物性毒物(如蛇毒等)。(4)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必需物质,包括植物纤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氧、水、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多均可引起疾病。(5)遗传性因素。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可引起疾病。其中,基因突变所致疾病称为分子病,如白化病、血友病等;染色体畸变所致疾病称为染色体病,如唐氏综合症等。但是,遗传物质的改变有时并不直接引起疾病,而只是使机体获得容易发生某种疾病的倾向,称为遗传易感性,(6)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是指能够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的有害因素。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7)免疫性因素。免疫性因素是指异常的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刺激所产生的、能造成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的过度免疫反应称为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如青霉素所致过敏反应、花粉所致支气管哮喘等。机体对自身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并造成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机体因免疫功能低下或缺乏所致疾病称为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等。(8)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长期忧虑、恐惧、悲伤等过度的精神刺激对某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和行为异常(如变态心理)可致变态人格;社会经济状况、营养和居住条件、自然环境保护、医疗保健制度均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2.2疾病发生的条件1.疾病发生条件的概念疾病发生的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疾病发生的条件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起疾病,与疾病的特异性无关,但可以影响或促进疾病的发生。其中,能加强病因作用并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例如,受寒、过度劳累、醉酒等因素均可降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成为大叶性肺炎的诱因。诱因实际上属于条件的范畴。当某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生条件尚不清楚时,促进该疾病的因素可笼统地称为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2.疾病发生条件的分类(1)内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机体的年龄、性别、免疫功能状态等个体差异,常可影响疾病的发生。例如,小儿因防御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而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等,老年人易患冠心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等。(2)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自然、地域、社会环境因素等,均能影响疾病的发生。例如,夏秋季易发生消化道疾病,冬春季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贫困的生活、恶劣的卫生和劳动环境等对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DACB1.2.2疾病发生的条件必须强调的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因与发生条件是相对的,它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疾病来说的。对不同的疾病,同一个因素可以是某一种疾病发生的原因,也可以是另一种疾病发生的条件。例如,寒冷是冻伤的原因,也是感冒、肺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的条件。因此,要阐明某一疾病的原因和条件,以及认识它们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就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发病学1.3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1.3.1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各种疾病虽然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并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特殊规律,但各种疾病之间仍存在某些普遍的、共同具有的基本规律。1.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损伤与抗损伤反应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它们各自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其相互斗争和转化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常常决定了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当机体抗损伤反应占主导地位时,各种防御功能和代偿措施增强,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并趋向缓解和康复;当机体损伤性变化占主导地位时,疾病则逐渐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变化并无严格的界限,而且可以互相转化,即抗损伤变化可转变为损伤性变化。1.3.1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以烧伤为例,高温引起的皮肤、组织坏死,大量渗出引起的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变化均属于损伤性变化,但是与此同时体内又出现一系列变化,如白细胞增加、微动脉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抗损伤反应。如果损伤较轻,通过各种抗损伤反应和恰当的治疗,机体即可恢复健康;如损伤较重,抗损伤的各种措施无法抗衡损伤反应,又无恰当而及时的治疗,则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斗争及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常常会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例如,在烧伤早期,小动脉、微动脉的痉挛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但收缩时间过久,就会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甚至造成组织、细胞的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1.3.1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是不相同的,这就构成了各种疾病的不同特征。