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芯片的ESD保护电路设计_第1页
CMOS芯片的ESD保护电路设计_第2页
CMOS芯片的ESD保护电路设计_第3页
CMOS芯片的ESD保护电路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MOS芯片的ESD保护电路设计随着CMOS集成电路产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CMOS芯片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但在电子产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随着CMOS工艺尺寸越求越小,单位面积上集成的晶体管越来越多,极大地降低了芯片的成本,提高了芯片的运算速度。但是,随着工艺的进步和尺寸的减小,静电释放(ESD),ElecyroStaticDischarge)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据统计,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大约40%的失效电路是ESD问题造成的。MOS晶体管是绝缘栅器件,栅极通过薄氧化层和其他电极之间绝缘。如果栅氧化层有较大的电压,会造成氧化层击穿,使器件永久破坏。随着器件尺寸减少,栅氧化层不断减薄,氧化层能承受的电压也不断下降,引起氧化层本征击穿的电场强度约为1X107V/cm。如栅氧化层厚度是50nm则可承受的最大电压约50V,当栅氧化层厚度减少到5nm,则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约为5V。因此外界的噪声电压容易引起栅击穿。特别是外界各种杂散电荷会在栅极上积累,由于MOS晶体管的栅电容很小,只要少量的电荷就能形成很大的等效栅压,引起器件和电路失效,这就是ESD问题。例如,人体所带的静电荷可产生高达几kV的电压,在80%的湿度情况下,人走过化纤地毯可能产生1.5kV静电压。ESD对CMOS集成电路的损伤,不仅会引起MOS器件栅击穿,还可能诱发电路内部发生闩锁效畸应。另外,静电释放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可能造成芯片局部发热,损害器件和电路。在一般的条件下,ESD不会导致器件即时失效,它往往潜伏在集成电路器件中,这种存在有潜在缺陷的器件在使用时容易失效。特别是在深亚微米CMOS工艺中,由于溥栅氧化层的击穿电压较低,必须加入有效的在片ESD保护电路以箝位加到内部电路栅氧化层上的过充电压。1ESD放电模式与设计方案

电路的输入或输出端与电源和地之间的ESD应力有4种模式在集成电路中和外界相连的输入、输出端子比内部器什更容易受到ESD损伤。一般电路的输入或输出端与电源和地之间的ESD应力有4种模式:(1)某一输入(或输出)端对地的正脉冲电压(PS模式):VSS接地,ESD正电压加到该输入输出端,对VSS放电,VDD与其他管脚悬空。(2)某一输入(或输出)端对地的负脉冲电压(NS模式):VSS接地,ESD负电压加到该输入输出端,对VSS放电,VDD与其他管脚脚悬空。(3)某一个输入或输出端相对VDD端的正脉冲电压(PD模式):VDD接地,ESD正电压加到该输入输出端,对VDD放电,VSS与其他管脚悬空。(4)某一个输入或输出端相对VDD端的负脉冲电压(ND模式):VDD接地,ESD负电压加在该输入输出端,对VDD放电,VSS与其他管脚悬空。防止集成电路芯片输入、输出端受到ESD应力损伤的方法是在芯片的输入和输出端增加ESD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供ESD电流的释放通路;二是电压钳位,防止过大的电压加到MOS器件上。对CMOS集成电路连接到压点的输入端常采用双二极管保护电镀,图2所示为常见的ESD保护电路的结构:双二极管保护电路。二极管D1是和PMOS源、漏区同时形成的,是p+n-结构,二极管D2是和NMOS源、漏区同时形成的,是n+p-结构。当压点相对地出现负脉冲应力,则二极管D2导通,导通的二极管和电阻形成ESD电流的泄放通路。当压点相对地出现正脉冲应力,使二极管D2击穿,只要二极管D2击穿电压低于栅氧化层的击穿电压,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类似的,当压点相对电源出现正脉冲或负脉冲应力,二极管D1起保护作用,提供静电荷的泄放通路。这两个二极管把加到输入级MOS晶体管栅极的电压范围如式(1)所示:-0.7<Vin<VDD+0.7(1)假设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是0.7V。电阻的作用是限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由于ESD应力电压都是短暂的脉冲信号,只要电流不是非常大,二极管不会被烧坏,可以持续起保护作用。

图2中使用二极管作为I/O端的ESD保护电路,主要提供PD和NS模式下的电流泄放通路,但对于ND模式和PS模式,二极管处于反偏状态,反偏箝位电压过高,电流泄放能力较弱,导通电阻较高,使箝位能力不够,且产生的热量较大。图3中电路主要用于双极工艺,采用一个基极接VDD地PNP三极管和一个基极接地的NPN三极管共同构成ESD保护电路。采用这种保护电路,相对于二极管,在ND和PS模式下,可以工作在Snapback状态,具有较强的电流泄放能力和较低的维持电压。2ESD保护电路对深亚微米CMOS集成电路,栅氧化层的击穿电压很小,常规二极管的击穿电压较大,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可以增加离子注入提高二极管的衬底浓度,形成p+n+和n+p+结构来降低二极管的击穿电压。考虑到准备流片的多功能数字芯片要采用CSMC2P2M0.6μm标准的COMS工艺,在设计中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ESD保护电路,用一个栅接地的NMOS管和一个栅接VDD的PMOS管共同构成输入ESD保护电路。另外,由于设计的ESD保护电路的MOS官尺寸大,所以在版图上画成多个插指,同时由于保护电路的MOS管尺寸较大,其漏源区pn结又可以起到二极管保护作用。图4所示为设计采用的ESD保护电路的原理图和版图。图5所示为一款多功能数字芯片的版图照片和封装示意图,表1为管脚对应图在多功能数字芯片的设计中,在输入端使用了设计的ESD保护电路,另外,由于所设计的多功能数字芯片,在输出端设计了尺寸较大的MOS管构成的反相器来提高芯片的驱动能力,这些MOS管的漏区和衬底形成的pn结就相当于一个大面积的二极管,可以起到ESD保护作用。因此,一般可不用增加ESD保护器件,但由于需要在芯片流片后首先进行在片测试,所以在芯片的输出端加上了与输入端同样的ESD保护电路。3ESD保护电路在流片后的测试情况图6所示为流片后的多功能数字芯片的在片测试波形,由测试波形可以看出,ESD保护电路对多功能数字芯片起到保护作用。

流片后的多功能数字芯片的在片测试波形4结束语系统介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