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2、 传统变电站的缺点:(1) 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2) 供电质量缺乏科学的保证。(3) 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征地投资。(4) 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实时控制的要求。(5) 维护工作量大,设备可靠性差,不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3、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P5内详]第二章4、 二次设备的组成部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仪表、操作控制屏和中央信号屏以及远动装置。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当代计算机的技术和通信技术,提供了先进技术的设备,改变了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信息共享,简化了系统,减少了连接电缆,减少占地面积,降低造价,改变了变电站的面貌。(2) 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减轻了值班员的操作量,减少了维修工作量。(3) 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增加,各级调度中心要求各变电站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4) 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要求更多地采用远方集中控制、操作、反事故措施等。(5) 采用无人值班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为误报操作的可能。(6) 全面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6、 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7、 直流采样:即将交流电压、电流等信号经变送器转换为适合于A/D转换器输入电平的直流信号。交流采样:指输入给A/D转换器的是与变电站的电压、电流成比例关系的交流电压信号。8、 并联、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不同点及示意图。[P17内详]9、 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式: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关联分散控制。[P27内详]10、 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原因:电力系统的频率与发电机的转速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而发电机的转速是由作用在机组转轴上的转矩决定的,原动机输入的功率如果在扣除了励磁损耗和各种机械损耗后能与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保持平衡,则发电机的转速将保持不变,电力系统所有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的总和,在任何时刻都将等于此系统包括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有功功率和网络的有功损耗的总和。但由于有功负荷经常变化,其任何变动都将立刻引起发电机输出电磁功率的变化,而原动机输入功率由于调节系统的滞后,不能立即随负荷波动而作相应的变化,此时发电机转轴上的转矩平衡被打破,发电机的转速将发生变化,系统的频率随之发生偏移。11、 电力系统频率降低的危害:(1) 系统的频率下降,使发电厂的厂用机械出力大为下降,结果必然影响发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减少,导致系统频率的进一步降低。(2) 系统频率降低,励磁机的转速也相应降低,当励磁电流一定时,励磁机发出的无功功率就会减少。(3) 系统频率长期处于49.5Hz或49Hz以下时,会降低各用户的生产率。12、 明备用和暗备用的原理和图。[P33内详]系统正常运行时,备用电源不工作的称明备用。系统正常运行时,备用电源也投入运行的,称为暗备用。备用电源自投(BZT)的作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是因为电力系统故障或其他原因使工作电源被断开后,能迅速将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或其他正常工作的电源自动投入工作,使原来工作电源被断开的用户能迅速恢复供电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1) 功能综合化(2) 分级分布式、微机化的系统结构(3) 测量显示数字化(4) 操作监视屏幕化(5) 运行管理智能化第三章14、 光电传感器的优越性:(1) 优良的绝缘性能,造价低、体积小、质量轻。(2) 不含铁心,消除了磁饱和、铁磁谐振等问题。(3) 动态范围大,测量精度高。(4) 频率范围宽。(5) 抗干扰能力强。第四章15、 输入/输出的传送方式:并行和串行传送方式。16、 CPU对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同步传送方式、查询传送方式、中断控制输入/输出方式和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DMA)[P50内详]17、 DMA控制器必须具备的功能:(1) 能接受外设的请求,向CPU发出总线请求信号HOLD;(2) 当CPU发出总线请求认可信号HLDA后,接管对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控制,进入DMA方式;(3) 发出地址信息,能对存储器寻址及能修改地址指针;(4) 能向存储器和外设发出读或写等控制信号;(5) 能控制传送的字节数及判断DMA传送是否结束;(6) 在DMA传送结束以后,能发出DMA结束信号,释放总线使CPU恢复正常工作状态。18、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及原理图。[P62内详]第五章19、 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关系式、权电阻输入网络。[P67内详]20、 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P74内详]第六章21、 交流采样法:是直接对经过装置内部小TA,小TV转换后形成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采样,保持和A/D转换,然后在软件中通过各种算法计算出所需电量。第七章22、 小波分析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P103内详]第八章23、 变电站内的信息传输:(1) 设备层与间隔层(单元层)间信息交换(2) 单元层内部的信息交换(3) 单元层之间的通信(4) 单元层和变电站层的通信(5) 变电站层的内部通信24、 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25、 数据通信的传输的方式:并行数据通信和串行数据传输。26、 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原理及图示[P119内详]27、 网络的拓扑结构:点对点结构、星型结构、总线结构和环形结构。28、 移频键控原理。[P131内详]29、 差错检测技术:就是采用有效编码方法对咬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并按约定的规则附上若干码元(称监督码)作为信息编码的一部分,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则按约定的规则对所收到的码进行检验。30、 几种常用的监督码构成方法:奇偶校验、纵向冗余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第九章31、 电磁兼容意义:电气或电子设备或系统能够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下不因电磁干扰而降低工作性能,它们本身发射电磁量不影响其他的设备或系统正常工作,从而达到互不干扰,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下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32、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干扰源、传播途径和电磁敏感设备。33、 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法:(1) 抑制干扰源产生的电磁干扰(滤波、屏蔽和接地);(2) 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3) 提高敏感设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降低对干扰的敏感度)。34、 干扰分类:(1) 差模干扰:是串联于信号源回路中的干扰,主要由长线路传输的互感耦合所致。(2) 共模干扰:是由网络对地电位变化所引起的干扰,即对地干扰。35、 抑制干扰源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