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应尽量支持和加强抗损伤反应,减轻和消除损伤反应。损伤反应和抗损伤反应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一旦抗损伤反应转化为损伤性反应,则应全力消除或减轻它,以使病情稳定或好转。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的因果转化规律是指在原始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某些变化(结果)又可作为疾病过程中新的原因而引起另一些变化,如此因果交替和转化,使疾病得以不断发展。若因果转化的结果使病情更趋恶化,称为恶性循环;若因果转化的结果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或康复,则称为良性循环。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断恶性循环中的主导环节,促进良性循环,使疾病朝着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机体创伤失血的因果转化如图1-1所示。1.3.1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局部病变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引起机体的整体反应,而机体的整体反应也可影响局部病变的发展;局部与整体反应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转化。例如,局部疖肿引起该部位炎性病变,严重时可出现白细胞升高、发热等全身反应;有时局部疖肿又是糖尿病的局部表现。因此,在疾病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具体分析究竟是全身性反应还是局部病变占主导地位,并针对主导环节采取积极措施,这样才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切不可只顾局部而忽略全身,或只重视全身而忽略局部。1.3.2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疾病的发生机制是研究疾病为何发生和如何发生的问题。尽管不同疾病具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但各种疾病的发生仍存在普遍的、共同的基本机制,可归纳为以下5种。1.神经机制神经系统的基本调节方式是神经反射,主要通过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刺激来调节机体各系统的正常活动。因此,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可能有神经机制的参与。(1)病因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相应器官功能代谢甚至结构的改变是最常见的神经机制,如失血性休克所致微循环障碍等。(2)病因直接损伤神经组织的结构而致病,如病毒性脑炎、脑外伤等。(3)长期精神紧张、忧虑等可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皮质下中枢失控,这些改变也可引发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等。1.3.2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2.体液机制体液因子包括各种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等。当体液因子的质量、数量或活性发生改变而使机体稳态破坏、内环境紊乱时,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体液因子一般可通过3种作用方式引起组织、细胞功能代谢和结构的损伤。(1)内分泌作用。内分泌作用是指体内一些特殊的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活性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被远处靶细胞上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2)旁分泌作用。旁分泌作用是指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仅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3)自分泌作用。自分泌作用是指细胞能对它们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反应,即分泌细胞和靶细胞为同一细胞。体液因子一旦被释放,常会激起连锁反应,而这些连锁反应可能不再受原始病因的影响;不同体液因子的作用效应是不同的,体液因子之间有的为协同作用,有的则为拮抗作用;体液因子的分泌常受神经机制的调节,故疾病的发生多为神经、体液机制共同参与,如过度应激反应就是因一系列神经、体液因素,引起机体稳态被破坏的。1.3.2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3.细胞机制当组织、细胞受到病因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时,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主要有以下4种:(1)病因直接无选择性地损伤组织、细胞,如高温所致烧伤等。(2)病因直接有选择性地损伤组织、细胞,如乙型脑炎病毒所致脑神经细胞损伤。(3)病因引起细胞器功能障碍,如缺氧可使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以致ATP生成不足、细胞功能降低。(4)病因造成细胞膜功能障碍,如细胞内ATP减少可使细胞膜失活而致细胞水肿。1.3.2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4.分子机制当蛋白质和核酸受病因作用而发生分子水平的异常变化时,可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而导致疾病发生。DNA遗传物质改变,使蛋白质结构和数量异常所致的疾病称为分子病。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主要有以下5种:(1)血浆蛋白病。血浆蛋白病由血浆蛋白缺陷所致,如血友病是遗传缺陷引起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使机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而易产生出血倾向。(2)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病由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或合成障碍所致,如地中海贫血是珠蛋白基因缺陷引起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使红细胞膜通透性和脆性改变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3)遗传性酶病。遗传性酶病由遗传酶蛋白异常所致,如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引起酪氨酸酶缺乏,使细胞出现黑色素生成障碍。1.3.2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4)受体病。受体病由受体数量、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使血浆胆固醇浓度增高,属于遗传性受体病。此外,机体产生的抗受体的自身抗体也可以引起受体病,称为自身免疫性受体病,如重症肌无力。(5)膜转运障碍疾病。