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骥、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义,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这一现象共同说明()A.中央失去对地方有效控制B.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C.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D.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2.史料是人们了解、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用来研究“百日维新”的原始史料是(

)A.史书《戊戌政变记》 B.电视剧《戊戌风云》C.连环画《百日维新》 D.“明定国是”诏书3.《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明日黄花。这种现象(

)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推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4.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表明20世纪初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列强实现了瓜分中国的计划C.中国维新变法的条件成熟 D.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彻底破产5.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是那个条约的内容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6.下面为1900年西方创作的名为《迎接龙的挑战》的漫画。这次“挑战”之后A.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两方列强获得了开设工厂的权利D.清政府变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7.“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首民谣应出自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8.梁启超认为,“柔弱之文明”是不能够抵挡“野蛮之武力”的,中国国民一遇到势力强于自己的,就忍让、畏惧、讨好的这种怯弱性格,最终造成了“中国以文弱闻于天下”。由此可知,梁启超A.改变维新变法主张 B.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传播西方民权思想 D.倡导尚武兴国精神9.梁启超在《新史学》中痛斥《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家谱”。与此相对应,他主张历史应该A.写全体国民的历史B.引进历史进化的史观C.借鉴新的历史资料D.关注经济文化的演进10.梁启超评论一史事,“实政府与民间之合体也,而其所向之鹄各异。民间全出于公,愚而无谋,君子怜之;政府全出于私,悖天不道,普天嫉之”。该史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台湾武装抗日斗争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11.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段话反映出(

)A.思想家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B.本质上仍然是“中体西用”C.成功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D.试图变革中国的政治体制12.在《瀛衰志略》一书中,福建巡抚徐继畲特别强调,彼得大帝“尝以俄人不善驶船,变姓名走荷兰,投舟师为弟子,尽得其术乃归,治舟师与瑞典战,胜之。”并认为“俄罗斯近世之强大,实自彼得罗始也。”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近代民族观念逐渐形成 B.清政府积极向俄国学习C.民族危机刺激国人觉醒 D.部分士人海洋意识增强1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14.1897年,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任总教习时,强调学生要进行“体操锻炼”。严复根据进化论原理,在《原强》中写道:身体“逸则弱,劳则强”。这些主张(

)A.重视发展近代体育事业 B.深化洋务运动的核心思想C.保障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有利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15.晚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挽救危局努力探索国家出路。这些探索包括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维新运动

④义和团运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二、材料分析题16.每逢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制度往往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有学者认为:西周封建制度下,主权经由层级的结构,逐级分享,不论王室,或是诸侯,或是卿大夫,都不能拥有完整的主权。而在战国开始时,一种新型的国家出现了。在这个国家里面,国君掌握专制权力,大臣可以自由任免;同时这种官僚制度选任和提拔有才干者,淘汰不合格者。国家事务远较以前复杂,这就需要一批有管理国家本领的专家来行政,而不是任用只懂朝廷礼仪的绅士来做官。——据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资料整理(1)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政治制度所发生的重要变化。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以后,而甲午一战,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2)根据该学者的观点,简述中国近代“自强运动”初期的主要表现及失败原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自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上卷:“西学”诸书算学、电学、化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动植物学、医学等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等——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材料二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根据材料一,归纳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概括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参考答案:1.B2.D3.C4.A5.A6.D7.D8.D9.A10.D11.D12.D13.A14.A15.A16.(1)专制君主制确立(或取代等级君主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职业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6分)(2)“自强运动”初期主要表现: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单纯引起西方技术而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4分)新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史实:戊戌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