膜转运障碍疾病由细胞膜特异性载体蛋白缺陷所致,如肾性糖尿病因遗传缺陷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吸收糖类的载体蛋白缺乏而导致糖尿。1.3.2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5.信号转导机制细胞通过细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并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换而调节其生物学功能的应答方式称为细胞信号转导。(1)跨膜信号转导。水溶性信息分子,如肽类激素、生长因子等不能穿过细胞膜,需与膜表面受体结合而激活细胞内的信息因子,并经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影响靶细胞的功能。(2)特定应答反应。脂溶性信息分子,如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等能透过细胞膜,与胞内受体结合,继而诱发细胞的特定应答反应。如果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的某个环节或多个环节原发性障碍或继发性异常,则可引起细胞代谢及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41.4.1疾病的经过通常将疾病的经过分为以下4期,在急性传染病中比较明显。1.潜伏期潜伏期是指从病因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阶段。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明显,有一定的时间,而创伤、烧伤等则无潜伏期。认识不同疾病潜伏期的长短有助于临床诊断及尽早隔离。2.前驱期前驱期是指从症状开始出现到出现典型症状前的阶段。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的及时发现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临床症状明显期临床症状明显期是指出现该疾病典型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的阶段。临床症状明显期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转归期转归期是指疾病的转归或结局,是疾病过程的终结阶段。转归期有康复和死亡两种表现方式。1.4.2疾病的转归1.康复(1)完全康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其结构得以修复,功能代谢得以恢复,机体重新恢复稳态,又称痊愈。(2)不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是指机体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虽未完全消失,但已经得到控制,机体通过各种代偿机制可以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有后遗症。2.死亡死亡是指机体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1)死亡的原因。死亡可以分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两种,但生理性死亡甚为少见。病理性死亡的原因如下:①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如脑、心、肾、肺、肝等发生不可修复的损伤。②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肺结核和营养不良等引起全身极度衰竭。③某些意外,如电击、溺水、中毒、窒息、严重创伤等引起呼吸、循环功能发生急性障碍而导致急性死亡。在24h内出现非暴力意外的突然死亡称为猝死。(2)死亡的过程。死亡常为渐进性过程,一般可将其分为3期,分别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3)脑死亡。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①脑死亡的判断标准:自主呼吸停止是脑死亡的首要指征;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瞳孔放大或固定;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视听反射、角膜反射、恶心反射等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经脑血管造影或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②判断脑死亡的意义:脑死亡者作为整体已经死亡,不可能再恢复意识,更不可能复活。因此,脑死亡既意味着人的临床死亡,又意味着人的社会死亡。及时判断脑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脑死亡一旦确定,就意味着在法律上已经具备死亡的合法依据,可协助医务人员判断死亡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时限,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以及家属的精神压力;脑死亡者脑以外的器官在一定的时间内仍有血液供应,能提供最新鲜的器官移植材料,以挽救其他患者的生命。一、名词解释健康病因脑死亡二、填空题1.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2.疾病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期、__________期、_________期和_________期。3.疾病的转归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结局。4.死亡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期、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期3个阶段。课后练习于巩固提高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生病就是健康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健康是指精神上完全良好的状态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完全良好的状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良好的状态课后练习于巩固提高2.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C.疾病发生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D.因果转化规律E.疾病转归的规律课后练习于巩固提高3.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 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4.死亡的概念是指()。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课后练习于巩固提高IDEAREALIZATIONPLANNING四、简答题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第2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掌握适应、萎缩、肥大、化生、变性、坏死、坏疽、机化、再生、肉芽组织等的概念,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基本病变、类型和结局,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创伤愈合的类型和特点等。2.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再生的类型和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瘢痕组织对机体的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3.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和创伤愈合的过程。学习目标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刺激下,机体的细胞和组织可以在形态、功能和代谢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保证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当内、外环境变化幅度比较小,不良刺激程度较轻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可通过形态、功能和代谢的改变来适应;若不良刺激较重,超出了细胞、组织的耐受能力,细胞、组织通过形态、功能和代谢的改变也不能适应,就会导致损伤性改变发生。轻度损伤是可逆的,严重的损伤可导致细胞死亡。不良刺激去除后,机体就会通过不同方式对损伤细胞和组织进行修补和恢复。细胞和组织的适应2.1机体的细胞、组织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adaptation)。适应是一切生物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的一种反应,其目的在于使机体在新的环境中得以生存。适应在形态学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2143TEXTHERE2.1.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atrophy)。组织与器官的体积变小,除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外,常伴有实质细胞数目的减少。发育不全及未发育分别指组织或器官未发育至正常大小,或处于根本未发育的状态,组织器官的体积也是缩小的,但不属于萎缩的范畴。1.原因和类型按原因的不同,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大类。(1)生理性萎缩。人体的许多组织和器官在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开始逐渐萎缩,称为生理性萎缩。例如,出现在幼儿阶段的动脉导管萎缩、脐带血管成年后萎缩、青春期后胸腺的萎缩、老年人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可不同程度地出现萎缩等。(2)病理性萎缩。按发生原因的不同,病理性萎缩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营养不良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可由蛋白质摄入不足、消耗过多和血液供应不足等引起。2.1.1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长期饥饿、消化道梗阻、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萎缩常按一定的顺序发生,首先出现脂肪减少,其次是肌肉萎缩,最后心脏、脑、肝和肾等重要器官萎缩。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多由局部慢性缺血引起,如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等。

②压迫性萎缩。压迫性萎缩是指组织、器官长期受压而导致的萎缩。例如,尿路梗阻时,尿液排泄受阻,蓄积在肾盂,引起肾积水,肾实质长期受压而发生萎缩(见图2-1)。2.1.1萎缩萎缩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功能大多下降。但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萎缩器官的体积都变小。部分萎缩的组织、器官,肉眼观体积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大,镜下观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间质纤维和脂肪组织大量增生,称为假性肥大。例如,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表现为双侧腓肠肌渐进性肥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站立和行走困难,镜下可见腓肠肌进行性萎缩。3.转归与结局萎缩是可逆性病变。在消除病因后,轻度病理性萎缩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可逐渐恢复原状;若病因不能消除,则萎缩的细胞最终会死亡。2.1.1萎缩③失用性萎缩。失用性萎缩是指组织器官长期处于工作负荷减少或功能代谢低下状态所致的萎缩。例如,肢体骨折石膏固定后,由于肢体长期制动,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代谢降低,可发生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症。④去神经性萎缩。骨骼肌的正常功能需要神经的营养和支配。脊髓前角灰质炎患者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和营养作用而发生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内分泌器官功能低下可引起相应靶器官的萎缩。例如,垂体功能低下可引起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等器官的萎缩。2.病理变化萎缩器官的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褐色。例如,脑萎缩时,脑回变窄,脑沟变宽(见图2-2)。镜下观可见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间质出现程度不等的纤维组织增生或脂肪组织增生。心肌细胞和肝细胞萎缩时,胞质内可见脂褐素沉着。2.1.2肥大2134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hypertrophy)。肥大通常由细胞体积增大引起,肥大的基础主要是细胞器增多,但也可伴细胞数目增多。肥大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均增强。肥大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两种。1.生理性肥大(1)代偿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如运动员的骨骼肌增粗肥大,是机体为了适应负荷增加或需求旺盛而做出的改变。(2)内分泌性肥大。内分泌性肥大,如妊娠期子宫、哺乳期乳腺的肥大均是在内分泌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细胞体积增大,伴细胞数目增加。2.1.2肥大2.病理性肥大(1)代偿性肥大。例如,高血压时,长时间外周循环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心肌肥大(见图2-3);一侧肾摘除后,另一侧肾通过肥大实现代偿。2.1.2肥大(2)内分泌性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引起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肥大;促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导致肾上腺皮质细胞肥大等。这些均由内分泌激素过多所致。肥大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核增大深染,细胞内蛋白合成活跃,细胞功能增强。细胞在一定程度上的肥大具有代偿意义,但若超过了肥大器官的代偿限度,就会出现失代偿,从而诱发器官功能衰竭。2143TEXTHERE2.1.3增生DACB由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导致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hyperplasia)。增生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分裂增加的结果。增生与肥大是两个不同的病理过程,常合并发生。但是,不能分裂的细胞(如心肌细胞)只能发生肥大,而不会发生增生。增生可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类。1.生理性增生(1)代偿性增生。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增生以恢复正常肝的体积,是代偿性增生的典型。此外,高海拔地区空气氧含量低,人们可通过使外周血红细胞增多来代偿。(2)内分泌性增生。内分泌性增生常见于青春期女性乳腺小叶腺上皮、妊娠期子宫平滑肌细胞和月经周期中的子宫内膜腺体的增生等。2.1.3增生21342.病理性增生(1)代偿性增生。代偿性增生见于炎症和修复的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血管和实质细胞的增生;创伤修复过程中,过度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瘢痕疙瘩;慢性炎症时,成纤维细胞、血管和实质细胞的过度增生等。(2)内分泌性增生。内分泌性增生常见于过多激素刺激引起的增生,如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过高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可导致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增生时,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和细胞核的形态正常或稍增大。大部分病理性的细胞增生可在引发因素被去除后停止。若细胞增生过度失去调控,则有可能演变为肿瘤性增生。2.1.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metaplasia)。但这种过程并非是由已分化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分化的结果,一般只能在同源细胞间转换。1.上皮组织化生(1)鳞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化生最为常见,如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纤毛柱状上皮在长期吸烟者或受到慢性炎症损害时可转化为鳞状上皮。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胆囊黏膜上皮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黏膜腺上皮亦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2)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也较为常见,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部分胃黏膜上皮化生为肠黏膜上皮(见图2-4);也可见于胃溃疡及胃黏膜糜烂后黏膜再生时。2.1.4化生2.间叶组织化生间叶组织中幼稚的成纤维细胞损伤后可转变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称为骨或软骨化生。例如,骨化性肌炎时,外伤引起肢体近段皮下及肌肉内纤维组织增生,并发生骨化生。化生的生物学意义有有利的一面,如呼吸道黏膜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后,可增强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如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后减弱了黏膜的自净能力。此外,若引起化生的因素持续作用,则可能会引起细胞恶变,如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分别与肺鳞状细胞癌、胃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细胞和组织的损伤2.2组织和细胞受超过其代偿能力的有害因子的刺激后,细胞及间质的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出现在光镜下和(或)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injury)。损伤的类型和结局不仅取决于引起损伤因素的种类、持续时间和强度,还取决于受损细胞的种类、所处状态、适应性和遗传性。2.2.1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制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且比较复杂,其作用的强弱、持续的时间决定了损伤的程度。引起细胞损伤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缺氧缺氧是引起细胞损伤最常见及最重要的原因。缺氧可影响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ATP生成减少,甚至停止,引起一系列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缺氧可分为全身性缺氧和局部性缺氧两种,前者见于心、肺功能障碍,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或丧失;后者见于局部动脉血供减少。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和机械性损伤等因素。例如,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引起烧伤;低温可使局部组织的血管收缩、受损,血流停滞,导致细胞缺血,甚至死亡;机械损伤主要是直接破坏细胞、组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组织断裂或细胞破裂等。3.化学因素各种化学物质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引起细胞损伤。化学性损伤作用最常见的是抑制酶的活性。21342.2.1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制4.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引起细胞损伤常见的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可通过产生的各种毒素、代谢产物或机械作用损伤组织,也可通过变态反应引起组织损伤。5.免疫因素免疫反应具有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功能,从而使机体免患疾病;但免疫功能过强、过低或缺陷时也可造成组织细胞损伤。6.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均能造成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等的异常。2.2.2形态学变化细胞和组织发生损伤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形态学变化和功能改变。根据损伤轻重程度的不同,损伤分为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两大类。可逆性损伤称为变性,不可逆性损伤称为细胞死亡。1.变性变性是由代谢障碍引起的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明显增多的一类形态变化。变性的种类有很多,现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细胞水肿(cellularswelling)。细胞水肿又称水变性,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常发生在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①病因及发生机制。细胞水肿常见于缺氧、中毒、缺血和感染等。其发生机制是缺氧、感染等引起线粒体损伤,ATP合成减少,使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积聚,吸引大量水分子进入细胞。2.2.2形态学变化②病理变化。肉眼观,发生细胞水肿的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边缘变钝,苍白无光泽。镜下观,水样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因水分含量增多而变得透明、淡染,其内出现较多红染的细小颗粒(见图2-5)。重度细胞水肿时,整个细胞膨大如气球,称为气球样变。DACB2.2.2形态学变化细胞水肿可导致细胞功能降低。当病因被去除后,细胞的功能、结构能逐渐恢复正常;如果病因持续存在,则可发展为坏死。(2)脂肪变性(fattydegeneration)。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脂肪变性常发生于心、肝、肾和骨骼肌等的实质细胞。①病因及发生机制。可以引起脂肪变性的原因有感染、酗酒、中毒、缺氧、营养不良、糖尿病和肥胖等。肝细胞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在病因的作用下最常发生脂肪变性。脂肪变性的发生机制大致如下:·高脂饮食或饥饿时,体内脂肪分解等使过多游离脂肪酸经血液入肝,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多。·大量饮酒等可促进α-磷酸甘油合成甘油三酯,使肝内甘油三酯合成过多。·缺氧、中毒或营养不良时,肝细胞合成的载脂蛋白和脂蛋白减少,甘油三酯不能完全被运输到外周细胞而积聚在肝细胞内。2.2.2形态学变化②病理变化。轻度脂肪变性时,受累器官肉眼观可无明显改变。脂肪变性弥漫且严重时,肉眼观受累器官明显增大,色淡黄,边缘圆钝,切面触之有油腻感(见图2-6)。镜下观,在HE染色切片中,脂肪变性细胞的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境界清楚的脂滴空泡,脂肪变性严重的细胞,其胞质内的空泡逐渐变大,并融合成一个大泡,将细胞核挤向一边,形态与脂肪细胞类似(见图2-7)。在冰冻切片中,用苏丹Ⅲ染色可将脂肪滴染成橘红色,用锇酸可将脂肪滴染成黑色,可用来区分脂肪滴与其他物质。2.2.2形态学变化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缺氧较严重,脂肪变性首先发生在肝小叶中央区;磷中毒时,脂肪变性累及肝小叶周边区;严重的中毒和急性传染病常累及全部肝细胞。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称为脂肪肝,严重时可进展为肝坏死和肝硬化。贫血、缺氧、中毒(如磷、砷等)及严重感染(白喉和痢疾)等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好发于乳头肌和左室心内膜下心肌。由于心肌血管的分布特点,心肌各部位的缺氧程度轻重不一,故脂肪变性程度也不一,重者呈黄色条纹,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故称为“虎斑心”。镜下观可见脂肪变性的心肌细胞质中出现细小、串珠样的脂肪空泡,排列于纵行的肌纤维间。(3)玻璃样变性(hyalinization)。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称为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玻璃样变性仅是形态学的描述,不同的组织发生变性的原因和机制有所不同。它可以发生在结缔组织、血管壁和细胞内。2.2.2形态学变化①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常见于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内,为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肉眼观可见结缔组织呈灰白色、半透明状,质地坚韧,缺乏弹性。镜下观可见血管和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肿胀、增粗并相互融合为梁状、带状或片状结构,HE染色切片呈均质红染(见图2-8)。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常发生在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纤维性增厚的浆膜和纤维化的肾小球等处。2.2.2形态学变化②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性。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性又称细动脉硬化,多发生于高血压时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性可导致血管内膜受损,血浆蛋白渗入内膜下或内膜下的基底膜样物质增多,使细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见图2-9),可引起心、肾和脑的缺血。玻璃样变性的细动脉壁弹性减弱、脆性增大,易破裂出血。2.2.2形态学变化③细胞内玻璃样变性。细胞内玻璃样变性是指过多的蛋白质沉积于细胞内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在光镜下,细胞内玻璃样变性常表现为胞质内的圆形、嗜伊红的小体或团块。例如,肾小球肾炎或伴有明显蛋白尿的其他疾病时,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红染小滴,这是由于血浆蛋白经肾小球滤出,又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并在胞质内融合成玻璃样小滴;慢性炎症时,浆细胞胞质内出现红染的圆形的玻璃样物质称为拉塞尔小体,是免疫球蛋白在细胞内堆积的结果;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的玻璃样物质称为马洛里小体(见图2-10),是细胞内角蛋白聚集的结果。2.2.2形态学变化DACB(4)黏液样变性(mucoiddegeneration)。组织间质出现类黏液的蛋白质聚集称为黏液样变性。病变部位间质疏松,充以淡蓝色胶状物,散在一些多角形或星芒状并以突起相互连缀的细胞。结缔组织黏液样变性常见于纤维瘤、平滑肌瘤等间叶性肿瘤,也可见于急性风湿病患者的心血管壁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壁。(5)淀粉样变性(amyloiddegeneration)。组织内有淀粉样蛋白类物质沉着,遇碘可被染成棕褐色,加硫酸后呈蓝色,与淀粉遇碘时的反应相似,故称淀粉样变性。在光镜下,HE切片中,淀粉样物质为呈淡伊红染色、均匀一致、呈云雾状、无结构的物质。淀粉样物质常分布于细胞间或沉积在小血管的基底膜下,或沿组织的网状纤维支架分布。淀粉样变性可为局部性的,也可为全身性的,淀粉样物质的生物化学本质也各不相同。(6)病理性色素沉着(pathologicalpigmentation)。代谢障碍导致色素异常增多并集聚在细胞内外的现象称为病理性色素沉着。①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含铁血黄素由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溶酶体分解、转化而形成。慢性肺淤血时,漏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细胞内含铁血黄素沉积。溶血性贫血时,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患者可出现全身性含铁血黄素沉积,常发生于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和组织内。②胆红素(bilirubin)。胆红素主要为血液中红细胞衰老破坏后的产物,也可来源于血红蛋白,但不含铁。血中胆红素增高时,患者可出现皮肤及黏膜黄染。③黑色素(melanin)。黑色素为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黑色素细胞胞质中酪氨酸氧化聚合而产生的棕褐色细颗粒。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致全身性皮肤黑色素增多。局限性黑色素增多则见于黑色素痣及黑色素瘤等。④脂褐素(lipofuscin)。脂褐素是由细胞内自噬溶酶体中不能被溶酶体酶消化的细胞器碎片形成的黄褐色颗粒,其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的混合体。脂褐素多见于老年人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心、肝和肾细胞内,故又有“消耗性色素”之称。脂褐素也可见于正常人的附睾上皮细胞、睾丸间质细胞、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胞质中。(7)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alcalcification)。骨和牙齿以外的其他组织内的固体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沉积的钙盐主要是磷酸钙,其次为碳酸钙。在HE染色切片中,钙盐呈蓝色颗粒状。病理性钙化可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两种类型。①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calcification)。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变性、坏死的组织或异物内的钙盐沉积,较为常见;而机体本身并无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正常。②转移性钙化(metastaticcalcification)。转移性钙化是指全身性的钙、磷代谢障碍引起机体血钙或血磷升高,导致钙盐在未受损伤的组织内沉积。此种钙化较少见,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摄入过多维生素D或骨肿瘤造成骨组织严重破坏者,大量骨钙入血,血钙增高,使钙盐沉积在全身许多未受损伤的组织中。常见的钙盐沉积部位有肾小管、肺泡和胃黏膜等处。2.2.2形态学变化2.细胞死亡各种损伤严重时,细胞发生的不可逆性代谢、结构和功能障碍称为细胞死亡(celldeath)。细胞死亡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坏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1)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①坏死的基本病变。·细胞核的改变。细胞核的改变为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a.核浓缩。核脱水,使染色质浓缩,染色变深,核体积缩小,嗜碱性增强。b.核碎裂。核膜破裂,使核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分散在胞质内。c.核溶解。在酶的作用下,染色质的DNA分解,细胞核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因而染色变淡,甚至只能见到核的轮廓,最后核的轮廓也完全消失(见图2-11)。坏死细胞核的上述变化过程可因损伤因子作用的强弱和发展过程的快慢而出现不同的改变。·细胞质的改变。由于胞质嗜碱性物质核蛋白体逐渐减少或丧失、胞质变性蛋白质增多、糖原颗粒减少等原因,坏死细胞的胞质呈嗜酸性,与酸性染料伊红的结合力增高,被染成红色。2.2.2形态学变化·间质的改变。在各种溶解酶的作用下,间质的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或液化。坏死的细胞和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呈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临床上把坏死的组织称为失活组织。一般失活组织外观无光泽,比较混浊,失去正常组织的弹性;因无正常的血液供应而温度较低,摸不到血管搏动,在清创术中切除失活组织时,没有新鲜血液自血管内流出;失活组织失去正常感觉(皮肤痛、触痛)及运动功能(肠管蠕动)等。②坏死的类型。酶的分解作用和蛋白质变性在不同坏死组织中的占比不同,坏死组织可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学改变,通常可分为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necrosis)、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necrosis)和纤维蛋白样坏死(fibrinoidnecrosis)3个基本类型和坏疽等一些特殊类型。2.2.2形态学变化·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是指坏死组织内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分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或黄白色、比较干燥、质地结实的状态(见图2-12)。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肾、脾等实质器官的缺血性坏死。镜下观可见坏死组织细胞的微细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依然存在,坏死区周围形成充血、出血和炎症反应带,与健康组织分界较清楚。2.2.2形态学变化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坏死,坏死区含有较多的脂质而呈黄色,质软,状似干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的组织分解得比较彻底,镜下看不到组织结构残影,只能见到一些红染的无结构颗粒物质(见图2-13)。DACB2.2.2形态学变化2143TEXTHERE·液化性坏死。液化性坏死是指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富含水分和磷脂,或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使细胞组织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液化性坏死多见于脓肿、脑软化及溶解性坏死等。脂肪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分为酶解性液化性坏死和外伤性液化性坏死两种。前者常见于急性胰腺炎,此时胰腺组织受损,胰酶外逸并被激活,引起胰腺自身及其周围器官的脂肪组织分解为脂肪酸与甘油,其中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钙皂,常呈灰白色斑点或斑块;后者多见于乳房,此时受损伤的脂肪细胞破裂,脂滴外逸,并常在乳房内形成肿块。2.2.2形态学变化·纤维蛋白样坏死。纤维蛋白样坏死又称纤维素样坏死,多发生在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镜下观可见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消失,变为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小块状无结构物质,呈强嗜酸性,似纤维蛋白,有时纤维蛋白染色呈阳性,故称之为纤维蛋白样坏死(见图2-14)。其常见于急性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恶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的小血管壁甚至正常胎盘绒毛的血管壁也可发生。2.2.2形态学变化·坏疽(gangrene)。坏疽是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后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坏死组织经腐败菌分解产生硫化氢,后者与血红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呈黑色。坏疽分为以下3种类型:a.干性坏疽。干性坏疽发生于四肢末端,多见于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可使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仍通畅,再加上体表水分易蒸发,故坏死组织中的水分少,病变部位干燥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见图2-15)。由于坏死组织比较干燥,因此腐败菌生长繁殖缓慢,患者的全身中毒症状一般较轻。b.湿性坏疽。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如肠、子宫、肺、胆囊、阑尾等,也可见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受阻的四肢。坏死组织含水较多,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见图2-16)。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使病变组织有恶臭味。病变发展较快,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危及生命。c.气性坏疽。气性坏疽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感染。细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大量气体,使病变区明显肿胀,呈蜂窝状、棕黑色,按之有捻发音,伴有恶臭味。气性坏疽病变发展迅速,患者的中毒症状明显,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常危及生命。③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较小的坏死灶可由来自坏死组织本身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将其分解液化,然后由淋巴管或血管吸收,不能被吸收的碎片则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留下的组织缺损则由细胞再生或肉芽组织予以修复。坏死细胞溶解可引发周围组织急性炎症反应。·分离排出。较大的坏死灶不易被完全吸收,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加速坏死边缘坏死组织的溶解吸收,使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发生于皮肤或黏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缺损,浅者称为糜烂,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肾、肺等内脏器官坏死组织液化后可经自然管道排出,留下空腔,成为空洞。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只开口于皮肤或黏膜的盲管称为窦道。体表与空腔器官之间或空腔器官与空腔器官之间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称为瘘管。·机化(organization)与包裹。坏死组织如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周围的肉芽组织长入并逐渐将其取代,最后变成瘢痕组织。这种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常物质(如血栓等)的过程称为机化。若坏死组织范围较大,或坏死组织难以被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则由周围组织增生的肉芽组织将其包围,称为包裹。·钙化。坏死组织可继发营养不良性钙化,如结核病灶内干酪样坏死的钙化。(2)凋亡。凋亡是机体内单个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凋亡为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通常不引发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不仅发生于生理状态下,还发生于病理状态下。细胞凋亡对胚胎发育及形态发生、组织内正常细胞群的稳定、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疾病或中毒时引起的细胞损伤、老化、肿瘤的发生进展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镜下观,一般累及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胞,细胞呈圆形,细胞质红染,细胞核染色质聚集成团块状。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如表2-1所示。2.2.3细胞老化细胞老化(cellularaging)是细胞随生物体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是生物个体老化的基础。老化是生命发展的必然,任何细胞从诞生之时起,老化过程就已经开始了。老化细胞表现为体积缩小、水分减少,细胞及其核变形,细胞器数量减少、扭曲或呈囊泡状,脂褐素沉着。细胞老化具有4个特征:普遍性,即所有细胞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改变;进行性或不可逆性,即细胞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进行性发展;内因性,是细胞内在决定性的衰退;有害性,老化时,细胞代谢、适应和代偿等多种功能低下,且缺乏恢复能力。细胞老化的机制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有遗传程序学说和错误积累学说两种。2.2.3细胞老化1.遗传程序学说遗传程序学说认为,细胞的老化是由机体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即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和老化都是细胞基因库中的既定基因按既定的程序依次表达完成的。有研究显示,控制细胞的分裂次数与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结构密切相关。明显缩短的端粒是细胞老化的信号;端粒酶可以使已缩短的端粒再延长,而成熟体细胞没有端粒酶活性。端粒和端粒酶学说可以解释大多数分化成熟体细胞的老化过程,但对分裂增殖能力低下的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的老化过程则无法做出解释。2.错误积累学说细胞寿命的长短也取决于代谢作用及损伤后分子反应间的平衡。细胞分裂时,各种原因均可导致复制错误,随着错误的积累,异常蛋白质生成,原有蛋白多肽和酶的功能丧失,最终导致细胞老化。综上所述,细胞老化的机制既包括基因程序性因素的作用,也包括细胞内、外环境中有害因素积累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在遗传的决定性背景下,细胞代谢障碍是细胞老化的促发因素。损伤的修复2.3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repair)。参与修复过程的成分包括细胞外基质和各种细胞,修复后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完全或部分恢复。修复过程可概括为两个不同的形式: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由纤维结缔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